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育逢
Li, Yu-Feng
論文名稱: 大學身心障礙學生 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8
中文關鍵詞: 心理社會發展身心障礙大學生校園經驗學習表現
英文關鍵詞: academic performance, campus experiences,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6下載: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大學生的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的現況。及了解身心障礙大學生不同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的差異情形。進而以逐步回歸的預測方法,分析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對學習表現、心理社會發展的預測力。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如何強化身心障礙大學生校園經驗的建議,藉以提升其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並供教育行政單位、大學相關單位與人員之參考。
研究發現如下:不同障礙類別的學生,皆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不再只限於視覺、聽覺與肢體障礙的學生。身心障礙學生所就讀的學校以私立大學與技職為主,兩者共佔72.6%。身心障礙大學生多半來自中低社經地位家庭。學術經驗上,身心障礙大學生的學術經驗大致良好,但課業投入表現稍差,並多半不滿意自己的學習成果。人際經驗上,擁有較佳的同儕關係,但與異性交往上則充滿困難。學習表現上,批判思考能力最佳,英語聽說與閱讀能力、及數理能力表現較差。心理社會發展上,「發展自主性」表現最好,最差的則是「自我認定」。
不同背景變項上,本研究探討性別、身份別、障礙類別、父母親社經地位、與父母親關係、學校類型、住宿類型等七大類。結果發現不同背景變項在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心理社會發展上均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最後以逐步多元迴歸方法,進一步探討「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對「學習表現」、「心理社會發展」的預測關係。結果發現「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對「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有預測力。並發現整體而言「校園經驗」對身心障礙大學生而言,是正面且積極的。
而且,不論是預測「學習表現」或「心理社會發展」,「人際經驗」都佔有很高的比重,這情況在「心理社會發展」更是明顯。故「校園經驗」中的「人際經驗」,是身心障礙大學生能否在大學生涯中,得到最佳「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的重要關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ir campus experience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Moreover, to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social barriers of different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bles, campus experience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then use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campus experience, academic performanc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experience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n give recommendations to enhance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nd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ersonnel in Taiwan.
The study found stude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obstacles got opportunities to enter universities. They are no longer limited by blind, deaf and physically disabled students. In additio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ttend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vocational college to the main. The two together account for 72.6%. However, mos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came from families of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When it comes to academic experience, th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generally perform fine, but most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In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 they have bette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teachers and peers, yet with opposite sex are fraught with difficulties. We can also find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ir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perform worse. Nevertheless, i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of the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but "self-identification" is the worst.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variables, this study to explore gender, idenfication, obstacles categories,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par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campus type, accommodation type of seven categor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e campus experience, academic performanc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inally, the study uses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campus experience, academic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ca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ckground variables, campus experienc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re predictable. Furthermore, it predicted academic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s occupied a high proportion. The situation in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even more evident. Therefore, the campus experience of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 must be the key to effec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university career. It helps them to get the best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velop better achievem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身心障礙大學生的定義與現況 17 第二節 校園經驗相關理論與研究發現 35 第三節 學習表現與心理社會發展相關理論與研究 49 第四節 身心障礙大學生學習權的保障及輔導服務 6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8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88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變項 90 第五節 研究程序 10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10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3 第一節 身心障礙大學生背景變項分析 103 第二節 身心障礙大學生校園經驗的現況 108 第三節 身心障礙大學生學習表現與發展成果現況 11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身心障礙大學生 校園經驗差異情形 123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身心障礙大學生 學習表現差異情形 205 第六節 不同背景變項身心障礙大學生 心理社會發展差異情形 213 第七節 身心障礙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對學習表現與發展成果的預測力 2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5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5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62 參考文獻 27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大維(1997)。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5NCUE0464013。
王育瑜(2003)。權力或施捨?輔大法管學院障礙生支持服務的經驗。載於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第四屆關懷身心障礙生「身心障礙生在大學」研討會手冊。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
王振德(1977)。國中階段肢體殘障學生之自我觀念與人格適應,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振德(1997)。肢體障礙學生的心理適應與輔導策略。載於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手冊:邁向公元2001年。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王振德(1999)。資源教室方案。臺北:心理。
王國羽(2002)。我國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體系。社區發展,97,115-127。
王福林(1990)。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79NTNU2331022。
曲智鑛(2008)。身心障礙大學生支持性服務滿意度與校園整合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朝煌(2005)。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亮演、余漢儀、葉肅科、黃慶鑽(2001)。老人與殘障福利。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何慧玥(1993)。大專聽覺障礙學生接受支持性服務需求與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蔡崇建(1991)。殘障學生對「無障礙的校園環境」之需求評估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期。
