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浩堯
Hung, Hao-Yao
論文名稱: 民初社會中的土匪形象(1912~1937)
Bandits Images in the Early Society of Republican China(1912~1937)
指導教授: 陳惠芬
Chen, Hui-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2
中文關鍵詞: 土匪土匪形象
英文關鍵詞: Bandits, Bandits' Imag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6下載:7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世紀初中國鄉村社會所面臨的危機,可由民初深刻的土匪現象來觀察。在舊有鄉村社會秩序崩解、而現代化國家尚未成型之際,許多中國人選擇為匪,並活躍在全面軍事化的政治和社會舞台。
    本文旨在透過民初不同社會群體之不同視角,探討民初土匪在不同語境中所呈現的多元形象,以及背後所隱藏的社會文化意涵。
    作為一種經歷,土匪對於不同的經歷者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鄉村居民而言,土匪是無可避免的生活現實,其往往依據與土匪的人際地域親疏關係,展現其對土匪不同評價。但對於負責地方防禦事務的鄉村菁英而言,土匪往往成為地方史志中主要的反派角色。而那些遭中國土匪綁票的外國人,他們將中國土匪當作中國人加以辨識,並將民初土匪視為新型態的「黃禍」。
    有感於外國人對中國土匪的負面宣傳,中國知識份子開始將土匪問題納入國家議題之中。由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迫切危機,促使知識份子在關心國家危亡之時,將土匪問題視為國家的「病徵」。也因此,民初知識份子嘗試以科學研究的方式理解土匪,並為土匪問題尋求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根本解決之道。
    也由於受到寫實主義以及革命現實主義的影響,民初知識份子在其文學作品中往往表達了他們的民族主義情感。在這些作品之中,鄉村的土匪故事可以是民族精神的展現、國家問題的具體而微、甚或是革命理想人格的投射。土匪這個角色,在民初的文學作品中遂成為知識份子民族國家關懷語言中一組象徵性的符號。
    總之,民初土匪在社會中所展現的多元形象,反映了民初社會不同群體的不同中心關懷。這些關懷本身,無疑是民初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risis of rural China society could be observed from the impressive phenomenon of bandits in Republican China. When the old rural order collapsed and the modern country wasn’t built yet, many people chose to become bandits, and they lead active roles in the militarized politics and society.
    This study refers to not only diverse images of bandits in different contexts but also the deeper social and culture meanings through different view points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
    As experiences, bandits meant differently to separate groups of people. For village inhabitants, bandits were the inevitable reality.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ndits depended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habitants and them. However, for those village elite who were in charged of defense, the bandits were the villains of local history. As for those foreigners who were kidnapped, the bandits were known as “Chinese”. Thus, they regarded Chinese bandits as a new term of “yellow peril”.
    Being ashamed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Bandits Country”, Chinese intellectuals came to consider bandits as a national issue. Under the urgent crisis of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while the intellectuals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country, they viewed the bandits as a symptom of the country. So, the intellectuals tried a scientific way to figure out the bandit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from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ways.
    Influenced by realism and revolution,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China expressed their nationalistic passion in their literal works. In these works, the roles of bandits could be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ism, problems of the country, and even the reflection of the revolutionaries’ ideal characteristics. In literal works of modern China, “Bandits” became a series of symbolic signs that intellectuals cared for the nation.
    To sum up, the bandits in the early era of Republican China showed a variety of images that reflect different concerns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 The concerns, undoubtedly, are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撰寫大綱及資料說明 14 第二章 民初土匪活動概述 19 第一節 民初土匪的生成背景 20 第二節 民初土匪勢力的擴大化 58 第三章 經歷者的土匪陳述 74 第一節 鄉民的土匪記憶       76 第二節 地方記者者的「匪禍」書寫 99 第三節 「洋票」眼中的「中國土匪」 116 第四章 公共議題中的土匪問題 138 第一節 作為國家病徵的土匪 140 第二節 作為社會問題的土匪 163 第三節 解決土匪之道的提出 179 第五章 文學想像中的土匪 191 第一節 民族主義話語中的土匪特質 193 第二節 城市作家的鄉村土匪故事 210 第三節 革命敘事中的土匪角色 225 第六章 結論 240 徵引書目 245

