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侯敏慧
論文名稱: 生命教育教學影響之探討
指導教授: 黃人傑
Huang, Jen-J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2
中文關鍵詞: 生命教育生命意義感國中學生立即性影響持續性影響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7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設計國三學生之生命教育課程,並探討該課程對國三學生生命意義感之立即性及持續性影響,綜合上述,從研究結果中,發現生命教育課程在國中階段實施的可行性,並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內國民中學發展生命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對象以就讀國中三年級參加技藝教育的學生,四班共13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學生68名、控制組學生68名,進行實驗性教學。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進行前測、後測與追蹤測研究。實驗組學生由筆者親自擔任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每週3節課,共18週;實驗研究期間,控制組學生不受任何處理。使用的評量工具則參考何英奇(1990)編製之「生命態度剖面圖」量表加以修正,所得之量化資料採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進行研究假設考驗,質性資料則輔以「課程總回饋單」、「心得寫作」及深度訪談資料顯示,此生命教育課程,適合國三學生採用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生命教育對國三生的生命意義感具有正向的立即性影響。
    二、生命教育對國三生的生命意義感提升具有持續性的影響,但在
    「求意義的意志」及「生命的目的」沒有持續性的影響。
    三、從實驗組學生的「課程回饋表」、「訪談記錄表」及 「心得寫作」顯示,此生命教育課程,適合國三學生採用。
    四、教學者將自身生命經驗融入教學情境中,易與學生產生共鳴。
    五、現階段青少年面臨人生最大的困境是重要親人的離世及生重病,其次是人際關係。
    六、國三生有實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筆者提出具體建議,包括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方面、生命教育推動者、家長、社會及未來研究等方面,以作為推動生命教育工作者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lan and implement the life education program suitable for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immediate and sustaining effects of such program on the meanings of life of th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as a reference of developing life program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36 students of the ninth grade of the four vocational classe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68 people) and the controlled group (68 people). 
     Pretest, posttest and follow up test of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designs were adopted. The researcher in person taught the life education program three sessions every week to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18 weeks (54 hours); however, the stud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any of such instructions. Using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reverencing Dr. Y. C. Ho’s (1990) “Sectional drawing of attitude of life“, all individual specimen date’s factors and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by one 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Hypotheses were also tested through analysis of semi-structural questionnaire as well as in-depth interviews. Besides, the researcher used Unit Feedback Sheet, Program Feedback Form, Interview Record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as assistant tool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life education program.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The life education program has positive and immediate influence on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owards the meanings of life.
    2. The life education has immediate and notable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the meaning of life.But the life education has no continuous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to pursuit the meaning and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life.
    3. According to Unit Feedback Sheet, Program Feedback Form, Interview Record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colle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is life education program is effective and suitab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 Outstanding effects can be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the instructor’s life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of life education.
    5. The most difficult positions in life the youths face are the passing away of their important relatives and serious illness, the next is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6. Having the necessity of fulfilling the life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above,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pecific suggestions, including to life education educator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in charge of education, mass media, learners, parents of students, assistance centers at schools, the society and private groups for serving as a reference for life education promoters and follow up researchers.

