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曉儀
Wang, Hsiao-Yi
論文名稱: 異想與獨白-王曉儀繪畫創作研究
Whimsical & Soliloquize Paintings by Hsiao-Yi Wang
指導教授: 郭博州
Kuo, Bor-J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異想獨白超現實
英文關鍵詞: Whimsical, Soliloquize, Surrealism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FA.016.2019.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自古以來藝術的起源是模仿衝動說、遊戲衝動說、自我表現衝動說、裝飾說、勞動說以及宗教說六大類。各種的藝術起源也就造就不同時期的文化表現。我們從美術史中啟發了我們藝術創作上的靈感、從學院的師長指導下增強了我們美學的涵養、從自我成長不斷練習中精進了繪畫技巧。
而進研究所後的筆者想嘗試更多不同於以往的創作,因此以異想與獨白二大主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動機以抒發個人的天馬行空想像力及情感為主。研究範圍以靜物、人、動物為主要對象並加以擬人想像空間加以創作不同的故事性。
本論文因為細分二大部份,所以第二章筆者就以源自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靈感加以研究探討並分析藝術的心靈整合。第三章筆者就個人的創作理念、內容、形式、媒材多加闡述以期更清楚表達個人的創作歷程。第四章的作品說明中,筆者以部份寫新詩手法來表達超現實的對白與特殊意境,夢幻是一件讓人陶醉而讓人愉悅的心事,構思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成長與磨練。
第五章結論中說明創作是件讓人欣喜的志業,筆者期待未來除了這二大主題繼續研究之外,並透過不斷的藝術展演提升自己的藝術內涵,並在不久的將來繼續在藝術這條浪漫又美麗的路上發光發熱。

關鍵字:異想、獨白、超現實

The sources of arts have comprised imitation, play, self-expression, decoration, and reli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all these sources made different cultures in different epochs. Hence, our artistic creations were inspired from art histories, our aesthetic accomplishments were reinforced by the directions of teachers in schools, and our painting skills were refined from continuous practices with self-growth.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new creation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after studying in graduate school, focusing on the in-depth study of imagination and monologu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is to voice personal unrestrained imaginations and emotions, the scopes of research are aiming at still-life, people, and animals, and using anthropomorphic imagination to create different stories.
The thesis comprised two major parts,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thus utilized the theories of surrealism combined with the series of monologue and imagination,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artistic mind.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interpreted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creation through personal creative content, form, and media. In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utilized poetic skills to express the dialogues and specific contexts of surrealism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Fantasy is intoxicated and pleasant minds, and the process of conception is a growth and discipline.
In chapter five, the conclusion illustrated creation is a delightful career, the author anticipated to increase the new theme of climate change besides the former two subjects, and hoping to illuminate this beautiful and romantic path of art.

Key Words: Whimsical, Soliloquize, Surrealism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圖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12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創作學理基礎 16 第一節 美術史上的超現實主義 16 第二節 源自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靈感 26 第三章 創作理念、內容、形式與媒材 33 第一節 創作理念 33 第二節 創作內容 40 第三節 創作形式 41 第四節 創作媒材 48 第四章 作品說明 49 第一節 獨白系列 49 第二節 異想系列 55 第五章 結論 74 參考文獻 75

