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瑋伶 |
---|---|
論文名稱: |
從高中校園事件再思公民教育的意義 |
指導教授: |
劉美慧
Liu, Mei-Hu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5 |
中文關鍵詞: | 公民參與 、抗拒 、公民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ivic participation, resistance, civic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校園生活事件中學生的公民意識與行動,並分析這些事件呈現的公民教育意義,進而提出對於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學改革的意見。本研究採用教育民族誌,在北部某所新興高中進行兩年九個月的研究。利用參與觀察、文件分析,並訪談事件重要當事人,以蒐集校園重要事件並探究這些事件的意義。
本研究發現,就學生的公民意識與行動而言,高中校園事件的性質可區分為
被學校認可與否,而不被學校認可的公民參與行動展現的抗拒力更為強烈;其
次,學生的行動類型可分為抗拒型、區隔排斥型、反叛型、噤聲型,皆展現了學生的能動性與創造力;第三,發起行動的人物類型則以領導型與群眾型所維持的時間較為長久;第四,在校園事件中學生敏覺到群體認同感、個人權利、公平原則等公民意識。就校園生活事件的公民教育意義而言,公共討論空間的建立有助於學生意見表達,並且應引導學生理解多元文化。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high school students’ citizenship and civic participation in occurrences on campus , to analyze the civic educational meanings reflected in these occurrences, and to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innovations in the instruction of “Civics and Society” in high schools. This study employed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and lasted two years and nine months in a newly-founded high school in northern Taiwa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important occurrences on campus.
In terms of students’ awareness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citizenship, the result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occurrences on senior high campus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cceptable and unacceptable, and students’ resistance to autonomous civic participation which were unacceptable by the school was much stronger.
2. Students’ civic participation could be classified as resistance, segmentation-rejection, rebellion, and silence, all of which showed students’ initiativeness and creativity.
3. Activities initiated by student leaders and by student groups tended to last longer.
4. Qualities of citizenship such as group identity, student rights and equality were perceiv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se events on campus.
In terms of the educational meaning of civics education regarding campus life occurrenc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tforms for public discussion helped students express opinions and that life events on campus led students to understand cultural diversity.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心怡(2006)。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雅菁(2002)。高中公民科服務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古珮琳(1997)。家庭溝通型態與高中職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文里(2000,4月)。再現青少年。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青少年人格建構」研討會,台北市。
宋棋超譯(1992)。加強公民參與—公民調查小組的設計、觀點和政策形成。Lyn Kathlene & John A. Martin著。立法院院聞,20(3),75-86。
李琪明(2002)。道德社群之檢視:一所國中校園道德生活與氣氛之俗民誌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1(1),83-106。
李琪明(2004a)。我國國中小校園道德氣氛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1),1-20。
李琪明(2004b)。品德本位校園文化之營造-美國推動經驗與啟示。臺灣教育,625,30-38。
李映文(2007)。高中學校道德氣氛與學生道德判斷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錦旭、王蕙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臺灣的初探。台北市:心理。
呂民璿(1990)。青少年社會參與與社會適應。台北:巨流。
沈樹華(1999)。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8,553-582。
周育德(2008)。台灣公民資質論述之研究-以社區大學場域為焦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根明(譯)(1988)。Gibson著。批判理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但昭偉、蘇永明(主編)(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台北:五南。
周陽山(1999,12月11日)。從民間社會到多元主義社會。中國時報,15版。
林火旺(1999)。倫理學。台北:五南。
林火旺(2005)。正義與公民:自由主義的觀點。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林以正(1992)。人際與自我。學生輔導,36,46-51。
林天祐等(1987)。教育政治學。台北:心理。
林佳範(1999)。從現代法律理念-論公民意識的形成。公民訓育學報,8,267-282。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台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 (4),1-25。
林昱瑄(2006)。青少女哪吒的生活世界:一群「在玩」青少女的認同形構及其教育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信賢(2001)。陽奉陰違如何可能專業對話?應用心理研究,21,63-66。
柯淑雅(2004)。基隆市兩所國立高中學生政治知識與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泉湖(1999)。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公民訓育學報,8,167-180。
洪蘭(2009,9月27日)。我看見你,我在這裡。聯合報,A4版。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建國(2007)。高中生批判思考能力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建文(2007)。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KNU5142057。
高淑清(2002)。研究方法系列課程:質性訪談-技巧與策略。國立中正大學清江終身學習中心,未出版手稿,嘉義縣。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畢恆達(2009,7月29日)。畢恆達:街頭塗鴉 一定要清光光?聯合報,4版。
逄煥雯(2003)。學生自治組織成員能力發展歷程的探討:對話與反思策略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DHU5331003。
章玉琴(1999)。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公民訓育學報,8,343-370。
梁雅雯(2007)。台北市高中學生言論自由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國興(2007)。臺灣中部三縣市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2008)。「公民與社會」教師在職進修為課程增加能力。教育教育部電子報,315。2008年7月1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info.htm? aspxerrorpath
=/e9617_epaper/topical.aspx
曾守得(編譯)(1989)。教育人種誌研究方法論。台北:五南。
曾欣儀(2000)。台北市公立高中學生政治態度與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育貞(2002)。刺激尋求動機、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CKU5331013。
蔡偉森(2009)。國中教師的校園民主態度與學校事務參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縣新莊、林口、泰山等行政區公立國中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法律與生活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95-128。
陳芬苓、張盈堃(2005)。宰制與抗拒:一所科技主導之大學校園所做的性別觀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9,1-46。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昭郎(1984)。促進民眾與鄉村社區發展工作之途徑。社區發展季刊,25,28-35。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良益(1995)。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南州(2005)。台中市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智華(2006,3月16日)。家長反對:學生負擔夠重了。聯合報,A3版。
張茂桂(2006)。新時代‧新期待--對普通高中「公民與社會」暫綱應有的認識。師友月刊,470,49-54。
張茂桂等(2007)。社會學-多元、正義、民主與科技風險。台北台大國發所。
張秀雄(主編)(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秀雄(2002)公民資質教育模式。中等教育,53(5),4-22。
