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育綺
Chang, Yu Chi
論文名稱: 台北縣阿美族都市豐年祭展演之當代意涵
The contemporary meaning of the ilisin performance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豐年祭都市豐年祭都市原住民展演
英文關鍵詞: ilisin, city ilisin, city indigene, performa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從展演的角度,分析台北縣阿美族都市豐年祭的當代意涵。節慶活動中的展演常可反映出該群體之文化特色,都市豐年祭更具有別於他者的特殊時、空、社會背景,故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參與觀察法及深入訪談法,呈現都市豐年祭的發展歷程與現行概況。依主辦單位之差異,可將目前北縣都市豐年祭分為三大類,且各自有其展演特色。本研究結果發現在眾多影響都市豐年祭展演的因素中,政治力、包容力、向心力分別為影響北縣縣級聯合豐年祭、各鄉鎮市行政區級豐年祭、各原住民族旅北同鄉會豐年祭最為強勢的力量。此外,「文化的延續」、「文化的再造」、及「文化的反饋」三點,則是北縣各種不同類型都市豐年祭整體展現背後的當代意涵。最後,本研究認為應以豐年祭參與者的心靈態度,決定其在「神聖-世俗」光譜上的位置,才能使其立身世俗的都市豐年祭中,找到神聖的可能性。

    Now in Taiwan, the number of various scale of ilisins that are main leaded by Amis are more than 200 in a year. Performances in festivals can usually reflect cultural features of specific group. There was peculiar time, and social background in the emergence of ilisin in the city. In this study, literature analysis、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ere adopte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ontemporary meanings of the ilisin performances in Taipei county. We can categorize ilisins in Taipei county into 3 type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ponsors, and each ilisin has its own feature. In the end of this study some conclusions were discovered as follows: 1. The political power, The tolerant power, and the centripetal power were respective the most powerful influence to the 3 types of ilisins. 2. “the continuation of culture” ,”the creation of culture ” ,and ”the feedback of culture” were common meanings among all the ilisins of various perfeomant features. 3. Not only the performances of ilisins but also the participants’ mental attitude could bring about the sacred experience toward city ilisins, consequently city ilisins still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be sacred.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問題 6 第五節 研究流程 7 第六節 名詞釋義 8 第貳章 研究方法論 9 第一節 節慶活動 9 第二節 儀式與劇場展演 19 第三節 阿美族豐年祭 26 第四節 從展演看都市豐年祭當代意涵 41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44 第六節 研究架構 48 第七節 研究限制 49 第參章 台北縣豐年祭展演丰采 50 第一節 台北縣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祭 50 第二節 台北縣各行政區(鄉、鎮、市)原住民族豐年祭 62 第三節 台北縣各原住民族旅北同鄉會豐年祭 72 第四節 小結 81 第肆章 都市豐年祭展演背後之力量 84 第一節 政治力 84 第二節 包容力 88 第三節 向心力 90 第四節 小結 92 第伍章 都市豐年祭之當代意涵 94 第一節 文化的延續 94 第二節 文化的再造 97 第三節 文化的反饋 100 第四節 傳統的動態性與都市豐年祭的神聖性 107 第陸章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6 附錄一 訪談大綱 附1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附2

    一、中文部份

    于嘉雲、張恭啟(譯)(2000)。文化人類學。臺北市:巨流。(R. Keesing)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市:洪葉文化出版社。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Jorgensen , & Danny
    L)

    王鏡玲(2001)。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台灣大學,台北市。

    石明宗(2004)。山難經驗: 一個運動與宗教觀點的考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朱柔若(1985)。社會學世俗化理論的回顧溯源與台灣民間宗教的世俗化。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宋兆麟、李露露(1991)。中國古代節日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

    李明宗(2002)。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豐楙(1999)。嚴肅與遊戲:從蠟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88,135-172)。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何翠萍(1984)。人類與文化。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吳宗瓊(2001)。旅遊涉入程度之研究-以海外旅遊產品選購為例。觀光研究學報,7,125-137。