    一、檔案、史料、工具書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三)》,秦孝儀主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版,1981)。
    《中國經濟年鑑集成》(台北:宗青圖書公司,1980),第13冊。
    《水滸傳資料滙編》,朱一玄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北洋軍閥(1921-1928)》,中國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湖北:武漢出版社,1989)。
    《白朗起義》,杜春和主編,(北京: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
    《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上)》,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編輯委員會,(台北:黎明,1984)。
    《近代中國土匪實錄》,《河北文史資料》編輯部編,(北京:群眾出版社,1992),上中下三冊。
    《洋票與綁匪-外國人眼中的民國社會》,徐有威,貝思飛(Phil Billingsley)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匪禍》,文芳主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
    《辭海》,夏征農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二、方志

    丁世恭修,劉清如纂,《館陶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6年刊本。
    王秀文修,張庭馥纂,《許昌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23年石印本。
    王嘉猷修,嚴綏之纂,《莘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7年重修鉛印本。
    王蒲園纂,《重修滑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2年鉛印本。
    朱撰卿、高景祺纂,《淮陽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4年鉛印本。
    呂學元修,嚴綏之纂,《德平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5年鉛本。
    李經野纂修,《曲阜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4年鉛本。
    周竹生修,靳維熙纂,《民國東阿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4年鉛印本。
    周秉彝修,劉瑞璘纂,《鄭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1年重印刊本。
    苗恩波修,劉蔭歧纂,《陵縣續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6年鉛本。
    郁濬生纂修,《續修鉅野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21年刊本。
    孫椿榮修,張象明纂,《靈寶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5年重修鉛印本。
    徐子尚修,張樹梅等纂,《臨清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4年鉛本。
    張志熙修,劉靖宇纂,《東平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6年鉛本。
    張鳳臺修,李見荃纂,《林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2年石印本。
    梁中權修,于清泮纂,《齊東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5年石印本。
    梁建章修,于清泮纂,《霑化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5年石印本。
    梁鍾亭修,張樹海纂,《續修清平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6年鉛印本。
    陳善同纂,《重修信陽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6年鉛印本。
    陳銘閣纂修,《重修正陽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6年刊本。
    劉蓮青、張仲友纂修,《鞏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7年刊本。
    歐陽珍修,韓嘉會纂,《陝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6年鉛印本。
    潘龍光修,張嘉謀纂,《西華縣續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8年鉛印本。
    黎德芬纂修,《夏邑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20年石印本。
    謝錫文修,許宗海纂,《夏津縣志續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4年鉛本。
    韓嘉會纂修,《新修閿鄉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932年鉛印本。

    三、報紙類

    天津《大公報》
    1913年8月21日。
    1923年5月11日。
    1923年5月14日。
    1923年5月18日。
    1923年5月26日。
    1923年6月7日。
    1923年6月16日。
    1928年3月10日。
    1931年7月29日。
    1931年8月7 日。