    [Keywords]life education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junior high student,
    immediate influence, notable influence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 次------------------------------------------------Ⅴ 表 目 次----------------------------------------------Ⅶ 圖 目 次----------------------------------------------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0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04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06   第四節 名詞釋義----------------------------------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命意義感的內涵及其理論探討--------------09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意涵及其理論探討----------------26   第三節 生命教育對青少年生命意義感影響------------42 第四節 國中生命教育實施現況之探討------------------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研究工具----------------------------------67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分配----------------------- 81   第四節 生命教育課程方案設計----------------------83 第五節 資料處理----------------------------------9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生命教育對國三學生生命意義感之影響--------101   第二節 實驗組學生學習總回饋表結果與分析----------113   第三節 實驗組學生各單元學習成效之分析─---------129   第四節 個案分析----------------------------------1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73 第二節 建議----------------------------------------179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189 二、英文部分------------------------------------------201 表目次 表2-1 國內外學者對生命意義的定義--------------------09 表2-2 國內研究者對生命意義的定義--------------------11 表2-3 生命教育目標彙整表----------------------------33 表2-4 筆者歸納生命教育目標--------------------------35 表2-5 生命教育內涵彙整表----------------------------36 表2-6 生命教育對青少年「生命意義」之影響------------45 表2-7 生命教育推動現況------------------------------51 表2-8 生命教育的本質與意涵彙整表--------------------54 表2-9 實施生命教育所面臨的困境與限制(兩校比較)------59 表2-10 實施生命教育所面臨的困境與限制(教師志工與學生較)-60 表3-1 實驗設計表-------------------------------------64 表3-2 預試樣本人數統計表-----------------------------68 表3-3 「生命意義量表」預試題目及項目分析結果--------69 表3-4 「生命意義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73 表3-5 信度分析結果-----------------------------------77 表3-6 國三學生生命意義感正式量表-------------------- 78 表3-7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描述統計次數分配---------------82 表3-8 生命教育課程教學單元---------------------------93 表3-9 生命教育課程大綱-------------------------------94 表4-1 前後測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102 表4-2 前測、後測四個分量表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02 表4-3 兩組前、後測生命意義四個分量表得分結果---------103 表4-4 兩組前、後測總量表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04 表4-5 前後測總量表得分結果----------------------------105 表4-6 前測、追歸測同質性考驗摘要表-------------------105 表4-7 前測、追蹤測四個分量表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06 表4-8 兩組前測、追蹤測生命意義四個分量表得分結果-----107 表4-9 兩組在前測、追蹤測總量表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08 表4-10 兩組在前測、追蹤測總量表的得分結果-------------108 表4-11 量化研究結果彙整表-----------------------------109 表4-12 最喜歡的教學方式次數分配表---------------------114 表4-13 最喜歡的教學單元次數分配表---------------------115 表4-14 學生對上課內容滿意度次數分配表-----------------117 表4-15 學生對上課方式滿意度次數分配表-----------------117 表4-16 否願意再上生命教育課程次數分配-----------------118 表4-17 現階段學生的困境種類---------------------------144 表4-18 本學期學生生命閱讀書籍統計表-------------------155 表4-19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159 圖目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63 圖3-2 研究流程----------------------------------------66 附錄 附錄一「生命意義感」預試問卷--------------------------205 附錄二「生命意義感」正式問卷--------------------------211 附錄三 生命教育教學活動設計--------------------------217 附錄四「生命意義感」訪談大綱--------------------------233 附錄五「生命教育」課程總回饋表------------------------237 附錄六 單元學習單-----------------------------------239 附錄 心得寫作 附錄 文章導讀