宋玫玫(2005)。公私立大學學生在校生活與未來規劃之差異。論文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主辦之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會,新竹市。
李文益(2003)。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業成績、成就抱負:台東師院學生的貫 時性因果分析。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李弘喆(2004)。身心障礙全球化反思-以樂山療養院為例的歷史結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永昌(2001)。視覺障礙者工作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9,頁51-70。
李永昌、陳靜江(2000)。視覺障礙者適性職類與職業訓練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
李麗溫(2002)。身心障礙學生校內輔導工作探討之回應。身心障礙生在大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
杞昭安(1988)。視障學生就業問題之研究,,特教園丁3(4), 36-44.究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林生傳(2005)。社會階層化與教育。載於教育社會學(增訂四版)(頁41-81)。臺北:巨流。
林秀芬(2008)。影響技術學院學生中途離校或持續就學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地區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和姻(2003)。高中職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轉銜服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坤燦;羅清水(2008)。台灣地區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對資源教室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7期,彰化。
林坤燦(2008)。台灣地區大專院校身心障礙學生對資源教室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報,27,99-128。
林怡杏(2006)。台北市高中職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怡慧(2006)。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大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真平(2001)。身心障礙大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寶貴(1994),語言障礙與矯治, 臺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寶貴(1997)。大專校院設立資源教室的歷史背景與哲學概念。載於大專院校資源教室輔導手冊:邁向公元2001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姚素卿(2003)。一個工讀生實際參與大學資源教室工作業務之省思與建議。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施養涵(2006)。大專聽覺障礙學生接受支持性服務需求與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儷瑜(1997)。大專資源教室的角色與任務。載於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手冊:邁向公元2001年。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胡致芬(1988)。國小一年級自閉症兒童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豪志(2002)。學生滿意度指標重要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淑芬、何秀珠(1997)。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對其家庭環境、學習概況與行為困擾之認知研究。竹師學報,10,143-213。
張文英(2003)。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春興(2003)。教育心裡學-三化理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9)。現代心裡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英鵬(2001)。我國大專身心障礙學生之生活品質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5,273-305。
張郁雯(1986)。我國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統偉(2000)。由情緒輔導方案探討身心障礙大學生同儕之關係情緒覺察、認知思考及行為因應狀態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照明(2002)。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蓓莉(1997)。從資源教室方案的概念談大專資源教室的任務。載於大專資源教室輔導手冊:邁向公元2001年。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張蓓莉(1998)。資源教室方案應提供的支援服務。特教教育季刊,67,1~5。
教育部(1999)。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身心障礙學生完成國民教育階段後之升學辦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生資源教室訪視成果檢討決議。臺北:教育部特教小組。
教育部(2006)。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生資源教室訪視成果報告書。臺北:教育部特教小組。
教育部(2007)。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生資源教室訪視成果報告書。臺北:教育部特教小組。
教育部(2008)。 93-95身心障礙學生休學退學追蹤調查。2008年10月28日取自http://www.set.edu.tw/frame.asp。
教育部(2008)。93-95學年度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休學、退學追踨調查問卷統計結果。http://www.set.edu.tw/frame.asp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09)。http://www.set.edu.tw/frame.asp
教育部統計處(2007)。上學年度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人數統計。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sts4-95
許天威、蕭金土、吳訓生、林和姻、陳亭予(2002)大專校願身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期,頁159-198。
郭為藩(199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書局。
郭為藩、林清江、蓋浙生、陳伯璋 (1986),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踐,理論與政策,創刊號,29-39。
郭靜姿、蘇芳柳、孫世恆、陳俊隆(2004)。請多瞭解身心障礙學生。台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陳正昌(2008)。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高雄:巨流圖書公司
陳怡靖(1999)。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 的適用性。台東師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憙(2007)。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姿方(2008)。台灣北部地區私立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流失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建州(2000)。家庭社經地位高低與學業成就差異之因果關係。教育社會學通訊,26,20-23。
陳麗如(2004)。美國身心障礙者重要法案之陳述。台東特教:第19 期 第41-47 頁。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陳麗如(2008),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生活困擾與資源運用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卷。
陳麗君(1995),大學視障學生學習適應之個案研究。特教園丁,10卷,三期,頁1-3。
陳麗卿(2002)。大學身心障礙生「英語聽講」課程發展實例探討。身心障礙生在大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學院。
彭森明(2003)。大三學生問卷。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
彭森明、王淑懿(2006)。大學校院的學習環境:學生的評鑑。載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教育評鑑」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27-149),臺北市。
黃世雄(2008)。技職大學生校園人際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9。2008年12月11日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2)。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心理社會發展與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1-2413-H-003-015。台北市: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玉(2002)。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心理社會發展與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1-2413-H-003-015。台北市: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玉(2005)。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實施準則與自我評量指引專案研究
黃玉、劉若蘭,(2006),大三學生滿意度與心理社會發展因果模式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研究發展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劃「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二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台北市。
萬明美(1999),大學視覺障礙學生畢業後生活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
萬明美、李乙明(2000)。教育部輔導身心障礙學生輔導工作計劃執行成果報告。未出版。
萬明美、張照明、陳麗君(1997)。大學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大學同儕對其態度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2,1-39。
葉紹國(2006)。大一學生的需要:從他們想要的談起。高等教育電子報,第三期,台北。
葉紹國、楊仕裕(2005)學生事務與學術事務的結合。載於蓋浙生、陳伯璋(主編)。高等教育政策與制度(頁495-542)。台北: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葉肅科(2002)。身心障礙者福利與人權保障。社區發展季刊,99,363-377。
董和銳(2003)。臺灣老年身心障礙醫療照護政策。身心障礙研究,6,77-87。
詹文宏(2004)。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因應策略.學校適應及其因果模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廖張京棣、劉若蘭、曹麗英(1999)。護專原住民新生學校適應行為之探討。技術學刊,14(4),619-626。
劉若蘭(2004)。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若蘭(2008)。大學生對教育的期待、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學校滿意度之關係。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20。2007年9月15日
