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依純
LI, Yi-Chun
論文名稱: 符號化「再現中國」: 從國民政府到蔣介石時代的建築與表徵 (1920s–1970s)
Symbolizing 'Representing China': Archite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from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o the Era of Chiang Kai-shek (1920s–1970s)
指導教授: 王維周
Wang, Wei-Chou
口試委員: 王維周
Wang, Wei-Chou
李福鐘
Li, Fu-Chung
陳逸杰
Chen, I-Chieh
口試日期: 2024/01/0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文化重建國家認同再現中國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National Identity, Representing China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2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9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國國民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失利,中華民國政府最終於1949年底正式「轉進」臺灣。遷臺後的國民黨政府面臨統治正當性的危機,轉而從「文化中國」的角度宣揚其政權正當性,具體呈現在「再現中國」等一系列政策。「再現中國」的工程涉及兩個層面,一個是思想層面的論述建構,另一個則是空間改造的層面。在此過程中,國民黨的最高領導者及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無疑地扮演了重要角色。蔣介石對中國文化的青睞以及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詮釋,影響了建造工程的走向及呈現結果。此外,美國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對於中華民國政府的資金援助,成為了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再現工程的強而有力後盾。
    但在探討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為了穩定國家內外局勢而實施的「再現中國」工程之前,必須先梳理中華民國政權在南京實行的《首都計畫》以及建造南京中山陵的經驗及實踐,更進一步地還必須理解中國國民黨創始者孫中山早年與立憲派人士對於未來「中國」何去何從的激辯。透過對這段早期歷史的探索及釐清,將有助於理解蔣氏政權如何透過推行特定的建築形式,作為強化其政權合法性以及凝聚國家認同之工具。
    本篇論文將聚焦於中華民國政府的三個時期:「南京十年時期」、「遷臺初期至1950年代」以及「1960年至1970年代」,梳理並分析中華民國政府在面對不同時期的社會、環境、國際關係以及政權等問題時,如何因應當前形勢而提出合適的「國家建設」解方,以及各時期國家建設策略間的承繼或斷裂等複雜關係。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in 1945,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uomintang, KM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retreated to Taiwan by the end of 1949. Faced with a crisis in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rule,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government, led by the KMT, adopted a strategy to assert its legitim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hina." This was manifested through a series of policies such as the "Representing China." The "Representing China" project involved two dimens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discours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ysical spaces.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Chiang Kai-shek, the paramount leader of the KMT and the President of the ROC, played a pivotal role.
    Chiang Kai-shek's preference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his interpretation of Sun Yat-sen's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influenced the direction and outcomes of these reconstruction efforts. Additionally, the substantial financial ai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50s to 1960s became a crucial support for the ROC government in implementing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Before delving into the "Representing China" project carried out by the ROC government after retreating to Taiwan to stabiliz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it is essential to examine the "Nanking Capital Plan" and the experiences in building the Sun Yat-sen Mausoleum. Furthermore, understanding the early debates between Sun Yat-sen and constitutionalists ab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China" is crucial. Exploring and clarifying this early history will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how the Chiang regime utilized specific architectural forms to strengthen its legitimacy and consolidate national identity.