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惠卿
Huei Ching, Chou
論文名稱: 臺灣地方治理實施公民投票之研究
The referendum in Taiwan on the use of local governance
指導教授: 紀俊臣
Chi, Chun-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公民投票地方治理
英文關鍵詞: referendum, local govern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3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基層地方自治是訓練人民參與民主的重要場域,臺灣自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已歷58年,當地方政府角色及職能朝向地方治理轉變的同時,公民參與已成為治理的核心,強化公民參與機制為潮流所趨;公民投票在歐美民主先進國家,有其實施的經驗與成果;我國歷經長期公投立法爭議下,於2003年12月31日制定公布公民投票法,是台灣民主深化的重要里程碑。
    因全國性公民投票的干擾因素太多,本研究將點置於地方性公民投票對提升地方治理之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及了解臺灣實施公民投票的經驗是否有助於強化地方治理;地方實施公民投票的政治文化是否已臻成熟;公民投票之對話及審議的機制,能否助益於公民參與決策制定,以及有助於爭議的排解;並試圖評析公民投票法制之缺失並提出建議。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local governance is to foster the dimens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ance in Taiwan has enforced for fifty-eight years, the role and func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s has transformed gradually. Citizen participation has been the core of local governance, and how to enhance citizen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Comparing to Referendum Act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flourished in Western countries; referendum legislation in Taiwan which had confronted legislative controversies for years was released finally in 31st of December, 2003, which is an outstanding milestone in the democracy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study begins with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and essentiality of referendum at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anc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xperience of referendum legislation in Taiwan enhances local governance,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local governance of political culture come to maturation. Then the extent to which referendum legislation assists citizen participating legislation is evaluated. Finally,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fect of referendum legislation are provided in the study.

    目次 表次 圖次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與重要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地方政府辦理公民投票的治理理論與經驗 25 第一節 地方治理與公民投票的理論形成 25 第二節 地方政府公共議題由公民投票決定的理論基礎 32 第三節 地方公共議題由公民投票決定的規制與限制 37 第四節 地方公共議題由公民投票決定的經驗評議 42 第三章 臺灣地方治理的政治文化檢視 47 第一節 地方治理的實踐檢討 47 第二節 地方治理的政治文化特質 52 第三節 地方治理運用公民投票的政治文化條件 56 第四節 地方治理實施公民投票的政治文化經驗 61 第四章 臺灣實施公民投票決定公共議題的經驗分析 65 第一節 公民投票自治條例立法進度分析 65 第二節 臺灣實施地方性公民投票案例經驗分析 68 第三節 外國實施地方性公民投票案例經驗分析 74 第四節 審議式民主的對話機制在公民投票之運用 80 第五章 臺灣實施地方治理運用公民投票的政治發展模式 89 第一節 公民投票法制的設計 89 第二節 公民投票成案、可決門檻規制之探討 99 第三節 公民投票訴訟的審理程序 104 第六章 結論 10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0 參考書目 113 附錄一 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119 附錄二 金門縣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39 附錄三 桃園縣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42 附錄四 澎湖縣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45 附錄五 臺中縣實施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48 附錄六 高雄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51 附錄七 臺中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55 附錄八 臺南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59 附錄九 苗栗縣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62 附錄十 屏東縣公民投票自治條例 165 表次 頁次 表1-1國內「公民投票」相關重要研究摘要一覽表 13 表2-1 民主國家政府公民投票發動權 42 表2-2公民投票排除適用事項 43 表2-3 人民提案連署門檻 44 表2-4民主國家公民投票通過或否決門檻 45 表4-1 直轄市、縣(市)未公布公民投票自治條例立法進度一覽表 66 表4-2 直轄市、縣(市)己公布公民投票自治條例一覽表 67 圖次 頁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 5

    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書目
