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家瑋
論文名稱: 從泳池到大海--國中初任女老師與男學生性別互動之敘事探究
A narrative inquiry of gender interaction between a female beginning teacher and her male student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劉美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5
中文關鍵詞: 性別初任教師師生互動敘事探究
英文關鍵詞: gender, beginning teacher,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narrative inqui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敘事探究為取徑,以解決自己與男學生的互動困難為主要目的。一方面,我向內敘說自己的成長故事與初任故事,探究家庭與學校教育對我在性別與師生關係上的形塑,以及日後對我初任時與男學生性別互動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向外訪談六位國中經驗女老師,尋求更多的策略與男學生建立良好互動。最後,我觀看自己帶著敘說教師的策略回到國中教育現場後,我與男學生之間師生互動的轉變。
    向內探究自我故事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是家庭或是學校教育,都期望將我培育成嚴謹、乖順且凡事忍耐的性別特質;我和老師之間的師生關係,也偏向上對下的絕對權威以及疏離冷漠的互動方式。這些過去經驗所形塑出的性別特質與師生關係,使我在初任時面對男學生不同於我既有的性別特質與師生關係期待時,只會以個人權威與法制權威強制男學生合模。但是這樣的權威方式與男學生想要掌握權力的陽剛氣質又有所牴觸,因此造成更嚴重的師生衝突。
    向外訪談六位國中經驗女老師與男學生的互動策略在「檯面上」與「檯面下」有所不同。檯面上,女老師為控制學生,和男學生的互動會以「比男學生還強」為主。具體策略包含:塑造陽剛形象、展現自我能力、講究原則;檯面下,女老師和男學生的互動則以「建立較平等的關係」為主。具體策略包含:對男學生多瞭解與肯定、以母親角色與男學生進行互動、融入男學生活動建立朋友關係以及師生協商找出雙贏方式。另外,六位經驗教師面對男學生帶有性意味的言語及行為,以「勇敢面對」、「出招反擊」以及「告知法律責任」為主要因應策略。六位經驗女老師與男學生的互動策略代表經驗女老師在性別特質上剛柔並濟且彈性多變。另外,現今師生關係雖仍以控制為主,但互動方式則強調亦師亦友。
    帶著自我敘事探究的省思與敘說教師的具體策略,當我再次回到國中教育現場任教,我發現自己有更多的性別意識並能重構心中的師生關係。面對男學生,我也能運用更多元的互動策略以及彈性化的性別展演來促成較良好的師生互動。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olve my difficulties to interact with male students. When I was a student-teacher and beginning teacher of junior high school, I had many conflicts with my male students. I did not know how to interact with them, and I had no idea how to solve their behavioral problems. Therefore I decided to explore the struggles between my male students and me, and then I wanted to learn more strategies to interact with them. After the exploration, I used these strategies to interact with my male students, and I found some changes and critical thinking.
    First, I undertook narrative inquiry to analyze my past life. From my stories of family and schools, I understood more about my stereotyped gender concepts and authoritativ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From my stories of being a beginning teacher, I found the gap between my male students and me, including gender differences and expecta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econd, I interviewed six female experienced teachers to learn how they made good interaction with their male students. In public, female experienced teachers had to control male students. To reach the goal, three strategies was usually applied: Performing masculinity, showing personal ability and emphasizing rules. In private, female experienced teachers usually praised and empathized with male students. Sometimes they played the role as mothers and sometimes as friends. In some specific case, they made it a win-win situation by negotiation. Besides, when male students challenged female experienced teachers with words and behaviors about sex, female experienced teachers would face the challenges, beat them up and announce male students the relative law and responsibility. The strategies mentioned above show the gender performativity of female experienced teachers is flexible by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comes more like friendship.
