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茂祥
論文名稱: 以學習社會理念建構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策略之研究
指導教授: 李文瑞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學習社會高等技職校院終身教育終身學習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理念的推行,世界各先進國家逐漸地將「學習權」視為一項基本人權,因此繼續接受高等教育已是各先進國家人民普遍的願望,相對地,提供高等教育學習的機會給人民也是國家政府的義務。近年來,回流教育理念的提創,打破傳統觀念中「學習--工作--退休」直線式的生命旅程觀,更帶動世人對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風氣。再則,大學裏的成人學生比率越來越多的世界潮流下,各先進國家正積極地擬定各種政策來因應大量成人進入大學讀書的現象,我國的教育發展也逐漸地朝此方向進行。
    在我國諸多高等教育機構中,大學校院的推廣教育是當前比較能彈性滿足上述教育需求的教育機制之一。然而,我國的大學推廣教育一開始即以補救式而非系統性的兼辦性質、缺乏理論基礎與專業的素養,長期以來也沒有健全而明確的教育價值觀做為指引。在面對著將來加入世界組織而必須開放國外大學的招生及越來越多的高等校院改制或成立之趨勢,所造成的雙重招生競爭壓力下,各大學均需嚴肅地思慮並規劃未來學校的經營策略,在此策略之中,推廣教育應該是重要的內涵之一。
    本研究嘗試從本世紀末世界先進國家共同追求的「學習社會」之教育理念中,研究整理其教育哲學觀、教育價值觀、關鍵能力、及重要內涵,做為規劃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策略規劃的理論依據。
    本研究之目的有五:即
    一、 探討分析「學習社會」之理念、核心價值及內涵。
    二、 探討大學推廣教育之意義與價值,及其在學習社會中的定位。
    三、 分析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之實施現況。
    四、 以學習社會理念建構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之策略。
    五、 提供本研究之發現與建議做為政府及學校辦理推廣教育之參考。
    經本論文之研究,獲得以下三項成果: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
    壹、本研究的研究發現有六項:
    一、高等技職校院成人推廣教育的正確觀念有待加強。
    二、成人學習理論及其在技職校院推廣教育之檢證有待加強。
    三、社區資源的整合有待加強。
    四、技職校院推廣教育課程規劃的多樣性有待加強。
    五、技職校院推廣教育實施之專業化有待加強。
    六、高等技職校院與一般大學在推廣教育之區別有待加強。
    貳、本研究的結論有三:
    一、學習社會是二十一世紀社會的理想境界。
    二、健全大學推廣教育是建立學習社會的重要基石。其方式可從下列方向進行:〈一〉從大學推廣教育的社區特質做起。
    〈二〉帶動學習型組織之風氣。
    〈三〉促進社會各界之溝通、聯繫與整合。
    〈四〉推行證照制度、落實技術專業化、帶動尊重專業的風氣。
    三、學習社會理念對技職校院推廣教育有重要的啟示。這些啟示包括:
    〈一〉「學習權」的確立。
    〈二〉「公民成長」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育價值觀的反省與重建。
    〈四〉成人教育原理的再強調。
    〈五〉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
    〈六〉學習型組織的建立與推行。
    參、本研究的建議包括四部份:
    一、對教育部推廣教育「指導策略」規劃之建議:強調以「教育鬆綁」的原則出發,在政策規劃時能把握下列原則:
    〈一〉 兼顧歷史、文化與學理的考量。
    〈二〉 落實學習社會的價值理念。
    〈三〉 整合教育資源。
    〈四〉 研擬完整的大學推廣教育法。
    〈五〉 成立大學推廣教育專責單位。
    〈六〉 研擬推動大學推廣教育之獎勵政策及措施。
    〈七〉 發動大學推廣教育之「社會教育」行動。
    〈八〉 發展推廣教育網路教學體系。
    〈九〉 設置新型成人教育學院。
    〈十〉 提撥經費服務推廣教育學員。
    〈十一〉落實學分累積與轉移政策。
    二、對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管理策略」規劃之建議:
    〈一〉 認知學習社會及回流教育的意義。
    〈二〉 認知推廣教育是學校未來發展的方向。
    〈三〉 體認大學推廣教育專業化的趨勢。
    〈四〉 鼓勵全校教職員工參與推廣教育。
    〈五〉 結合社區的人力物力資源。
    〈六〉 籌組社區服務團隊,推展社區服務。
    〈七〉 開創有學校特色之推廣教育課程做為標竿。
    〈八〉訂定績效獎勵措施鼓勵士氣。
    三、對各校推廣教育業務單位「經營策略」規劃之建議:
    〈一〉 以專業型態經營推廣教育中心。
    〈二〉 以專業理念辦理推廣教育活動。
    〈三〉 體認大學推廣教育具有社區性的本質。
    〈四〉 落實教育夥伴關係政策,辦理專業技能課程。
    〈五〉 善用電腦資訊網路技術,提升教學品質。
    〈六〉 以推廣教育功能之發揮,促進大學之革新。
    〈七〉發起各大學推廣教育單位成立專業學會。
    四、對推廣教育學術專業研究與推廣方向之建議:
    〈一〉 宣揚大學成人推廣教育的正確觀念。
    〈二〉 加強成人學習理論的研究及其在大學推廣教育實務之檢證。
    〈三〉 社區資源的結合與課程規劃的多樣化。
    〈四〉 塑造大學推廣教育專業化的形象與內涵。
    〈五〉 強化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之特色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之源起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1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9 第一節 學習社會理論之探討……………………………………… 19 第二節 大學推廣教育之探討……………………………………… 65 第三節 我國大學校院辦理推廣教育之現況………………………………85 第四節 學習社會理念中有關推廣教育之價值觀與內涵…… ……… 1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51 第一節 研究題目之討論過程……………………………… … 151 第二節 研究步驟………………………………………………… …15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54 