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淨怡
CHING-YI-CHEN
論文名稱: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對高年級學童攻擊行為、人際關係與正向意義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the Posi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aggressive behaviors、peer interaction、 the positive meaning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3
中文關鍵詞: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攻擊行為同儕關係正向意義
英文關鍵詞: the posi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aggressive behavior, peer interaction, the positive mea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9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合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並探討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攻擊行為、人際關係與正向意義之影響。研究方法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縣某國小130名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共65位學生,控制組共65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六週,每週三節課(135分鐘),共十八節課的實驗課程處理,對照組則接受原綜合活動課程。
    本研究以「國小學童互動關係量表」、「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課程結束進行後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多變量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學生及教師訪談大綱」及「教師省思札記」為質性的輔佐資料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具可行性,教學內容有趣且實用,獲得很高的評
    價及滿意度。
    二、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有助於減低國小六年級學生攻擊行為的發生。
    三、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有助於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生同儕互動關係。
    四、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有助於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生正向意義。
    五、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
    情緒教育教學及
    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ign a posi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the senior-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on students’ aggressive behavior 、 pe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positive meaning. The design of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as quasi-experiment design,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there were totally 130 sixth graders students from a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participating in this study, 65 of which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5 of them in 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nt through 18 sections positive psychology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into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for 6 weeks, 3 section(135 min),per week,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the original integrative activities curriculum.
    The quantitative instrument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scal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 interaction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 and “the positive meaning scale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 which were administered at the end of the curriculum.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with one-way ANCOVA. The qualitative data was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including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 “interview data from students and teachers”, “teacher’s reflective journals ” The findings were presented as the following.
    1. Posi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was feasible. Students consider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were very interesting and practice. They were
    satisfied with every unit of the curriculum and considered that it wa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 emotion and improve pe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2. Posi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into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curriculum could decrease the senior-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aggressive
    behaviors.
    3. Posi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could impro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of the senior-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4. Posi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could improve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the senior-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5.