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ree periods of the ROC government: the "Nanjing Decade," the "Early Years of Relocation to Taiwan to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to 1970s." It will analyze how the ROC government responded to various societal,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regime-related challenges during these periods, proposing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xamin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ategies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回顧 3 一、戰後臺灣的文化政策:「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 3 二、戰後臺灣空間改造與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興起 5 三、國民政府首都中心的建造工程:南京「首都計畫」及「中山陵」 8 第二節 研究問題意識及研究方法 12 第三節 章節架構 13 第二章 國民政府「現代中國」的建造實驗 15 第一節 國家觀及現代中國的建立 16 一、民族主義之辨:改革派與革命派的交鋒 17 二、孫中山的民族主義與中華民國建立 23 第二節 總理魂歸之處:「南京中山陵」 28 一、中山陵推手:建築師呂彥直 32 二、中山陵的整體規劃及建築精神 34 三、象徵意義的構築與信仰中心的建立 38 第三節 現代中國的首都模型:「南京首都計畫」 45 一、首都之爭:南京還是北京? 45 二、《首都計畫》推行歷史背景 48 三、西方科學理性與東方民族主義的融合 52 四、未竟的首都之夢 57 第三章 中華民國在臺灣:道統、正當性與「再現中國」 60 第一節 戰後接收與再「中國化」政策 61 一、臺灣調查委員會與文化重建工作 61 二、街名、地名與校名的更替 63 三、精神標語的張貼 66 第二節 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內外情勢 67 一、對內鞏固領導中心 67 二、對外尋求國際支持 68 三、 1960年代的外交困境與政權正當性焦慮 70 第三節 集體意識的塑造與實踐:「再現中國」工程 72 一、孫中山崇拜與道統繼承的延續 73 二、文化地景建構的外援 81 三、空間改造的具體實踐 88 第四章 結論:「再現中國」的尾聲 106 第一節 新的信仰中心:中正紀念堂 106 第二節 想像的祖國 109 參考文獻 114

    專書
    (民國)總理奉安專刊編輯委員會編(2009)。《總理奉安實錄》。南京:南京出版社。
    [清]王夫之(1976)。《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
    Burke, P.著,許綬南譯(2005)。《製作路易十四》。臺北:麥田。
    Deyan Sudjic著 王曉剛、張秀芳譯(2005)。《建築!建築!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臺北:漫遊者文化出版。
    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2000)。《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編(1938)。《抗戰建國綱領淺說》。重慶:正中書局。
    中國實業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編輯(1953)。《自由中國實業名人傳》。臺北:中國實業。
    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纂委員會(1971)。《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年紀念國家建設叢刊第十冊》。臺北: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纂委員會。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王丰(2010)。《蔣介石宋美齡:臺灣傳奇》。臺北:博揚文化。
    王世仁(1991)。《中國建築美學論文集》。臺北:淑馨。
    王柯(2017)。《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家》。臺北:政大出版社。
    王鎮華(1984)。《中國建築備忘錄》。臺北:時報文化。
    白吉爾著、溫洽溢譯(2010)。《孫逸仙》。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石日富(1990)。《萬古常新:先總統蔣公逝世十五週年暨中正紀念堂落成十週年紀念專輯》。臺北: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巫鴻著,施杰譯(2010)。《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北京:三聯書店。
    李功勤(2010)。《艱困與榮光:臺灣政治發展史論》。臺北:幼獅文化。
    李松林(1993)。《蔣介石的台灣時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
