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俞帆
Pan, Yu-Fan
論文名稱: 原住民傳統環境知識融入高中流域系統教學之研究
The Study on Integrating Indigenou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into Catchment System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指導教授: 沈淑敏
Shen, Su-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流域系統地方本位教育傳統環境知識泰雅族大漢溪
英文關鍵詞: Catchment system, Place-based education,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tayal, Dahan River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8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5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流域為與人類生活直接相關的環境系統,亦為學校教育地理科的重要學習概念。但根據研究者的教學經驗發現,依據現行國高中地理之流域環境系統的相關教材編排,若任課教師在教學上沒有特別彙整、提示,不利學生建立流域系統的整體概念,以講述教學為主要教學法,也難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銜接。本研究欲探究以地方本位教育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環境之課程,並藉由原住民族環境知識之整體觀引導高中學生習得流域環境組成要素及開放系統作用。本研究之教學實驗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桃園市大溪區高中學生,以學校所在之大漢溪流域為教材取材之場域,並融入在地之泰雅族的傳統環境知識。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分別於105學年度、106學年度進行預試教學和試驗教學,於教學前後針對教學對象分別實施認知測驗前測、後測及延宕測驗,測驗結果以成對樣本t檢定,並輔以回饋問卷進行解釋分析。本研究發現:(1)高中學生對於流域系統之抽象名詞、系統要素組成和次系統間的交互作用學習成效不佳;(2)高中學生可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實作活動的設計、空間轉換和圖像判識能力的培養,來理解流域系統抽象名詞的概念;(3)原住民族傳統環境知識融入高中流域系統的教學,有助於提升高中學生對於流域系統要素落實於真實地表、流域系統整體概念之建構。

    Catchment is an environmental system directly related to human life,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learning concepts taught in school Geography. But based on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researcher found the current teaching course arrangement will be disadvantageous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holism of the catchment system if the teacher doesn’t outline the concept and prompt them further. Besides, taking didactic instruction method is not easy to connect with the students’ real life experience. Proceeding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on the students of Taoyuan Municipal Daxi Senior High School which the researcher is emloyed, using the catchment environment of Dahan River as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rging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of Atayal, the researcher try to explore the place-based educational design, which is close to students’ living environments, and adopt the holism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s environment knowledge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e components of catch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of an open system. The research adopted the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proceeding a pre-trial teaching in 105 academic year and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106 academic year. Meanwhile, the researcher did cognitive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test to the participants and tested by paired-sample t-test. Then, accompanying the feedback questionnaire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research findings: (1)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abstract nouns, th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ub-systems are not eminent to the students. (2)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of the abstract nouns through the team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design of hands-on activ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space shifting and the ability of the figure detecting. (3)The teaching of the catchment system merged the aboriginal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is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ng of components of catchment system lying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the holism of the catchment syste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原住民族傳統環境知識 4  第二節 流域系統概念與教學 13  第三節 地方本位課程 17  第四節 文化回應教學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3  第二節 教學設計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6  第一節 流域系統認知測驗分析 56  第二節 課堂回饋問卷分析 82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結論 101  第二節 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8 附錄 113  附錄一 第一年度第一堂預試教學教案 113  附錄二 第一年度第二堂預試教學教案 118  附錄三 第一年度第三堂預試教學教案 127  附錄四 第二年度第一堂試驗教學教案 133  附錄五 第二年度第二堂試驗教學教案 138  附錄六 第二年度第三堂試驗教學教案 143  附錄七 第二年度第四堂補強教學教案 148  附錄八 第一年第一堂預試教學前測試題 151  附錄九 第一年第一堂預試教學後測試題 153  附錄十 第一年第一堂預試教學認知測驗評分規準 155  附錄十一 第一年第二堂預試教學前測試題 156  附錄十二 第一年第二堂預試教學後測試題 160  附錄十三 第一年第二堂預試教學認知測驗評分規準 164  附錄十四 第一年第三堂預試教學前測試題 165  附錄十五 第一年第三堂預試教學後測試題 169  附錄十六 第一年第三堂預試教學認知測驗評分規準 173  附錄十七 第二年試驗教學前測試題 174  附錄十八 第二年試驗教學後測試題 178  附錄十九 第二年補強教學後測試題 182  附錄二十 第二年試驗教學延宕測驗試題 186  附錄二十一 第二年試驗教學認知測驗評分規準 190  附錄二十二 第一年第一堂預試教學課堂回饋問卷 192  附錄二十三 第一年第二堂預試教學課堂回饋問卷 193  附錄二十四 第一年第三堂預試教學課堂回饋問卷 195  附錄二十五 第二年試驗教學課堂回饋問卷 197

