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如耘
Hsiao, Ju-Yun
論文名稱: 唐初《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 鄭燦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道教義樞自然重玄道性因緣因果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91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探討唐初《道教義樞》以「自然」和相關概念所帶出的道論、人性論及修道論內容,重點聚焦在對「自然與因緣」、「自然與道性」、「自然與因果」三個主題的深入析究,考察孟安排如何站在「道教」的立場,融通佛學、道家、道教的思想詮釋「自然」及相關哲學概念,由此完整對《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思想的研究。首先,就《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所蘊含出的道論而言,主要牽涉對「道體」、「自然」的討論,孟安排針對佛教對自然道氣的批評,通過傳統肯定式思維、及「重玄」否定式思維的雙重進路,說明道教的「道」實為一種即本體即境界的道體論。同時,對於「自然」的詮釋,以「重玄」融攝「自然」和「因緣」說的思想,孟安排談「因緣」是扣著「教法」創生的本質來談,重點在於帶出真正理解「自然」的方式,透過對「自」、「他」、「然」的概念辯證,打破過往認知「自然」、「他然」的概念意義,消除主、客體之間的二元分別思維,進而開顯「重玄」之道境,為孟安排詮釋「自然」概念的創新之處。亦反映與「道」的連繫,進而回應佛道論辯的議題及完整道教「道論」的思想。

    其次,「自然」能作為理解「道性」的基礎,由此延伸出對道教「人性論」的探討,孟安排透過對「道性」本質內涵為「自然真實空」,取其「超越性」、不落「因果」關係下的「自然」存在本質詮釋「道性」,以及通過眾生「本性清淨」及「復性體道」工夫實踐的詮釋論述,揭顯「道性」不同於傳統中國的「人性」觀念,它不僅為具體生命「性」的範疇,更涉及至高度、抽象的形上含義,實為一新型態的人性論。

    最後,針對「自然與因果」的論題,主要牽涉修道倫理的思想討論,由此開展出道教修道論的探討,其核心以「勸善」的修道主旨,貫通整體個人修持的理論,及外在修道的實踐內涵,揭櫫修善去惡、證成道果的修道觀,希冀幫助眾生脫離現實苦海。從中通過對「自然」與其他概念思想的的討論,也帶出當時道教討論「自然」的新轉變,其一為通過「自然」討論「因果」的思想主題發展,以「自然」言「因果」,呈現佛道之間「自然」與「因果」思想的互涉,有別於傳統道家、玄學言「自然」的內涵;第二為「自然」詮釋的轉變,因受「重玄思潮」興起的影響,帶入「重玄」的思維辯證,揭顯「自然」為不滯有、無雙邊的「非有非無」之義,重新定義與反省傳統道教的「自然」說法。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研究回顧與討論................................7 一、一手文獻的蒐集與討論.................................7 (一)主要一手文獻......................................7 (二)次要一手文獻......................................8 二、前人研究成果探討....................................9 (一)《道教義樞》的研究探討.............................9 (二)道教「自然」概念及相關延伸概念的研究探討...........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16 一、研究範圍界定.......................................16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17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自然」概念相關論題之形成與討論..........21 第一節 佛道論爭下「自然」相關論題的提出...................22 一、佛道二教優劣之爭....................................22 二、「自然」與「因緣」之辯...............................26 (一)道教自然說之「道氣」論.............................27 (二)道教自然說之修道理論...............................30 三、小結...............................................35 第二節 儒釋道交涉下「自然」相關論題的提出.................35 一、佛教與中華文化的衝突與交流............................35 二、「自然」與「因果」之辯................................37 三、道教對玄佛「自然因果」交涉的吸收.......................40 第三節 佛教內部思想發展..................................40 第四節 結語.............................................43 第三章 自然與因緣:《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所蘊含的道論......45 第一節 重玄視域下的「道體」、「道相」詮釋-即本體即境界之道..47 一、兼含「妙無」「妙有」之理體-以肯定式思維詮釋「道」.......48 (一)虛無之本體-道之「無」..............................48 (二)通生之道用-道之「有」..............................50 (三)道之體用義-兼含「妙無」「妙有」.....................52 二、兼忘「非有」「非無」之道境-以否定式思維體證「道體」.....56 (一)藉「有無言教」的進路................................56 (二)從「二觀法門」的進路................................59 三、小結................................................62 第二節 重玄視域下的「自然」詮釋-融攝「自然」、「因緣」之道..63 一、學者對〈自然義〉討論之觀點............................64 (一)〈自然義〉是以因緣為主、自然為輔的調和論..............64 (二)〈自然義〉中「自然」等同於佛教般若「空」義............65 二、〈自然義〉思想分析-兼對學者觀點之討論.................66 (一)對「因緣」的闡釋...................................67 (二)對「自然」的闡釋...................................69 三、「自然」與「道」之「非一非異」-道體自然................75 四、小結................................................76 第三節 結語.............................................77 第四章 自然與道性:《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所延伸的人性論....81 第一節 融攝佛道思想的「道性」內涵論述......................82 一、道性為自然真空的涵義..................................84 二、道性為非有非無之「理」................................87 第二節 