第四節 研究論文之進行過程…………………………………………… 155 第五節 研究流程架構………………………………………………… 159 第四章 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之現況 ……………………… 161 第一節 我國高等技職校院之發展……………………………………… 162 第二節 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單位之組織 ………………………164 第三節 各校推廣教育相關主管及承辦人學術背景…………………… 169 第四節 各校推廣教育單位目前最大的問題及困擾…………………… 171 第五節 各校承辦主管對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現之看法……… 173 第六節 推廣教育學員問卷分析………………………………………… 178 第五章 建構我國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理念性策略之規劃… 184 第一節 策略規劃之前題 …………………………………………………186 第二節 策略規劃之依據 …………………………………………………198 第三節 教育部推廣教育指導策略的規劃……………………………… 203 第四節 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管理策略之規劃 ………………………206 第五節 高等技職校院推廣教育業務單位經營策略之規劃…………… 21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21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14 第二節 結論……………………………………………………………… 220 第三節 建議……………………………………………………………… 226 主要參考書目 237 附錄 265 一: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 二:大學辦理推廣教育計劃審查要點 三:專科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 四:專科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作業規定 五:建立高等技職回流教育體系實施方案 六:促進大專校院與外學習型組織之教育夥伴關係實施方案 七:大專校院與校外學習型組織建立教育夥伴關係試辦要點 八:專科以上學校辦理回流教育招收在職生入學方式共同處理原則 九:技專校院加強推動回流教育共同注意事項 十:問卷一:推廣教育學員問卷 十一:問卷二:推廣教育業務承辦人問卷 表 目 表二之一 二十世紀各國對「學習社會」的相關主張與政策 60 表二之二 學習社會的意義與內涵 64 表二之三 成人學生佔各國大學生人數之比例 77 表二之四 台灣地區三十八年、八十年、八十七年大專院校地域分配表 87 表二之五 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學年度台灣地區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設 置的地域分佈表 88 表二之六 五十一年至六十一年間大學校院夜間部設立學校數 92 表二之七 七十一至八十一年間專科以上學校設置夜間部總數及學生數 92 表二之八 歷年來大學夜間部功能及角色之演進 93 表二之九 學習社會中人們需要的關鍵能力及內涵之分類 142 表四之一 近五年來新改制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 163 表四之二 八十七學年度已獲改制二十六所大學暨技術學院辦理推擴教育業 務之單位層級與專職人員表 167 表四之三 推廣教育單位人員學術專業背景 170 表四之四 受訪者之性別人數表                   178 表四之五 受訪者之婚姻狀況人次表                 179 表四之六 受訪者之年齡分佈表                   179 表四之七 受訪者之教育程度分佈表                 180 表四之八 受訪者之職業分佈表                   180 表四之九 受訪者參與推廣教育課程之學習動機            181 表四之十 受訪者所重視之推廣教育服務項目表            182 圖 次 圖三之一 研究流程架構圖 160 圖四之一 我國科技大學暨技術學院分佈圖 168

    一、 中文部分
    丁致聘 (1970)。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國立編譯館出版,台灣商務印書局。
    內政部 (1997)。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內政部。
    方永泉譯,澤野由紀子著(1998)。日本終身學習政策與實踐的發展。在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台北市:揚智文化公司,頁635~657
    王冠惠 (1997)。學習型組織建立之研究──以大自然文化事業公司盪個案探討。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政彥 (1998)。終生學習權的保障與分配。載於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頁179-180,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王政彥 (1995)。臺灣地區成人教育行政專業化之可行策略。成人教育雙月刊,第廿四期,頁18~26。
    王政彥 (1999)。學習社會與成人教育。載入於學習社會,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師大書苑,頁211-238。
    王家通(1994)。日本終生教育的發展與現況。在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終生教育。台北市:台灣書店,頁317~238。
    王煥琛 (1983)。近三十年來我國大學院校推廣教育之發展。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第八輯,頁22~267。
    王煥琛 (1985)。我國大學校院推廣教育之探討。收於大學教育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四一O教改聯盟 (1996)。《民間教育改革藍圖:朝向社會政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朱愛群(1997)。學習型組織意涵之探索。警學叢刊,27,5,153-173。
    江岷欽 (1996)。以終身學習的態度打造卓越的市政。公訓報導,七十期,頁8-9。
    江雪齡(1998)。美國終生學習的推展。成人教育,四四期,頁48~53。
