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錢家興
Chyan Jia-Shing
論文名稱: 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選手培訓成效評判之研究
Study of the Judging Candidates' Trai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ld Skill Competition in the Press Tool Making Trade
指導教授: 邱弘興
Chiou, Horng-S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職類技術說明模糊理論模糊綜合評判田口品質工程
英文關鍵詞: World Skill Competition, Press Tool Making Trade, Trade Skill Description, Fuzzy Theory, Fuzzy Synthesis Assessment, Taguchi Quality Engineer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選手培訓成效評判」。
    經由蒐集國內外有關模具工職類技術能力、技能競賽和選手培訓之相關文獻,進行專家座談會議、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將資料整理、分析和歸納,並應用模糊綜合評判、SPSS統計分析與田口品質工程等方法來解析。
    模糊綜合評判後可獲致的認知、情意及技能等三大領域之因素集權重為:32﹪、15﹪、53﹪。以第一型普通矩陣算法綜合評判結果分別為:4.64、4.85及4.75等級,可達到「優」等級。此即表示模糊綜合評判可應用於模具工職類選手培訓成效的評判。
    使用SPSS統計分析軟體,將所蒐集之問卷作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ost Hoc檢定 Scheffe法多重比較等統計分析後,可知不同職稱、學歷和年齡均無任何顯著性(P<0.05),故採用Delphi法所編製的問卷,是達到選手培訓成效評判一定水準的量表。另經描述性統計量的分析後,,可得專家對認知、情意及技能等領域之平均數為:4.6371、4.8485、4.7574,與模糊綜合評判作比對非常接近。因此綜合評判的結果是正確且可有效達到研究的目的。
    應用田口品質工程之SN訊躁比回應解析最佳化的參數因子及其影響程度(貢獻率)。解析結果得知,影響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選手訓練之最佳參數因子為:知覺0.7、複雜的外表反應為2.5、適應為 0.65與創作為0.25。其中影響最鉅之參數為複雜的外表反應,其貢獻率約為80% 。期望本研究所獲致之準確性和實用性之評判結果,可提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選手培訓和職業訓練教育之參考。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n World skill competition, the press tool making trade’.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collecting papers both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the skill classifying, competition, contestants training; organizing experts meeting; interviewing and question airing; then arrange, analyze and sum up the materials, working together with Fuzzy synthesis assessment, SPSS statistics analysis, Taguchi quality engineering and more.
    Analyzed with Fuzzy synthesis assessment, the outcome indicates the three categorie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skill- take a weight percentage of 32%, 15% and 53% respectively. With type 1 common matrix calculation, the result scores are: 4.64, 4.85 and 4.75, ranked as ‘excellent.’ This indicates that fuzzy synthesis assessment is applicable to determine th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of press tool making trade.
    The SPSS statistics analysis software is utilized to accomplish several jobs, such as: verifying the variation number on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analyzing single-factored variation numbers, Post Hoc inspecting, Scheffe multi comparison. The outcome of SPSS analysis shows there’s little difference (P 0.05) between separate profession titl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age, therefore questionnaires compiled with Delphi theory are better at judging training effectiveness. Meanwhile, with Describing statistics analysis, the result average scores 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skill are 4.6371, 4.8485 and 4.7574 sequentially, similar to that of Fuzzy synthesis assessment. Obviously, through multi-analysis, a correct and functioning study objective can be reached.
    The SN signal ratio resonance of Taguchi quality engineering is used to examine the extent of impact (greatness of contribu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during contestants training, the best affecting factors are: sense 0.7, complicated appearance reaction 2.5, adapting 0.65 and idea 0.25. Among these, the complicated appearance reaction plays the most major role; it helps up to 80% of the whole job.
    It’s the expectation that this study could be of help pragmatically on competitors trai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Press tool making World competition.