    《民立報》
    1912年2月13日。

    《民國日報》
    1918年9月14日。

    《申報》
    1923年7月24日。
    1923年8月21日。
    1925年9月25日。
    1930年1月6日。

    《時報》
    1918年4月25日。
    1918年7月24日。
    1918年9月10日。

    《晨報》
    1923年4月27日。
    1923年8月24日。
    1923年10月16日。

    《順天時報》
    1914年4月23日。
    1923年5月10日。
    1923年8月24日。

    《臺灣日日新報》
    1923年5月11日。
    1923年5月8日。

    四、專書

    丁文江,《民國軍事近紀》(台北:文海,1971)。
    孔海亞,《憂鬱的東北人-端木蕻良傳》(台北:業強,1998)。
    巴金著,李小林編,《巴金小說精編》(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3)。
    方維保,《紅色意義的生成-20世紀中國左翼文學研究》(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2003)。
    王寰鵬,《左翼至抗戰:文學英雄敘事的當代解釋》(山東:齊魯出版社,2005)。
    冉光海,《中國土匪》(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
    任桐,《徘徊於民本與民主之間:《大公報》政治改良言論述評:1927~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冰心,《寄小讀者》(台北:新潮社,1992)。
    朱新繁,《中國農村經濟關係及其特質》(上海:新生命書局,1930)。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鄭明萱譯,《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台北:麥田出版,1988)。
    艾蕪,《南行記》(上海:文化生出版社,1939)。
    艾蕪著,唐文一編,《艾蕪》(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老舍著,舒乙編,《老舍》(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何西亞,《中國盜匪問題之研究》(上海:泰東書局,1925)。
    何凝(瞿秋白)編,《魯迅雜感選集》(貴州:貴州教育出版社,2001)。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1995)。
    吳宓,《吳宓日記》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89)。
    吳組緗,《苑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吳蕙芳,《民初直魯豫盜匪之研究(一九一二~一九二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宋教仁,《宋教仁先生文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2)。
    宋教仁,《我之歷史》(台北:文星,1962)。
    李宏圖、王加豐選編,《表象的敘述-新社會文化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
    李金錚,《民國鄉村借貸關係研究-以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李烈鈞,《李烈鈞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1996)。
    沙汀著,李淑英編,《沙汀》(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沈從文,《沈從文自傳》(台北:聯合文學,1990)。
    沈從文,《阿黑小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沈從文,《貴生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貝思飛(Phil Billingsley)著,徐有威等譯,《民國時期的土匪》(Bandits in Republican Chin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周寧編著,《龍的幻象(中國的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5月)。
    林.杭特(Lynn Hunt)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市:麥田出版,2002)。
    林語堂,《人生的歸宿》(河口:海南出版社,1997)。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2004)。
    邵雍,《中國近代綠林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長野朗,《土匪、軍隊、紅槍會》(東京:支那問題研究所,1931)。
    長野朗,《中國社會組織》(上海:光明書局,1930)。
    俞汝捷編,《姚雪垠》(香港:三聯書店,1994)。
    哈羅德•伊薩克斯(Harold Robert Isaacs)著,于殿利、陸日宇譯,〈美國的中國形象〉(American Images of China)(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
    姜智芹,《文學想像與文化利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姚雪垠,《長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茅盾著,吳福輝編選,《茅盾》(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施耐庵、羅貫中著,凌賡、恆鶴、刁寧校,《容與堂本水滸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夏明方,《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徐明聰,《陶行知評傳》(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徐珂,《清稗類鈔》(台北:臺灣商務,1966)。
    晏陽初,《晏陽初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一卷。
    烏建玉、張占斌、陳玉峰,《現代中國農村經濟的演變》(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撰,《剿匪戰史》(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成文出版社,1967)。
    張恨水,《水滸新傳》(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93)。
    梁啟超,《梁啟超文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曹保明,《土匪》(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
    盛巽昌,《毛澤東與水滸傳》(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
    許紀霖,《知識份子十二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台北:英文漢聲出版,2006)。
    郭沫若,《女神》(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陳舜德,《閒話宛西集》(台北:唯勤出版社,1997)。
    陳穎,《中國英雄俠義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章開沅等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商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五集(台北:聯經,1980)。
    彭先國,《民國湖南土匪史探》(長沙:岳麓書社,2002)。
    馮玉祥,《我的生活》(上海:教育書店,1947)。
    馮和法,《農村社會學大綱》(上海:黎明書局,1934)。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黃宗智(Philip C. C. Huang)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黃侯興,《郭沫若的文學道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楊逵著,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第九卷。
    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獄中札記》(台北:谷風,1988)。
    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謀殺》(台北:遠流,2001)。
    聞一多著,劉殿祥編,《聞一多》(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趙清,《袍哥與土匪》(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台北:商務,1989)。