    壹、中文文獻
    王順美(2004):〈台灣地區國高中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現況之探討〉,《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9(2):87-106。
    何縕琪、林喜慈(2006):〈文化回應教學之實踐與省思:一個多族群班級的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33-66。
    林士紋、李映萱(2010):〈同儕教導在智能障礙學生學習日常生活技能之設計應用〉,《雲嘉特教》,12:33-42。
    林妙徽、顏瓊芬、李暉(2008):〈原住民族科學教育之困境與未來展望〉,《台灣人文生態研究》,10(1):89-111。
    林明瑞、張玉蓮(2005):〈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局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現況之調查〉,《2005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503-510。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林益仁(2012):〈我所知道的原住民在地生態知識〉,《宜蘭文獻雜誌》,93.94:63-91。
    林益仁、禇縈瑩(2004):〈有關傳統生態智慧的二、三事〉,《生態台灣》,4:62-67。
    林喜慈(2005)。文化回應統整教學:一個多族群班級枝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俊賢(2009):〈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之應用〉,《林業研究專訊》,16(4):10-18。
    李奇憲﹙2004﹚:〈提升國小原住民學生國語科學業成就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儒(1998):〈推動環境教育的關鍵-教師環境教育能力的提升〉,《廣州師院學報》,73:62-69。
    周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臺北市:五南圖書。
    周儒、陳瑞華(2000)。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之社會行銷策略初探。《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輯》:210-220。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官大偉(2008)。〈從泰雅族部落的人河關係談石門水庫集水區治理:一個結合民族生態學與政治生態學的觀點〉,《生態臺灣季刊》,20:38-43。
    官大偉(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70:69-105。
    施正鋒(2013):〈原住民族知識生產與研究倫理〉,《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3(3):1-30。
    洪如玉(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73-82。
    洪如玉(2013):〈地方教育學探究:Sobel、Theobald與Smith的觀點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15-138。
    倪郁嵐(2015)。融入原住民傳統知識之高中環境教育課程的研究-以大嵙崁溪泰雅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稚堤、顏愛靜(2012):〈流域治理與土地倫理之研究-以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的原住民族部落為例〉,《地理學報》,66:21-51。
    陳玉琨(1997):《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陳張培倫(2009):〈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25-53。
    陳張培倫(2010):〈原住民教育改革與原住民族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8:1-27。
    張子超(2002):〈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環境價值之內容分析〉,《環境教育學刊》,1:83-93。
    張子超主編(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市:師大。
    傅麗玉(2006):〈誰的生活經驗?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原住民生活經驗教材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31:5-25。
    黃志賢、林福來(2008):〈利用活動理論分析台灣泰雅族國中生的數學學習並設計教學活動〉,《科學教育學刊》,16(2):147-169。
    楊冠政(1992):〈環境教育發展簡史〉,《博物館季刊》,6(3):3-10。
    楊冠政(2006):《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
    劉南威(1997):《地理景觀》,臺北市:臺灣珠海。
    劉美慧(2001):〈新書評介-文化回應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課程與教學季刊》,4(4):143-152。
    劉炯錫(2003):〈台灣原住民文化在環境教育之應用〉,《原住民教育季刊》,31:71-92。
    顏惠真(2008):〈地方本位課程在國小環境教育之實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5):《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羅慶瑞(2015):〈流域經理之理念〉,《水利會訊》,18:18-29。
    蘇宏仁、楊樹森、游能悌、杜明進、黃輝源、劉志仁、余世章(2012):《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臺北市:華都文化。
    貳、外文文獻
    Barnhardt, R. and Kawagley, A. O. (2005).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and Alaska Native ways of knowing.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36(1):8-23.
    Dewey, J. (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nlap R. E., Van Liere K. D. (1978).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A proposed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9:10-19.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y, L. R. (1992)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McGinty, S. (2012). Engaging Indigenous Knowledg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GEMA Online Journal of Language Studies, 12(1):5-15.
    McNenly, L. S. (2004).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Ethics. NEXUS: The Canadian Student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17(1):88-121.
    Phuntsog, N. (1999). The magic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 In search of the genie’s lamp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summer, 97-111.
    Smith, G. A. (2002). 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Phi Delta Kappan, 83(8):584-594.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and communities. MA: The Orion Society.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E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