    中文部分
    中國時報社會版(2007a),<國中生的挫折忍受力在那裡>,《中國
    時報》,2007.10.26,第3版。
    中國時報社會版(2007b),<小六生的悲歌>,《中國時報
    2007.11.17,第3版。
    毛紀如(2003),《完整家庭國中生與單親家庭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比
    較分析》,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0),《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展生命教育實施
    計劃》,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台灣省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
    劃>,《研習資訊》,第15 卷第4期,頁8-11。
    江慧鈺(2001),《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
    北:學富文化。
    吳庶深(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期
    末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教育系。
    吳武雄(1999) ,<推廣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權>,《高中教育》,第7
    期,頁5-6。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的設計>,《台灣教育》,第580期,
    頁12-18。
    吳慧珠、張惠平(2001),<彩繪兒童亮麗的人生-談國民小學生命
    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國民教育輔導叢書》,(第九輯),
    頁81-107。
    吳淳肅、侯南隆(1999),<國中教師對「生命教育」、「生死教
    育」、「死亡教育」課程實施看法之探討>,載於南華大學生死
    學研究所,出版《生命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論文集》,頁
    71-96。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研究意義治療法
    基本概念之實證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20期,頁
    87-106。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
    《師大學報》,第35期,頁71-94。
    何英奇(1990),<大學生自我認證與次文化近五年間的轉變:以師
    大教育院系學生為例>,《教育心理學報》,第23期,頁
    119-142。
    何權峰(2000),《心田甘露:成長中的62個階梯》,台北:高寶國
    際。
    何紀瑩(1994),《基督教信仰-小團體提高大專學生生命意義感的
    團體歷程與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心理出版社。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
    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芳綺(2003),《重新活過來》,台北:台灣瀕死研究中心與遠流出
    版社。
    沈木青主編,鹿沼景揚著(1993),《生命教育法》,台中:慈訊。
    邱秀娥(2001),《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教育相關認知與態度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玉惠(2003),《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科教材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宛宸(2005),《生死教育教學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
    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岱恩(2005),《國小教師對生命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調查
    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雨路(2002),《挫折是生命的恩賜》,台北新站:曼尼文化事業。
    但昭偉(2001),<「生命教育」的生命>,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
    編),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頁113-130,台中:國立
    教育資料館。
    紀潔芳(2003),<生死教育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政府
    教育局主辦: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啟航工作坊研習手冊。
    2003年1月22-24日。
    紀玉足(2003),《生死教育對某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
    之探討-以商業設計系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林吉基(1998),<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的>,載於臺灣省高級中學八
    十七學年度南一區生命教育推廣研習會手冊,臺南縣:善化高級
    中學
    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寰宇。
    林秀珍(2002),<生命教育-現代科技危機的出路>,《中等教育》,第5
    卷第6期,頁14-29。
    教育部(1999) ,《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要點》,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2001年10月25日取
    自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210.60.194.100/life2000/eduteam/project_mid.htm。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生命教育與教學革新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第35期,頁
    4-31。
    孫效智(2003),<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載於國立教育資
    料館(主編),《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頁283-300 台中:
    國立教育資料館
    孫郁荃(2006),菁莪月刊,第18卷2期,頁45-48。
    岳玉玲(2004),《生命教育對中途之家不幸少女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
    討》,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
    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第55期,頁
    6-10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黃培鈺(2002),《生命教育的通論》,台北:寰宇。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國彥(2001),<人生真義的追尋>,《學生輔導》,第76期,頁8-13。
    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載於林思
    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社。
    陳德光(1990),<大學階段生命教育的內涵>,《生命教育的理論與
    實務》,頁51-65,台北:寰宇出版社。
    陳德光(2000),<生命教育的宗教基礎初探>,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
    編),《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頁59-79,台中:國立教育資
    料館。
    陳俊輝(2003),《生命思想vs生命意義》,台北:揚智文化。
    陳春美(2004),<國民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的內涵與實施策略>,《學生事
    務》,第43卷第1期,頁1-3。
    陳謄祥(2002),<國小階段推展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國教輔
    導》, 第41卷第5期,頁38-41。
    陳明和、陳靜芳(2004),<生命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之探討>,《教師
    之 友》,第45卷第3期,頁45-51。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教育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規劃
    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第26期,頁237-
    263。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8),《高雄市高中職生死教育手冊》,高雄:高雄
    市政府教育。
    洪杏杰(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賢明(2004),《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目標達成滿意度之初探-
    以新竹市國民中學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敬世龍(2004),《台南縣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行策略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秀霞(2003),《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
    以福智生命教育理念為主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許智香(2003),<論生命意義與生命教育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
    究》,第53期,頁61-67。
    徐明秀(2003),<生命價值觀的內化與生命教育>,2003年3月15日取
    自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www.nhltc.edu.tw。
    張美蘭(2000),《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目標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研究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美(1999),<論生死教育在我國實施的需要性與可行性>,《教育學
    刊》,第16期,頁281-304。
    張淑美(2001a),<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
    關因素之研究>,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教
    學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張淑美(2001b),《中學生命教育手冊-生死教育取向》,台北:心理出
    版社。
    張秀娟(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夜校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恆山編譯(1991),《生存的理由》,台北:遠流出版社。
    尉遲淦(1999),<生命教育的系統省思>,《嘉義市文教》,第52期,頁
    4-7。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
    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載於李遠哲等著:
    《享受生命-生命教育》,台北-聯經。
    曾煥棠(2003),<生命教育-生命意義的探尋與追尋>,載於教育部
    (主編)《啟航工作研習手冊》,頁24-46,台北:教育部、台灣大
    學。
    董文香(2002),《生死教育課程對職校護理學校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柳新(2005),<談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策略>,《教師天地》,第135
    期,頁74-78。
    傅佩榮(2003),《探索生命的價值》,台北:天下文化。
    傅偉勳(2004),《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
    學》,台北:正中書局。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
    義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賴昱諠(2000),《生命教育探索性評估-以嘉義市兩所生命教育中心學校
    為 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教育資料與研究》,第39
    期,頁24-34。
    湯志勇(2003),《生死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國中生涯規劃課程影響探討》
    國立彰化師大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可式、沈錦惠(2001)譯,Frankl著,《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
    在主義》,台北:光啟出版社。
    趙可式(1998),<生死教育>,《學生輔導》,第54期,頁44-51。
    謝元鳳(2001)<蛻變成長一淺談中山女高生命教育>《學生輔導》,第76
    期,頁52-59。
    蕭志明(2005),《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意見之調查研
    究》,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秀霞(2001),《「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影響
    之 研究》,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
    劉明德(2003),《生死教育-生命總會找到出路》,台北:楊智文化。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
    貓頭鷹。
    劉香妏(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高中生「人際關係」、「自我
    概 念」及「生命意義」影響》,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碩士論文,
    未出版。
    蔡明昌(2001),<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意涵的分析與探討
    >。載於生命教育與社會關懷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
    討>,《教育研究資訊》,第10卷第3期,1-14頁。
    鍾聖效(2000),<生命教育的另類可能-情意溝通理論在大學之實踐與發現
    >,《文教基金會會訊》,第52期,頁12-16。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第39
    期,頁18-20。
    鄭振煌譯(1996),索甲仁波切著,《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
    鄭曉時(1994)譯, Lester W. Milbrath著,《不在寂靜的春天》,台
    北:天下文化。
    鄭文安(2001),《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種
    植」和「養殖」主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樊明德(2004),《以電影開啟生命智慧》,台北:學富。
    錢永鎮(1998),<生命教育的實施背景及基本理念>,《研習資訊》,第
    15 卷第4期,頁23-30。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
    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社。
    瞿文棋(2002),《生死教育團體方案對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
    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饒夢霞(2001),<序言>,《國立成功大學校刊》,197期,頁2-3。
    釋慧開(2001),<少年十五二十時-青少年的成長課題>,載於《台灣地
    區國中生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28-34,彰化: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
    釋慧開(2004),<在通識教育脈絡下的生死教育>,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生
    命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釋證嚴(2003),《生命的至情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簡惠碧(2005)。《生命教育潮流和需求》,台灣彩虹兒童生命教育學會會
    訊。

