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淑燕
論文名稱: 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終身學習之研究─以UNESCO學習四大支柱探討
指導教授: 李明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終身學習社工人員四大學習支柱
英文關鍵詞: lifelong learning, social worker, the 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0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近年來,社會脫序現象嚴重,社會問題叢生,使得台灣社會對於社會工作專業產生極大的需求,為保障案主的權益,有關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知識、技術、價值等更形重要;然而,社工人員身處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面對案主的殷切需求以及社會變遷等壓力,如何維持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何突破本身的問題、盲點與困境呢?
    本研究係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6年所提出一份影響全球終身學習深遠的報告書,名為「學習:內在的寶藏(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強調人類要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必須進行終身學習,並從該報告書提出之終身學習的四大支柱,探究社工人員的學習內涵與發展脈絡,包括:學習認知(learning to know)、學習如何做事(learning to do)、學習與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及學習發展(learning to be)等四面向之相關情形。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立意取樣,深入訪談三位社會工作人員,瞭解她們終身學習的內涵,主要不在呈現她們是何等優秀的社會工作者,旨在探索她們在終身學習路途上的精華與轉折處。並從宏觀的觀點探究社工人員的學習觀,其學習管道除了在學校體制內的學習,以及在職機構提供的訓練、督導專業制度外,社工人員還可以透過何種途徑充實其專業呢?特別是社工人員如何從經驗中學習,從做中學,以及與案主、同仁及督導等互動過程中學習,將別人行動中的意義內化,並成為開展自己以及案主生命的泉源,期透過本研究能提供社會工作實務中有關人員終身學習之參考。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所得,分別提出建議:
    一、 社工人員個人方面:在終身學習時代裡,為因應日趨多元而複雜的社會環境,社工人員不論是基於自我成長或增進服務效能之考量,應轉化自己的學習慣性,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積極從生活世界中學習,重視生活週遭的人、事、物所提供多元而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反思性學習為核心,將學習落實在行動上,使自己成為具自信之真正傑出的專業人士。
    二、 工作場域方面:建議強化將工作場域轉化為學習場域,發展成團隊學習模式或學習型組織,建立社工人員終身學習的支持系統,並重視社工人員的主體性,提供反思性學習的空間,以增進其專業認同與知能,此對於社工人員自身的專業發展,以及案主權益保障具有正面意義。
    三、 學校培育機構方面:學校正規教育一向較為重視學習知識,而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工作,社工人員個人特質與專業自我對案主影響甚大,建議在社工人才培育課程中,宜加強運用實習機會等操作性課程,提供社工學生學習如何做事、如何學習的核心價值、以及個人發展的課程,以早期培育優秀之社工人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6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成人學習的內涵……………………………………11 第二節 終身學習的概念探討……………………………...19 第三節 社工人員的學習與專業發展……………………...29 第四節 社工人員訓練制度………………………………...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9 第一節 研究重點…………………………………………...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51 第三節 研究方法…………………………………………...53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58 第五節 研究者的角色…………………………………….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65 第一節 受訪者的背景與經歷……………………………..66 第二節 認知層面學習情形………………………………..68 第三節 做事層面學習情形………………………………..87 第四節 與人相處層面學習情形…………………………..99 第五節 自我發展層面學習情形………………………….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5 第一節 綜合分析…………………………………………..125 第二節 建議………………………………………………..142 參考書目………………………………………………..146 中文部分……………………………………………………146 英文部分……………………………………………………152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154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157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文科譯(民79)。質的教育研究法(譯自J.H. McMillan & S. Schumacher 1989年著Research in education: 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台北:師大書苑。
    王正彥(民87)。學習社會與成人教育。學習社會,211-238頁。台北:師大書苑。
    江亮演、曾華源、田麗珠編著(民84)。社會工作概論。台北:空大。
    何青蓉(民85)。終生學習與個人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269-289頁。台北:師大書苑。
    吳玉真譯(1998)。學習為生存之道。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Vaill, P. B. (1996)原著Learning as a way of being. Jossey-Bass inc.
