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葛昌惠
Ge, Chang-Huei
論文名稱: 無聲剪影動畫風格運用於動畫短片之創作研究
The Study and creation of silent silhouette animation
指導教授: 周賢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剪影動畫動畫短片無聲影片反核能
英文關鍵詞: Silhouette Animation, animated short film, silent film, no nuclear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90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7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動畫片經過了一個世紀的改良與演進,從初期的單張動態圖片,到手工繪製的逐格動畫,再發展到今日利用電腦運算的3D立體場景,不同的媒材與風格,都能帶給觀眾截然不同的感官體驗。本文以“無聲剪影動畫”為研究主題,使用文獻搜集與個案分析兩方法,分析歸納動畫的發展脈絡與製作方式,並輔以四部動畫的案例分析,從角色場景繪製、腳本分鏡、動畫鏡頭特效等製作面向,歸納其要點與技法,進而創作完成《Lost Memory》動畫短片(高雄電影節影展譯為:輻射失憶),探討無聲影片與剪影風格之呈現特性與運用,完成理論與實務驗證結合之研究創作。
    剪影動畫為歐洲最古老的動畫技法之一,風格為全黑色塊的人物加上絢麗的合成背景。而因角色只見身形不見五官,在動畫的題材上,往往用於呈現帶有神秘、懸疑感的故事。研究者以輻射危害議題為創作概念,利用剪影動畫深沈且強烈的視覺印象,以充滿壓迫感的氛圍與場景設計,作為動畫的主要基調;並在研究創作中,嘗試使用電腦繪圖技術,以數位媒材重現手工剪影人物的古樸質感。經由研究分析,剪影動畫擁有獨特的美術與視覺特性,善於表現陰鬱、災難類型的故事主題,而無語言的設定更能加強動畫的科幻氛圍,與古樸的動態質感相輔,達成故事與畫面間的平衡。

    After the improvement and evolvement over a century, animation has brought the audience distinctive experience from single motion picture in the early stage, hand-drawn frame-to frame animation, to computerized three-dimensional scenes nowadays. This thesis aims at studying silent silhouette animations with the approaches of document collection and case study. From production process such as drawing the characters and scenes, planning on the storyboards and scene-to-scene special effects, the key points and skills are induced and practiced on a selff-made animated short film Lost Memory.
    Silhouette animations have a long history in European animations. The characters are all in black blacks and the backgrounds are composed in magnificent patterns. Because only the characters’ silhouettes instead of their facial features can be seen, the topics of silhouette animations are usually about mysteries and suspenses. The reseacher chooses nuclear detriments as the notion of creativity, applying the deep and strong image expressions of silhouette animations. The atmosphere and scene designs are filled with a sense of supress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fundemental key of this self-made animated short film. In addition, computer graphics are used in an attempt to re-present the simple and unadorned texture of handmade silhouett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2 第三節、研究方法 3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研究流程與架構 4 第二章 無聲剪影動畫概述 6 第一節、動畫的起源與發展 6 一、動起來的畫面 6 二、動畫技術的演進 9 三、20世紀後的動畫形式與風格 11 四、動畫短片中的文本表現 14 第二節、剪影動畫的製作與風格概述 17 一、剪影動畫之定義 17 二、富有代表性的剪影動畫作品 19 三、剪影動畫的製作與技法 22 四、剪影風格的廣泛應用 24 第三節、無聲影片之美學特性 26 一、無聲電影對動畫風格的影響 26 二、無聲動畫片的情感體現 28 第四節、小結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個案分析 32 第一節、研究流程 32 第二節、動畫創作原則與技法分析 33 一、視覺效果 33 二、概念與文本 34 三、分鏡與鏡頭移動 36 四、聲音 37 五、小結 38 第三節、個案分析 39 一、拇指仙童《Däumelinchen》 39 二、女巫城堡《La Reine cruelle et le montreur de fabulo》 44 三、賈士伯馬力歐的神秘探險《The Mysterious Geographic Explorations of Jasper Morello》 50 四、有怪獸 57 第四節、小結 63 第四章 動畫創作 64 第一節、製作流程規劃 64 第二節、故事與文本概念 65 一、故事發想與架構 65 二、劇情大綱與文本設定 67 第三節、角色與場景設計 68 一、角色設計 68 二、場景設計 73 三、道具設計 77 第四節、分鏡腳本 78 第五節、動畫製作與後期特效 87 第六節、動畫完成畫面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研究發現 92 第二節、創作檢討與研究建議 93 第三節、研究心得與結語 94 參考文獻 95 附錄一、《Lost Memory》分鏡草圖 98 附錄二、《Lost Memory》展覽記錄 106

    Wikipedia(2015年7月1日)。Thaumatrope。擷取自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
    EUROPEAN ANIMATION(2015年7月1日)。silhouette。擷取自EUROPEAN ANIMATION: http://europeananimation.com/2014/09/02/lotte-reiniger-and-the-silhouette-animation/
    Jeremy Cantor & Pepe Valencia(2006)。創意 3D 動畫短片製作(Inspired 3D Short Film Production)(袁信忠,譯者)台北市: 碁峯出版社。
    D.KatzSteven.(2003)。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井迎兆,譯者)台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
    Giannetti Louis(2003)。認識電影(焦雄屏,譯者)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HicksD. Neill(2005)。影視編劇基礎(廖意蒼,譯者)台北市: 五南圖書。
    Kenworthy Chris(2010)。100種電影拍攝手法-給獨立製片與業餘玩家的專業拍片技巧 (陳珊珊,譯者)台北市: 城邦文化。
    Online Drama(2015年9月2日)。Mime。擷取自 Drama Online: http://www.dramaonlinelibrary.com/genres/mime-iid-2489
    Patmore Chris(2004)。動畫創作全覽 : 優質動畫的原理、實務和技術(陳賢錫,譯者) 台北縣永和: 視傳文化出版。
    Pemberton Lyn(1989)。A modular approach to story generation。School of Cognitive and Computing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ussex,頁 221.
