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健豪
論文名稱: 零體罰立法後台北縣國中教師管教行為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如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零體罰管教行為
英文關鍵詞: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Discipline behavi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零體罰立法後,臺北縣國中教師對於零體罰立法的認知、面對零體罰立法後管教行為之轉變及在管教上面臨之困擾與影響。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運用訪談法,訪談對象選取臺北縣十位分別兼任主任、組長及導師、專任之教師為樣本,進行個別訪談。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發現:

    零體罰立法後國中教師在零體罰立法的認知情形如下:
    一、教師對管教學生行為是否構成體罰已有高度認知
    二、能理解零體罰立法的用意乃在維護學生權益、營造友善校園
    三、教師於學生時代受體罰經驗影響任教後之管教較為正面且較尊重學生

    零體罰立法後國中教師管教行為的改變情形如下:
    一、認同零體罰立法精神但執行困難、擔憂成為缺乏自省能力學生的保護傘
    二、在法的規範下管教漸趨合法化、處罰方式以心力付出為主
    三、管教態度上堅持維護師嚴、注重理性管教情境掌控
    四、重視與行政、家長之間溝通與通報、違規事件處理簡單化
    五、兼任行政者管教範圍較廣、一般教師則侷限校內且彈性變大

    零體罰立法後國中教師所產生之困擾如下:
    一、行政作為被高度期待、加重工作風險及壓力
    二、對教育部頒合法管教措施疑慮甚高及措施失效的擔憂
    三、教師認為立法後工作效率降低且不受尊重
    四、管教團隊化、降低對學生要求標準

    依本研究之結論分別對以下對象提出建議
    對教育主管機關建議:
    一、強化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內容,應考量各校之適用性
    二、加強與實務管教人員溝通,及時修正法令內容
    對學校行政單位建議:
    一、擴增學生管理及輔導人員編制,減輕行政人員壓力
    二、強化行政人員處理嚴重行為偏差學生能力
    對教師建議:
    一、強化親師生溝通、建立理性溝通機制
    二、因應零體罰時代來臨、改變固有權威式管教觀念
    三、多思考、運用體罰之外的管教方法
    對家長建議:
    一、多與教師溝通、建立良好關係
    二、加強親子溝通、多關心孩子
    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增加現場觀察
    二、增加校長、主管機關訪談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the teachers’ recognition of the policy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in Taipei County, and the difficulties the teachers encounter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yp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they tak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The approach of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analyses of the former studies, and interviews. The interviewees are teachers who also take roles as homeroom teachers, ministers or chiefs in school.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After legislation ,the percep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among junior high teachers:
    1.Teachers have high recognition of whether their discipline behaviors cause corporal punishment or not.
    2.Teacher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legisla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is to maintain the rights and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construct an environment-friendly campus.
    3.Teacher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during their schooldays and the types of discipline they apply after they teach in school are more optimistic and show the respect to students.

    After legisla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the changes of junior high teachers’ discipline behavior on students:.
    1.Acknowledging the essence of the policy, teachers find the difficulty to execute the law and also find the law becomes the excuses of the students without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2.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he law, school discipline tends to be legal and the punishment is focused on mental effort instead of physical punishment.
    3.Insist the attitude of discipline to students be maintaining teachers’ dignity and focus on the rational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4.Emphasize on a full-scale no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administrators. Simplify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student rule-breaking events.
    5.The range of school discipline of the teachers who also play roles as administrators is wider than those who serve as teachers only. General teachers focus their discipline on events which happen in school and also lower their standards of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ode of conduct.

    The frustration after the legisla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1.The administrators are highly expected to deal with the students’ problems,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s and pressure at work.
    2.Teachers have great doubts about the “legal discipline” promulgated by Education Bureau and concern the effect of discipline methods provided in the law.
    3.Teachers think the effect of school discipline decreases after the legisla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re’s no respect from students or parents.
    4.School discipline tends to be handled by the team of administrators instead of a teacher only. Teachers lower the standards of code of conduc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oward students.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following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To education authority:
    1.Strengthen the content of the method in counseling and managing students and should consider the applicability of different schools.
    2.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ront-line teachers disciplining students and amend the content of the law in time.

    To school administration:
    1.Extend the staff of disciplining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decrease the pressure of the administrators.
    2.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the administrators to deal with the deviant behaviors.

    To teachers:
    1.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rational communication.
    2.To coordinate the age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traditional authoritative concept of discipline needs changing.
    3.Think more and apply the positive discipline approaches except corporal punishment.

    To parents:
    1.Connect with teachers more and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2.Enforce the parent-chilld communication and concern the children more.