    伍振鷟 (1980)。我國高等教育之回顧:體制、組織與功能。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與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廿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
    李 瑛 (1995)。北美地區成人教育專業化之發展趨勢,成人教育雙月刊,第廿四期,頁35~40。
    李建興 (1986)。中國社會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何進財 (1995)。從教育計畫的概念談大學法的修正。載於大學教育論文集,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出版,頁145~153。
    何福田 (1995)。大學教育論文集。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宋明順 (1990)。邁向學習社會與終身教育—從社會變遷看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模式。載於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勢,台北:師大書苑,頁321~358。
    季西園等 (1985)。加強及改進大學校院推廣教育。行政院研考會研究報告。
    吳秀瑾 (1997)。比較海德格和傅柯主體性的批判。載於台灣哲學會:八十六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
    吳清山(1997)。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圖書館教育月刊,43,1-7。
    吳明烈 (1997)。學習社會理論的發展。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水波,張世賢(1999)。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生傳 (1979)。我國大學教育革新途徑之研究。載於高等教育,北市:復文出版社,頁185~400。
    林美和 (1995)。成人教育專業化的盤石---成人教育法研訂的思考方向。成人教育雙月刊,第廿四期,頁2~8。
    林美和等 (1993)。我國成人學習需求研究。載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研究摘要第三集。
    林玉體 (1975)。歐洲中古世紀的大學。教育論叢,台北:幼師出版社,頁365。
    林清江 (1982)。高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載於大學教育的趨勢,全國大學校長、學者集體著作,逢甲大學出版組編印,頁93~113。
    林清江 (1993)。大學與成人的關係。成人教育雙月刊,十一期,頁10~15。
    林清江 (1995)。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成教雙月刊,27期,2-9
    林清江 (1996)。學習社會的高等教育型態。成人教育30期,2-4。
    林清江(1997a)。教育改革的前景,成人教育35期,頁2~5。
    林清江 (1997b)。評一九九六年歐洲終身學習年白皮書。成人教育37期,頁2~8。
    林清江 (1997c)。學習社會的公民教育。成人教育三十八期,頁2~6。
    林清江 (1997d)。學習社會中公務人力發展策略。成人教育三十九期,頁20~25。
    林清江等 (1998)。英國文官體制、考選培訓制度之改革。人事行政,123期,8-17。
    林清江 (1999a)。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政策。成人教育四十七期,2~5。
    林清江 (1979b)。我國大學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載於高等教育,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頁95~125。
    林適湖 (1998)。大學推廣教育之變革與發展。載於進修暨推廣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45-162,師大書苑。
    林麗寬譯,吉妮特、佛斯&高頓、戴頓合著 (1996)。學習革命。中國生產力中心。
    邱兆偉 (1977)。現代大學功能檢討與建議:中美高等教育史實之分析。載於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印行,頁251~277。
    金耀基 (1983)。大學之理念。台北:時報出版公司,頁3~22。
    胡夢鯨 (1993a)。台灣地區成人教育構織類型及問題評析。載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海峽兩岸成人暨隔空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胡夢鯨 (1993b)。台灣地區成人教育現代化的歷程與展望。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至三日。
    胡夢鯨 (1995a)。成人教育專業化與師資培育的展望。成人教育雙月刊,第廿四期,頁9~17。
    胡夢鯨(1995b)。英國成人學習的一項主流:開放學習。成人教育,廿七期,頁10~17。
    胡夢鯨 (1996)。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 (1997)。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學苑。
    胡夢鯨 (1998a)。學習社會發展指標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辦,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6~124。
    胡夢鯨 (1998b)。學習社會發展指標之建構與評估應用。載於學習社會,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師大書苑,頁33~63。
    保訓會編(1998)。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及中共公務人員訓練制度及法規彙編。台北市:保訓會。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篡委員會 (1957)。第三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篡委員會 (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篡委員會 (1985)。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 (1991)。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台北。