「道、性一貫」的思想內容開展........................89 一、眾生本性清淨.........................................89 二、「道、性一貫」的修持理論..............................93 (一)「道、性本一」的理解................................93 (二)重玄思維的觀照工夫..................................97 (三)不離色、心之證道境界................................98 第三節 結語............................................100 第五章 自然與因果:《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所開展的修道論...103 第一節 「修善證果」的個人修持理論........................105 一、眾生求道之因........................................105 (一)「通欲」.........................................106 (二)「別欲」.........................................108 (三)「反出」.........................................110 二、眾生修道主體........................................112 三、眾生證道之果........................................116 (一)「證仙位」........................................117 (二)「感生位」(稟生位)...............................120 第二節 「積善成德」的修道實踐內涵........................121 一、功德福田的修行實踐..................................122 二、道感應濟世的宗教救度.................................124 第三節 結語............................................127 第六章 結論............................................129 第一節 本文研究成果之回顧................................129 第二節 本文研究侷限與展望................................133 參考文獻...............................................135

    參考文獻

    一、 古籍文獻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戰國]劉向編、郭沫若等同集校:《管子集校》,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戰國]韓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戰國]莊周、[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漢]王充:《論衡》,臺北:宏業書局,1993年。
    [漢]嚴遵、王德有點校:《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晉]王弼、樓宇烈編著:《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
    【道經】
    以下道教經典出自《正統道藏》皆為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漢]河上公著:《道德真經註河上公章句》,收入《正統道藏》第20冊。
    [漢]劉安編著:《淮南鴻烈解》,收入《正統道藏》第47冊。
    [東漢]張魯:《老子道德經想爾注》,收入《中華道藏》第9冊,北京市:華夏 出版社,2004年。
    [東晉]《太上洞玄靈寶元量度人上品妙經》,收入《正統道藏》第1冊。
    [東晉]《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收入《正統道藏》第5冊。
    [東晉]葛洪著、王明編:《抱朴子内篇校釋》,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劉宋]陸修靜:《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收入《正統道藏》第16冊。
    〔南梁〕陶弘景:《真誥》,收入《正統道藏》第35冊。
    [南梁]宋文明:《道德義淵》,收錄於[日]大淵忍爾:《敦煌道經•圖錄編》,東京:福武書店,1979年。
    [北周]《無上秘要》,收入《正統道藏》第42冊。
    [南北朝]《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收入《正統道藏》第10冊。
    [南北朝]《太上洞玄靈寶定志通微經》,收入《正統道藏》第10冊。
    [南北朝]《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收入《正統道藏》第10冊。
    [南北朝]《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誡》,收入《正統道藏》第5冊。
    [南北朝]《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收入《正統道藏》第2冊。
    [南北朝]《洞玄靈寶本相運度劫期經》,收入《正統道藏》第9冊。
    [南北朝]《太上洞玄靈寶開演密藏經》,收入《正統道藏》第9冊。
    [南北朝]《太上靈寶升玄內教經》,收入[日]山田俊:《唐初道教思想史研究:『太玄真一本際經』の成立と思想》資料篇,京都市:平樂寺書店,1999年。
    [隋]《太玄真一本際經》,收入[日]鐮田茂雄:《道藏內佛教思想資料集成》,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6年。
    [隋唐]《大乘妙林經》,收入《正統道藏》第10冊
    [隋唐]《太上大道玉清經》,收入《正統道藏》第56冊
    [隋唐]《太上妙法本相經》,收入《正統道藏》第42冊。
    [隋唐]《無上內秘真藏經》,收入《正統道藏》第1冊
    [唐]《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收入[日]鐮田茂雄:《道藏內佛教思想資料集成》,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6年。
    [唐]《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收入《正統道藏》第41冊。
    [唐]王玄覽:《玄珠錄》,收入《正統道藏》第39冊。
    [唐]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收入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唐]李榮:《道德真經註》,收入《正統道藏》第23冊。
    [唐]孟安排編撰:《道教義樞》,收入《正統道藏》第41冊。
    [唐]張薦明:《道體論》,收入《正統道藏》第38冊。
    【佛典】
    以下佛典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皆為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大正一切經刊會排印本。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姚秦]鳩羅摩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