    英文部分
    Baumeister, R.F.(1991), Meaning of life. New York:Guilford Press.

    Brown, F.(1972),New directions for the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NY:McGraw-Hell.

    Bunnin, N.(2001), “ The marking of death educator.” English-chinese eng/Crase.D.(1980),dictionary of western hilosophy ,8(4):23-31.

    Crumbaugh, J.C.(1973),Everthing to gain: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ais. Chicago:Nelson-Hall compay.

    Dedmond, R.M.(2005), “A Personalized Plan for Life” ,Principal leadership, 6 (3):16-21.

    Dever, R.B.(1990), “Defining mental retardation from an instructional perspective. ” Mental Reatrdation, 28(3),147-153.

    Eddy, J.M.& W.F.Alles(1983), Death Education .St.Louis:The C.V.Mosby company.

    Erikson, E.H.(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Febry, J.B.(1980), Guideposts to meaning:Duscovering what really matters .Oakland,CA:New Habringer Publications,Inc.

    Frankl, V.E.(1965),“The concept of Man in Logotherapy.” Journal of Existentialism, 1:6.

    Frankl ,V.E.(1967),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 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rankl V.E.(1969),The Will to Meaning.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Frankl V.E.(1985),“Logos, paradox,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M.J.Mahoney, &A.Freeman(Ed.),cognition andpsychotherapy.
    Plennm Press.

    Frankl ,V.E.(1986),The doctor and the soul: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Vintage books.

    Frankl ,V.E.(1986),The doctor and the soul: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2nd ed. ) New York:Alfred A.Knopf,Inc.