    駱賓基,《駱賓基》(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歐陽昱〔澳〕著,《表現他者:澳大利亞小說中的中國人1888~1988》(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蔣方震,《蔣百里全集》第四輯,(台北:傳記文學,1971)。
    蔣光慈,《蔣光慈小說精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
    蔡少卿,《民國時期的土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鄭也夫,《知識份子研究》(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鄭大華,《民國鄉村建設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鄭大華,《梁漱溟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鄭爰諏原編,朱源達修正,《中華民國刑法集解》(上海:世界書局,1928)。
    鄭起東,《轉型期的華北農村社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魯迅,《華蓋集》,(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
    魯迅,《魯迅全集》(台北:谷風出版社,1980),第四卷、第六卷。
    魯迅著,汪暉編選,《魯迅》(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臧冠華,《耿耿孤忠-馬占山傳》(台北:近代中國,1983)。
    戴玄之,《紅槍會》(台北:食貨出版社,1973)。
    薛暮橋,《中國農村經濟常識》(上海:新知書店,1937)。
    謝振民,《中華民國立法史》(上海:正中書局,1948)。
    蕭紅著,劉慧英編,《蕭紅》(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繡虎生,《紅槍會奇俠傳》(上海:中西書局,1929),台北古亭書房翻印本。
    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台北:三民,1993)。
    蘇遼,《民國匪禍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嚴景耀,《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Alabaster, E,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 Chinese, Criminal Law(Taipei:Cheng Wen [reprint],1968)。
    Anderson, Marston,The Limits of Realism: 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 Period(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Bertram, James,First Act in China: The Story of The Sian Muting(New York:Viking,1938)。
    Billingsley, Phil,Bandits in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Buck, J. Lossing,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 : a study of 16,786 farms in 168 localities, and 38,256 farm families in twenty-two provinces in China, 1929-1933(Shanghai:Commercial Press,1937)。
    Chang, Chung-li,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5)。
    Cohen, Paul A.,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Cohen, Paul A.,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Duara, Prasenjit,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Eberhard, Wolfram,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Leiden,1965)。
    Elvin, Mark,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Fitzgerald, John,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Friedman, Edward,Backward Toward Revoluti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Par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Gilbert, Rodney,What’s Wrong with China?(London: J. Murray ,1926)。
    Hobsbawm, Eric J.,Bandits(New York:The New Press,2000)。
    Hobsbawm, Eric J.,Primitive Rebels: Studies in Archaic Forms of Social Movement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New York:W. W. Norton,1965)。
    Hsia, Chih-tsing,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Huang , Philip C. C.,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Kataoka, Tetsuya,Resistance and Revolution in China : The Communists and the Second United Front(Berkley:University of Canifornia Press,1974)。
    Kinkley, Jeffrey C.,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87)。
    Kipling, Rudyard,Collected Verse of Kipling(New York: Doubleday, 1915)。
    Kuhn, Philip A.,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Myers, Ramon H.,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opei and Santung, 1980-1949(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erkins, Dwight,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Chicago:Aldine,1969)。
    Powell , J.B.,My Twenty-Five Years in China(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5)。
    Said, Edward W.,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4)。
    Said, Edward W.,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New York:Vintage Books,1996)。
    Schram, Stuart R.,Mao Tse-tung(Harmondsworth:Penguin,1966)。
    Selden, Mark,China In Revolution: The Yenan Way Revisited(New York:M. E. Sharpe,1995)。
    Sheridan, James E.,Chinese Warlord: The Career of Feng Yu-hsian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Shils, Edward,The I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Other Essay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
    Snow, Edgar,Red Star Over China(New York:Grove Press,1961)。
    Wakeman, Jr. Frederic,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Young, Ernest, P.,The Presidency of Yuan Shin-k’ai – 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7)。