    李恭忠(2009)。《中山陵:一個現代政治符號的誕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那志良(2004)。《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杭立武(1983)。《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
    南京市檔案館、中山陵園管理處(1986)。《中山陵檔案史料選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若林正丈(2014)。《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若林正丈,洪金珠譯(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
    凌宗魁(2015)。《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臺中:晨星。
    孫中山(1981)。《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處編(1925)。《孫中山先生陵墓圖案》。上海:民智書局。
    殷寶寧(2019)。《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秦孝儀主編(1981)。《先總統蔣公嘉言總輯:第四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三卷》。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89)。《國父全集:第三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
    國都設計技術專員辦事處編(2006)。《首都計劃》。南京:南京出版社。
    張瑞成編(1990)。《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梁思成(2000)。《中國建築史》。臺北:明文書局。
    梁思成(2016)。《中國建築藝術》。北京:北京出版社。
    梁啟超(1984)。《梁啓超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繼生(1996)。《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野島剛著,張惠君譯(2012)。《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君愷(2004)。《臺灣「民主文化」發展史研究》。臺北:記憶工程。
    陳威遠策劃、編輯,湯熙勇主編(2002)。《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1989)。《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
    陳鐵健、黃道炫(1992)。《蔣介石與中國文化》。香港:中華書局。
    傅朝卿(1993)。《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臺北:南天。
    傅朝卿(2013)。《臺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五南圖書。
    曾迺碩總纂(1988)。《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輿圖)。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湯志鈞編(1986)。《陶成章集》。北京:中華書局。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13)。《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
    黃英哲(2017)。《「去日本化」「在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
    黃景略、葉學明(2010)。《中國的帝王陵》。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楊秉德(2003)。《中國近代中西建築文化交融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廖慧燕主編(2021)。《臺灣建築50年1971—2021》。臺北: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雜誌社。
    榮孟源編(1985)。《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上冊》。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漢寶德(2004)。《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1946)。《陳長官治臺一年來言論集》。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劉寧顏總纂(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 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蔣復璁(197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賴德霖(2011)。《中國建築革命:民國早期的禮制建築》。臺北:博雅書屋。
    戴季陶(1927)。《孫文主義之哲學》。上海:民智書局。
    徐明松、倪安宇(2012)。《靜默的光,低吟的風:王大閎先生》。新北:遠景。
     
    期刊論文
    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編輯室(1986)。〈中國傳統建築的復興者─楊卓成建築師〉。《建築師》,144,48-51。
    王俊雄、孫全文、謝宏昌(1999)。〈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形成之研究〉。《城市與設計學報》,9-10,81-116。
    王柯(2003)。〈「民族」:一個來自日本的誤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7,73-83。
    王紀鯤、汪原洵、漢寶德、喻肇川、賀陳詞、蔡添壁(1975)。〈六院校建築系主任給籌建小組的一封公開信〉。《房屋市場月刊》,28,84-85。
    王家鳳(1986)。〈豈止是「雕樑畫棟」-現代中國建築在哪裡?〉。《光華》,11(3),7-18。