一、中文書目
1. 三民書局學典編纂委員會編輯,《學典》,臺北:三民出版社,2011。
2.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臺北,鼎淵出版社, 2001。
3. 邱燮友,《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出版社,2006。
4. 馬未都,《馬未都說收藏.家具篇》,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8,頁15。
5.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台灣東華書局,2002。
6. 陳幗眉,《幼兒心理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5。
7. 曾肅良,《藝術概論》,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4。
8. 程曉嵐,《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淑馨出版社,1990。
9. 黃才郎,《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美術, 1984。
10. 楊文玄主編,《超現實主義》,新北,縱橫文化,頁6,1997。
11. 劉詩兵,《表演藝術概論》,臺北,鳳凰網路,2015。
12. 鐘正道,《佛洛伊德讀張愛玲》,臺北,萬卷樓圖書,2012。
二、翻譯書
1. Alison Nastasi著,劉品均 譯。藝術家與他們的貓。臺北,沐風文化,2018。
2. Andrew Loomis著,陳琇玲 譯,《畫家之眼》,臺北,大塊出版社,2018。
3. Catherine Ingram 著,李之年 譯,《This is達利》,臺北:天培出版社,2017。
4. Christfried Togel 著,劉慧萍、闕旭玲、林雪芳 譯,《夢一場弗洛伊德》,臺北:商周出版,2006。
5. DaiGo著 ,高宜奴 譯,《專注力就是你的超能力》,臺北,方智出版社,2017。
6. David Gariff 著,江凌青、陳美璇 譯,《最具影響力的50位畫家》,臺北,新一代圖書,2009。
7. Eventyr og Historier著 葉君健譯。《安徒生故事全集》,臺北:遠流出版,2002。
8. Philip Koch著,梁永安譯,《孤獨》,新北,立緒出版社,1997。
9. Sarane Alexandrian 著,李長俊 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臺北,大陸書店,1990。
10. Will Gompertz 著,沈耿立 譯,《藝術家想的跟你不一樣》,臺北,遠流出版,2018。
11. 山田五郎 著,蔡昭儀 譯,《非典型美術館》,臺北,大牌出版社,2017。
12. 村上隆 著,楊明綺 譯,《創造力的極論》,臺北,商周出版社,臺北,2014。
三、期刊論文
1. Alison Nastasi著,朱燕翔譯。<藝術視界-藝術家與牠們的貓>,藝術家,492,2016。
2. Driscoll, C. A., Clutton-Brock, J., Kithener, A. C., and O’Brien, S. J. 著,鍾慧元譯,<生命科學-野貓何時變家貓?>,科學人,89,38-47,2009。
3. Klinker, J. Imaginatio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Cambridge” ,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4. Mellou, E.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amatic play and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Early Child Deνelopmenl and Care, 112, 85-107, 1995.
5. Thomas, N. J. T. “Are theories of imagery theories of imagination? An active perception approach to conscious mental content.” Cognitive Science, 23, 207-245. 1999.
6. Vygotsky, L. 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Russian &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 42, 7-97. 2004.
7. 朱靜美,<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莎劇電影「獨白空間」的意象室語言>,藝術學報,94,203-229,2014。
8. 林巾力,<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臺灣文學學報,15,79-109,2009
9. 林愛華,<從美人魚的靈魂論人魚、水精童話中之兩性關係>,東吳外語學報,23,1-19,2006。
10. 林煥嘉,<異化風景-都市中的懸疑與逐漸隱沒的軌>,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11. 秋發忠等人,<想像力構念之初探>,教育心理學報,44(2),389-410,2012。
12. 紀鈴容,<獨白‧對話>,臺中: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
13. 倪嘉,<話劇式獨白及哲思的符號——論楊德昌電影的臺詞風格>,電影文學,4,244,2008。
14. 崔艷蓉,<王家衛電影獨白語言微析>,現代語文,1,2008。
15. 張蕙慧,<想像的本質及其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的效用探析。國立新竹大學學報,14,281-301。2001。
16. 賈馥茗,<創造能力發展之實驗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3,1-78。1970。
17. 鄧丞敦,<離鄉.返鄉-流動的記憶繪畫創作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18. 賴瑋綺,<賴瑋綺《玩音樂》油畫創作論述>,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19. 顧炳星,<超現實主義藝術思想簡論>,現代美術,30,22-25,1990。
四、網路資料
1. 中國時報《台灣也有美人魚 儒艮特展》: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09000342-260115。檢所日期:2018/11/25
2. 國家地理,攝影:Paul Nicklen。https://www.natgeomedia.com/news/ngnews/9821。檢所日期:2018/11/15。
3. 陳郁雯,04月02日Max Ernst生日快樂!非池中藝術網:https://artemperor.tw/focus/1289。檢索日期:2018/12/29
4. https://www.tate.org.uk/art/artworks/ernst-celebes-t01988。檢索日期2018/12/20。
5.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art/31013/page_7。檢索日期2018/12/20。
6. 北京故宮數位資料https://www.dpm.org.cn/light/246331.html。檢所日期2018/10/20。
7. https://kknews.cc/zh-tw/collect/g32jvmm.html。檢索日期2018/10/20。
8. https://www.guggenheim.org/artwork/1186。檢索日期2018/12/20。
9. https://www.ss.net.tw/page.asp?id=Chagall002。檢索日期2018/12/27。
10. https://www.ss.net.tw/page.asp?id=Chagall010。檢索日期2018/12/27。
11. https://www.ss.net.tw/page.asp?id=VanGogh176。檢索日期2019/1/10。
12. https://www.ss.net.tw/page.asp?id=Munch038。檢索日期2019/1/1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