    五、期刊

    R.H. Tawney著,蔣廷黻譯,〈中國的教育〉,《獨立評論》,1933年2月19日。
    〈法令〉,《東方雜誌》第十二卷第一號,1915年1月1日。
    〈新年的夢想〉,《東方雜誌》,第三十卷第一號,1933年1月1日。
    子寬,〈土匪之勝利〉,《國聞週報》,第三卷第八期,1925年3月7日。
    牛敬忠,〈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綏遠的匪患〉,《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三年第四期,1993年12月。
    王天從,〈劉鎮華將軍和辛亥革命〉,《藝文志》,第六十七期,1971年4月1日。
    王天獎,〈民國時期河南「土匪」略論〉,《商丘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11月。
    王宗虞,〈試論白朗起義的性質〉,《史學月刊》,1964年第十二期,1964年12月。
    王星拱,〈今日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東方雜誌》,第二十一卷第二十號,1924年10月25日。
    王留現、廉敬灝、朱幼華、周少祥、王孝楚整理,〈白朗起義始末〉,收錄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主編,《河南文史資料》第一輯(河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
    王善中,〈如何理解白朗起義〉,《中州學刊》,1982年第二期,1982年4月。
    王輝祖,〈一轍〉,《東方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二號,1925年1月25日。北溟,〈獸性問題〉,《東方雜誌》,第二十三卷第十五號,1926年8月10日。
    史向宏,〈關於白朗起義〉,《江海學報》,1961年第九期,1961年9月。
    巨緣,〈文明的列強野蠻的中國?〉,《嚮導》,第二十六期,1923年5月23日。
    民質,〈我〉,《東方雜誌》,第十三卷第一號,1916年1月1日。
    田志和,〈近代東北鬍匪述要〉,《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二年第三期,1992年5月。
    北溟,〈獸性問題〉,《東方雜誌》,第二十三卷第十五號,1926年8月10日。
    白水,〈白朗起義與革命黨人關係述論〉,《史學月刊》,1986年第一期,1986年2 月。
    任鴻雋,〈造亂與止亂〉,《獨立評論》,第六十四號,1933 年8月20日。
    全國商會聯合會,〈裁兵問題〉,《東方雜誌》,第十九卷第十三號,1922年7月10日。
    吉雲,〈關中見聞記(下)〉,《獨立評論》,第二十九號,1932年12月4日。
    如生,〈四川灌縣的農村〉,《東方雜誌》,第三十三卷第二號,1936年1月16日。
    旭生,〈教育罪言(三)〉,《獨立評論》,第三十號,1932年12月11日。
    何西亞,〈甲子大戰後全國軍隊之調查〉,《東方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一號,1925年1月10日。
    何思源,〈士大夫教育之惡果及教育改造途徑-求生教育〉,《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六號,1934年3月16日。
    何會源,〈論軍費〉,《獨立評論》,第一○九號,1934年7月14日。
    何粹,〈裁兵〉,《東方雜誌》,第十七卷第二號,1920年1月25日。
    別琳,〈臨城劫車案引發的中外交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四期,2005年7月。
    吳至信,〈中國農民離村問題〉,《東方雜誌》,第三十四卷第十五號,1937年8月1日。
    吳至信,〈中國農民離村問題(續)〉,《東方雜誌》,第三十四卷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號,1937年12月16日。
    吳景超,〈智識份子下鄉難〉,《獨立評論》,第六十二號,1933年8月6日。
    吳景超,〈裁兵問題的研究〉,《獨立評論》,七十二號,1933年10月12日。
    吳蕙芳,〈“社會盜匪活動”的再商榷-以臨城劫車案為中心之探討〉,《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1994年7月。
    吳蕙芳,〈老洋人活動始末〉,《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7期,1995年9月。
    吳蕙芳,〈大陸學界有關民國盜匪之研究〉,收錄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祕書處編輯,《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8)。
    呂傳俊,〈巨匪劉桂棠禍魯及其滅亡〉,《山東史志資料》(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
    巫寶三,〈鄉村人口問題〉,《獨立評論》,第一三四號,1935年1月6日。
    廷黻,〈跋燕先生的論文〉,《獨立評論》,第七十四號,1933年10月19日。
    李宏略,〈數字中底農家生活〉,《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七號,1934年4月1日。
