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姵菁 PEI-CHING HUANG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學正義 — 一個導師班級經營的行動研究 The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Learn Justice ─ The Action Research on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
指導教授: | 林佳範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2 |
中文關鍵詞: | 正義 、班級經營 |
英文關鍵詞: | justice, classroom manage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4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所需面對最重要、也最為普遍的問題就是「班級經營問題」。在教育的現場中,班級導師有義務對班級事務做妥善且有效的規劃,以提昇班級經營的效能,因此,班級經營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研究者選擇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中,乃是針對學生諸如此類的問題出現頻繁,期盼藉由公平正義思維的建立與落實,營造理想的班級環境,裨益於導師解決班級經營的困境。
本研究將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中,採用台北律師公會出版的「美國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的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認識正義」的課程進行教學,以「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匡正正義(corrective justice)」及「程序正義(procedural justice)」為範疇,實施於國中七年級的班會及彈性課程,再將公平正義的思維落實於班級幹部選舉、班級幹部獎懲、班規制定、班級法庭及座位和打掃工作的討論與安排等各項班級經營的事務。研究者透過行動研究,採取質性研究的方法,以觀察記錄、訪談、文件資料等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資料的整理、詮釋和分析,以瞭解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的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及導師的改變及專業成長。
綜合研究發現,歸納結論如下:
壹、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的困難與省思
一、困難
(一)在教學上會面對教師專業、家長關切、學生學習及課程安排的困難
(二)班級常規經營會面臨與科任老師和行政人員輔導管教的歧異
(三)班規制訂的耗時
(四)學生礙於人際關係影響班級法庭的運作
二、省思
(一)應培養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二)教師要有接受學生挑戰權威的勇氣、培養溝通說理的能力,並營造
開放理解的氛圍
(三)班級法庭適合處理班級的公共事務
(四)班級環境經營需照顧到特殊個案的需求
貳、正義觀念帶入班級經營對學生的影響
一、正義課程對學生有正面的影響
二、正義概念落實於其他班級行政事務
三、學生自治的落實,但對風紀股長有更多的期許
四、學生能為自己負責,匡正正義發揮效果
五、學生對於透過程序正義落實分配正義所進行的班級事務都能表示公平
參、研究者在行動歷程中有所改變與成長
一、班級經營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成為引導者
二、輔導管教態度趨向民主,師生關係較為和諧
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做為參考。
The paramount and the most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a teacher during his or her teaching career is the problem of class management. In real teaching practice, it’s the homeroom teacherr’s obligation to promote the class management efficiency by proper and effective plan of class affairs. Thu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ategy of class management is self-evident. With the frequent emerge of such problems among students, researchers choose and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nto class management, expecting to establish an ideal class environ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homeroom teacher’s settlement of class management problem by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inking of justice and fairness.
This research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nto class management and used the foundational book series of democracy of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Junior Edition of Recognizing Justice, published by the Taipei Bar Association, as a curriculum to conduct teaching activities. With the categ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corrective justic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class meeting and flexible courses were developed in Grade seven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n the concep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was introduced in every discussion and plan of class management affair such as class cadre election, the class cadre rewards and punishment, class rule stipulation, class court as well as seats and cleaning. Trough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data was collected, sorted, explained and analyzed by researchers by way of observation records, interviews and file data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class management mode with justice on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change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Ⅰ Difficulty and reflection of introducing concept of justice into class management
1 Difficulty
(1) Difficulties of Teaching profession, parents’ concern, students’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will be faced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2) The regular class management will face the disputes of coaching discipline from subject teacher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3) The time-consuming stipulation of class rules.
(4) Students’ lack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ffecting the operation of class court.
2 Reflections
(1) Students’ ability of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affairs should be cultivated.
(2)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courage to accept challenges from students,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reasoning as well as establish an open and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
(3) Class court is suitable for the settlement of class public affairs.
(4) The needs of special cas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class environment establishment.
Ⅱ The impacts of introducing justice into class management on students
1 The course of justice has positive impacts on students.
2 The concept of justice should be imbedded into other administrative affairs of class.
3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with more expect on discipline chief.
4 Students are self-responsible and corrective justice can play better role.
5 Fairness of class affairs conducted through procedural justice to implement distributive justice should be shown by students.
Ⅲ Researchers undergo change and growth through the action process.
1 Class management focuses on students, while the teacher act as a guide.
2 The attitude of coaching discipline is intended to be democratic and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are i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teachers.