    When I coming back to school, I found something changed. I had more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I restructured m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Facing male students, I can apply more strategies and flexible gender performativity to make better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第一章 暫時靠岸:海上餘生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途徑…………………………………………………3 第三節 研究目的…………………………………………………5 第四節 重要名詞…………………………………………………6 第二章 岸上看海:透視海中潮流 第一節 海中潮流之一:性別……………………………7 第二節 海中潮流之一:師生互動…………………18 第三節 潮流交錯:學校性別政權下的師生互動23 第三章 海上浮標:到達彼岸的工具 第一節 選擇敘事探究的緣起……………………………35 第二節 了解敘事探究的意涵……………………………37 第三節 進行敘事探究的方式……………………………39 第四節 研究倫理…………………………………………………55 第四章 從泳池到大海:尋找更好的生存策略 第一節 成長:泳池中的嚴謹訓練……………………58 第二節 初任:大海中與國中男學生的搏鬥……76 第三節 裝備自己:經驗教師的師生互動策略102 第五章 再次入海:我的轉變與新挑戰………………184 參考文獻…………………………………………………199

    一、中文部分
    丁凡(譯) (1999)。K. Millett 著。性政治。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與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頁76-86)。台北市:女書文化。
    女不男(2003)。青少年的裝扮,酷。載於蘇芊玲、蕭昭君(主編),校園現場性別觀察(頁59-64)。台北市:女書文化。
    王大維(2007)。當笑話變成攻擊—笑話與男子氣概認同建構。性別平等教育季
    刊,41,74-79。
    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市:聯合文學。
    王雅各(1999a)。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載於王雅各(主編),
    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26)。心理:台北市。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C. K. Riessman 著。敘說分析 (Narrative analysis)。台北市:五南。
    卯靜儒(2006)。我們如何研究女性教師的性別經驗與意識:一種女性主義觀點
    的後設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47,68-79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A. G. Johnson著。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台北市:群學。
    朱柔若(譯)(2000)。W. L.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市:揚智文化。
    成虹飛(2005)。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0,頁5-13。
    朱儀羚(譯)(2004)。M. L. Crossley 著。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吳靜宜(譯) (2005)。S. Agacinski 著。性別政治 (Politique des sexes)。台北縣:桂冠。
    宋踐、李茹、李前程、鄧筱蓮、郭玉錦(譯)(2000)。M. Mead著。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 (Sex and temperament)。台北市:遠流。
    李惠茹(2001)。台南市國中女老師的職業選擇與晉遷—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南市。
    李銀河(2004)。女性主義。台北市:五南。
    李淑菁(2011)。性別教育的論述角力:教師的詮釋與想像。教育與社會研究,
    22,頁39-92
    林雨蒨(譯)(2008)。E. Gruwell著。自由寫手的故事(Teach with your heart:lessons I learned from the freedom writers: a memoir)。台北市:天下雜誌。
    吳書榆(譯)(2000)。D.Kindlon, M.Thompson著。該隱的封印 : 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 (Raising cain :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臺北市:商周。
    吳怡慧(2011)。陽剛少女國中校園性別操演的敘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
    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臻幸(2010)。張力時刻--課程敘事探究的另一扇窗。載於莊明貞(主編),敘
    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頁75-96)。心理:台北市。
    周平、游美惠(2007)。性/別/笑/話說從頭。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1,頁10-18。
    周燦德(2008)。師生關係理論及實徵研究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66,頁80-91。
    林芳玫(199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6)。台北市:女書文化。
    林芳玫(2005)。權力與美麗:超越浪漫說女性。台北市:九歌。
    胡紹嘉(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范信賢(2005)。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一種敘事性觀看老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月刊,130,頁45-55。
    范姜美月(2002)。性/別養成經驗和性/別意識覺醒的歷程—以三位國小女老師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台北市:心理。
    孫旻儀、石文宜、王鍾和(2007)。學生背景及人格特質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頁51-72。
    徐志蓮(2010)。如何作為人師?國中初任教師學校生活之探討–—以一所國民
    中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康玉琳(2006)。鴻溝的跨越-五位國中初任教師教學實踐之敘事探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盈堃(2001)。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馨濤(譯)(2002)。P. Orenstein著。校園中的女學生:探究年輕女孩自尊
    與自信的缺口(School girls: young women, self-esteem, and the confidence gap)。台北市:女書文化。
    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編纂) (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市:文景。
    畢恆達(2004a)。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11-138。
    畢恆達(2004b)。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莊明貞(2005)。性別與課程的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例。
    教育研究月刊,139,16-31。
    許殷宏(1999)。師生互動策略之探究。中等教育,50(6),頁62-80。
    陳吉雄(2003)。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明莉(2009)。太歲頭上動土?以性別觀點探究國中女教師的師生關係與權威
    建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怡錚(1999)。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璇(2007)。國中學生髒話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彥文(2008)。國中男學生男子氣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遙(2004)。國中教師師生衝突經驗及化解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未出版。