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related study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目 次 目 次 ……………………………………………………………………………I 表 次 ……………………………………………………………………………IV 圖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問題………………………………………………………………6 二、研究假設………………………………………………………………7 第三節、名詞釋義………………………………………………………………8 第四節、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正向心理的內涵與理論 ……………………………………………11 第二節 攻擊行為的相關理論 ………………………………………………21 第三節 人際關係相關理論……………………………………………………30 第四節 正向意義相關理論……………………………………………………35 第三節 實驗課程相關理論……………………………………………………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0 第三節 研究工具………………………………………………………………51 第四節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編製過程……………………………………57 第五節 研究程序 ……………………………………………………………6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實驗課程對攻擊行為的影響分析………………………………… 77 第二節 實驗課程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分析 …………………………………81 第三節 實驗課程對正向意義之影響分析 …………………………………90 第四節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教學方案分析與結………………………100 第五節 學生對實驗課程的意見分析………………………………………108 第六節 個別學生改變結果的分析…………………………………………116 第七節 教學歷程與教師省思分析…………………………………………122 第八節 教師訪談與家長意見分析…………………………………………127 第五章 研究討論 第一節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對高年級學童攻擊行為的探討………………131 第二節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在人際關係的影響探討………133 第三節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對高年級學童在正向意義的影響之探討……134 第四節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方案的分析與檢討……………………………137 第五節 學生、教師與家長的回饋資料分析與探討………………………139 第六章 研究結論 第一節 結論 ………………………………………………………………145 第二節 建議 ………………………………………………………………147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152 二、西文文獻 ………………………………………………………………159 附 錄 附錄一 前後測問卷………………………………………………………164 附錄二 給家長的教學研究說明書………………………………………169 附錄三 給實驗組導師教學研究說明書 ………………………………170 附錄四 時間取樣觀察紀錄表 …………………………………………171 附錄五 實驗組學生單元課程內容及安排滿意度之平均數與百分比 172 附錄六 實驗組學生單元學習評量之平均數與百分比 ………………174 附錄七 量表同意書 ……………………………………………………176 附錄八 學生訪談大綱 …………………………………………………178 附錄九 教師訪談大綱 …………………………………………………179 附錄十 單元評量 ………………………………………………………180 附錄十一 課程總回饋表……………………………………………………187 附錄十二 正向心理取向教學活動教學手冊………………………………189 表 次 表2-2-1 攻擊行為的成因與輔導策略 …………………………………………28 表2-5-1 ARCS動機模式要素……………………………………………………42 表2-5-2 ARCS動機類別語教學策略……………………………………………43 表3-1-1 實驗設計 ………………………………………………………………47 表3-2-1 正式研究樣本人數分配表 ……………………………………………50 表3-3-1 「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之分量表名稱及試題分佈…………51 表3-3-2 「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涵蓋的向度及題目分配表………………53 表3-4-1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教學目標一覽表………………………………60 表3-4-2 實施前導課程整體上的問題與因應策略 ……………………………61 表3-4-3 實施前導性課程各單元的問題及因應策略 …………………………62 表3-4-4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正式課程大綱 ………………………………65 表3-4-5 實驗課程與綜合活動課程的相關關聯比較 …………………………68 表4-1-1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課程實驗階段與攻擊次數分配表 ………………79 表4-1-2 班級互動關係佳課程實驗階段與攻擊次數分配 ……………………81 表4-2-1 不同「實驗組別」與「班級互動關係」在同儕互動關係之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2 表4-2-2 實驗組別在依變項測量值的平均數差異表 …………………………83 表4-2-3 班級關係在依變項測量值的平均數表 ………………………………84 表4-2-4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前後 測平均數、標準差和調整後平均數……………………………………84 表4-2-5 班級互動關係佳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前後 測平均數、標準差和調整後平均數 …………………………………85 表4-2-6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 前後測迴歸係數同質性的考驗結果 …………………………………85 表4-2-7 班級互動關係佳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 前後測迴歸係數同質性的考驗結果 …………………………………86 表4-2-8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實施實驗課程後「同儕互動關係」之提升 效果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6 表4-2-9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實施實驗課程後「同儕互動關係」之提升 效果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7 表4-2-10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正向 關係分量表」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7 表4-2-11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正向 關係分量表」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2-12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負向 關係分量表」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2-13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負向 關係分量表」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2-14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兩組前後 測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結果表 ……………………………………90 表4-2-15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量表」兩組前後測 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結果表 ………………………………………90 表4-3-1 「實驗組別」與「班級互動關係」在正向意義之二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91 表4-3-2 實驗組別(A因子)在依變項測量值的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結果表93 表4-3-3 班級關係(B因子)在依變項測量值的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結果表93 表4-3-4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前後 測平均數、標準差和調整後平均數……………………………………93 表4-3-5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前後測 平均數、標準差和調整後平均數 ……………………………………94 表4-3-6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前後 測迴歸係數同質性的考驗結果 ………………………………………94 表4-3-7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兩組學生在「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前後 測迴歸係數同質性的考驗結果 ………………………………………95 表4-3-8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實施實驗課程後「正向意義」之提升效果 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3-9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實施實驗課程後「正向意義」之提升效果 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4-3-10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正向事件 正向解釋」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6 表4-3-11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正向事件 正向解釋」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7 表4-3-12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負向事件 正向解釋」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7 表4-3-13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負向事件 正向解釋」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7 表4-3-14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組「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兩組前後測 平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結果表………………………………………99 表4-3-15 班級互動關係佳組「國小學童正向意義量表」兩組前後測平 均數差異之事後比較結果表…………………………………………99 表4-4-1 「心情世界」單元教學與「角色蛻變(我的角色)」內容對照 ……100 表4-4-2 「心情世界」單元教學與「角色蛻變(角色加油站) 」內容對照 101 表4-4-3 「心情世界」單元教學與「角色蛻變(角色加油站) 」內容對照 103 表4-4-4 「心心相惜」單元教學與「未來日子(打開心窗) 」內容對照 105 表4-4-5 「心心相惜」單元教學與「未來日子(原來是這樣) 」內容對照 107 表4-5-1 實驗組學生最喜歡、印象最深的單元課程排序表…………………110 表4-5-2 實驗組學生認為最有幫助的單元統計表……………………………110 表4-5-3 實驗組學生對正向思考教學活動的整體意見………………………111 表4-5-4 實驗組學生對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自我學習評估……………………112 圖 次 圖3-1-1 研究架構 ………………………………………………………………45 圖3-1-2 研究流程 ………………………………………………………………46 圖3-4-1 「正向思考教學活動」課程內容………………………………………59 圖3-5-1 研究流程 ………………………………………………………………69 圖3-6-1 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圖 …………………………………………………74 圖4-1-1 班級互動關係不佳實驗組及對照組的攻擊次數 ……………………78 圖4-1-2 班級互動關係佳的實驗組及對照組的攻擊次數 ……………………80 圖4-2-1 「實驗組別」與「班級互動關係」在同儕互動關係交互作用圖……83 圖4-3-1 「實驗組別」與「班級互動關係」在正向意義交互作用圖…………9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1997):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
    王櫻芬(1996)。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王大延(1996﹚。兒童的攻擊與暴力行為。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393-411。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
    王富美(2004)。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教育方案對國小高攻擊行為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台南市。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發展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34,106-116。
    方惠生(2000)。社會性攻擊型與非社會性攻擊型學童的社會認知衡鑑結果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任俊、葉浩生(2005)。當代積極心理學運動存在的幾個問題。心理科學發展(中國),2006-14。
    江智惠(2003)。國小攻擊傾向兒童在阿德勒取向團體遊戲治療之轉變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江德怡(2006)。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娟(1989)。讓我們更快樂 : 理性情緖教育課程。台北 : 心理。
    李文瑞(1990)。介紹激發學習動機的阿課思(ARCS)模式教學策略。台灣教育,79,22-24。
    李玉嬋(1996)。校園暴力問題與防治計劃。諮商與輔導,129,6-12。
    李怡青(2001)。攻擊行為控制機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再版)。台北:心理。
    李美珠(2007)。自然體驗方案對國中生正向情緒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明隆(2001)。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相儀(2005)。樂觀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因應策略之影響。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所碩士論文。
    吳亭儀(2006)。以ARCS動機模式實施高職國文科教學知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品儀(2006)。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正向情緒之影響。臺南師範學院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思伶(1993)。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約翰•凱勒(John.M.Keller)阿課思模式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4(5),45-53。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林姵君(2003)。增進班級人際關係活動方案之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林月仙、蘇純瑩、吳裕益(2004)。國小高攻擊傾向學生行為問題處理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16,139-160。
    林杏足(2004)。青少年不良適應與輔導—以高危險群概念為例,線上檢索日期96年11月3日,取自http//guide.cyhs.tcc.edu>tw/a。
    林慧姿、程景琳(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38,177-193。
    周敏珠譯(1998)。正面思考的魔力。台中:日之昇。齊藤茂太著。
    周茜苓、沈勝昂(2000),從個人社會認知訊息處理機轉檢視攻擊行為形成的可能因素,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5,269-290。
    邱瓊瑩(2003)。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兒福聯盟(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兒童福利聯盟網站。線上檢索日期96年12月5日,網址:www.children.org.tw.
    洪榮照﹙1998﹚。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彰化市。
    洪蘭(譯)(1997)。樂觀學習,學習樂觀(Optimistic Learning, Learning Optimisticism)。台北:遠流。M.Seligman著。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台北 : 遠流。M.Seligman著。
    侯亭妤(2006)。我國青少年正向情緒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施顯烇 (1998)。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與青少年所面臨與呈現的挑戰。 台北 :五南。
    魏珠恩(譯)(1998)。腦內革命。台北:創意力。春山茂雄著。
    徐澄清(1998)。社會化過程的重要機轉--同儕互動。健康世界,145,10-14。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 : 正向心理學取向。台北,心理。