壹、中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與書籍
王淑鈴(民96)。繪本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民主法治認知及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文雄(民85)。班級經營。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沈維育(民95)。國中學生座位知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慧卿(民96)。性別平等教育法下的校園性騷擾暨性侵害調查之程序正義:受害人保護及行為人權益之兼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余桂霖(民85)。「正義」釋名之研究。復興崗學報,59,1-36。
余佳玲等(譯)(民97)。載於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著。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教師手冊(Teacher’s Guide of Authority, Privacy,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 )。台北:台北律師公會。
李原會(民78)。班級經營。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宗薇(民83)。我國國民小學民主法治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李震山(民86)。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
李柏桂(民87)。國民小學民主法治教育面面觀。臺灣教育,568,42-49。
李惠宗(民87)。論平等原則對行政裁量之拘束,收錄予《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第二冊。
李錫津(民89)班級常規輔導。載於吳青山、李錫津、 劉緬懷、莊銀貞和盧美貴著,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民95)。正義論(John Rawls.1971.A Theory of Justice)。台北:桂冠。
李宗薇、葉興華(民89)。國小法治教育評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師院學報,13,1-32。
李琪明(民96)。中小學品德校園之實施策略與評鑑方式探析。教育研究月刊,159,34。
李曉菁(民92)。「問題探討式」班會模式之實驗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六(民80)。法治認知發展與教育。訓育研究,30(3),3-14。
吳清山等著(民95)。班級經營。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宗立(民91)。班級經營導論。載於吳宗立(主編),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1-25 頁)。高雄:復文。
吳智婷(民101)。國小班級運用《民主基礎系列叢書》教學歷程之探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天瑋(民87)。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建構法治理想國。台北:天下文化。
季亞南(民97)。國中實施法治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騷擾防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紀東(民65)。行政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佳音(民89):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新發、王秀玲(民92)。品格的意涵及國民中小學實施品格教育之策略。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93,171-193。
林火旺(民94)。正義與公民:自由主義的觀點。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林佳範(民89)。法治教育與「法條」—從哈伯馬斯之溝通行動理論淺談法律認知之理性化及其可能性。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林佳範(民91)。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11,53-66。
林佳範(民97)。講「」不講「力」的輔導管教—淺論人權法治品德教育與「友善校園」的落實,25,(1) ,3-8。
林佳範(民101)。學生自治-從班級的民主法治規範治理開始。台北:人權教育議題輔導群。
林進材(民87)。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高雄:復文。
林卲昀(民97)。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法治認知與法治態度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若馨(民92)。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常規建立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如玉(民95)。人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蔣興儀、簡瑞蓉(譯)(民86)。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Betty A.Reardon,1995.Learning About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es)。台北:高等教育。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民89)。哲學辭典(Peter A. Angeles,1992. 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台北:貓頭鷹。
姜得勝(民87)。社會變遷中「教育機會均等」實踐可能性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與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219-282。
孫邦正(民58)。教學法新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原瑞玲(民92)。教學評量中的正義。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瑞美(民94)。班級法庭對國小學生法知能及其相關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國彥(民95)。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全國律師,10,4-23。
柴松林(民90)。人權基礎、人權譜系與人權發展。訓育研究,42(1),21-28。
徐宗林(民80)。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五南。
徐振雄(民94)。法治視野下的正義理論。台北:紅葉。
徐敏韶(民96)。法治教育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法治知識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鉞譯(民59)。功用主義(John Stuart Mill,Utilitarianism)。台北:商務。
許巧靜(民86)。國小實施民主法治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清田(民91)。教師權力運用類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許育典(民94)。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五南。
許育典、翁國彥(民94)。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下)。政大法學評論,86,1-48。
許家瑜﹙民95﹚。國小四年級學生對圖畫書中「正義概念」的理解—五個案學生的訪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朝陽(民86)。法治教育的精神與教學。研習資訊,14(4),8-16。
陳文團(民87)。政治與道德。台北:臺灣書店。
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木金(民89)。班級經營。台北:揚智。
陳向明(民9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智冠(民96)。國小法治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孝元(民94)。庫柏(D. E. Cooper)教育公平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德(民88)。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郭乃華(民96)。以班級自治活動建立國小學童法治觀念和守法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碩士論文,未出版。
陸品妃(民96)。「『不平等』的平等」。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9,85-122。
教育部(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六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單文經(民83)。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程雲鵬(民93)。正義理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意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民8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旭田(民87)。輔導工作者所應具備之法律知識。學生輔導雙月刊,56,36-43。
