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馥瑜
論文名稱: 胡錦濤時期中國大陸與土耳其政治經濟關係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n Sino-Turkish Relationship during Hu-Jintao Period
指導教授: 范世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中國大陸土耳其疆獨東突
英文關鍵詞: Sino-Turkish, China, Turkey, East Turkesta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9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大陸與土耳其兩個看似沒有關係的國家,其實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有互動,冷戰期間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沒有太多互動。兩國在1971年建交,冷戰結束後兩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甚至在2010年進行聯合空軍演習,同時習近平在上任前後訪問土耳其,足以見到土耳其在中國大陸眼中的重要性。本文之目的在於探討胡錦濤時期兩國間的互動,負面的有疆獨問題及能源的競爭,疆獨問題長期存在兩國關係中,大陸方面絕對不願意退讓的。兩國在政治、戰略上的互動良好,貿易額也越來越大,同時土耳其到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整體來說,儘管有負面因素存在,雙方的關係仍朝正面發展。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urkey started a long time ago, but due to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wo of them did not interact much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as established in 1971, after the cold war, two of them had much more
    cooperation than the past. Even though the East Turkestan Movement remained a problem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still getting closer during the Hu- Jintao period.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creased and two of them cooperated in the realm of politics and military, a joint military exercise was even being held during the year 2010. Even though the problem of East Turkestan remained, by and larg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mproved.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3 第四節 名詞定義 ......................................................... 14 第二章 胡錦濤上台前兩國關係 ..........................................................31 第一節 歷史背景 ......................................................... 31 第二節 冷戰時期中土關係(1949-1991) ......................................................... 46 第三節 冷戰後中土關係(1991-2002) ......................................................... 51 第四節 小結 ......................................................... 54 第三章 胡錦濤時期中、土間之正面交流 ......................................................... 57 第一節 兩國的外交原則 ......................................................... 58 第二節、政治及戰略關係 ......................................................... 65 第三節、經濟 ......................................................... 74 第四節 教育 ......................................................... 80 第五節、 小結 ......................................................... 83 第四章 影響中、土關係之負面因素 ......................................................... 87 第一節 疆獨問題 ......................................................... 87 第二節 能源競爭 ......................................................... 94 第三節、小結 ........................................................ 104 第五章 結論 ........................................................ 105 參考資料 ........................................................ 111

    中文書籍
    Joshua S. Goldstein、Jon C. Pevehouse 著(2007)。歐信宏、胡祖慶譯(2007)。 《國
    際關係》(二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方天賜、孫國祥著(2007)。收錄於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台
    北:揚智文化。
    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1994)。林添貴、顧淑馨譯(1998)。《大
    外交》。臺北市 : 智庫文化。
    吳興東(2006)。《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台北:三民書局。
    林碧炤(2006)。《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市:五南圖書。
    哈雷路克(1958)。《土耳其史論》。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柳克述(1968)。《土耳其革命史》。台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
    柳克述(1979)。《土耳其復興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胡繩主編(1991)。《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黨史出版社。
    徐中約(2002)。《中國近代史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秦文志(2006)。《中國共產黨文化歷史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出版社。
    曹雄源、廖舜右著(2007)。收錄於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台
    北:揚智文化。
    陳欣之著。張亞中主編(2007)。收錄於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
    台北:揚智文化。
    焦鬱鎏(2009)。《新疆之亂:沒有結束的衝突》。香港:明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委員會(1993)。《新疆地方史》。烏魯木齊:新疆大學
    出版社。
    楊兆鈞(1990)。《土耳其現代史》。雲南,雲南大學出版。
    齊若蘭、洪慧芳譯,歐尼爾著(2012)。《高成長八國—金磚四國與其他經濟體的
    新機會》。台北:天下文化。
    劉彥(1962)。《中國外交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劉學銚(1987)。《匈奴史論》。台北:南天書局。
    劉學銚(2011a)。《突厥汗國狼的子孫》。台北: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歐尼爾(Jim O'Neill)著(2012)。齊若蘭、洪慧芳譯。《高成長八國—金磚四
    國與其他經濟體的新機會》。台北:天下文化。
    蔡東杰(2011)。《西洋外交史》。台灣:風雲論壇出版社。
    研究報告
    章文光、覃朝霞、華博、文曉初、馬振濤、安蕊、蔡翔編著(2010)。《投資土
    耳其》(中國對外投資促進國別/地區系列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
    共和國商務部。
    Öniş, Z. (2010). Multiple Faces of the “New” Turkish Foreign Policy: Underlying
    Dynamics and a Critique. GLODEM Working Paper Series 04/2010. Istanbul: Center
    for Globalization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Koç University.