    常雅珍(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學報,51(2),121-146。
    陳一惠(1998)。父母婚姻關係、兒童性別角色與兒童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玉蟬(2001)。情意教學魔法書。台南,翰林。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陳李綢(1991)。個案研究。台北 : 心理。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淑玲(2004)。攻擊傾向兒童在讀書治療中之改變歷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輔導教學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陳坤虎(2004)。參加「第二屆國際正向心理學學術會議」之起源。線上檢索日期96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pppower.org/topic8.php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春成(2006)。應用Blog輔助正向心理學教學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教育部(2004)。九年一貫課程綜合領域學習能力指標。線上檢索日 期96年5月29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2003/action-source.php
    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美芳(譯)(1980)。積極思考就是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台北:世朝。Peale, N. V.著。
    張景媛(2000)。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九期。線上檢索日期96年8月20日,取自
    http:www.worldone.com.tw/magazine/09/09 10.htm
    張惟亮(2003),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美惠(譯)(2005),你的桶子有多滿?:樂觀思想的神奇力量!台北: 商智。湯姆.萊斯、唐諾.克里夫頓/著。
    張美惠(譯)(2008),愈感恩,愈富足 (Thanks!:How the new science of gratitude can make you happier)。台北:張老師。Robert Emmons著。
    郭隆興(1997)。攻擊替代行為對減少國小兒童攻擊行為與增進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德俊、汪玲、李玲。ARCS動機設計模式。檢索日期:2006/7/10,取自
    http://www.mm6.com.cn/upfile/readarticle.asp?fileEname=20042171155510.htm。
    陸世豪(譯)(2004),應用行為分析 : 行為改變技術實務。台北 : 心理。Paul A. Alberto, Anne C. Trourman著。
    黃光雄、蔡清田 (1999)。課程設計 : 理論與實際。台北 : 五南。
    黃裕惠、余曉珍(譯)(2001)。特殊教育概論。台北 : 雙葉。Samuel,A.K.,James,J.G., & Nicholas, J.A.著。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芬(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俊傑(2008)。積極正向的力量—談正向心理學在教育上的啟示。師說,203,14-18。
    游麗蓉(2003)。閱讀治療取向的小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行為傾向兒童自我概念影響歷程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月刊,464,1-7。
    鄔佩麗(1996)。校園暴力行為之診斷與處理策略的轉變。台北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29。
    楊坤堂(2000)﹕情緒障礙與行為異常。台北﹕五南。
    詹秀葉(2000)。兒童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詹明欽(2002),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天喜(2004)。落實綜合活動課程本質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美(譯)(2006),正向情緖管理 : 針對校園中兒童及靑少年的心理問題。台北 : 華騰文化。Helen Cowie等合著。
    廖鳳池(1996)。攻擊行為的衡鑑方法與輔導策略﹘認知行為取向。測驗與輔導,136,2808-2812。
    劉金花(1991)。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鄭曉楓(200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公及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研究信念。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鄭雅芳譯(2004),兒童情緖教育之理論與實務 : 用心學習,熱愛生活。台北 :心理。Jonathan Cohen主編。
    鄭呈皇、陳竫詒(2006)。正面思考的威力。商業周刊,974期,56-64。
    鄭伯勳 (2008)。更快樂: 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序文)。台北 : 天下雜誌。
    閻紀宇譯(2007), SQ-I-You共融的社會智能。台北 :時報出版。Daniel Goleman著。
    賴怡妏(2005)。情緒教育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情緒智慧、同儕人際關係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賴素華(2006)。自我管理策略對減少國小二年級學童攻擊行為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賴慧滿譯(2003)。自信.從賞識自己開始 : 正向的親子教養良策。台北,新迪文化。Hartley-Brewer, Elizabeth著。
    戴嘉南、連廷嘉、陳志賢(2002)。EQUIP方案對高危險群青少年認知扭曲之團體諮商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輔導所刊,7,1-26。
    顏裕峰(1992)。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彰化市。
    顏綵思(2004)。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譚家瑜譯(2008),更快樂: 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台北 : 天下雜誌。Ben-Shahar, Tal著。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高雄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蘇琬珺(2007)。正向心理學對增進學生積極自我概念之啟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報,15,121-131。
    孔繁鐘(譯) (2003),American Psychiciartic Association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SN-IV)。台北:合記。(原著出版於1997)。
    林翠湄、黃俊豪、王雪貞、連廷嘉(譯) (2004), 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David R. Shaff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dhood & adolescence. (原著1999年出版)

    二、西文部分
    Bandura, A. (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N. J. Prentice Hall.
    Berman, D., & Davis-Berman, J.(2005).Positive Psychology and Outdoor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v28(n1),p17-24.
    Coleman, M. C. (1992) Behavior Disorder: Theory and Practice. Needham Heights : Allyn and Bacon.
    Coie, J. D., Terry, R., Lenox, K., Lochman, J. E., & Hyman, C. (1995). Childhood peer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as predictors of stable patterns of adolescent disord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pathology, 7, 697-713.