    TaylorR(2000)。動畫技巧百科(Encyclopedia of Animation Techniques)(喬慰萱、林泰州, 譯者)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Wikipedia(2015年8月25日)。the world of jasper morello cortometraje。擷取自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Mysterious_Geographic_Explorations_of_Jasper_Morello
    ThompsonBordwell & KristinDavid(1996)。電影藝術的形式與風格 (Film Art-An Introduction. McGraw-Hill. )(曾偉禎,譯者)台北市: 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
    Tolstoy(2013)。 Lev Nikolayevich / 藝術論(古曉梅, 譯者)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WellsPaul(2007)。動畫達人二部曲-劇本寫作(張裕幸、黃俊榮、張恩光,譯者)新北市:胡同書局。
    Wikipedia(2015年8月25日)。Silent film。擷取自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lent_film
    Wikipedia(2015年9月3日)。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擷取自 Wikipedia: 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en&u=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Triplets_of_Belleville&prev=search
    Wikipedia(2015年7月2日)。Michel Ocelot。擷取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el_Ocelot
    尹筱喬(2006年1月)。動畫文藝復興:迪士尼動畫之戲劇美學溯源。戲劇論文。台北市: 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
    王培德、方建國、彭一(2007)。中外動畫史。中國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何曉兵(2012年12月)。歐美電影默片音樂概述。南京藝術學院學報,141。
    李曼瑰(1968)。編劇綱要。台北市: 三一戲劇藝術。
    李道明(1997)。什麼是動畫?:動畫電影探索。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杜彬、杜玲(2009年6月)。無言的言說:淺析裸島電影語言藝術。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2。
    周南平(2007)。動漫的歷史。中國重慶: 重慶出版社。
    邱一峰(2003)。台灣皮影戲。台中市: 晨星出版社。
    邱莉燕(1997)。動畫電影探索:動畫的類型和材料。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胡智藝(2014年6月)。亦真亦幻,動作賦情-談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紙人中無生命角色的塑造。Movie Review,48。
    徐鳳杰(2013)。淺談中國剪紙動畫藝術。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取自中國論文網:http://www.xzbu.com
    高昕(2011年7月)。無聲的情感世界-法國動畫電影《瘋狂約會美麗都》賞析。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423。
    高惠珊(2004)。水墨動畫《牧笛》的圖像詮釋研究。雲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涂先智(2008)。動畫短片製作。長沙市: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常虹(2007)。中外動畫史。杭州市: 浙江大學出版社。
    張迅、黃天來、孫峰(2006)。材料动画/高等院校新概念动漫画教学丛书。中國南京: 江蘇美術出版社。
    張欲曉(2012年5月)。藝術家:向默片時代的致敬。電影文學,95-96。
    張晶晶(2014)。無對白動畫創作特點研究。武漢市: 武漢理工大學。
    張嘉仁.(2011)。After Effect動畫製作。台北市: 碁峰資訊。
    張慧臨(2002)。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中國,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陳瑜(2011)。默片時代-從愛森斯坦和卓别林的電影看默片時代的特色及可借鑑之處。影視評論。
    黃玉珊、余為政(1997)。動畫電影探索。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黃寶鳳(1980)。西洋剪影圖案集。台北市: 藝術家。
    楊文雯 (2013年10月)。光影交錯之間-淺談剪影動畫的獨特魅力。上海工藝美術, 82-84。
    楊春燕、龐建軍(2011年5月)。剪紙動畫的節奏性探究。大眾科技。
    葛競(2005)。影視動畫劇本創作。中國北京: 海洋智慧圖書有限公司。
    遊珮芸(2010)。宮崎駿動畫的「文法」:在動靜收放之間。台北市: 玉山社。
    鄧綏寧(2000)。編劇方法論。台北市: 正中出版社。
    簡政珍(2006)。電影閱讀美學。台北市: 書林出版社。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