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嵐儒
Siao, Lan-Ru
論文名稱: 精神科醫師的醫事書寫研究——以王浩威、吳佳璇、鄧惠文的散文作品為研究對象
A Study on the Prose Writing of Psychiatrists: Focusing on the Cases of Hao-Wei Wang, Chia-Hsuan Wu, and Hui-Wen Teng
指導教授: 黃麗娟
Huang, Li-Juan
口試委員: 黃麗娟
Huang, Li-Juan
鍾宗憲
Zhong, Zong-Xian
蔣興立
Jiang, Xing-Li
口試日期: 2024/08/1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醫事書寫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吳佳璇鄧惠文現代散文
英文關鍵詞:
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法文獻分析法焦點討論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92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快節奏的社會、大躍進的科技,在看似便利又亮麗的生活背後,求診於精神科的人數也不斷增加。現今的精神科更講求深入了解個案或患者的生命困惑,與探究疾病生成的原因,並致力於除去人們對於精神病症的各種揣想與歧視。因此,本文選擇以三位中生代的精神科醫師作家王浩威、吳佳璇與鄧惠文的作品為研究對象,主要是考量兼具「理性」與「感性」兩項特質,因此藉由三位研究對象,其豐富的執診經歷所書寫而成的出版作品,分析在現今社會中,所鮮為人知但需要大眾關注的議題。全文共分為五章,首先「醫事書寫」長久以來持續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因此第二章先彙整「醫事書寫」的前行研究定義,並說明醫學專業的訓練對於他們的書寫的影響,再述及其共同的書寫特點及簡介研究對象的生平背景。第三章則將書寫題材分為三大面向做討論,分別討論到校園紀實、人際課題與醫事百態,並由研究對象的作品中舉出相關案例說明,透過這些題材反思社會需關心的議題和現象。第四章則剖析三位精神科醫師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現的敘事角色、記敘方式及修辭與書寫手法。首先討論精神科醫師作家在書寫角色的置換,接著是分析不同記敘方式在書寫時的特點,最後是常使用的修辭與書寫手法,以此呈現精神科醫師書寫的特色。醫師作家的作品不少,但藉由精神科醫師作家的作品,可以讓大眾更詳盡了解求診個案和患者的背景故事,並關注平時所忽視的社會弱勢,以及對相關的精神病症、醫學知識能有更多的認識與認知,期許能透過精神科醫師的作品,破除對精神病症的個案或患者的偏見與歧視,並多一些體貼和關懷。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文獻探討5 一、專書6 二、期刊7 三、學位論文8 第三節研究範圍11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23 一、研究方法23 二、研究步驟24 第二章醫學與文學的交會27 第一節「醫事書寫」的定義與範圍27 一、何謂「醫事書寫」27 二、醫學與文學的交會35 第二節臺灣精神科醫師作家的學養背景與書寫特色37 一、學養背景37 二、書寫特色42 第三節三位作家的醫事書寫46 一、王浩威46 二、吳佳璇48 三、鄧惠文49 第三章三位作家的醫事書寫題材研究53 第一節校園紀實53 一、拒學現象54 二、同儕互動57 三、外貌焦慮60 第二節人際課題62 一、家庭關係62 二、職場互動73 三、情侶交往75 第三節醫事百態78 一、醫病倫理78 二、用藥安全80 三、生死課題82 第四章三位作家醫事書寫的敘事研究87 第一節書寫角色的切換87 一、以「醫者」角色書寫88 二、以「患者」角色書寫91 三、以「患者家屬」角色書寫96 第二節情節的敘述方式101 一、以「順敘」方式記錄101 二、以「倒敘」方式記錄107 三、以「插敘」方式記錄111 第三節修辭及書寫手法113 一、修辭使用:譬喻與象徵114 二、書寫手法:白描與對比121 第五章結論127 參考文獻132

    一、專書著作
    王浩威(譚石):《獻給雨季的歌》,臺北:書林出版,1993年。
    王浩威:《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臺北:皇冠文學出版,1994年。
    王浩威:《臺灣文化的邊緣戰鬥》,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5年。
    王浩威:《海岸浮現》,臺北:平氏出版,1995年。
    王浩威:《台灣查甫人》,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年。
    王浩威:《臺灣少年記事》,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王浩威:《醫生的意外旅程》,臺北:新新聞文化,2000年。
    王浩威:《今夜,我們來談文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王浩威:《與自己和好: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生命看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4年。
    王浩威:《我的青春,施工中:王浩威醫師的青春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2年。
    王浩威:《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王浩威醫師的親子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2年。
    王浩威、鄭淑麗:《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2年。
    王浩威:《憂鬱的醫生,想飛: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2》,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3年。