張秀雄、李琪明(2002)。理想公民資質-台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1-32。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盈堃(2001)。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慧芝、郭進成(譯)(2006)。Derek Heater著。公民身份。台北縣:韋伯文化。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2005)。課程思想。台北縣:冠學文化。
黃昆輝(2002)。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德祥(200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鴻文(1990)。中學生次文化-反智主義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29,171-195。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台北:學富文化。
彭秉權(譯)(2005)。B. Kanpol著。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高雄市:麗文文化。
彭如婉(1997)。從當代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7)。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對其公民教育觀點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745-H-003-006R)。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9)。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訓育學報,8,1-14。
潘隆澈(1989)。台灣政治群眾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8NCCU2227004。
蔡典謨(1978)。高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在我國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0,603-612。
蔡峰月(2002)。社會變遷中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 -彰化地區高職學生道德價值觀的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NU1011006。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楊巧玲(2007)。學校中的性別政權:學生校園生活與教師工作文化之性別分析。台北市:高等教育。
楊淑芬(2004)。面對公與義:建構宏觀、包容與分享的社會。台北:時報文化。
葉珍玲(2008,2月)。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之系列簡介:歐洲報告與歐洲模組。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8。2009年2月28日,取自http://epaper.cere.
ntnu.edu.tw/index.php?id=41
劉美慧(2000)。學校公民課程的實施與公民資質觀點分析。台灣教育,595,25-35。
劉美慧、董秀蘭(2009)。從ICCS國際公民教育研究反思我國公民教育革新。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87,出版中。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方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73-194)。台北:巨流。
劉姝言(1997)。自由主義及其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鄭慧蘭(2000)。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聖敏(2005)中學生領導才能內涵建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峰山(2005)。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社教所。
羅薰芬(2000)。美國課堂叢林戰。台北市:天下遠見。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市:巨流。
西文部分
Abowitz, K. K. (2000). A pragmatist revision of resistance theor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7(4), 877-907.
AlKandari, N., & AlShallal, K. (2008). Students' civic awareness: Increasing connections with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2 (2), 574-581.
Almond, G. A., & Verba, S. (1963).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C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35, 217.
Arnstein, S. R. (1977).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tics of technology (pp.240-243). London: Longman & Open University.
Avery, P. G. (1988). Political tolerance among adolescents.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16(3), 183-201.
Avery, P. G. (1992). Exploring political tolerance with adolescents.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0(4), 386-420.
Boulding, E. (1990). Building a global civic culture: Education for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Cary, L. (1970).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process. DC: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Cusick, P. A. (1973). Inside high school. NY: Holt.
Dobozy, E. (2007). Effective learning of civic skills: Democratic schools succeed in nurturing the critical capacities of students. Educational Studies, 33(2), 115-128.
Gonzales, M. H., Riedel, E., Williamson, I., Avery, P. G., Sullivan, J. L., & Bos, A. (2004). Variations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rights, obligations, and participation concepts in high school civic textbooks.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32(3), 301-325.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Continuum.
Hahn, C. L. (1998). Becoming politic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Kweit, M. G., & Kweit, R. W. (1981).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beauracy society: A contingency approach. NY: Praeger.
Larson, R. W., & Richard, M. H. (1991). Boredom in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Blaming schools versus blaming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99(4), 418-443.
Lotz, R., & Lee, L. (1999). Sociability, experience, and delinquency. Youth and Society, 31(2), 199-223.
Merton, R. K. (196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Glencoe, Ill. : Free Press.
Munns, G., & McFadden, M. (2000). First chance, second chance or last chance? Resistance and response to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1(1), 59-75.
Pratte, R. (1988). The civic imperative. Columbia,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hilips, G. H., & Long, R. L. (1978).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verce, 7-11.
Pollard, A. (1985). The social world of the primary school.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andel, M. (1983).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London,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xe, R. W. (1975). School-community interaction.CA: McCutchan.
Spradley, J. P. (1979).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Taylor, C. (1992).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ornton, C. H., & Jaeger, A. J. (2006).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 An ethnographic study.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7 (1), 52-68.
Thornton, C. H., & Jaeger, A. J. (2008). A new context for understanding civic responsibility: Relating culture to action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8 (8), 993-1020.
Wiledon, A. F. (1970).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dynamics of planned change. NJ: The Bedminister Press.
Woods, P. (1983).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