    教育部 (1996)。愛的啟行─新課程的天空。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7)。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
    教育部 (1998a)。邁向學習社會。教育部。
    教育部 (1998b)。教育改革成果報告:跨世紀教改工程。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技職司 (1998c)。建立高等技職回流教育體系---邁向終身學習社會配合措施。教育部技職司印。
    教育部 (1999)。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0)。追求卓越的技職教育。
    許芳菊 (1999)。澳洲教育改革「關鍵能力」啟動未來。天下雜誌,3 月號。
    秦孝儀編 (1976)。國父思想學說精義錄。台北市:正中書局。
    徐振寰編 (1995)。外國公務員制度。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孫本初 (1995)。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上)。人事月刊,21,1,27-31。
    郭進隆譯 (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
    曹異美 (1999)。日本的終生教育政策。成人教育,四八期,頁21~24。
    符娟明、遲恩蓮 (1990)。比較教育教程。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張新生 (1993)。英國大學推廣教育與教育之民主化評析。成人教育雙月刊,一五,頁9~17。
    張德永 (1998)。學習社會的社會學基礎。載於學習社會,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師大書苑。
    陳照雄 (1985)。美國高等教育之問題及對我國之啟示。載於大學教育論文集,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出版,頁65~74。
    陳其南(1998)。台灣地方社會的特質與教育學習理論的發展。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53-68。
    陳茂祥 (1999)。學習社會:終身教育的理想目標。載於教育研究集刊四十三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陳茂祥 (2000)。意識轉換理論對成人教育的啟示。朝陽學報第四期,朝陽科技大學出版。
    黃明月 (1998)。學習社會心理學基礎。收錄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157-176。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等 (1992)。改進大學夜間部招生方式研究報告。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黃振隆 (1994)。終生教育新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富順 (1988)。比較成人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富順 (1991)。大學院校之成人推廣教育亟待改進。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集,社論。
    黃富順 (1992)。成人教育的意義、性質及其相關的名詞。載於成人教育,教育部社教司主編,台北:台灣書局,頁1~18。
    黃富順 (1993)。我國大學院校推展成人教育可行途徑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黃富順 (1994)。大學成人教育的意義源流及實施。收於大學成人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頁1~24。
    黃富順等 (1995)。成人教育師資專業培訓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與中華民國成人教育教會。
    黃富順(1996)。大學成人教育的實施與趨勢。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十一期,頁52-55。
    黃富順 (1997)。從大學成人教育的推展論我國師範學院推廣教育功能的發揮。成人教育三十九期,頁2~14。
    黃富順 (1998a)。我國技職學校實施回流教育的可行策略。技職教育46期,頁2~6。
    黃富順 (1998b)。學習社會理念的發展、意義、特性與實施。載於學習社會,中
    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師大書苑。
    黃富順 (1998c)。大學成人教育之實施與展望。現代教育,第四卷第三期,頁100~108。
    黃富順 (1999)。學習社會的意義、特性與實施。成人教育,47期,6-13。
    黃富順 (2000)。成人教育導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俊傑 (1998)。大學通識教育:涵義的釐清與目標的展望。收於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出版,頁1~46。
    黃明堅譯,Toffler, Alvin著 (1991)。第三波。台北市;經濟日報社。
    梁尚勇 (1985)。發展大學推廣教育的問題與改進。載於大學教育論文集,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出版,頁277~281。
    張春興,楊國樞(1987)。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曾文昌(1999)。英國終身學習資訊服務機構:UFI的計畫構想。成人教育,四七期,頁29~31。
    楊國樞 (1985 )。台灣社會的多元化:回顧與前瞻。載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
    楊國賜 (1980)。社會變遷中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方向。載中國教育學會編,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台北市,台灣書局,頁82-85。