    五南法律小組編(2004),《公民投票法立法資料彙編》,臺北:五南。
    林水波,(1999),《選舉與公投》。臺北:智勝出版。
    王列、賴海榕譯,(Robert D.Putnam)(1992),《使民主運轉起來》(2001),(Making Democracy Work),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石元康(1997),《市民社會與現代性》,輯入劉軍寧等編,《經濟民主與經濟自由》,北京:三聯書局。
    曲兆祥(2004)、《公民投票理論與台灣的實踐》,臺北:揚智文化。
    朱景鵬(2004),《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評估模式建構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江明修(1997),《再造公民性政府》,台灣教授協會主辦:地方自治與國家發展研討會。
    吳志光(2005),〈公民投票法與權力分立原則-由公民投票的事項限制談起〉,《憲政時代》,第30卷,第4期,頁483-514
    吳宜容譯(2002),David Butler & Austin Ranney著,《公民投票的實踐與理論》,台北:韋伯。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析》。臺北:元照。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長晏(2004),〈從全局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論區域政府的設計〉,《提昇政府競爭力》學術研討會,中華大學。
    李柏光、林猛譯(1999),Robert A.Dahl著,《論民主》,台北:聯經。
    周蕙蘋(2005),《臺灣地方政府組織再造之評析-以英國地方治理經驗之觀點》,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水波、邱靖鈜,(2006),《公民投票v.s.公民會議》,臺北:五南。
    林昱奇(2006),《公民投票與權力制衡》,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國明、陳東升,(2005),《公民投票與審議民主》,公投民主在臺灣研討會,台灣智庫: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俞可平(2002),〈治理與善治〉,《亞太經濟管理評論》, 5(2), 10。
    俞可平(2005)、《增量民主與善治》(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紀俊臣(1996),《臺灣地方政治轉型與自治法制設計之析論》。臺北:時英。
    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臺北:時英。
    胡佛(1998),《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臺北:三民書局。
    夏鑄九、成露茜(1999),〈歷史之債?臺灣的領域治理與跨領域之社會〉,《城市與設計》,7(8),57-91。
    孫本初(1997),《公共管理》。臺北:時英。
    孫同文(1999),〈治理能力與行政革新-香港行政革新的經濟與啟示〉,《暨大學報》,第3卷,第1期,頁237-262。
    孫同文(2003),《從威權政府到民主治理》。臺北:元照。
    高金清(2004),《我國公民投票實施經驗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澍譯(1996),G. A. Almond and S. Verba著,《公民文化》。臺北:五南。
    曹金增(2004),《解析公民投票》。台北:五南。
    曹俊漢(2003),《行政現代化的迷思-全球化下臺灣行政發展面臨的挑戰》。臺北:韋伯文化。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立一(2002),〈新公共管理的省思:以黑堡觀點為基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6期,頁29-65。
    許道然、劉坤億、熊忠勇、黃建明譯(2000), B.Guy Peters著,《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臺北:智勝文化。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商鼎。
    陳英鈐(2004),〈公民投票法的制度設計〉,《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2期,頁73-93。
    陳泰佑(2002),〈渾沌時代國家機關角色的蛻變〉,暨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俊宏(1999),〈『鄰避』症候群,專家政治與民主審議〉,東吳政治學報,第10期,頁97-132。
    黃玉霖,(2007),〈公民投票與政策參與〉,《「民主到底」- 公投民主在台灣》,臺北:台灣智庫。
    葉智魁,〈「澎湖博奕諮詢公投」的結果與問題〉,民92.12.28,《自由時報》,版4
    詹中原(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廖揆祥等、陳永芳、鄧若玲譯,(Maija Setålå)(1999),《公民投票與民主政府》(2003),(Referendums and democracy government:normative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臺北:韋伯。
    趙永茂(1998),〈臺灣地方政府組織調整的理論與政策方向〉,《中國地方自治》,51(1),3-21。
    趙永茂、孫同文與江大樹主編(2001),《府際關係》。臺北:元照。
    趙成根(2003)、《民主與公共決策研究》(2),哈爾濱:黑龍江人民。
    劉坤億(2003),〈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空大行政學報》,第13期,頁233-268。
    劉坤憶(2002),〈地方政府治理機制的創新挑戰-市場治理模式的功能與限制〉,《法政學報》,第15期,頁79-113。
    歐柏麟,(2004),(公民投票與地方治理),《第一屆地方治理與城鄉發展》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主辦,台北,頁509。
    蔡季廷(2002),《論台灣公民投票之法制化問題—以Robert Dahl民主程序標準為中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彥廷(1995),《西方國家公民投票之研究—就法治規範與政治裁量類型析論之》,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錢鴻明(2004),《地方性公民投票之研究-以日本住民投票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美玲(2006),《我國公民投票制度之研究-以2004年公民投票法之檢討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啟林(2000),《政府再造運動》,臺北:晨星。
    蘇定東譯(2003),(中西啟之)(2002),《市町村合併—町村之未來由全體居民決定》,臺北:內政部。
    蘇怡紋(2001),《日本住民參政制度之研究----以住民投票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釋昭慧,〈民眾不急,急死政客 —賭博合法化,將訴諸「全民公投」〉,民92.12.30,《自由時報》,版4
    二、英文參考書目