    Key words: World skill competition,Press tool making trade,
    Trade skill description,Fuzzy theory,
    Fuzzy synthesis assessment,Taguchi quality engineering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I 附錄……………………………………………………………………..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待答問題…………………………………………………4 第五節 名詞解釋…………………………………………………4 第貳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技能競賽的意義及功用…………………………………8 第二節 技能教學的理論方法和實務…………………………..11 第三節 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技術說明…………………..50 第四節 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的技術能力………………..58 第五節 模糊綜合評判…………………………………………..72 第六節 SPSS統計分析…………………………………………80 第七節 田口品質工程…………………………………………..82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88 第一節 研究方法………………………………………………..88 第二節 研究步驟………………………………………………..89 第三節 研究對象………………………………………………..91 第四節 研究工具………………………………………………..92 第五節 研究時程………………………………………………..9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98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00 第一節 模糊綜合評判…………………………………………100 第二節 SPSS統計分析………………………………………..115 第三節 田口品質工程分析……………………………………12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24 第一節 結論……………………………………………………124 第二節 建議……………………………………………………125 參考文獻………………………………………………………………129 附錄……………………………………………………………………134 作者簡介………………………………………………………………228 表目錄 表2.2.1 教學目標分類表…………………………………………..16 表2.3.1 銼齒的形式分類…………………………………………..19 表2.3.2 銼刀斷面形狀分類………………………………………..19 表2.3.3 銼齒粗細度分類…………………………………………..20 表2.3.4 銼齒粗細度尺寸分類……………………………………..20 表2.4 鋸齒齒數分類……………………………………………..21 表2.5 鑽頭鑽唇角度和鑽唇間隙角……………………………..28 表2.6 沖壓模具製造技術能力內涵分析表……………………..70 表3.3.1 研究對象表………………………………………………..91 表3.6.1 專家問卷-技能 控制因素及水準……………………..98 表3.6.2 專家問卷-技能 L9直交表之實驗配置-靜態特性…...99 表4.1 專家座談會議名單……………………………………….101 表4.1.1 模糊關係矩陣統計(認知)………………………………..103 表4.1.2 模糊關係矩陣統計(情意)………………………………..104 表4.1.3 模糊關係矩陣統計(技能)………………………………..104 表4.1.4 選手,高中職教師,專家,訓練師及其他之綜合評判結果..114 表4.2.1 變異數同質性檢定(職稱)………………………………..115 表4.2.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職稱)………………………………..115 表4.2.3 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學歷)………………………………..115 表4.2.4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學歷)………………………………..116 表4.2.5 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年齡)………………………………..116 表4.2.6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年齡)………………………………..116 表4.2.7 Post Hoc檢定多重比較(職稱)…………………………...117 表4.2.8 Post Hoc檢定多重比較(年齡)…………………………...118 表4.2.9 描述性統計量(職稱)……………………………………..119 表4.3.1 專家問卷-技能之SN比………………………………..120 表4.3.2 專家問卷-技能之SN比的補助表……………………..121 表4.3.3 專家問卷-技能 誤差因素的3水準…………………..122 表4.3.4 專家問卷-技能 允差設計表………………………….122 表4.3.5 專家問卷-技能 允差設計之補助表………………….123 表4.3.6 專家問卷-技能 允差設計之變異數分析…………….123 表4.3.7 專家問卷-技能 允差設計整理後之變異數分析…….123 圖目錄 圖2.1 技能水準在競賽刺激下提昇的流程圖………………….11 圖2.2.1 教學因素關係圖………………………………………….13 圖2.2.2 教育目標階層分類圖…………………………………….15 圖2.2.3 系統化教學方法程序圖………………………………….17 圖2.3 現場標準配置圖………………………………………….53 圖3.1 研究步驟流程圖………………………………………….90 圖3.4 學生學習成效模糊綜合評判指標體系………………….92 圖3.5 研究預定進度甘梯圖…………………………………….97 圖4.1 選手培訓成效指標體系………………………………...100 附 錄 附錄一 預試問卷………………………………………………135 附錄二 問卷調查………………………………………………140 附錄三 實地訪談紀錄表………………………………………145 附錄四 參數設計之計算公式…………………………………152 附錄五 允差設計之計算公式…………………………………153 附錄六 第37屆國際技能競賽競賽規則譯文……………….155 附錄七 歷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1 (一)、31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1 (二)、32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2 (三)、33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3 (四)、34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4 (五)、35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5 (六)、36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7 附錄八 歷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8 (一)、26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8 (二)、27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89 (三)、28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90 (四)、29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91 (五)、30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94 (六)、31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197 (七)、32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工作圖…201 附錄九 歷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05 (一)、32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05 (二)、33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07 (三)、34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09 (四)、35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11 (五)、36屆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19 附錄十 歷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0 (一)、26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0 (二)、27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1 (三)、28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2 (四)、29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3 (五)、30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4 (六)、31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5 (七)、32屆全國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競賽評分表…22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楊萬和(民90年),國際技能競賽板金職類之彙總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許永昌(民87年),沖壓模具職場專業技術能力內涵及基層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謝錫湖(民91年),技能檢定術科測驗對高職模具科技能學習之影響。