黃旭田(民92)。台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38-49。
黃旭田(民97)。人權法治及品格教育之趨勢與實踐。民國100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lre.org.tw/newlre/RTE/myform_detail.asp?id=2619。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
黃慧妮(民91)。國民小學導師角色期望與角色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怡真﹙民95﹚。國小四年級學童匡正正義概念之探究—問題學習本位的應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國峰(民93)。人權法治教育理念之探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說起。學生輔導,95,105-115。
黃國峰(民98)。國小學生法治概念認知與態度形塑之教學研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基礎系列的觀點談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民84)。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4),1-7。
黃德祥、謝龍卿(民93)。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120,35-43。
黃瑞如(民97)。品格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國中為例。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俊紳(民87)。個人行為責任與班級自治的運作。班級經營,3(2),13-20。
張秀敏(民87)。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張秀雄(民88)。各國公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民94)。品德教育與公民教育可以合作嗎?—以美國經驗為例。國立編譯館刊,33(4),51-60。
張以儒(民90)。綜合高中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張素珍(民91)。國小社會科之真實性評量:以「學校的自治活動」單元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6),76-90。
張永福(民91)。法治與個案正義—中西法律傳統與當代臺灣的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張新仁主編(民95)。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張茂桂(民96)。正義,是社會制度的第一德行。載於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著,挑戰未來公民—正義(9-11)。台北:台北律師公會。
張民杰(民100)。老師,你可以這樣帶班。臺北市:五南。
董秀蘭(民85)。民主修養,載於沈六主編,公民(頁247-256)。台北:三民。
董保城(民86)。教育法與學術自由。臺北市:月旦。
曾燦燈(民85)。班級經營與班級領導。班級經營,1(1),25-32。
楊智傑譯(民94)。法理論的基礎(Ian McLeod.Legal Theory)。台北:韋伯文化。
楊深坑(民84)。哈伯馬斯的溝通理性、民主理論及其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載於張建福、蘇文流(主編),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199-223頁)。台北:中央研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楊淑娟(民97)。國小三年級導師從班級經營角度來看班級自治活動成效的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鄔昆如(民80)。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頁9-3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蔡明富(民87)。自動化的經營-談班級自治的策略。班級經營,3(2),27-31。
蔡銘津(民89)。杜威實驗主義的教育思想對國小「團體活動」教學的啟示。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1),81-96。
蔡清田(民89)。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307-339頁)。高雄,麗文。
蔡慧雯(民93)。台中縣市國民中學法治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可行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Daniel Bell, 197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台北:桂冠。
熊智銳(民83)。開放性的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鄭玉疊、郭慶發(民83)。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台北:心理。
劉榮裕(民84)。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領導模式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劉佑星(民85)。談班級經營的理念與基本作法。班級經營,1(1),33-38。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佑星(民87)。播下好的種子-班級自治活動經營的基本概念與做法。班級經營,3(2),3-5。
劉嘉榮(民87)。小小主人翁-談班級自治活動的實施。班級經營,3(2),32-38。
劉緬懷(民91)。班級經營。2008年2 月8 日,取自http://www.ocac.net/19_school/course/d/df/df.swf
劉雲杉(民94)。學校生活社會學。臺北市:麥田。
蕭妙香(民89)。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33,263-289。
戴文琪(民91)。台灣「班級經營」博碩士論文之整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陽教(民81)。德育原理(修訂五版)。台北:文景。
歐用生(民83)。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諮商與輔導月刊,60。
鄧正來譯(民91)。法理學:法哲學語法學方法(Edgar Bodenheimer,Jurisprudence: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 of the Law)。台北:漢興。
蘇永欽、陳義彥(民86)。法治認知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從人民的執法行為探討。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郭慶發、鄭玉疊(民87)。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台北:心理。
簡意瑄(民94)。使用不同版本教科書對法治教育之影響──以臺北縣板橋市國中生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教科書
于珊等編撰(民98):國民中學社會第一冊–第六冊。台南:翰林。
王靜新等編撰(民96):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台南:南一。
王靜新等編撰(民97):國民中學社會第四冊。台南:南一。
何亞宜等編撰(民98):國民中學社會第一冊–第六冊。台北:康軒。
何美璇等編撰(民98):國民中學社會第一冊。台南:南一。
李其芃等編撰(民98):國民中學社會第三冊。台南:南一。
李佐杰等編撰(民98):國民中學社會第六冊。台南:南一。
吳白玲等編撰(民98):國民中學社會第五冊。台南:南一。
貳、英文部分
Edwards,C.H.(1993).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New York:Macmillan.
Jarolimek, J. & Parker, W.C. (1997) Social Studies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Company.
Leming,R.S.(1995).Essentials of Law-Related Education.ED390779.
Leming,R.S.&Healy,L.T.(Eds).(1996).Resources on Law-Related Education:Document and Journal Article in ERIC1995.(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94895)
Louis P. Pojman(ed.)(1989).Ethica theory.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McBee, R. H. (1994). Living the Law by Learning the Law: A K-12 Law-Related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NCSS,1994):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ERIC Document, ED381482.
Raphael,D.D.(1997).Problem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
Redding,R.E.(1981).So You Have Agreed to Help…A Resour ce Guide for Lawyers to Help Solicit Funds for Local Law-Related Education Projects. ERIC No ED 25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