    中文期刊
    王雅津、吳佳儒(2010)。<全球金融危機下海外直接投資趨勢分析>。《多國
    籍企業管理評論》4 卷(1 期)。頁:95-118。
    王禮茂、方葉兵(2005)。<中國與週邊國家在資源領域的合作與競爭>。《資源
    科學》27 卷(3 期)。頁:9-14。
    朱雪瑛(2005)。<「民主和平論」之分析與美國「推廣民主」戰略>。《台灣民
    主季刊二卷》(一期)。頁:123-158。
    朱景鵬(2008)。<土耳其加入歐盟之進程與爭辯>。《問題與研究》47 卷(3
    期)。頁:75-103。
    呂建文(2010)。<冷戰後世紀民族主義的新類型-民族分離主義和泛民族主義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卷(36 期)。頁:90-91。
    李松松(2011)。<略論岑伸勉的突厥史研究>。《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2卷》
    (2期)。頁:60-62。
    李捷、王婷婷(2010)。<疆獨、藏獨的國際化研究>。《廣西民族研究》(2
    期)。頁:25-36。
    肖憲(2011)。<構建中國與土耳其新型戰略合作關係>。《西亞非洲》(9 期)。
    頁:14-28。
    侍建宇(2010)。<中國的反恐論述與新疆的治理>。《二十一世紀評論》(117
    期)。頁:14—20。
    侍建宇、傅仁坤(2010)。<烏魯木齊七五事件與當代中國治理新疆成效分析>。
    《遠景基金會季刊》十一卷(四期)。頁:149-190。
    明安香(2008)。《傳媒全球化與中國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被
    引用於徐蕙萍以及徐雅萍(2008)。<中共在海外遍設「孔子學院」初探—從文化間傳播角度觀察>。《復興崗學報》(92 期)。頁:269-296。
    段昌國(2005)。<同盟會與中國現代化運動>。《人文及管理學報》(二期)。
    頁:277-298。
    秦正為(2008)。<十月革命的當代審視-兼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歷史意
    義>。《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 期。頁:5-10。
    康四維(2008)。<東突厥問題探源-新疆「三區革命」研究>。《展望與探索》
    6 卷(10 期)。頁:42-59。
    康四維(2012)。<中蘇共分裂下的東突議題>。《展望與探索》10 卷(4 期)。
    頁:30-48。
    康四維(2012)。<中蘇共分裂下的東突議題>。《展望與探索》第10 卷,第
    四期。頁38。
    康四維a(2012)。<東突議題國際化研究>。《東亞研究》43 卷(2 期)。頁:
    101-143。
    張雅君(2005)。<中共反恐外交的實踐與成效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8
    卷(1 期)。頁:53-83。
    張新平(2003)。<關於突厥和泛突厥主義的探討>。《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3 期)。頁:3。
    敏敬(2006)。<凱末爾主義與泛突厥主義探析>。《世界民族》(6 期)。頁:
    11-18。
    許志嘉、趙建民(2009)。<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的「和諧世界觀」:理論與意涵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0 卷(1 期)。頁1-44。
    陸衛生(2009)。<匈奴最後到了哪裡>。《國學》2009 卷,8 期。頁:53。
    劉國華(2004)。<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國際戰略思想比較>。《湖南科技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7 卷(5 期)。頁:22-27。
    劉學銚(2011)。<北匈奴西徙與阿提拉王國>。《中國邊政》187 期。頁:1-50。
    龍舒甲(2003)。<論裏海能源與外高加索地區安全之關係>。《問題與研究》
    42 卷(2 期)。頁:93-113。
    鄺豔湘(2007)。<經濟相互依賴與國際和平>。《外交評論》(94 期)。頁:65-72。
    外文書籍
    Chow, C. Y. (2008). The “One China” Dilemma.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Davutoğlu, A. (2001). Stratejik Derinlik- Türkiyenin Uluslararası Konumu. İstanbul:
    Küre Yayın.
    Yitzhak, S. (2009). Ethno Diplomacy- the Uyghur Hitch in Sino- Turkish Relations.
    Singapore: Institur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外文期刊
    Clinton, H. ( 2011).”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Issue 189. 56-63。
    Cornell, S. E. (2012). “What Drives Turkish Foreign Policy?” . Middle West Quarterly,
    Vol. 19, Issue 1. 13-24.
    Çolakoğlu, S. (2012). “Turkey’s East Asian Policy: From Security Concerns to Trade
    Partnerships.” Perspective. Volume 17, Issue 4. 129-158.
    Davutoğlu, A. (2008 ). "Turkey’s Foreign Policy Vision: Assessment of 2007."
    Insight Turkey,Vol. 10, Issue 1. 77-96.
    Doyon, J. (2011) . "Xinjiang and Sino-Turkish Ties." China Perspective. Issue 1:
    75-76.
    Drezner, D. W. (2011),” And China Isn’t Beating The U.S.”, Foreign Policy , Issue
    184: 67.
    Huntington, S. P. (1993).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72, Issue 3.
    22-49.
    Journal of Pipeline Engineering Editorial (2008). "Turkey pushes new pipeline."
    Journal of Pipeline Engineering. Vol. 7 Issue 3.147-148.
    Nye Jr., Joseph S. (2009) ;"Wang Jisi.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 31, Issue
    2. 18-22.
    Sümer, F. ( 2013).”Turkey’s Changing Foreign Policy and the Arab Spring.” The
    Innovation Journal: The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 Journal, Vol.18, issue 1. 1-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