    李永昌,〈卡爾梅柯夫匪幫的覆滅〉,《黑河學刊》,一九八八年第三期,1988年9月。
    李國強,〈老洋人〉,《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人物傳記》,第二十一輯,1986年2月。
    李景漢,〈深入民間的一些經驗與感想(上)〉,《獨立評論》,第一七九號,1935年12月1日。
    李道文,〈湘西匪患探源〉,《吉首大學學報》,一九八八年第四期,1988年12月。
    杜春和,〈關於白朗起義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1981年1月。
    沈松僑,〈地方菁英與國家權力-民國時期的宛西自治,1930~194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92年6月。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
    沈淪,〈好買賣〉,《東方雜誌》,第三十二卷第四號,1935年2月16日。
    汪華,〈冬防〉,《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十七號,1934年9月1日。
    汪華,〈招安〉,《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二號,1934年。
    辛業,〈民國初期的兵變與山東社會〉,《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2期。
    辛業,〈從社會調控功能的缺失看民初山東土匪的蜂起〉,《理論學刊》,2006年4期。
    來新夏,〈談民國初年白朗領導的農民起義〉,《史學月刊》,1957年第六期,1957年6月。
    叔永,〈民間寂苦〉,《獨立評論》,第三十一號,1932年12月18日。
    孤航,〈紅鬍子的生活觀〉,《東方雜誌》,第二十四卷第十三號,1927年7月10日。
    宗淹,〈裁兵計畫的討論〉,《東方雜誌》,第十九卷第十四號,1922年7月25日。
    房守志,〈東邊地區土匪活動略述〉,《東北地方史研究》,一九八八年第四期,1988。
    易尚琪,〈裁兵造林商榷書〉,《東方雜誌》,第十九卷第十三號,1922年7月10日。
    林建發,〈白狼軍性質分析〉,《食貨月刊》復刊,第十五卷第九、十期合刊本,1986年4月1日。
    杯水,〈救國的幾個先決問題〉,《獨立評論》,第七十一號,1933年10月8日。
    金聲,〈學理上之外力干涉論〉,《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十一號,1923年6月10日。
    侯樹彤,〈論中國人〉,《獨立評論》,第一八三號,1935年12月29日。
    南雁,〈老洋人也死了〉,《東方雜誌》第二十一卷第三號,1924年2月10日。
    南雁,〈臨城土匪大掠津浦車〉,《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八號,1923年4 月25日。
    南雁,〈臨城刦車後的官匪交涉〉,《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九號,1923年5月10日。
    南雁,〈臨城刦車土匪收撫成功〉,《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十一號,1923年6月10日。
    南雁,〈小事化大的安徽匪亂〉,《東方雜誌》,第二十四卷第十四號,1924年7月25日。
    南雁,〈臨城刼車案中的十六國賠償通牒提出了〉,《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十四號,1923年7月25日。
    南雁,〈鐵路共管聲中的大舉剿匪〉,《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十七號,1923年9月10日。
    南雁,〈臨城刼車案的對外屈服〉,《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二十一號,1923年11月10日。
    南雁,〈豫省匪勢與老洋人部譁變〉,《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二十二號,1923年11月25日。
    政之,〈靜穆的悲哀〉,《國聞週報》,第二卷第二十一期,1924年6月11 日。
    胡叔農,〈平先生〉,《東方雜誌》,第二十三卷第六號,1926年3月25日。
    胡適,〈從農村救濟談到無為的政治〉,《獨立評論》,第四十九號,1933年5月7日。
    俍工,〈故鄉帶來的禮物〉,《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一號,1923年1月10日。
    孫江,〈革命、土匪與地域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八十期,2003年12月號。
    徐有威,〈一書兩譯話土匪-評埃瑞克.霍布斯鮑姆著,李立瑋、谷曉靜譯:《匪徒:秩序化生活的異類》及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鄭明萱譯:《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二十一世紀》,第67期,2001年10月。
    徐炳昶,〈西安通信〉,《獨立評論》,第四十六號,1933年4月16日。