    楊國賜 (1990)。我國成人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教育部社教司主編,成人教育。台北:台灣書店,頁333~357。
    楊國賜 (1992a)。我國成人教育的現況與展望。載於成人教育,教育部社教司主編,台北:台灣書局,頁333~357。
    楊國賜 (1992b)。推動終身教育,促進國家發展。載於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教育部社教司主編,台北:師大書苑,頁339~378。
    楊國賜 (1993)。社會變遷中我國成人教育旳發展動向。載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台北:台灣書店。
    楊國賜 (1993)。社會教育的理念(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5)。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國賜 (1998)。學習社會與全民學習權。收於學習社會,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師大書苑出版,頁177~210。
    楊國德 (1992)。英國成人教育的推廣現況與實際問題。成人教育,九期,頁46~56。
    楊國德 (1993) 。大學成人教育的傳承與創新。成人教育雙月刊,十六期,頁46~50。
    楊國德 (1994a) 。大學成人教育與大學教育改革。收於大學成人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頁55~88。
    楊國德 (1994b)。英國大學院校的成人教育。收於大學成人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頁209~258。
    楊國德 (1994c) 。終身學習領域的最新動向。成人教育,廿二期,頁52~54。
    楊國德 (1995) 。當前成人教育專業化的兩種方向:專業證照與倫理信條。成人教育雙月刊,第廿四期,頁45~49。
    楊國德 (1996) 。終生學習與高等教育改革。載於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師大書苑。
    楊國德 (1997)。終生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 (1998a)。學習社會與全民學習權。收於學習社會,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頁177~210。
    楊國德 (1998b)。發展學習型組織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基礎。載於成人教育第34期,頁7-14。
    楊深坑 (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
    蔡源煌 (1998)。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來來出版社。
    葉重新(1998)。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秀美(1998)。從終生學習論析大學推廣教育之推展。發表於1998年3月23-25日在中正大學舉辦的1998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國際研討會。
    蔡秀美 (1999)。學習社會的概念內涵與學習社會能力的探討。載於學習社會,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頁111~128。
    溫明麗 (2000)。教育哲學的進步:由當代台灣教育哲學典範之轉移談起。載於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頁47~73。
    劉伶姿 (1992)。我國大學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伶姿 (1994)。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實施現況。載於大學成人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賴麗珍 (1998)。終身學習所需關鍵學習能力之分析。在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論會論文集。台北市:教育部。151-172。
    瞿立鶴 (1983)。我國推廣教育之演進與檢討。教育資料集刊,第八輯。
    魏惠娟 (1984)。大學在成人教育的角色。載於大學成人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魏惠娟 (1998)。學習型組織的迷思與省思。成人教育雙月刊43期,頁34-43。
    魏佛 (John Weaver ) (1977)。教育與未來需要之配合。載於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幼師文化事業公司印行,頁557~577。
    蔣中正 (1952)。民生主義育槳兩篇補述。台北:中正書局。
    穆敏珠 (1985)。從教育的新使命談推廣教育。載於大學教育論文集,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出版,頁299~319。
    蕭崑杉 (1996)。推廣教育的社會學省思。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三十二期,頁2-7。
    蕭崑杉 (1998)。農業推廣學。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蘇雅惠 (1994)。大學推廣教育的本質。載於歐陽教和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革新。台北:師大書苑,頁387~409。
    蘇雅惠 (1998)。大學推廣教育的批判。載於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29-142。
    盧增緒 (1994)。大學教育目標之爭議。於歐陽教和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台北:師大書苑,頁127~155。
    關世雄 (1989)。新編成人教育手冊〈下冊〉。北京:職工教育出版社。
    蕭錫錡、蘇國禎 (1997)。我國成人教育的社會背景。成人教育三十九期。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頁48~52。
    二、英文部份
    Adelman, C. (1997).Community colleges: Drop-in center no more. Washington Post, 15, April.