劉錫吾(1994),肢障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鎔毓(2006)。我國一般技職大學生課業學習相關經驗之比較。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研究發展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畫「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二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台北市。
潘慧玲(2006)。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書廊。
謝小芩、沈宗瑞(2006)。學生重視什麼?大三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探討。載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教育評鑑」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31-41),臺北市。
魏麗敏(1999)。國民中小學學生家庭因素、學習歷程與成就之分析研究。台北: 五南
羅清水(2002)。從特殊教育理念談大專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服務。身心障礙生在大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學院。
蘇芳柳(2002)。聽覺障礙學生之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景輝(2000)。如何協助大學障礙生的求知:愛與自我實現。第二屆關懷身心障礙生的未來會議論文集暨障礙生多元求知歷程經驗分享。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學院

二、西文部分
Astin, A.W. (1975) . Preventing students from dropping out.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Astin, A.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W. (1991). What really matters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vocative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tudy of student outcomes. 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General and liberal Studies Meeting, Seattle.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CA: Jossey-Bass.
Astin, A.W. (1997). What matters in collge ?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CA: Jossey Bass.
Bessell, B. C. (2001). Children surviving cancer.: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quality of life and school experience.
Burgstahler, S. (2003).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preparing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for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18(4). Earlier version peer reviewed through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al Supports.
Byme P. (2006). The secret. TP company.
Chickering, A. W. (1969). Education and identity. CA: Jossey-Bass.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vans et al.(1998)
Foster & Brown(1990). Academic and social mainstreaming: Deaf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their college experience. (ERIC#: ED300967)
Liversidge, A. G.(2003). Acade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deaf and hard-of-hearing students in a Carnegie research-I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Phd)
Mc Daniel (1976). Physical disability and Human Behavior .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McConnell, S. R., McEvoy, M. A., & Odom, S. L. (1992).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competence interven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Current practi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S. L. Odom, S. R. McConnell, & M. A. McEvoy(Eds.), Social competence of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ssues and s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pp. 277-307).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Miller,T. K. (Ed.) (2003) .The book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3. Washington, DC: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Murphy & Newlon(1987). Loneliness and the mainstreamed hering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2(1),21-25
Nora, A. (2001-2002). The depiction of significant others in Tinto's "Rites of Passage" :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in the persistence proces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3(1), 41-56.
Nora, A., Barlow, E., & Crisp, G. (2005). Student persistence and degree attainment beyond the first year in college. In S. Alan (Ed.),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pp. 129-153). Westport, CT: Praeger.
Ostrow, E., Paul, S., Dark, V. , and Berhman, J. (1986). Adjustment of women on campus: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 competencies. In S. E. Hobfoll, ed.,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women. Washington, Hemisphere.
Pacifici, T., & McKinney, K. (1997). Disability support services for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ERIC Document ED409972)
Pascarella, E. T. (1985). Racial differences 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achelor’s degree completion: A nine-year follow up.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3(4), 351-373.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Quigley, S. P. & Kretschmer, R. E. (1982), The education of deaf children: issu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Edward Arnold.
Saucier, Cheryl and Gayle Gagliano. 1998 “Serv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Higher Education.
Shaw, S.F., & Dukes, L.L. (2001). Program standards for disability serv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 14(2), 81-90.
Stage, F. K., & Hossler, D. (2000).Where is the students? Linking student behaviors, college choice, and college persistence. In J. M. Braxton (Ed. ), Reworking the student departure puzzle (pp. 170-195). Nashville: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Strange, C.C. (1999). Student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 and status of essential idea.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70-586.
Sanders, K. S. & DuBois, D. L. (1996), Individual and socio-environmental predictors of adjustment to college amo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 12(2), 28-43.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he Associ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Disability Code of Ethic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Program Standards, and Job Posting Guidelines. (2004). November 30, 2008, Retrieved from http://www.ahead.org/resources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89-125.
Tinto, V. (1986). Theories of college student departure revisited. In J. C. Smart (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2) (pp. 359-384). New York: Agathon Press.
Tinto, V. (1987).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ogel, S. A, & Adelman, P. (Eds.). (1993) Success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Weidman, J. (1989). Undergraduate socialization: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search (vol. 5). New York: Agathon.
Wright(1983).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New York: Happer & Row,Publishe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