    王增榮(1984)。〈光復初期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1945-1956)〉。《建築師》,115,46-52。
    任天豪(2015)。〈冷戰發展與東亞傳統-戰後中華民國的正統與生存知覺試析〉。《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4,43-58。
    朱浤源(1993)。〈再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325-356。
    吳光庭(1990)。〈如何在老樹上發枝梁思成與「民族形式」的探求〉,《雅砌》,3,60-63。
    吳光庭(1990)。〈探尋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國建築語彙在台灣的發展軌跡〉,《雅砌》,3,42-59。
    吳聰敏(1988)。〈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145-158。
    呂宗麟(1994)。〈我國國族認同的袺構内涵與運作〉。《三民主義學報》,16,79-91。
    李志启(2011)。〈北京天壇的建築格局〉。《中國工程諮詢》,126,72-74。
    李恭忠(2004)。〈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86,101-111。
    李恭忠(2005)。〈建造中山陵:現代中國的工程政治〉。《南京社會科學》,6,40-44。
    李恭忠(2020)。〈“記憶之場”與國族認同—以中山陵為案例的探討〉。《南國學術》,2(4),300-312。
    李菊紅(2015)。〈南京中山陵設計者呂彥直的建築成就〉。《蘭臺世界》,8,80-82。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周守信(1980)。〈舉世最宏偉的紀念性建築物中正紀念堂的施工特色〉。《現代營建》,1(4),22-35。
    周健民(2010)。〈從建築檔案看中山陵建築〉。《中國名城》,56(5),56-60。
    林伯欣(2002)。〈「國寶」之旅:災難記憶、帝國想像,與故宮博物院〉。《中外文學》,30(9) ,227-264。
    社論(1953)。〈解除臺灣中立化應該是全球性戰略第一步〉。《自由中國》,8(4),113。
    俞國華(1980)。〈中正紀念堂之籌建〉。《近代中國》,15,20-24。
    姚育松(2011)。〈中華:中華觀念的起源和演變〉。《東亞觀念史集刊》,1,327-355。
    范銘如(2011)。〈台灣戰後初期的空間改造〉。《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337-360。
    夏鑄九(1990)。〈解讀中正紀念堂〉。《雅砌月刊》,4,52-55。
    夏鑄九(1990)。〈營造學社—梁思成建築史論述構造之理論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5-50。
    孫美琳(2019)。〈別樣的“中”與“西”—中山陵形式問題新探〉。《南京藝術學院學報》,5,83-91。
    馬曉、周學鷹(2009)。〈呂彥直的設計思想與中山陵建築設計意匠〉。《南京社會科學》,6,81-86。
    張其賢(2015)。〈正統論、中國性與中國認同〉。《政治科學論叢》,64,1-44。
    張知本(1970)。〈談道統與法統〉。《法令月刊》,21(1),3-4、12。
    張敏慎、張效通(2022)。〈評析盧毓駿教授建築及都市規劃的設計思維〉。《建築學報》,120,105-128。
    張淑雅(2011)。〈蔣介石一瞥:1950年代後期日記中的觀察〉。《臺灣史研究》,18(1),185-216。
    張敬德(1990)。〈鏡頭下的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建築師》,185,72-77。
    張靜濤、梁清一、高劭宏紀錄(1975)。〈中正紀念堂音樂廳應該如何設計及經營?本刊舉辦專家座談會紀錄〉。《音樂與音響雜誌》,27,19-26。
    張徽貞(1976)。〈中正紀念堂的籌建、構想與藍圖〉。《藝文誌》,134,42-45。
    莊永敬(2001)。〈千古功罪,誰予評說—蔣介石的歷史地位問題〉。《海峽評論》,123,52-57。
    許玉明(1978)。〈中國傳統建築現代化問題之研究─從臺北中正紀念堂之競圖的引發〉。《營建工程技術》,1,130-159。
    郭軔(1975)。〈論中正紀念館的文化意義及其建築上的基本問題〉。《新時代》,15(10),58-61。
    郭肇立(2009)。〈戰後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中華民國建築學報》,67,81-96。
    陳志華(1990)。〈漫談中正紀念堂〉。《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185,81-87。
    陳佳宏(2015)。〈二二八事件與國民黨政府在臺權力之鞏固〉。《師大臺灣史學報》,8,27-64。
    陳格理(1981)。〈中山陵建築競圖之史料介紹〉。《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75,26-34。
    陳逸杰(1998)。〈戰後台灣“中國傳統式樣新建築”發展的歷史社會分析〉。《C+A研究集刊》,7,101-114。
    陳嘉翎(2018)。〈蔣中正與張其昀之社會教育政策下的文教治理—以1950年代南海學園的起源與創生為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56,98-124。
    陳慧娟(2016)。〈南海學園一甲子—尋思文化資產的價值與重生〉。《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76,64-65。
    陳蘊茜(2006)。〈合法性與"孫中山"政治象徵符號的建構〉。《江海學刊》,2,170-176。
    陳蘊茜(2008)。〈謁陵儀式與民國政治文化〉。《開放時代》,6,頁23-38。
    陳蘊茜(2010)。〈光復初期臺灣的孫中山崇拜〉。《江蘇社會科學》,5,198-207。
    黄寶瑜(1966)。〈中山博物院之建築〉。《故宫季刊》,1(1),69-78。
    傅朝卿(1995)。〈尋求現代與傳統之平衡點-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作品中現代與傳統、造型與空間之解析(上)〉。《臺灣美術》,30,55-61。
    傅朝卿(1996)。〈尋求現代與傳統之平衡點-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作品中現代與傳統、造型與空間之解析(下)〉。《臺灣美術》,31,48-53。