    Apps, J.W. (1972). “ Toward a Broader Definition of Research.” Adult Education 23(1):p.59-64.
    Apps, J.W. (1979). Problem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McGraw-hill, Inc.,
    Apps, J.W. (1988). Higher education in a learning society. Meeting new demands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oday, ACET(1994). Will lifelong learning replace adult education? ACET, 24(16), p.1~2.
    Alford, H. J. (1968).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Action: Residential Centers for Lifelong Learning. New York: Wiley.
    Baldwin, E. E. (1987), “ Theory vs. Ideology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Journal of Teacher Eucation, vol.38, no.1,p.16-33.
    Barnett, R. (1990). The Idea of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uman, Z. (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ge.
    Becker.H.S.(1956).”Some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ism.” Adult Education. 6,101.
    Benson, C.S. & Hodginson, H. C., (1974). Implementing the Learning Soc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ereiter, C. (1973). Must we edu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and Englewood Cliffs.
    Boone, E. J. (1989).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xtension, in D. J. Blackburn, (eds) . Foundations and Changing Practices in Extension. Canada: University of Guelph.
    Boshier, R. (1980). Towards a Learning Society-New Zealand adult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Vancouver: Learning Press.
    Boshier, R. (1998). Running to win: The contest between lifelong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 Canada. In Chinese 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Taipei, Th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long Learning, 1998. Taipei: The Association. P.47-62.
    Brooke, W.M. & J.F. Morris(1987).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anaian Universities: A Summary Report of Policies and Practices—1985. Ottawa, Ont.: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Univers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Brookfield, S. (1983).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李素卿譯,五南出版社。
    Brookfield, S. (1988).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practical ambiguities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 In H. B. Long(Ed.) Self-directed learning: Application and theory, 1-10. Athens, GA: Adult Education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Georgia.
    Brookfield, S. (1994).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33(1), p.23-47.
    Bruner,E.(1959). An Overview of Adult Education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
    Burrows, J. (1976).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in London: A Century of Achievement.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Candy, P.C. , & Crebert, R. G. ( 1991). Lifelong Learning: An Enduring mandate for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0(1), p.3-16.
    Campbell, D.D. (1977). Adult education as a Field of Study and Practice,
    Vancouver:The Center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Carlson,R.A.(1977).”Professionalization of Adult Education:A Historica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Adult Education,48(1),p.53-56.
    Carlson,R.A.(1979).”The Time of Andragogy”,Adult Education, 30(1),p.53-56.
    Carr-Saunders,A.M.(1966).”Profession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in H.M. Vollmer and D.L. Mills(Eds.),Professionalization,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Carey,J.T.(1985).”Is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a Profession?” Adult Education,8,p.76-81.
    Clark, B.R. (1956). Adult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resson, E. (1996). The European Year of Lifelong Learning. Adults Learning. 7(9), p.215-218.
    Cropley, A. J. (1977). Lifelong education: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xford: Pergamon Press.
    Cropley , A. J., & Dave, R. H. (1978).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teacher. Oxford: Pergamon Press.