    To the future researchers:
    1.More observation at the scene to the future study.
    2.Additional interviews with principals, competent authoriti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罰之意涵-----------------------------------------7 第二節 零體罰之意涵---------------------------------------20 第三節 管教行為之意涵-------------------------------------40 第四節 零體罰立法後之管教行為相關研究-----------------------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對象-------------------------------------------57 第二節 研究工具-------------------------------------------58 第三節 實施程序-------------------------------------------59 第四節 資料處理-------------------------------------------60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61 第六節 研究倫理-------------------------------------------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中教師對於零體罰立法的認知情形----------------------65 第二節 零體罰立法後教師管教行為之轉變------------------------78 第三節 零體罰立法後對管教所產生之困擾與影響-------------------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5

    壹、中文部分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9年國中教育正常化問卷調查報告,2009年11月23日取自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
    公視新聞網,2009年5月7日,2009年10月27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view_pda.php?TB=NEWS_V2&NEENO=116029
    王靜瑩(2007)。台東縣國小教師對體罰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王淑俐(2000)。現代的孩子打不得!--從教育及法律觀點探討體罰問題。中等教育。51 (4)。39-46。
    申慧媛(1997)。管學生有辦法,不明文禁止體罰,自由時報,第六版。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宗誼(2002)。國中教師體罰學生成因及處置措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克難、程膺 (2003)。高中教師應具備的人權教育素養。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主辦,師資培育機構人權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專刊,251-260。
    李鴻禧(1995)。憲法與人權。台北:月旦。
    李秀娟(2006)。臺北市小學現任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的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
    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台北:商務。
    呂阿福(1999)。從法律觀點看體罰之正當性。國教世紀,185,49-61。
    吳清山(2004)。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佑(2005)。友善校園、零體罰。教育資料與研究,62,177-178。
    吳清山(1996)。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台北:心理。
    吳其鴻(2001)。民主校園中教師管教的兩難。台灣教育,612,44-51。
    吳如玉(2007)。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與管教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邢泰釗(1998)。校園法律實務。台北:教育部。
    邢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邢泰釗(2004)。教師法律手冊,二版。台北市:教育部。
    辛年豐(2006)。淺論教師懲戒權之違法性問題。立法院院聞, 34(8),50-68。
    李孟倩(2007)。零體罰教育政策對台南縣國小教師因應師生衝突之策略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利佳桂(2008)。校園零體罰之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何昭伶(2008)。教師對落實零體罰政策之態度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輔導學生改過遷善實施懲戒要點(1989)。
    周志宏(1997)。析論我國學生懲戒制度之法律問題。教育法與教育改革。370。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 : 稻鄉。408。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周怡君(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鏘、蔡茂寅(2006)。行政法(上),台北:元照。300。
    林憲聰(2002)。教師懲戒行為與刑法。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孟皇(2007)。教育改革潮流下的校園民主、法治與人權保障。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校園法律實務與理念。台北:五南。191-206。
    林斌(2006)。中英學生管教制度之比較研究—教育法學之觀點。教育研究集刊,52(4),107-139。
    林世宗(2006)。青年學生之憲法人權。人權教育資訊電子報。35。2009/11/10取自http://www.hre.edu.tw/report/epaper/no35/topic2_7_1.htm 103.
    林美秀(2007)。 國小教師體罰態度及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調查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月雲(2007)。零體罰政策實施現況與教師管教信念之分析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宗男譯,Jerry M. Burger 著(1997):人格心理學 。台北:揚智。
    林靜淑(1997)。臺灣有關體罰教育政令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紀庭(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之認知、態度及時見狀況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2002)。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洪蘭(2006)。體罰無可辯。愛的手冊。財團法人人本教育基金會。
    洪依如(2007)。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法規之認知與管教學生情形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孫中英(2006)。管教權風險提高,老師投保踴躍,聯合報,B3版。
    徐永誠(2006)。懲罰與教育:以洛克的觀點為例。臺北市:師大書苑。
    孫邦正(1992)。教育概論。台北:台灣商務。
    秦夢群(2002)。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黃 默(1999)。聯合國人權教育的十年與台灣人權教育現況及展望。月旦法學誌。44。67-76。
    黃順利(1999)。國小教師權威性格、自我信念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體罰態度及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黃順利(2000)。國中教師權威性格、自我效能信念、學生行為信念與體罰態度及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明珠(2001)。國民小學教師人權教育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淑怡(2008)。國小教師校園零體罰認知與班級常規管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馨儀(2001)。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教權之合理界限。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姬芬(2001)。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維明、何琦瑜(2007)。零體罰時代,孩子怎麼管教?2007 年親子天下專刊2009年10月27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trend/FamilyDetail.asp?no=80
    郭湘婷(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體罰學生的成因與管教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郭維如(2007)。零體罰對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態度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梁東榮(2003)。教師懲戒權存在的合理性及實施初探。中國教育學刊。8。55-58。