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延昌(民90年),紫外光原型件成型技術精敏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彥輝(民88年),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與管理才能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炯光(民88年),我國機場餐飲區服務品質績效之評估以中正國際機場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江仁宏(民89),應用模糊理論於軟體品質評估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資訊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曾雅芬 (民90年),東亞十國投資台商人力資源狀況評估。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台茱(民91年),XML-Based網路書店之個人化書籍推薦。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康文成(民92年),精密模具設計分析專業能力鑑定標準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昭雄 (民86年),技術職業教育教學法。三民書局。
    江文雄 (民89年),職業類科教材教法。師大書苑。
    康自立、蕭錫錡(民79年),高工機械群機械科學生技術能力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洪榮昭、李大偉、林義夫(民83年),我國塑膠模具業技術人力所需知識建構之研究(I)-工作項目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洪榮昭、李大偉、林義夫(民84年),我國模具業技術人力所需知識建構之研究-知識項目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許全守(民88年),目標導向教學之探討出版。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編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第五十四期。
    李堅萍(民85年),提昇技能教學的練習教法出版。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編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第三十一期,40。
    職業訓練局(民87年),八十七年度能力目錄總覽。
    李大偉(民75年),技職教育測量與評鑑。三民書局。
    林清山(民72年),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灣東華書局。
    黃靖雄(民82年),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汽車修護職類選手培訓之研究。正工出版社。
    康自立(民71年),工業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與實際。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
    侯世光(民88年),全國技能競賽模式之研究-以家具木工職類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
    職業訓練局(民73年),技能競賽職類技術研討報告。
    職業訓練局(民85年),沖壓模具工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
    林英男(民80年),銑床職類近三屆國際及全國技能競賽試題研究分析。職業訓練局。
    康自立(民86年),能力本位職業訓練的理論與實際。職業訓練局。
    譚仰光(民85年),國際技能競賽組織現況及其發展。職業訓練局。
    洪欽銘(民90年),模糊理論在教育方面之應用講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茂發、劉湘川(民81年),模糊綜合評判法及其在教學觀摩評鑑上之應用。
    闕頌廉(民83年),應用模糊數學 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2年),田口式品質工程技術手冊。
    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5年),“靜態參數設計”。經濟部工業局八十七年度工業技術人才培訓計畫講義。
    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5年),“動態參數設計”。經濟部工業局八十七年度工業技術人才培訓計畫講義。
    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5年),“允差設計”。經濟部工業局八十七年度工業技術人才培訓計畫講義。
    中國生產力中心(民79年),“開發設計階段的品質工程”。田口品質工程講座1。
    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0年),“品質評價的SN比”。田口品質工程講座3。
    林朝蒼(民87年),“提昇熱處理技術品質-田口品質工程之應用”。金屬熱處理第56期,40-48。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78年),第30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報告書。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81年),第31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報告書。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82),第32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報告書。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85),第33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報告書。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86),第34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報告書。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89),第35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報告書。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91),第36屆國際技能競賽大會報告書。
    國際技能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民86),國際技能競賽職類說明。
    貳、英文部分
    Http://Www.Worldskills.Com/Organisation/GR.Pdf(Standing Orders,2001)。
    Http://Www.Worldskills.Com/E/Organisation/Organigramm.Html(Organisation,2001)。
    Http://Www.Worldskills.Com/Organisation/Verfassung.Pdf(Constitution,2001)。
    Http://Www.Worldskills.Com/Organisation/WBR.Pdf(Competition Rules,2001)。
    Http://Www.Worldskills.Com/Technicaldescriptions/TD02_E.Pdf(Trade Technical Description-Press Tool Making,2001)。
    Parasuraman,A.,Zeithaml,V.A. and Berry,L.L. (1985),“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Vol.49,P.48。
    Lee, H.M., (1996.)”Appling Fuzzy Set Theory To Evaluate the Rate of Aggregative Risk in Soft Development,” Fuzzy Set and Systerm, Vol.79, Pp.323-336。
    .Lee, H.M., (1999.) ”Generalization of the Group Decision Making Using Fuzzy Set Theory for Evaluating the Rate of Aggregative Risk in Soft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113, Pp.301-311。
    Zadeh L. A. (1965)”Fuzzy Set ” ,Information and Control,Vo1.8, Pp.338-353。
    Zahedi, F., (1986)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Survey of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terfaces, 16(4), Pp.96-108。
    Ching-Lai Hwang., and Shu-Jen Chen, (1992)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 Springer-Verlag, NY,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