    吳明烈(民9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終身學習的發展:新人文主義取向。社教雙月刊,123期,18-29頁。
    吳明燁(民89)。從「弱勢家庭」到「學習家庭」?家庭型態多元化與家庭政策發展。前瞻21世紀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111-112頁。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中華志願工作人員協會編印。
    吳慎慎(民92)。「終身學習的基礎:學習觀點」引介。社教雙月刊,118期,43-47頁。
    李傑江(民87)。評「學習:財富蘊含其中」報告書。北京:基礎教育學報。
    李增祿(民84)。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
    李鍾元(民75)。社會工作概論講義。國立中興大學。
    林振春(民87)。別將學生的腦袋當垃圾筒。社教雙月刊,83期,38-39頁。
    林清江(民87)。學習社會中的公務人員發展策略。成人教育雙月刊,39期,21-30頁。
    林萬億(民80)。我國社會福利事業與研究之發展。中國社會學刊,15期,74-119頁。
    社會工作辭(民80)。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編印。
    社會福利白皮書(民89)。社福新願景。台北:內政部社會司編印。
    邱天助(民85)。亞太地區成人職業進修教育發展之比較研究。八十五年度成人教育研討會論文。教育部。
    邱天助(民85)。推展社區學校教育落實終身學習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台北:師大書苑。
    胡幼慧主編(民85)。質化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夢鯨(民86)。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315-318頁。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民87)。我國邁向學習社會過程中的障礙與克服途徑。成人教育,46期,7-14頁。
    崔宇華(民88)。國民小學教師終生學習能力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忠(民80)。知識原理-統整與運用。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苑珍(民81)。書籍介紹:學習-財富蘊涵其中。社教雙月刊,82期,43-44頁。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教育部編印。
    許臨高主編(民88)。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上冊。台北:洪葉文化。
    郭明德(民87)。質化研究的探討及省思。教育研究,6期,153-173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郭進隆譯(民83)。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18-19頁。台北:天下。
    陳雪雲(民88)。學習型社區:全球化與終身學習的新視野。社會教育學刊,28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編印。
    陶藩瀛(民80)。論專業之社會條件-兼談台灣社會工作之專業化。當代社會學刊,創刊號,1-16頁。
    陶藩瀛(民88)。專業發展:建制化或專業化。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會訊,43期,42-46頁,。
    曾華源,黃俐婷(民85)。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本土化必要性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76期,53-59頁。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編印。
    黃明月(民87)。學習社會的心理基礎。學習社會,157-176頁。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85)。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32頁。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87)。終身學習釋意。社教雙月刊,83期,20-21頁。
    黃富順(民89a)。成人的經驗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學習革命。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89b)。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瑞琴(民8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玫瑩(民87)。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化之研究-社工人員制度建立過程與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德(民87)。學習社會與全民學習權。學習社會,177-210頁。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民73)。終身教育的理念。社教雙月刊,創刊號,35-52頁。
    萬育維譯(民86)。社會工作實務手冊。台北:洪葉文化。
    詹火生、王麗容(民82)。提昇社區社會工作員專業素質之研究。社區發展訓練中心。
    詹志禹(民89)。教育活動的元素有哪些?載於詹志禹等著。探索教育,57-115頁。
    詹棟樑(民90)。教育哲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鄔昆如(民82)。倫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廖榮利、藍采風(民82)。台灣社會工作教育之回顧與展望-教師、學生、教學之社會學分析:華人社會的社會工作教育回顧與展望會議。社區發展季刊,62期,47-56頁。
    劉婉珍(民83)。博物館成人教育特性與實踐。博物館學季刊,8卷,四期,58頁。
    蔡秀美(民85)。終生學習社會的成長與規劃。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83-118頁。台北:師大書苑。
    鄧運林(民84)。成人教學與自我導向學習。台北:五南。
    賴蕙君(民89)。嘉義市國中教師終生學習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的驗證。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芝苓(民87)。已婚女性社會工作人員之工作壓力與其激勵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劉美惠(民89)。單親研究在台灣。社區發展季刊,84期,31-38頁。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編印。
    鍾肇騰(民88)。邁向學習社會的自我導向學習概念分析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終身學習,151-185頁。台北:師大書苑。
    魏惠娟(民87)。從終生學習的觀點反思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及未來行動。教育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二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編印。
    羅寶鳳(民85)。成人在組織中的學習理論之初探。社教雙月刊,76期,24-35頁。

    英文部分
    Bryan, A.(1988).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Unwin Hyman.
    Cross, P.(1992).Adults as Learners: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Delors, Jacques(1996).Learning :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UNESCO.
    Edwards, Richard; Ranson, Stewart; Strain, Michael.(2002).Reflexivity: towards a theory of lifelong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vol.21, no.6, p.525-536.
    European Union(1995). Teaching and Learning: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Greenwood, E.(1957).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In T. Tripodi(eds.)
    Hager, P.(1998)Lifelong education: From conflict consensus?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17(4), p.323-332.
    Hasan, A.(1996). Lifelong Learning. In A. C. Tujnma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ew York:Pergamon, 33-40.
    Jarvis, P., Holford, J.&Griffin, C.(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Kogan Page.
    Longworth, N. and Davies, W. K.(1996).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Kogan Page.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1991). Learning in Adulthood: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ayne, J.(1996). Lifelong Learning and job-related training: the twin pillors of employee development. Adults Learning,7(10), p. 256-258.
    Rallis, S. F. & Rossman G. B.(1998).Learning in the field: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Rose, C. & Nicholl, M.(1997).Accelerated Lear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N. Y. : Dell Publishing.
    Sowers, K. M. ; Ellis, R.A.(2001)Steering currents for the futur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1(2), p.245-254.
    Van der Zee, H. (1996).The Learning society. In P. R. Raggatt & N. Small(Eds.), The Learning society:Challenges and trends, p. 162-183. London:The Open Univ.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