    王浩威:《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3年。
    吳佳璇:《921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921經驗》,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0年。
    吳佳璇:《憂鬱年代:精神科的診間絮語》,臺北:台灣精神醫學會出版,2001年。
    吳佳璇:《臺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5年。
    吳佳璇:《從北京到臺北:精神藥理家張文和的追尋》,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7年。
    吳佳璇:《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臺北:夏日出版,2009年。
    吳佳璇:《醫療自主時代:翻出白色巨塔高牆,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反思與覺醒》,臺北:夏日出版,2009年。
    吳佳璇:《浪人醫生日記》,臺北:臺灣商務,2010年。
    吳佳璇:《戰鬥終了已黃昏》,新北:夏日出版,2011年。
    吳佳璇:《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臺北:日出出版、大雁文化發行,2012年。
    吳佳璇:《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難?精神科診間的人情絆》,臺北:天下生活出版,2017年。
    吳佳璇等著:《陌生的美麗:突破日常的人文力量》,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19年。
    陳永興:《醫者情懷──台灣醫師的人文書寫與社會關懷》,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陳志恆:《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臺北:圓神出版,2017年。
    陳志恆:《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臺北:圓神出版,2019年。
    焦 桐主編:《臺灣醫療文選》,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鄧惠文:《寫給妳的愛情床邊故事》,臺北市:方智出版,2006年。
    鄧惠文:《寂寞收據──看見鄧惠文的溫柔心事》,臺北市:三采文化,2008年。
    鄧惠文:《還想遇到我嗎》,臺北市:三采文化,2010年。
    鄧惠文:《非常關係》,臺北市:平安文化,2011年。
    鄧惠文:《別來無恙》,臺北市:三采文化,2011年。
    鄧惠文:《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臺北市:三采文化,2012年。
    鄧惠文:《學習。在一起的幸福》,臺北市:三采文化,2013年。
    鄧惠文:《有你,更能做自己》,臺北:親子天下,2015年。
    鄧惠文:《不夠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臺北市:三采文化,2016年。
    鄧惠文:《婚內失戀》,臺北市:平安文化,2017年。
    鄧惠文:《愛情非童話──給妳的床邊故事》,臺北:平安文化,2017年。
    鄧惠文:《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明天的女人,比昨天的女孩更精采》,臺北市:三采文化,2021年。
    劉育志:《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臺北:華成圖書出版,2016年。
    劉峻豪(阿布):《來自天堂的微光──我在史瓦濟蘭行醫》,臺北:遠流出版,2013年。
    劉峻豪(阿布):《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臺北:寶瓶文化,2019年。
    劉峻豪(阿布):《萬物皆有裂縫》,臺北:寶瓶文化,2021年。
    臺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2年。
    〔美〕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二、期刊、單篇論文
    李宇宙:〈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2003年,5月,第31卷第12期,頁49-67。
    季明華:〈忠於選擇自我身影的王溢嘉〉,《文訊》2000年,1月,第171期,頁43-45。
    陳宛蓉:〈飛行在文壇領空的靈魂──臺灣醫生作家作品觀察〉,《文訊》2000年,1月,第171期,頁34-37。
    侯文詠:〈巨塔外的傳承與堅持〉,《文訊》2000年,1月,第171期,頁53-55。
    唐毓麗:〈臺北意象與諷刺美學:探索疾病書寫中的人文價值〉,《東海中文學報》2013年,6月,第25期,頁239。
    三、學位論文
    王騰慶:《病體與癒字:九○年代以降散文中的疾病與身體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王譽潤:《書寫「瘋癲」——臺灣小說中的精神障礙》,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李欣倫:《戰後臺灣疾病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吳雯琪:《當代台灣醫師作家生死書寫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林秀蓉:《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徐媛綺:《臺灣當代醫療散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唐毓麗:《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許富盛:《醫生部落客的書寫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黃勝群:《臺灣護理散文研究:以趙可式、林月鳳、胡月娟、洪彩鑾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陳惠青:《當代臺灣醫療散文中的生死意涵研究——以八○年代之後作品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