    Cropley , A. J.(1980) Towards a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Darkenwald, G. G., & Merriam, S. B. (1982). Adult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 Row.
    Dave, R.H. (1970). The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Dave, R.H. (ed.) (1976). Founda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Dave, R.H. (ed.) (1978).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 Hamburg: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Day, C. and H.K. Baskett (1982). “Discrepancies between Intentions and Practice : Reexamining some Basic Assumptions about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t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 l,p.1-50.
    Dearing, R. (1997)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 (http://www.Leeds.Ac.Uk/educol/ncihe/).
    De1ors, J. et al.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 UNESCO.
    Delahaye, B.L.,D.C Limerick and G. Hearn(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ragogical and Pedagogical Orienta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Adult Learning”.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 44(4), p.187-200.
    Duke, C.(1974). Recurrent Education: Policy and Development in OECD
    Duke, C.(1992). The learning university;towards a new paradigm? Milton Keynes: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Edwards, R. (1995). Behind the banner: Whither the learning society? Adults Learning, 6(6), p.187-189.
    Elias, J. L., & Merriam, S. (1980).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N.Y.: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European Commission. (1995).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s.
    Faure, Edger (1972).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Paris: UNESCO.
    Featherstone, M. (1994).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ield, J.(1996). Universities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35(1).p.1-12.
    Fordham, P. (1989) Universities and Adult Education: Politicies and Porgrams. In C.J. Titmus (ed.), Lifelong Education for Adults: In Interanational Handbook. New York: Pergmon, PP43-51.
    Freire, P. (1973)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eness, New York, Continuum.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Massachussetts: Bergin & Garvey.
    Fryer, R. H.(1997). Learn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irst report of the National Advisory Group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Goodman, P. (1970). New reform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Hanson, S. (1994).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London: Cassell.
    Harrington, F.H. (1977) The future of adult education: New responsibilities 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Hason, S. and Stewart, J. (1994). Management for the public domain. New York : St.Martins.
    Hatfield, T.M.(1989).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erriam, S. and Cunningham, P. (Eds.),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Jossey-Bass. p.305-315.
    Hollinger, R. (1994), Postmodernit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Sage.
    Hood, C. (1995).Comtemporary public management: A new global paradigm?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0(2), p.104~117.
    Hughes , C. & Tight, M. (1995). The Myth of the Learning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0f Educational Studies. 43(3), p.290-304.
    Husen, T. (1974). The Learning Society. London: Methuen & Co. Ltd.
    Hutchins, R. M. (1968). The Learning Society. New York:F.A. Praeger.
    Illich, I. (1971). Deschooling Society. London: Calder and Boyars Lt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ond Ed.). Oxford: Pergamon, p. 99-106.
    Jarvis, P. (1990) 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Jarvis, P. (1995).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ledge.
    Jennings, B. (1985). The Education of Adults in Britain: A Study of Organisation, Finance, and policy.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ull.
    Jourdan, M.(1981)(ed.). Recurrent Education in Western Europe. The NFER-Nelson Publishing Company Ltd, England.
    Kasworm, C.E. (1996).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In A.C. Tuigma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xford: Pergaman.
    Kelly. T. (1970). A History of the Adult Education in Great Britain. 2nd edn.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Kline, P. & Saunders, B. (1993) The steps to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Virginia: Great Ocean.
    Knapper, C.K. & Cropley, A.J. ( 1985). Lifelong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Knowles, M.S.(1962). The Adult Education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nowles, M.S.(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S.(1975). Self-directed learining.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S. (1990). 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Kulich, J. and W. Kruger(Eds)(1980). The Universities and Adult Education in Europe. Vancouver: The Unvi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dult Education.
    Lachance, J. R.(1999). American civil service on the threshold of the 21st century.台北市:考試院。
    Lengrand, P. (1970). 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 Paris : Unesco.
    Longworth, N. and Davies, W. K. (1996).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Marquardt, M. & Reynolds, A. (1994) The global learning organizations: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ontinuous learning. IRWIN: New York.
    Marquardt, Michael J. (1996). Build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 system approach to quantum improvement and global success.New York:McGraw-Hill.
