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可茵 |
---|---|
論文名稱: |
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nan City |
指導教授: | 王錦雀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7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意識型態 、媒體識讀 |
英文關鍵詞: | gender ideology, media literac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7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情形,以瞭解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社經地位)與媒體使用行為變項(使用媒體時數、使用媒體動機、最常接觸的媒體內容、家人陪同閱聽情形、和他人討論媒體內容情形)等因素,對其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能力的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計回收有效問卷916份。所得資料經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等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整體判讀能力良好。
二、臺南市國中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歧視」層面之判讀能力甚佳;對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層面之判讀能力有待加強。
三、女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較男生佳。
四、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在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能力較一年級學生高。
五、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較低社經地位學生高。
六、學生使用媒體時數愈長,其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愈差。
七、使用媒體動機為「滿足個人好奇心」、「獲取新資訊」及「瞭解別人對事情的看法」之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部分層面之判讀能力較佳。
八、常接觸媒體內容不同之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之判讀能力有顯著差異。
九、家人陪同閱聽情形不同的學生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判讀能力有顯著差異。
十、和他人一同討論媒體內容有助於國中學生在對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型態的判讀。
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研究者對教育相關機構及人員、家庭教育及未來研究等分別提出建議,以供各相關人員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nan City. In addi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interpret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due to the variables of the students' background and media behavior.. This study used a questionnaire for data collection.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 total of 966 students were sampled and valid questionnaires amounted to 916 copies. Then,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in SPSS Statistics 20.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overall interpretation capacity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nan City was good.
2.The interpretation capability of “sex discrimination” in the media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nan City is very goo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capability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media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3.On the whole, girls had better interpretation capacity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than boys.
4.The 8th and 9th grade students had better interpretation capacity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than the 7th graders.
5.The students of high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had better interpretation capacity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than the students of low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6.The longer the students use the media, the worse the interpretation capability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7.Students who used the media on the motivation to satisfy personal curiosity, to acquire new information and to understand other people's opinions had better interpretation capabilities of some aspects of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8.Students had access to different media conten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9.Family members accompanied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media of different situa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interpretation capabilities.
10.Students who discuss the media content with others will improve their interpretation capability of the gender ideology in the media.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offerd for authorities of educationl administr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future practice and research.
中文部分
王姵雯(2001)。影響臺北市青少年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王敏如(2000)。閱聽人與電視劇互動情形之探索:以兒童詮釋連續劇性別刻板印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雅各(1999)。同志平權運動。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頁227-258)。台北市:心理。
王耀瑄(2004)。宮崎駿動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王燦槐(2003)。性別角色與個人適應。取自http://webclass.ncu.edu.tw/~wang024/chap4/ch4-3.htm
方德隆(2002)。校園夫子性別意識型態的重塑。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385-403)。臺北市:五南。
朱澤剛、吳翠珍(1994)。我國國小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
余陽洲(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正中書局
余鎮遠(1993)。國中學生法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心欣(1999)。兒童電視觀看之性別刻板印象解讀型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幸珍(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知賢(1997)。電視卡通影片中兩性知識與暴力內容分析及兒童如何解讀之研究。臺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知賢(1998)。電視節目中兩性知識及性內容的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9,6,23─32。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燁、黃朗文(2003)。性別關係。取自http://vschool.scu.edu.tw/Class01/Title.asp?Data_Code=91
吳家翔(1997)。解讀美體瘦身廣告的身體形塑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吳書昀(2000)。報紙中的女性形象。發表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辦之「台灣歷史文化研討會性別與文化論文研討」,高雄。
吳書榆譯(2000)。D. Kindlon與M. Thompson合著。該隱的封印。臺北市:商周。
吳翠松(1998)。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吳翠珍(2002)。『男女大不同?』談媒體的性別呈現。取自http://www.mediaed.nccu.edu.tw/teach/article_7.htm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易思平(2003)。語言文字中的性別歧視。取自http://www.booker.com.cn/big5/paper18/17/class001800010/hwz126418.htm
李金山(2000)。許佑生同姓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臺南市。
李宜玲(2000)。女人的身體與性意識─女星寫真集的文本建構與青少女的解讀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美枝(1984)。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研究。臺北:大洋。
李稚存(2005)。《母与女》創作論述與主流動畫中的女性角色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林世珍(2006)。媒體識讀能力與第三人效果之研究—以2006年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巨流。