    [姚秦]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鳩摩羅什譯:《中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0冊。
    [姚秦]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
    [梁]僧佑集:《弘明集》,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北周〕甄鸞:《笑道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北周]釋道安:《二教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隋]吉藏:《大乘玄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5冊。
    [隋]吉藏:《淨名玄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8冊。
    [隋]智顗:《摩訶止觀》,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唐]《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唐]道宣集:《廣弘明集》,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唐〕法琳:《辯正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二、 近人論著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王明:《太平經合校》,臺北:中華書局,1960年。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書局,1996年。
    王世舜、韓慕君編著:《老莊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國道教協會《辭典編輯委員會》著:《中國道教大辭典》,臺中:東久出版社, 1996年。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印順法師:《中觀今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法師:《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臺北 : 正聞出版社,1992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冊,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何建明:《道教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商務印書館,2000年。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臺北:商務,1997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上)》,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下)》,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李大華、李剛、何建明:《隋唐道家與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李玲珠:《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李剛:《勸善成仙-道教生命倫理》,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胡浮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孫成權:《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
    容肇祖:《魏晉的自然主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張岱年等著、范淑婭編:《中國觀念史》,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張廣保:〈佛、道心性論比較研究-兼論印度佛教心性論問題〉,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輯,臺北:中華書局,2016年。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梶山雄一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莊曜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陳慶元:《東晉士人玄佛道思想與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臺北:佛光文化出版社,2001年。
    湯用彤:《魏晉思想乙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黃崑威:《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88年。
    楊儒賓:《自然概念史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市:香光書鄉,1998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成都 : 巴蜀書社,2001年。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汝霖:《東晉南北朝學術編年》,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
    劉苑如:《體現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臺北:黎明書局,1997年。
    蔡振豐:《魏晉佛學格義問題之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二編51》,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鄭毓瑜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鄭燦山:《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關於道德經與重玄思想暨太玄部之討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
    盧桂珍:《境界•思維•語言 : 魏晉玄理研究》,臺北:桂冠文化出版,2001年。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書局,1977年。
    羅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2003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發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日]大淵忍爾:《敦煌道經•圖錄編》,東京:福武書店,1979年。
    [日]小尾郊一:《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日]小野澤精一等編著:《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日]山田俊:《唐初道教思想史研究:『太玄真一本際經』の成立と思想》,京都市:平樂寺書店,1999年。