    曾昭旭(1980)。〈中正紀念堂印象〉。《鵝湖月刊》,58,28-29。
    程榕寧(1979)。〈中正紀念堂〉。《幼獅少年》,36,67-73。
    黃淑鈴(2017)。〈國族打造與國家品牌化:台灣觀光論述的本土化〉。《中華傳播學刊》,31,79-115。
    黃雯娟(2014)。〈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73,79-105。
    黃綉媛(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救亡運動的四重奏:保國、保種、保教與國粹保存運動的齊鳴(1842~1912)〉。《白沙人文社會學報》,1,317-378。
    黃肇珩(1980)。〈大中至正、忠孝之門─中國道統具體化的中正紀念堂〉。《近代中國》,16,44-50。
    楊文德(1975)。〈我對「中正紀念堂」設計競賽的看法〉。《房屋市場月刊》,28,86-87。
    楊卓成(1983)。〈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建築—介紹台北市中正紀念堂〉。《中央月刊》,15(3),31-35。
    楊聰榮(1993)。〈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臺灣的中國化〉。《臺灣文藝》,138,77-113。
    經姍姍(2016)。〈南京中山陵的歷史變遷〉。《炎黃春秋》,12,14-19。
    葉政欣(2008)。「中正紀念堂」不應當被廢棄-兼論蔣介石先生對臺灣的貢獻。古今藝文,34(3),頁82-86。
    廖世璋(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3(2),160-184。
    廖孟真(1968)。〈介紹一位傑出的建築師-楊卓成〉。《中國一周》,970,16-17。
    漢寶德(1987)。〈文化的象徵?-談國家劇院與音樂廳的建築〉。《文星》,110,53-57。
    臺北市政府觀光局(1976)。〈中正紀念堂完成設計〉。《台北畫刊》,102,8-13。
    臺北畫刊編輯部(1973)。〈計劃闢建中的北市第二商業中心〉。《臺北畫刊》,67,4-7。
    趙辰(2000)。〈“民族主義”與“古典主義”—梁思成建築理論體系的矛盾性與悲劇性之分〉。《臺灣建築報導雜誌》,61,52-59。
    劉凡(1994)。〈早期中國建築師系列介紹之二—呂彥直與南京中山陵〉。《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31,114-125。
    劉文仕(2005)。〈儒家道統在傳統中國政治上的核心價值與發展—兼論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基礎〉。《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3(1),1-35。
    劉先覺口述張鵬斗整理(2008)。〈中山陵等民國建築的特色〉。《檔案與建設》,12,33-36。
    劉名峰(2010)。〈現代性與國族認同的建構:從日治時期到民主鞏固期間之再現中國時的道德視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9,159-202。
    劉麗梅(1976)。〈訪楊卓成建築師談臺北市中正紀念堂之設計〉。《建築師》,20,4-9。
    劉麗梅(1976)。〈臺北市中正紀念堂設計競圖之經過〉。《建築師》,20,2-3。
    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編輯室(1976)。〈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設計競圖參加個案作品〉。《建築師》,20,13-66。
    歐陽哲生(2016)。〈近代國家觀念之興起-以孫中山國家觀為中心的探討〉。《探索與爭鳴》,5,4-12。
    蔡明賢(2017)。〈戰後臺灣的國家權力運作與再中國化〉。《修平學報》,35,77-110。
    蔣雅君(2015)。〈精神東方與物質西方交軌的現代地景演繹─中山陵之倫理政治實踐及意象化意識形態探討〉。《城市與設計學報》,22,119–156。
    蔣雅君(2017)。〈修澤蘭與中華文化復興〉。《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86,8-14。
    蔣雅君(2017)。〈從商品陳列館到歷史博物館之「國族」象徵建構與解構〉。「『近代•神話•共同體:臺灣與日本』國際學術工作研討會」會議論文。
    蔣雅君、葉錡欣(2015)。「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39-68。
    盧毓駿(1959)。〈國立臺灣科學館建築設計旨趣〉。《中國一周》,476,2-3 +a1。
    蕭百興(2008)。〈現代都會的「中國性」反歸-戰後初期文化守成主義者以台北城市為主要基地的建築國族論述形構(1940s中~1960s末)〉。《城市與設計學報》,19,11-48。
    賴德霖(2004)。〈閱讀呂彥直〉。《讀書》,8,75-81。
    營建世界(1981)。〈國家劇院與國家音樂廳〉。《營建世界》,3,4-14。
    繆樸(1980)。〈傳統的本質─中國傳統建築的十三個特點〉,《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5(1),57-72。
    薛化元(2000)。〈選舉與台灣政治發展(1950-1969)─從地方自治選舉到總統直選〉。《近代中國》,135,34-55。
    譚四強(1978)。〈漫談中國風格〉。《建築師》,46,6。
    龐正平(1988)。〈國家戲劇院與國家音樂廳工程〉。《工程》,61(12),13-31。
    嚴月粧(1975)。〈山林中的隱者黃寶瑜〉。《房屋市場》,26,頁70。
    陳湘琴(2011)。〈都市建設與住宅計畫小組(UHDC)和聯合國顧問團研議臺灣「都市計劃法」之歷史研究〉。《環境與藝術學刊》,9,頁47-67。
    許峰源(2020)。〈國際合作在臺灣:聯合國與臺灣的都市計畫(1960~1971)〉。《檔案》,19(2),頁42-57。
    葉韻翠(2023)。〈威權時期國父紀念館的展示政治與國族想像〉。《博物館學季刊》,37(4),頁5-23。
    留啟群(2010)。〈神域與國魂—日治到戰後臺灣都市地景塑造與都市圖像中的國家意識〉。《臺灣美術》,82,頁22-39。
    黃奕智(2022)。〈民國與儒家:戰後臺灣國家論述下的禮制建築〉。《現代美術學報》,44,頁37-68。
    建築師雜誌編輯室(1979)。〈光復以來臺灣建築的回顧專集(1945-1978)〉。《建築師》,49/50,1-136。
     
    技術及研究報告