林秀芬(2000)。國小兒童對電視廣告中意識型態的解讀─以性別刻板印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依品(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節目中性別角色之解讀及其性別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淑貞(2001)。國小學童收看電視綜藝節目之情形、看法及電視綜藝節目識讀教學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歆婕(2011)。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林鶴玲(2002)。新聞報導中的男性形象。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誇越(頁157-171)。臺北市:五南。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
邱民才(2002)。高中實施媒體識讀教育之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二版)。臺北:五南。
邱麗珍(2001)。女性雜誌中美容美體論述的解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慧美(1998)。國小學童電視識讀能力之探討及電視識讀教學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周馨怡(2008)。台北市公立國中學生電視素養之調查-以台灣電視綜藝節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2004)。公眾近用媒體之完全攻略手冊公眾近用媒體之完全攻略手冊。臺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段貞夙(1993)。從傅柯《性史》卷一之權力觀分析臺灣社會中的性論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洪惠貞(2011)。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收看電視戲劇節目習慣與性別刻板角色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學的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孫秀蕙(1999)。廣告與兩性。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頁63-91)。臺北:心理。
夏靜慧(2001)。貧窮階層學童在教育實踐上的差異-十六位個案研究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性別與媒體識讀教育資源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國民中學校別資料。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9767
陳文團(1999)。意識型態教育的困境。臺北:師大書苑。
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中之性別論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玉珍(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對電視媒體中性別意識型態的解讀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佑任(2003)。父權意識型態下的男性經驗探究:以三位國小教育人員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7,121-156。
陳君雅(2008)。國小學生對電視卡通圖像中性別概念之研究:以《航海王》圖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佩君(2005)。公視「文學劇」:影像美學、文化符碼與性別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奎熹編(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淑姻(2002)。國中女學生閱讀羅曼史小說之認知真實與其兩性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皎眉(1999)。性別角色。載於晏涵文(主編),性教育(頁72-91)。臺北:性林文化。
陳梅玲(2006)大學倫理學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雅玲(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音樂錄影帶中性別角色解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
陳彰儀(1986)。已婚職業婦女之壓力、生活型態、團體活動、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台北:正昇教育科學社。
陸穗璉(1999)。國小教師對於傳遞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以訪談八位、觀察兩位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許誌庭(2000)。國小教師對「文化再製」現象的知覺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陶福媛(1991)。我國雜誌廣告中女性角色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陶鐵柱譯(1999)。Beauvoir, S.d.著。第二性。臺北:貓頭鷹。
張玉佩(1997)。拒絕電視性騷擾:看周末晚間大型綜藝節目。傳播文化,5,225-245。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臺北:正中。
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臺北:碩人。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2008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取自:http://www.fubonedu.org.tw/news/newsview.asp?cde=new20081016163820LL3
曾莉婷(2001)。複制/父制的兩性關係─晚間綜藝節目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游美惠(2001a)。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0。
游美惠(2001b)。性別意識型態、媒體識讀教育與性別教育。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leisure/leisure05.htm
游美惠、易言嬡(2002)。男性╱陽剛特質(masculinity)& 女性╱陰柔特質(femininity)。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8,101-106。
游美惠、陳志賢(2004)。媒體視讀教育與媒體公民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8,118-122。
游彩勤(2001)。台灣地區兩性平等教育政策執行概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分析。教育學刊,14,231-274。
黃正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師大書苑。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論文集(頁1-33)。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黃淑君、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婉君(1998)。國小新版國語教科書性別意識形態之內容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景裕(1994)。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現代公民性及家庭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鄒金鳳(2001)。《親密戰爭?》由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楊清芬(1996)。國小男生與女生的校園生活。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2,85-88。
楊雅婷譯(2003)。David Buckingham著。童年之死。臺北:巨流。
楊意菁、余陽洲、宗育文、洪惠芬譯(2002)。Marsha, J., & Emma, J著。淺說大眾媒介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
電視文化委員會(1997)。拒絕電視性騷擾。電視文化家書,90,3-7。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劉平君(1996)。解讀漫畫「城市獵人」中的女性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臺北:揚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北:揚智。
劉宗輝(1998)。國內電視廣告性別角色描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科技雲林大學,雲林縣。
劉鶴群、連文山、房智慧譯(2002)。Rinehart, T. S.著。社會學。臺北:麥格羅希爾。
蔡文輝(1985)。社會學。臺北:三民。
蔡依珍(2010)。《女體Online》線上遊戲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蔡佳倩(2008)。國小學童對電視卡視卡通中性別意識型識態解讀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珮臻(2008)。兒童閱聽人解讀電視廣告的性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惠娟(1997)。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小學教師的性別角色觀及班級實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蔡菁秤(2000)。兒童電視識讀能力與父母介入兒童收視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臺北市:女書文化。
賴慈芸、雷文玫、李金梅(合譯)(1996)。MacKinnon, C. A.著。性騷擾與性別歧視:職業女性困境剖析(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臺北市:時報。
賴國洲(1995)。蠟筆小新卡通節目案例分析。臺北市: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賴鈺麟(2003)。台灣性傾向歧視之現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14-21。
戴秀玲(2003)。兒童之批判觀看技能與觀看靈異節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羅燦煐(1997)。解構迷思,奪回暗夜:性暴力之現況與防制。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一九九五年(頁255-308)。台北:時報。
羅燦煐(1999)。性別暴力與性別歧視。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57-99)。台北:時報。
羅燦煐(2000)。從媒體的性別性別的媒體。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27-36。
蘇峰山(2002)。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論文集(頁117-14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饒淑梅(1995)。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顧玉珍(1995)。性別的魔鏡: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載於顧玉珍、周月英等合著,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頁5-77)。臺北:碩人。
英文部分
Althusser, L.(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LB.