    陳靜慧(2006)。穿梭在陽剛與陰柔之間—國中女性訓導人員的陽剛氣質。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高雄市。
    黃淑君(2000)。社會階級與青少年性別世界之建構—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玲(2007)。男子性與男子氣概。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267-292)。台北市:巨流。
    游美惠(2007)。攸關陽剛與陰柔:<<性別與教育>>期刊論文的熱門議題探討。
    2011年12月3日,取自www.sinica.edu.tw/~feminist/activity/2007-7.pdf
    楊巧玲(2007)。學校中的性別政權:學生校園生活與老師工作。台北市:高等教育。
    楊幸真(2010a)。國中生的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載於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
    習與教學實踐(二版)(頁11-37)。台北市:巨流。
    楊幸真(2010b)。高中生性的學習、認同與實踐。載於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
    習與教學實踐(二版)(頁43-88)。台北市:巨流。
    楊郁鴻(2001)。不同性別學生與老師之互動及其學習動機—國中理化課室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廖井瑜(2004)。國中階段生師性騷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M, Foucault 著。規訓與懲罰 (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 prison)。台北市:桂冠。
    劉秀娟、林明寬(譯) (1998)。S. A. Basow 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 (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美慧(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再概念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16,75-81。
    劉泗翰(譯)(2004)。R. W. Connell 著。性/別 (Gender)。台北市:書林。
    潘正德(1993)。小團體輔導之研究理論—測量方法之選擇。學生輔導通訊,27,頁72-77。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 J. Clandinin, & M. Connelly 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市:心理。
    鄭育青(1998)。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個國小數學教室的觀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蕭伊伶(2008)。高雄縣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導入需求之研究。國立中
    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蕭昭君(2007)。意識覺醒、抗爭、解放的在地教育實踐。載於蕭昭君、林昱瑄(主編),解放校園行動筆記(頁1-12)。台北市:女書文化。
    賴誠斌(2004)。自我敘說探究與生命轉化¬—發生在蘆荻社大的學習故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181-218)。台北市:時報文化。
    鍾美鈴(2005)。民主與權威的辯證:我形塑班級文化的歷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韓玉芬(2003)。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簡皓瑜(譯)(2004)。J. Archer, & B. Lloyd 著。性與性別 (Sex and gender)(2nd ed)。台北市:巨流。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市:女書文化。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市 : 女書文化。
    羅燦煐(1997)。性(別)規範的論述抗爭—A片事件的新聞論述分析。載
    於何春蕤(主編),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頁191-239)。台北市:元尊文化。

    二、英文部分
    Blase, J. (1991). Everyday political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toward students: The dynamics of diplomacy. In J. Blase (Ed.), The politics of life in schools: Pow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pp. 185-206).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Cohen, E. (1972). Sociology and the classroom: Setting the conditions for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4), 441-452.
    Ellis, C., & Bochner, A.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cxivity. In N. K. De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Furlong, V. J. (1984). Interactions sets in the classroom: Towards a study of pupil knowledge.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The sociology of pupil culture (pp. 145-160).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Gannaway, H. (1984). Making sense of school.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The sociology of pupil culture (pp.191-203).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ant, L. (2001). Everyday schooling and the elaboration of race-gender stratification. In J. H. Ballantine & J. Z. Spade (Eds.), Schools and society: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education (pp. 279-290).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Hammersley, M. (1980). Classroom ethnography. Educational Analysis, 2(2), 47-74.
    Hammersley, M., & Turner, G. (1980). Conformist pupils? In P. Woods (Ed.), Pupil
    strategies (pp. 29-49). London: Croom Helm.
    Keddie, N. (1971). Classroom knowledge. In M. F. D. 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133-160).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Woods, P.(1990). Teaching for survival. In P. Woods (Ed.), Teacher skills and strategies (pp. 93-120). UK: The Falmer Press.
    Younger, M., Warrington, M., & Williams, J. (1999). The gender gap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s: Reality and rhetoric?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3), 325-34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