    Craven, S. V. (1997) Examin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Emotional,and Social Cognitive Processes in Boys' Response to Peer Provocation at Three Levels of Aggression.Unpublished Ph.D.Doctoral dissertation: Duke University.
    Cesarone, B. (1998). Video games: Research, ratings, recommendati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4 038).
    Cillessen, A. H. N., & Mayeux, L. (2004). From censure to reinforcement: Developmentalchang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gression and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75,147-163.
    Dodge,K.A., & Frame, C.L.(1982). Social cognition biases and deficits in aggressive boy.Child Development,53,620-635.
    Daniels, V.I.(1998). How to manage disruptive behavior in inclusion classroom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7(2),27-31.
    Epanchin, B. C. (1987).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 C. Epanchin & J. C. Paul(Eds.), Emotion problem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olumbus, OH:Mweeill Publishing Company.
    Frankl, V. E.(1969). Self-transcendence as a human phenomenon. In A. J. Sutich, & M. A. Vich(Ed.), Readings in Humanistic Psychology(pp.25-32). N.Y.:The Free Press.
    Fredrickson, B.L.(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218-225.
    Geen, R. G.(1990). Human aggression.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M. E.(1992). Altruistic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An examination from the self-regulation model (Altruis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Goldstein,A.P.(1999). Aggre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14(1),40-58.
    Jewett,J.,(1992) .Aggression and cooperation : Helping young children develop constructive strategies.(ERIC/OSEP Digest No.ED351147)
    Lochman, J. E., Burch, P. R., Curry, J. F., & Lampron, L. B. (1984). Treatment and generaliz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and goal-setting interventions with aggressive boys. Journal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2(5), 915-916.
    Laurence D.O.(1995) .Aggression in schools:Gender an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ustralian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Association, (5th,Hobart,Tasmania.)
    Loeber, R. & Hay, D. (1997). Key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from childhood to early adulthood.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48, 371- 410.
    Kauffman, J.M.(1993).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youth(5th ed.).New York: Merrill.
    Kendall,P.C.(2000).Cuiding theory for treat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 P.C.Kendall(Ed.) , Child and adolescent therapy: Cognitive-behavioral produres(pp.3-22).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Kelley, T.(2004).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False Promise or True Breakthrough.Adolescence San Diego,v39(n154),p257-278.
    Kauffman,J.M. (2005)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youth. (8th ed.) .Columbus, Ohio : Merrill.
    Maslow, A. H. (1968).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Princeton, N.J. : Van Nostrand.
    Myers,D.(1993).Social psychology.(4th ed.) New York : McGraw-Hill,Inc.
    Novaco, R . W. (1977). A Stress inoculation to anger management in training of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5 , 327-346.
    Nolen-Hoeksema, S., & Davis, C. G.(2002).Positive Responses to Loss. In C. R. Snyder & J. L. Shane(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598-607).N.Y.:Oxford.
    Poulin, F., & Boivin, M. (1999).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 and boys’ friendship quality in mainstream classroom. Journal of Emotional & Behavioral Disorders, 7 (3), 168-178.
    Peterson, C.(2000).The future of opti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44-55.
    Rubin, K. H.(1985). Socially withdrawal children:An 〝at risk〞population? In B. H. Schneider, K. H. Rubin, & J. E. Ledingham(Eds.), Children’s peer relation:Issues in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pp.207-224).New York:Spring-Verlag.
    Rose, A. J., Swenson, L. P. & Carlson, W. (2004). Friendships of aggressive youth: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s of being disliked and of being perceived as popula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88, 25-45.
    Scheier, M. F., & Carver, C. S. (1985). Optimism, coping, and health: 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ctancies. Health Psychology, 4, 219-247.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M.(2000).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55,5-14.
    Seligman,M.E.P.(2002).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Therapy.In I.I.Editor(E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pp.3-12).N.Y.:Oxford.
    Seligman, Parks, & Steen(2004).A Balanced Psychology and a Full Life. http://www.ppc.sas.upenn.edu/balancedpsychologyarticle.pdf
    S. J. Lopez & C. R. Snyder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p. 411-42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4), 548-573.
    Zirpoli, T.J. & Melloy K.J. (1993). Behavior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for Teachers and Parent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