    四、網路資料
    經理人:〈我為什麼不可以離開我想像的人生呢?〉由王浩威口述、陳芳毓採訪撰文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1007?utm_source=copyshare(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數位時代:〈心靈工坊熱忱的心靈實驗室〉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81/BN-ARTICLE-5281(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天下雜誌566期:〈和她同居,讓我不必再逃家〉何榮幸、王曉玟撰文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4354(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良醫健康網:〈王浩威走出憂鬱4部曲:一位精神科名醫最赤裸告白〉李光真撰文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RTL000020577(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天下:作家吳佳璇介紹https://bookzone.cwgv.com.tw/author/8119(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安寧照顧基金會:〈故事治療:吟唱生命長河的記憶之歌〉吳佳璇撰文https://www.hospice.org.tw/content/1323 (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OPEN BOOK閱讀誌:〈閱讀隨身聽S10EP6》浪人醫師吳佳璇/分段徒步環島,記錄人文與醫療風景 ft.《一路向北》〉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9422 (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今周刊:〈台灣有太多政客只在乎下一次選舉了!鄧惠文醫師為何加入綠黨?〉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911260026/(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天下雜誌:〈鄧惠文:在生命缺口上,長出更多枝葉〉李宜蓁撰文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649?utm_source=cwmg_mycw&utm_medium=affiliate&utm_campaign=40cw&_ga=2.214476439.1481308087.1721450165-1552779732.1646240707(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關鍵評論網:〈專訪鄧惠文:有人期待你是救世主,但是我沒辦法〉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6705(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marie claire:〈專訪/鄧惠文《婚內失戀》舞台劇!有伴無愛怎麼辦?認識內心需求,療癒過去創傷〉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news/63869(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上報:【上報人物鄧惠文】「好好活著」是一種人權 她用白話文破解憂鬱(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5&SerialNo=77271(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0日)
    「PGY2(分科)」制度簡介:https://www.jct.org.tw/cp-171-4644-c6ce4-1.html,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1日。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https://www.jct.org.tw/cp-171-2789-1f5ed-1.html ,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1日。
    「專科醫師訓練計畫認定基準」:https://dep.mohw.gov.tw/DOMA/cp-2713-77817-106.html,瀏覽日期:2024年07月21日。
    吳佳璇:〈張愛玲滿是跳蚤的晚年華服〉,聯合文學部落格,2010年09月01日。https://city.udn.com/78/4151872,瀏覽時間:2024年07月25日。
    精神科〈何謂器質性精神病〉https://www.aftygh.gov.tw/%E4%BD%95%E8%AC%82%E5%99%A8%E8%B3%AA%E6%80%A7%E7%B2%BE%E7%A5%9E%E7%97%85/(瀏覽日期:2024年7月25日)
    「永久居留權」相關內容改寫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0%B8%E4%B9%85%E5%B1%85%E7%95%99%E6%AC%8A(瀏覽日期:2024年7月27日)
    吳明益:〈上帝的腳沒有踏進的地方〉,轉載於「思.想.起」共筆部落格,2016年3月30日。https://www.facebook.com/susiangki/posts/461659230697634/,瀏覽時間:2024年07月28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