    Frankl,V.E.(1992),Man’s search for meaning: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4th ed.).Boston:Beacon Press.

    Gallation, J.E.(1975), Adolescence and individuality Aconceptual approach to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Harper&Row.

    Gerald, K. (1980), “.Reserch on Mathematics Attitude.Research InGibson,A,B., P.C. Robert & T.J.Buttery.” Death education:A concern for the livin, 6(12):25-34.

    Gill, A.S.(1970), An appraisal of Viktor E.Frankl’s theory of logotherapy as a philosophical base for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american University.

    Gilman. R., j.O’Byrne, R. Gilman, E.S. Huebner, L.Tian ,N.Park, M.Schiff, D.Suerko&H. Langknecht (2008), “Cross-National Adolescent utidimensionsl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Analyses of Mean Scores and Response Style Dufferenc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scence, 37(2):142-154.

    Hardesty, R., S.M.Suldo& E .Shaunessy (2008), “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coping,and mental health in high-Achiev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45(4):273-290.

    Hedlund, D.E.(1977) , “Personal Meaning: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602-604.

    Irish, D.P.(1971), “Death education:Preparing for living.” In R.G.Green&D.P.Irish (Eds). Death education:Preparing for living .Combridge:Schenkman.

    Kaler,M., M.F .Steger, P .Frazier&S.Oishi (2006) ,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1):80-93.

    Kastenbaum, R.(2003), Macmillan encyclopedia of death and dying. NT:TheGale Group.

    Keith, P.M.(1998), “Investigation of a typology of life and death as an indicator of quality of life.” Omega, 37(2):151-163.

    Kim, K. J.(2005), “ Interconnected Accumulation of Life Stresses and Adolescent Maladjustment.” Prevention Researcher, 12(3):13-16.

    Knott, J.E.(1979), Death Education for all.In H. Wasscedl. Dying: Facing the Facts. Washington,D.C: Hemisphere.

    Krause, N. (2007), “Thought Suppression and Meaning in Life:A longitudinal invea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64(1):67-82.

    Kubler , R. E.(1975), “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Macmillan. Journal of Clinicalt Psychology, 30:348-386.

    Leviton, D.(1977), “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41-56.

    Leviton, D. (1999 ), “Death education: Its status and otential.” Taiwan Hospital Organization:Taiwan hospital care magazine, 3-19.

    Lorgan, D.R.,& R. Rose (1982) ,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ldly mentally retarded.” In P. T. Cegelka& H. J .Prehm(Eds.), Mental retardation:Formcategories to people,
    , (pp.149-185).Columbus,OH:Merrill.

    Lowe, J &V. Gayle (2007) , “Exploring the work/life/study Balance:The Experience of High Education students in a Scottish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 ”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31(3):225-238.

    Nicholson, M.A.(1991),“ Meaning in women’s lives.”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Logotherapy, 14(2), 22-25.

    Paulson, P.A., C.B.Sharon&J.A .Wolf(1988), Living on porpose. New York:Phoenix Rising press.

    Peck, D.L. (1983), “The lase moment of life:Learing to cope.” Deviant,Behavior, 4(3-4):312-313.

    Rabbi, E.A.,& D.D.Grollman (1977), “ Explaining death to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7(5):336-339.

    Remen, R.N. (1999), “Educating for mission,meaning,and compassion.” In Glazer,S.(Ed.)The heart of learning: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pp81-96. New York:Jeremy P.Tarcher/Putnam.

    Sacks, G. &,L .Kern (2008), “ A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Variables for Student with Students without Disabilities. ” Journal of Behavioral Education, 17(1):111-127.

    Sobkin, V. S. , Z. B .Abrosimova , D.V.Adamchuk &E.V.Baranova (2005),“Manifestations of Deviation in the Adolescent Subculture.” Russian Education&Society, 47(7):49-71.

    Tredgold, A. F. (1908), Mental deficiency. London:Bailliera, Tindall,and Fox.
    Wass, H. & R. A .Neimeyer (1995), “ Death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ying-Facing the facts. Washington:Taylor&Francis.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Basic Books.

    Yeates ,J. W .(1968), The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logotherpay of Viktor E.F rank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