    徐紅旗、喬高麗,〈試論“白朗之死”〉,《平頂山師專學報》(河南),第16卷增刊(2001年8月)。
    徐樹海、陳蘭芝,〈民國初期山東土匪的新特點〉,《綏化師專學報》,2003年4期。
    朔,〈抱犢崮與梁山泊〉,《東方雜誌》,第二十一卷第八號,1924年4月25日。
    郝綸,〈犯罪與社會〉,《東方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一號,1935年1月1日。
    高力克,〈鄉土社會與中國現代性〉,《二十一世紀》,1994年2月號,總第二十一期。
    高樂才,〈「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土匪抗日述略〉,《社會科學戰線》,一九九二年第四期,1992年10月。
    高樂才,〈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土匪問題〉,《民國檔案》,一九九二年第三期,1992年8月。
    夏志清,〈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收錄於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堅瓠,〈兵與匪〉,《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七號,1923年4月10日。
    堅瓠,〈國際共管〉,《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十一號,1923年6月10日。
    張介侯,〈淮北農民之生活狀況〉,《東方雜誌》,第二十四卷第十六號,1927年8月25日。
    張佩國,〈質疑近代中國鄉村史的概念化書寫〉,收錄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暨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編《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張欣,〈論軍閥時期的兵源匪化〉,《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4期。
    張杰,〈民國川省土匪、袍哥與軍閥的關係〉,《江蘇社會科學》,一九九一年第三期,1991。
    張知寒、王學典,〈臨城劫車案述論〉,《齊魯學刊》,一九八三年第五期,1983年9月。
    張思明,〈經濟破產中之中國教育〉,《東方雜誌》,第三十卷第十八號,1933年9月16日。
    張孺海,〈民國時期湘鄂邊區匪禍民變原因初探〉,《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年第三期,1990年5月。
    張灝,〈中國近百年來的革命思想道路〉,《歷史月刊》,1997年2月號。
    曹立新,〈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農民》報〉,《二十一世紀》,2004年10月號,總第八十五期。
    許倬雲,〈漢代中國體系的網路〉,收錄於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臺灣商務,1986)。
    陳傳海,〈二十年代初期河南多「匪」淺析〉,《河南史志資料》,第七輯,1984年11月。
    陳傳海,〈老洋人起義〉,《近代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三期,1985年5月。
    陳醉雲,〈復興農村對策〉,《東方雜誌》,第三十卷第十三號,1933年7月1日。
    陳震異,〈兵變與聯市自治〉,《東方雜誌》,第十八卷第十六號,1921年8月25日。
    陸世益,〈蔣百里裁兵計畫書批評〉,《東方雜誌》,第十九卷第十九號,1922年10月10 日。
    章元善,〈國難中救災問題〉,《獨立評論》,第十二號,1932年8月7日。
    傖父,〈中華民國之前途〉,《東方雜誌》,第八卷第十期,1912年4月1日。
    傖父,〈政治上紛擾之原因〉,《東方雜誌》,第十五卷第二期,1918年2月1日。
    彭一湖,〈我之無識的自白與對於今後時局的真覺悟〉,《東方雜誌》,第十九卷第二號,1922年1月25日。
    彭先國,〈從文化視角看民國土匪亞文化〉,《學術論壇》,2000年1期。
    萲伯,〈國民自衛〉,《國聞週報》,第二卷第四十四期,1925年11月12日。
    詠霓,〈如何開發西北〉,《獨立評論》,第四十號,1933年3月5日。
    黃中業,〈論盜賊〉,《歷史學》,1979年5月第3期。
    黃主一,〈川北農民現況之一斑〉,《東方雜誌》,第二十四卷第十六號,1927年8月25日。
    黃廣廓,〈白朗起義的性質〉,《史學月刊》,1982年第四期,1982年7月。
    楊開道,〈我國農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東方雜誌》,第二十四卷第十六號,1927年8月25日。
    楊瑞松,〈身體、國家與俠-淺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身體觀和英雄崇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三期,2000年。
    楊銓,〈社會自救與中國政治之前途〉,《東方雜誌》,第二十一卷紀念號,1924年1月10日。
    董克昌,〈白朗起義性質與作用的研究〉,《學術論壇》,1958年第三期,1958年10月。
    董克昌,〈關於白朗起義的特質〉,《史學月刊》,1960年4月。