    [日]池田知久:《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日]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上、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日]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都 : 平河出版社,1990年。
    [日]栗田直躬:《中国思想における自然と人間》,日本:岩波書店,1996年。
    [日]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都:創文社,1999年。
    [日]笠原仲二:《中国人の自然観と美意識》,東京都:創文社,1982年。
    [日]溝口雄三著,刁榴、牟堅等譯、孫歌校:《中國的思維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日]鐮田茂雄:《中國佛教思想史研究》,東京都:春秋社,1968年。
    [日]鐮田茂雄:《道藏內佛教思想資料集成》,東京都: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6年。
    [荷蘭]許理和(Erik Zurcher)著,李四龍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德]黑格爾(G. W. F. Hegel),賀麟、王太慶譯:《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年。
    [德]顧彬 (Wolfgang Kubin) 著、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Der durchsichtige Berg: die Entwicklung der Naturanschauung in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三、 期刊論文
    王潔:〈理與氣——《道教義樞》道論的雙重進路〉,《商丘師范學院學報》第10期,2015年。
    王慶節:〈老子的自然觀念:自我的自己而然與他者的自己而然〉,《求是學刊》第31卷第6期,2004年。
    江淑君:〈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中的心性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 36期,2014年。
    呂慧鈴:〈唐初《道教義樞》中的〈道性義〉思想研究〉,《鵝湖學誌》45期,2010年。
    李申:〈唐代道教對佛教教義的吸收〉,《宗教學研究》Z2期,1993年。
    李宗定:〈魏晉道教倫理觀形成與玄學調和儒道的關條〉,《宗教哲學》47期,2009年。
    李剛:〈《道教義樞》 論 “有無”〉,《宗教學研究》3期,1997年。
    李剛:〈《道教義樞》中的自然觀簡析〉,《宗教學研究》1期,1997年。
    李剛:〈《道教義樞》論本跡與體用〉,《江西社會科學》8期,1997年。
    李剛:〈孟安排《道教義樞》的教義思想〉,收入於《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國道教協會,2002年。
    李剛:〈道士成玄英的動靜觀〉,《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
    林永勝:〈二重的道論──以南朝重玄學派的道論為線索〉,《清華學報》42卷2期,2012年。
    林永勝:〈從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道教自然說的興起與轉折〉,《臺大文史哲學報》71期, 2009年。
    林永勝:〈道心說前史-兼論中國思想中心體義的展開〉,收入《臺大佛學研究》第32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16年。
    林東毅:〈唐以前重玄「道、性、心」思想詮釋-以《太上洞玄寶元上經》、《無上內秘真藏經》、《太玄真一本際經》為例〉,《興大人文學報》59期,2017年。
    紀志昌:〈辨明析理與儒佛交涉-以南朝達性論爭為例〉,《文史哲》第16期,2010年。
    高永旺:〈《道教義樞》中「道性」意蘊與佛性思想〉,《宗教學研究》2期,2004年。
    強昱:〈元氣論對佛教緣起論的融匯〉,《中國哲學史》4期,2004年。
    黃崑威:〈試論唐初佛道論衡中 的“ 本際”、“ 道”、“自然” 之辯〉,《佛學研究》,2013年。
    楊惟中:〈心性本體與道性道體:中國佛教心性論對道教心性論的影響〉,《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2003年。
    楊儒賓:〈生生的自然觀─體現的觀點〉,見鄭毓瑜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聖凱:〈論六朝隋唐道教的自然義〉,《世界宗教研究》3期,2002年。
    廖雅嫻:〈《道教義樞》〈道性義〉對佛性思想的吸收與轉折〉,《漢學研究》35卷1期,2017年。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期,1997年。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定向之接轉初探一一以《老子》之自然的新詮釋為例〉,《清華學報》35卷第1期,2005年。
    蔡振豐:〈魏晉玄學中的「自然」義〉,《成大中文學報》26期,2009年。
    鄭燦山:〈唐初道士成玄英「重玄」的思維模式 ──以《老子義疏》為討論核心〉,《國文學報》50期,2011年。
    鄭燦山:〈唐道士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道佛融通-以其老子疏為討論核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
    [日]中嶋隆藏:〈海空智藏經管窺-要思想和所據佛典〉(上),《宗教學研究》4期,1998年。
    [日]池田知久:〈論老莊的「自然」─兼論中國哲學「自然」思想的發生與展開〉,《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 卷 6 期,2009年。

    四、 專書論文
    [日]麥谷邦夫著、孫銳譯:〈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義學管窺-以《道教義樞》為線索〉,收入於《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日]神塚淑子:〈六朝道經中的因果報應說與初期江南佛教〉,收入《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林永勝:〈性與天道之間-道教道性論的建構及其意義〉,收於鍾振宇、陳威瑨主編:《東亞哲學的終極真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年。
    姜伯勤:〈論敦煌本《本際經》的道性論〉,收入在《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五、 學位論文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呂慧鈴:《重玄與道性:唐代老子學詮釋向度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林東毅:《唐代重玄思想研究—從道論到心性論》,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