Apple, M. W.(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Routledge.
Aronowitz, S., & Giroux, H. (1985). Education under siege : the conservative, liberal, and radical debate over schooling. Routledge & Kegan Paul.
Clarke, S.(1980). Althusserian Marxism. In Simmon Clarke, et(c eds.), One Dimensional Marxism. London: Allison and Busby.
David, J.(1992). Media literacy: From activism to exploration. Paper presented to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Media Literacy, Aspen Institute, Queenstown, Md.
Davis, K. (1995). Reshaping the Female Body, New York: Routledge.
Donna Witek & Teresa Grettano(2012).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Facebook: an analysis.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40(2), 242-257.
Douglas Kellner(2001). New Technologies/New Literacies : Reconstructing Education for the New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11, 67-81.
Duane Hargreaves & Marika Tiggemann(2002).The effect of television commercials on mood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appearance-schema Activa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1,287-308.
Durham, S., & Brownlow, S. (1997). Sex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ldren’s Cartoons.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6(2), 103-110.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3603)
Gramsci, A. (1981). Antonio Gramsci. In T. Bennett, G. Martin, C. Mercer & J. Woolacott (eds) Culture, Ideology and Social Process. 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al Led.
Greenburg ,B . S. (1980). Life on television: Content analyses of U.S. TV drama. Norwood, NJ: Albex.
Guralnik, D. B. (1975)。韋氏新世紀大辭典。台北:馬陵出版社。
Henderson-King, E. ,and Henderson-King, D.(1997). Media effects on women’s body esteem::Soci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sycho, 27, 399-417.
Lian Huay Lim & Yin-Leng Theng(2012). Are youths today media literate? A Singapore study on youth's awareness and perceived confidence in media literacy skills.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8(1),1-4.
Lloyd-Konlkin, D. & Tyner, K.R. (1991). Media and you:An elementary Media literacy curriculum. 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Mac an Ghaill, M. (1994). The making of men: Masculinities, sexualities and schooling.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Mae Keary(2010). Media Literacy.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34(5),816-817.
Mary Polce-Lynch, Barbara J Myers, Wendy Kliewer& Christopher Kilmaryin(2001). Adolescent self-esteem and gender: Exploring relations to sexual harassment, body image, media influenc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0,225-244.
Masterman, Len. (1997). A rationale for media education. In Robert Kubey (ed.),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Middleton, Y., & Vanterpool, S. M. (1999). TV Cartoon: Do Children Think They Are Rea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7207)
Murdock,G.(1990).Large corporations and control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In M.Gurevitch, T. Bennett, J. Curran and J.(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y Journey Home(2004). For Teachers-My Journey Home and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http://www.pbs.org/weta/my journey home/teachers/literacy_2.html
Nielsen, G.(2011). Media Literacy in the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 Education Digest, 76(7), 43-45.
Parsons, T.(1970).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Ill.: Free Press.
Potter, J. W.(1998) Media literacy.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haffer,K.F.(1980). Sex-rol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Reading, Mass.: Adison-Wesley Pub.Co.
Shepherd, R.(1993). Why Teach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 August 2, 2010, from http://www.media-awareness.ca/english/resources/educational/teaching_back grounders/media_literacy/why_teach_shepherd.cfm
Silverblatt, A.(1995). Media literacy:keys to interpreting media Message. 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
Sliverstein, B., Perdue ,L., Peterson,B., &Kelly, E.(1986).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promoting a thin standard of bodily attractiveness for women. Sex Roles,14, 519-532.
Swan, K.(1995). Saturday Morning Cartoons and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Social Re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oco, CA
Yao, M. Z., Mahood, C., & Linz, D.(2010). Sexual Priming,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Likelihood to Sexually Harass: Examining 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Playing a Sexually-Explicit Video Game. Sex Roles, 62(1), 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