    董時進,〈中國的經濟問題及其解決法〉,《東方雜誌》,第二十一卷第十九號,1924年10月10日。
    達生,〈災荒打擊下底中國農村〉,《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二十一號,1934年11月1日。
    鄒秉文,〈解決中國農村問題之途徑〉,《東方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一號,1935年1月1日。
    頌皋,〈五省的大災荒〉,《東方雜誌》,第二十二卷第十五號,1925年8月10日。
    壽生,〈文人不可「不知而作」〉,《獨立評論》,第一八五號,1936年1月12日。
    壽生,〈鄉民〉,《獨立評論》,第一二七號,1934年11月18日。
    趙中孚,〈近代東三省鬍匪題之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1978年6月。
    趙清,〈重視對袍哥、土匪和軍閥史的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年第三期,1990年5月。
    遠生,〈國人之公毒〉,《東方雜誌》,第十三卷第一號,1916年1月1 日。
    劉平,〈清末民初的太湖匪民〉,《近代史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一期,1992年1月。
    劉述和,〈劉桂棠〉,收錄於《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人物傳記》,第九輯,1980年10月。
    樓桐孫,〈所貴乎有國家者〉,《東方雜誌》,第二十三卷第六號,1926年3月15日。
    蔣百里,〈裁兵〉,《東方雜誌》,第十九卷第十號,1922年5月25日。
    蔣廷黻,〈知識階級與政治〉,《獨立評論》,第五十一號,1933年5月21日。
    燕樹棠,〈國內土匪問題與國際法〉,《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十二號,1923年7月25日。
    獨秀,〈吳佩孚的「匪力統一政策」〉,《嚮導》,第二十七期,1923年5月30日。
    獨秀,〈帝國主義列強與軍閥〉,《嚮導》,第二十七期,1923年5月30日。
    獨秀,〈臨城擄案中之中國現象〉,《嚮導》,第二十六期,1923年5月23日。
    濤鳴,〈中國的病應該怎麼治〉,《獨立評論》,第五十一號,1933年5月21日。
    韓士元,〈游野人國-瓊崖黎民生活的實地寫真〉,《東方雜誌》,第二十一卷第十三號,1924年7月10日。
    顧頡剛,〈旅行後的悲哀〉,《獨立評論》,第一一一號,1934年7月29日,頁8-9。
    Billingsley, Phil,”Bandits, Bosses and Baresticks”,Modern China,Vol. 7. No. 3(July,1981)。
    Perry, Elizabeth J.,”Social Banditry Revisited: The Case of Bai Lang, a Chinese Brigand”,Modern China,Vol. 9 No. 3(July, 1983)。
    Tiedemann, R.G.,”The Persistence of Banditry: Incidents in Border District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Modern China,Vol. 8. No. 4(October,1982)。

    六、學位論文

    林建發,《近代中國東北社會中的鬍匪(一八六○~一九三○)》(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1987)。
    彭明華,《民初四川省防治土匪之研究(1912~1928)》(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6)。

    七、網路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專業志》,〈上海新聞志〉,第一編〈報紙〉、第六編〈新聞團體〉,http://www.shtong.gov.cn/node2/index.html。
    何光渝,〈胡適與貴州青年壽生〉,《金黔在線》,http://www.gog.com.cn/gzrb/g0303/ca435061.htm。
    吳組緗,《樊家鋪》,http://www.chinese-e-book.com/xd/w/wuzuxiang/001/001.htm。
    張英進,〈美國電影中華人形象的演變〉,《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第27期,2004年6月30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4028.htm。
    劉平,〈土匪與英雄-讀蕭軍的《第三代》有感〉,http://www.fjtu.edu.cn/lib/dsypj/0304/19.htm。
    Winfrey, Yayoi Lena,”Yellowface: Asians on White Screens” http://www.imdiversity.com/Villages/Asian/arts_culture_media/archives/winfrey_yellowface_asians_hollywood.asp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