    Almond, Gabriel A. and S.Verba,(1965)The Civic Culture,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arber, Benjamin R.(1984),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rber, Benjamin(1988),Participation and Swiss Democracy,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23(1):31-50
    Barker, Ernest ed(1947),Introduction,Social Contract:Essays By Locke, Hume and Rousseau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tley, Richard, and G.Larbi(2004),The Changing Role of Government: The Reform of Public Serv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Bohman, James,(1996),Public Deliberation: 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utler, David & R.Austin(1978),Referendums: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actice and Theory. Washingt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o.
    Butler, David & R.Austin(1994), Referendum Around the World:the Growing Use of Direct Democracy, Washington, 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Chamers. S,(2001)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and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in Mendelsohn and Parkin (eds), 231-254.
    Cronin, Thomas(1989),Direct Democracy:The Politics of Initiative, Referendum and Recall, G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hl, Robert(1989),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nhardt, Janet V., and Robert B. Denhardt,(2000),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Not Steering,Vol. 60,No. 6,pp. 553-557.
    Fisher, Frank,(2003),Public Policy:Discursive Politics and Deliberative Prac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lligan, Brian(1999),The Republican Referendum:A Defense of Popular Sense, Quadrant,43:46-52.
    Gerry Stoker(1997),Local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p. 75.
    Gutman, Amy., and Dennis Thompson,(1996),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Kooiman, Jun,(2003),Governing As Governanc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o
    Lijphart ,Arend(1984),Democracies: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ries,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upia, A. and R. Johnston,(2001),Are Voters to Blame? Voter Competence and Elite Maneuvers in Referendums,in Mendelsohn and Parkin (eds),191-210.
    Miller, W. L,(2002),Models of Local Governance: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Britain,New York:Palgarve Publishers, Ltd.
    Peters, B. Guy,(1996),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Kansas: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Peterson, George E., ed,(1994),Big-City Politics, Governance, and Fiscal Lonstraints. Washington, D.C: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Pierre, Jon eds.,(2000),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ierre,John and B. G.Peters(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 Macmillan, p 87-89.
    Rosell, S. A,(1999),Renewing Governance: Governing by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enau, P. V,(2002), Public-Private Policy Partnerships. New York: The MIT Press
    Setälä, Maija,(1999),Referendums And Democratic Government:Normative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 Macmillan Press.
    Suksi, Markku,(1993), Bringing in the People: A Comparison of Constitutional Forms and Practices of the Referendum,Dordrecht,Netherland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Sullivan, H., and C. Skelcher,(2002),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rvice. New York: Palgarve Macmillan
    Zimmerman, Joseph F,(1999), The Initiative: Citizen Law-Making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