    Mclaren & Leonard, P. (ed) (1993) Paulo Freire: A Critical Encounter, London: Routledge.
    Mintzberg, Henry. (1991).”Five Ps For Strategy.” In Quinn, J.B. et al.(eds.) The Strategy Process—Concepts, Context, and Cases.p.12-19.
    Miura, S. et al. (1992). Lifelong learning in Japan: An introduction. Japan: 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Monroe, C. R.(1977). Profile of the community college: A handbook.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orris, L. (1993) Learning organizations: Settings for develoing adults. In J.Demick and P. Miller. (Eds.), Development in the work plac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arlbaun Associates, Inc.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 (1997)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Http://www.leeds.ac.uk/educol/ncihe/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77).Member Countries. Recurrent Education Program, Australia. Paris: OECD.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71). Recurrent Education in Yugoslavia. Paris: OECD.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73). Recurrent Education: A Strategy for Lifelong Learning. Paris: OECD.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73). Recurrent Education: Trends and Issues. Paris: OECD.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72). Towards New Structures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OECD.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96).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Paris: OECD.
    Penland P. (1979) Self-initiated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29(3), 170-179.
    Perlmutter, M. & Hall, E. (1992).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eterson, R. (1983 ). Lifelong learning in America. UMI Books on Demand. Michigan: A Bell & Howell Company.
    Peterson, R. E. et al. (1982).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New York: Praeger.
    Quinn, J.B.,Mintzberg, Henry., and James, R.M. (1991) The Strategy Process
    —Concepts, Context, and Cases.
    Ragatt, P., Edwards, R. and Small, N.(1996). The learning society:Challenges and trends. London: Routledge.
    Ranson, S. (1994).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London: Cassell.
    Rason, S., & Stewart, J. (1994). Management for the Public Domain. New York: St. Martin’s.
    Senesh, L. (1991). Building a Learning Socie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5171)
    Senge, Peter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hannon, T.J. and C. A. Schoenfeld. (1965). University Extension, New York: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Shearer, J.G.S.(1976). Town and Gown Together. Department of Extra-Mural and Adult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Glasgow.
    European Union(1995) Teachi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ining Society,
    The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1973). Toward a Learning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1983). 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 Washington D. C: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Open University (1994/5). Facts and figures. Milton Keg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Tight, M. (1996) Key concept in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ew York: Routledge.
    Titmus, C. J. (Ed.). (1967). Adult Education in France. London: Pergamon Press.
    Titmus, C. J. (Ed.). (1989). Lifelong Education for Adult :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xford: Pergamon.
    Toffler, Alvin (1971). Future Shock. New York: Bontam Book.
    Trompenaars, F.& Hampden-Turner, C. (1998), Riding the Waves of Culture. 袁世珮譯,《卓皮納思文化報告》,台北:麥格羅、希爾。
    Tropman , J.E. and Erlich , J.L. (1974). “Strategy—Introduction” in Cox, Fred M. et al.(eds.)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 A Book of Readings. 2nd Edition. Itasca:F.E.Peacock Publishers.p.161-173
    Tuckett, A. (1997a). Lifelong learning in Englnd and Wales. Leicester:NIACE.
    Tuckett, A. (1997b). For the many, not the few. Adults Learning.
    Tuijnman, A.C.(1996). Recurrent Education. In A. C. Juijnman(Ed),
    Uden, T. (1996). Widening Participation: Routes to a Learning Society. Leicest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on on Excelle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996) Learning : Treasure Within. France: UNESCO
    UNESCO (1972)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certain experimentsform conception to realization. Paris: UNESCO.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74 332)
    UNESCO (1998) The coming of age. Http://www.unesco.org/ education/efa /text/ newsaug 1998/unesco.htm/
    User, R. & Edwards, R. (1994). Postmodernism and Education. London: Routlege.
    United Kingdom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 (1994).
    Van Der Zee, H. (1991). The learning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35(1), p.213-230.
    Walshok, M.L. (1996). New Approaches to funding university public service and outreach. (ERICEJ532754)
    Watkins, K. E., and Marsick, V. J. (1993), 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essons 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ystemic change.
    Yeaklee, B. (1929). Lifelong education. London: Cassell and Compan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