    中國文化大學(2020)。《陽明山中山樓價值評估報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2016)。《美援相關之建築文化資產評估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研究成果報告。
     
    學位論文
    碩士論文
    黃宇軒(2019)。從烏托邦的計畫藍圖到現代化城市的實現—以營邊段計劃到信義計劃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蔣雅君。
    陳禹璇(2017)。中正紀念堂場所精神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黃承令。
    蔡昀馨(2017)。臺灣戰後「中國傳統式樣的現代建築」文化資產價值之評估—以中正紀念堂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邱博舜。
    陳玉珍(2015)。展示與政治──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的政治論述。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陳翠蓮。
    陳含葦(2014)。多義的中正紀念堂?紀念空間的意義轉變。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臺北。陳東升。
    吳宜璇(2009)。文化遺產價值之詮釋—以中正紀念堂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薛琴。
    粘勝雄(2008)。人為場所中之紀念性意涵—以中正紀念堂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黃承令。
    黃嘉琪(2003)。都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轉化—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王志弘。
    石國宏(2001)。戰後台灣建築競圖中「建築樣式」與「文化表徵」關係之研究-以公共建築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黃俊銘。
    林果顯(2001)。「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薛化元。
    博士論文
    呂詠彥(2012)。空間與政治—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區的起與變(1975~2012)。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指導教授:張瑞德。
    林蕙玟(2008)。具變動力量的集體性文化資產:論標注性事件紀念物之紀念性意涵。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臺南。指導教授:傅朝卿。
    王俊雄(2002)。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臺南。指導教授:孫全文。
    楊安華(2000)。中國正統思想研究—以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在政權合法化中正當性建構為例之詮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指導教授:汪中文、林登順。
    蔡明賢(2017)。戰後臺灣的再中國化(1945-1991)。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博士論文,臺中。指導教授:黃秀政、吳政憲。
     
    電子資料庫
    近現代中國英文報紙庫1832-1953
    全文報紙資料庫(原名聯合知識庫)
    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申報》典藏版
    中山學術資料庫
     
    網頁資料
    漢寶德(2009年7月28日)。〈中正紀念堂的困局〉。取自:聯合報民意論壇http://www.npf.org.tw/post/1/6198
    高森信男(2022年4月19日)。〈幻の首都圈:從華盛頓特區至中正紀念堂,論「華國」建築中的英美基因〉。取自:典藏ARTOUCH專欄.高森信男專欄https://artouch.com/artouch-column/content-63187.html
    欣建築(2017年7月11日)。〈國父紀念館─王大閎對「中國」紀念性建築的現代想像〉。取自:XINMEDIA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32522
    伍仟年策展暨編輯室(2022年6月)。〈中國建築宗師楊卓成先生〉。取自:伍仟年線上博物館 網址:https://reurl.cc/qZ3W8E
    政府公報資訊網 網址:https://gaz.ncl.edu.tw/index.jsp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網址:https://das.nlpi.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國父孫中山紀念網 網址:http://www.sinofather.org
    中央研究院南京百年歷史地圖 網址:https://gis.sinica.edu.tw/nanjing/wmts

    西文圖書
    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1st ed. New York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James S. Duncan, Nuala C. Johnson, and Richard H. Schein.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1st ed.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Neil H. Jacoby. U. S. Aid to Taiwan.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ent. 1st ed.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6. 
    Charles D. Musgrove. China’s Contested Capital: Architecture, Ritual, and Response in Nanjing. 1st ed.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