    張耿義(2006)。父母的人格特質、教養方式與其體罰態度、體罰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陳秀容(1997)。近代人權觀念的轉變:一個社會生態觀點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2),101-132。
    陳冠旭(2007)。近十年來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變遷與教師因應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玲芳(2007)。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惠倫(2008)。國民中學教師對零體罰政策態度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怡如(2006)。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對管教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玲方(2007)。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寶卿(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人權教育素養與零體罰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慧琳(2008)。零體罰立法對國小教師教學實務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教師法。2009年11月20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
    教育部(2007a)。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2007年6月22日。
    教育部(2007b)。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2007年6月22日。
    教育部,愛的教育網2009年10月24日取自http://140.111.34.180/reply_detail.php?code=&sn=50
    教育部(2003)。人權教育-----推廣與深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愛的教育網(2007)。政策形成。2009年11月29日,取自http://140.111.34.180/policy.php
    教育部公報網站(1995a)。八十四年五月份教育輿情摘要。2009年11月29日,取自http://rs.edu.tw/cgi-bin/checkgopher1.pl?school=/home1/gopher-data//moe/secret
    ary/moe-news/./8406/./ps/./p2&subject=△八十四年五月份教育輿情摘要。
    教育部公報網站(1995b)。八十四年七月份教育輿情摘要。2009年11月29日,取自http://rs.edu.tw/cgi-bin/checkgopher1.pl?school=/home1/gopher-data//moe/secret
    ary/moe-news/./8408/./ps/./p2&subject=△八十四年七月份教育輿情摘要。
    教育部公報網站(1996)。八十五年四月份教育輿情摘要。2009年11月29日,取自http://rs.edu.tw/cgi-bin/checkgopher1.pl?school=/home1/gopher-data//moe/secret
    ary/moe-news/./8505/./g1&subject=△八十五年四月份教育輿情摘要。
    教育部公報網站(2000)。八十九年七月份教育輿情摘要。2009年11月29日,取自http://rs.edu.tw/cgi-bin/checkgopher1.pl?school=/home1/gopher-data//moe/secret
    ary/moe-news/./8908/./b36&subject=△八十九年七月份教育輿情摘要。
    彭致遠(2007)。從法律觀點論教師之體罰行為。國民教育,47(4),27-33。
    傅木龍(2004)。從輔導與管教談教師作為的迷施予突破。學生輔導,93,18-20。
    溫瑞文(2008)。臺東縣國中教師執行零體罰政策面臨的問題與因應方式。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程薇(2006)。零體罰深入探討(下)。教育趨勢導報,19,128-134。
    楊桂燕(2008)。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守全、王正偉(1990)。教育人員法律責任之研究。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
    楊國樞(1986)。我為什麼不贊成教師體罰學生。中國論壇,22(10),53-56。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7-23。
    廖家慧(2003)。國小教師校園法律知識之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台北:高等教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6)。秋字44期,69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7)。春字42期,66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7)。夏字36期,607。
    臺灣省政府公報(1949)。冬字59期,763。
    臺灣省政府公報(1951)。春字59期,839。
    臺灣省政府公報(1968)。冬字66期,8。
    臺灣省政府公報(1978)。冬字43期,2。
    臺灣省政府公報(1982)。秋字17期,3。
    臺灣省政府公報(1986)。冬字66期,8。
    歐陽教(1996)。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鄧淑方(2006)。國中學生家長零體罰知覺與對教師管教行為看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怡君(2007)。桃園縣中小學教師對「零體罰」政策的認知、態度與其「班 級經營策略」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惠文(2008)。學校事故的國家賠償責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蔡綺芬(2007)。屏東縣高中職教師的學生人權認知與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賴光祺(2007)。輔導與管教辦法絆住老師了嗎。師友月刊,482,16-21。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台北:文笙。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增訂版。臺北市:文笙。
    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
    顏國樑(2004)。教育法規,(二版)。高雄市:麗文文化。
    顏國樑(2000)。從教育法學的觀點談學生的輔導與管教。桃縣文教,17,105-119。蘇麗春(1996)。宜蘭縣教育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羅名峯(2005)。「體罰」問題的探討─從「教育人類學」的角度。2009年10月26日取自網址:h t tp : // w w w . s av s . h c c . ed u . t w / ~ c c / p r in c i p a l / whomp . h tm.

    貳、英文部分
    Bauer, G. B., Dubanoski, R., Yamauchi, L. A., & Honbo, K. A. M. (1990).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school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22(3), 285-299.
    Bluestein, J. (1998). 21st Century Discipline,Revised Edition. Torrance, CA: Fearon Teacher Aids
    Glasser, W. (1969). School without Failure. New York: Harper & Row.
    Gather coal, F. (1987). Judicious disciplin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06652.)
    Kuck, C. L. (1992). A study of public and parochial teachers' knowledge,attitudes,and practices relating to student rights. Ph.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AAT 9310136
    Orso, D.M.(2002).Effect of corporal punishment on survival and coping beliefs.MAI,40(3),782.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7th ed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Simpson, A., & Weiner, E. S. (2000).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Clarendon Press.
    UNESCO(2006).Positive Discipline in the Inclusive, Learning-Friendly Classroom.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2009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appeal/IE/Publications_and_reports/Pos_Dis-final.pdf)
    Walters, R. H., Parke, R. D., & Cane, V. A. (1965). Timing of punish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of consequences to others as determinants of response inhibi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2 , 10-3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