    林金泡(1983)。北區、高雄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縣:台灣省政府。

    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涂爾
      幹)

    胡台麗(1997)。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61-86)。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高師寧(譯)(1991)。神圣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eter Berger)

    孫大川(2005)。神聖的回歸-台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臺灣戲專學刊,11,253-268。

    黃宣衛(2005)。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臺北市:南天。

    張志剛(2006)。走向神聖。台北縣:世界宗教博物館基金會。

    張舉成(2004)。遊客參與原住民節慶觀光市場區隔之研究-以魯凱族豐年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臺北市:滄海。

    張雯(2000)。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探討-看一位卑南族婦女的生命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慧端(1995)。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考古人類學刊,50,54-64。

    許芳瑜(2006)。遊客參與原住民節慶之動機、滿意度及遊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阿美族聯合豐年祭及賽夏族矮靈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郭倩婷(2002)。族群性與文化認同—池上阿美族豐年節慶的重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
    一屆民藝華會為例。台中縣: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彭德中(譯)(1989)。餘暇社會學。台北市:遠流。(加藤秀俊)

    黃口珈(2002)。花蓮市阿美族豐年祭文化資源整體效益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台中市。

    黃美英(1996)。從部落到都市:台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台北市:
    文建會。

    黃貴潮(1994)。豐年祭之旅。台東市: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管理局

    傅仰止(2001)。都市原住民概說,在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溫麗香(2005)。台灣原住民祭典儀式的運動文化學研究方法:ㄧ個理論與文獻的綜合探析。大專體育,80,89。

    楊士範(2006)。阿美族都市新家園。台北市:唐山

    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伊利亞德)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市:臺原。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

    謝世忠.蘇裕玲(1997)國家、傳統、與文化展演:日月潭邵族∕Thao豐年慶典的觀光與非觀光實踐。文化展演與人類學研討會文集(頁1-33)。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
    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駱焜祺(2002)。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Kazau(2000)。拋棄祖靈而日趨沈淪的阿美族祭典。台灣原住民月刊,8。

    Panai Mulu(2002)。阿美族豐年祭的聖與俗。社教資料雜誌,292,1-4。

    二、英文部分

    Alexander, B. C. (1997) . Ritual and current studies of ritual: Overview. In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a Handbook. Stephen D. Glazier. pp.139-160.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Berger, P. (1999) .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resurgent religion and world politics. United States: Ethics & Pub Pol Ctr.

    Beeman W. O. (1993) . The Anthropology of theater and spectacl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2, 369-393.

    Bauman, R. ed. (1992) . Folklore, culture performances, and popular entertain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P. (1969) .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Garden City. N. Y.: Doubleday.

    Crang, P. (1997) . Performing the tourist product. In touring cultures: 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 Chris Rojek & John Urry. eds. London: Routledge.

    Casanova, J. (1994) . Public relig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hen, E. (1988) .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5, 371-386.

    Getz, D. (1991) .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Godbey, G. (1981) .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Ibrahim, Hilmi. (1991) . Leisure and societ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Dubuque: Wm. C. Brown Publisher.

    Josef P.(2004) . 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119-120

    Jafari Jafar. (1986) . A Systemic view of sociocultural dimensions of tourism.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 Outdoors: Tourism, 33-50.

    Kadushin, A. (1990) . The social work interview: A Guide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 (3 rd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cCannell, D. (1992) . Empty meeting ground. London: Routledge.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nning, F. E. (1983) . The celebration of society: perspective on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formance. Ohio: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MacCannell, D. (1976) .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Ronald L. G, (1995) . Beginnings in ritual studies, U. of S. C.

    Stewart, D. (1993) . Secondary research: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methods. CA:
    Sage.

    Schechner, R. (1988) . Performance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Singer, M. (1972) . 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 N. Y.: Praeger Publishers Inc.,

    Turner, V. (1985) .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On the edge of the bush.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