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竇希皓 |
---|---|
論文名稱: |
大學社團領導人心理社會發展之探究-以服務性社團為例 A Study o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 Based on Service oriented Club |
指導教授: | 張雪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2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社團 、社團經驗 、社團領導經驗 、心理社會發展 、服務性社團 |
英文關鍵詞: | university club, club experience, club leading experienc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service club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4 下載:1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社團領導人的社團經驗和社團領導經驗為何?其心理社會發展為何?社團經驗和社團領導經驗如何對大學社團領導人的心理社會發展作影響?透過和服務性社團十二位研究參與者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對現象的描述和分析,獲得研究發現如下:
社團領導人的社團經驗和社團領導經驗發展,可分為參與社團、擔任幹部、晉升領導和領導社團四個進程。在參與社團進程的發展核心為探索和投入。在擔任幹部進程的發展核心為歷練和融入。在晉升領導進程的發展核心為做出領導社團的決定和承諾。在領導社團進程的發展核心為領導和反思。
社團領導人的心理社會發展,在能力感的發展主要為:發展活動能力、籌備能力、人際能力,並形成自信。在情緒管理的發展主要為:由理解情緒到情緒控制,並發展出轉化情緒的能力。在從自主走向互賴的發展主要為:發展出能力自主和情感自主,並因信賴而產生夥伴情感。在成熟人際關係的發展主要為:社團的活動和互動提高容忍,形成健康關係,並和夥伴建構家人般的親密關係。在建立自我認定的發展主要為:藉由互動澄清自我,提升自信而接受自我,並反思脈絡。在目標的發展主要為:在社團中探索興趣,藉由回饋形成目標,並進而肯定專業。在整合的發展主要為:因社團的體驗和感受形成責任觀念、關懷他人、服務社會等信念。
社團領導人的社團經驗和社團領導經驗以「社團活動和服務活動的回饋」、「社團成員(團體)的影響」,「服務對象影響」和「持續投入而與社團形成共同體」對其心理社會發展的影響最為主要。社團領導人藉「社團活動和服務活動的回饋」獲得能力感的發展、情緒管理的發展、從自主走向互賴、建立自我認定,以及目標的發展。社團領導人藉「社團成員(團體)影響」獲得能力感的發展、情緒管理的發展、從自主走向互賴、成熟人際關係的發展,以及目標的發展。社團領導人藉「服務對象影響」獲得建立成熟人際關係的發展、自我認定、目標的發展和整合的發展。社團領導人藉「持續投入而與社團形成共同體」獲得從自主走向互賴、成熟人際關係的發展和整合的發展。
本研究綜合研究發現,歸納以下六點結論:
一、大學社團領導人的社團經驗和社團領導經驗是以『人』為核心的學習經驗。
二、大學社團領導人隨著對社團的「情感投入」和社團相關「事務處理」兩層面的深入而加深其自我發展。
三、大學社團領導人心理社會發展,與其就讀學校是公立或私立、性別以及領導時間長短無明顯關係,其發展多源自於其在社團內所經歷的具體經驗。
四、大學社團領導人的心理社會發展,隨著大學社團中的經歷,循序漸進而發展。
五、在社團經驗和社團領導經驗中,「社團活動和服務活動的回饋」以及「社團成員(團體)的影響」對於大學社團領導人心理社會發展的廣度影響很重要。
六、在社團經驗和社團領導經驗中,「服務對象影響」和「持續投入而與社團形成共同體」對於服務性大學社團領導人的心理社會發展的深度影響很重要。
研究者針對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與相關人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關鍵字:大學社團、社團經驗、社團領導經驗、心理社會發展、服務性社團。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experience in university club and club-leading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how do club experience and club- leading experience affect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This study adopts th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2 participants and analyzes the collected dat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club experience and club-leading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process of four stages: ‘participation in clubs’, ‘taking the role of cadres in clubs’, ‘being promoted to club leader’, and ‘leading university club’. In the first stage the core of development is to ‘be involved’ and to ‘explore’. The core in the second stage is to ‘practice’ and to ‘integrate’. The core in the third stage is to ‘make decisions’ and to ‘commit’. In the final stage the core is to lead and to introspect.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has 7 vectors: Developing leading competence: developing the abilities of organizing activities, preparation, and pers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ing confidence. Managing emotions: emotion awareness, and emotion control, and developing the abilities of transforming emotion. Moving from autonomy toward interdependence: developing independent ability, emotional independence and partnership. Developing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olerance of difference, developing healthy relationships, and constructing family-like relationship with partners. Establishing self identity: clarification of self through interactions, self acceptance, and introspection. Developing purpose: exploring his/her interests in university clubs, forming goals through feedbacks, and assurance of specialty. Developing integrity: responsibility formed by the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in university club, caring of others, and commitment to the society.
For club experience and club leading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the following factors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feedbacks from club and service activities’, ‘Influence of members of club (community)’, ‘Influence of recipients of the services’, and ’Forming a community with the club members by continued involvements’. ‘feedbacks from club and service activities’ effects developing competence, managing emotions, moving from autonomy toward interdependence, establishing self-identity, and developing purpose. ‘Influence of members of club (community)’ effects developing competence, managing emotions, moving from autonomy toward interdependence, development of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ing purpose. ‘Influence of recipients of the services’ effects development of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stablishing self-identity, developing purpose, and developing integrity. ’Forming a community with the club members by continued involvements’ effects development of matu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ing integrit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listed below:
1.The core concept in club experience and club leading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is human oriented.
2.The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club affairs management increase the self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3.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 is mostly related to those concrete experiences they went through in university club.
4.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s proceeded gradually and orderly, with the experience they went through in university club.
5.In club experience and club leading experience, the factors ‘feedbacks from club and service activities’ and ‘Influence of members of club (community)’ broaden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lub leaders.
6.In club experience and club leading experience , the factors ‘Influence of recipients of the services’, and ’Forming a community with the club members by continued involvements’ deepen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ervice oriented club leade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Keyword: university club, club experience, club leading experienc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service club.
中文部分: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誕生、吳昌憲、葉綺文(2003)。影響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因素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40-258)。台北:東吳大學。
王誕生、賴科位(2001)。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負責人之經營管理能力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387-404)。台北:東吳大學。
王曉麟(2001)。科技大學學生社團負責人領導行為、領導特質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余朝權(譯)(1983)。G.. A. Yulk著。領導學(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台北:天麟文化。
朱偉競(2000)。大專社團輔導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呂秋慧、胡益進(2003)。大學生學生社團自我期許與自我實現之研究(壹)-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90學年度社團負責人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59-282)。台北:東吳大學。
李郁文(2000)。社團輔導工作的心得與建言。訓育研究,39:1,40-46。
周甘逢(1985)。不同制握大學生社團參與度對行為適應之影響。教育學刊,6,140-202。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3,1-3。
何進財(2001)。亦師亦友的社團老師。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21-34)。台北:東吳大學。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邱皓政(1996)。大學社團活動與學生的心性發展—一個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訓育研究,35:3,37-42。
吳萬寶、黃惠玲、黃文聰、毛秀瑜(2002)社團經營不善倒社之實例探討與因應之道-以大葉大學社團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269-282)。台北:東吳大學。
胡幼慧、姚美華(1999)。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至善(2004)。潛在課程與社團活動。載於東吳大學教務處出版組(主編),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207-222)。台北:東吳大學。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19。
姜淑華(2003a)。大學社團的意義與精神。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2:1,61-63。
姜淑華(2003b)。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3-134)。高雄:麗文。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未出版。
教育部統計處(2003)。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報告。未出版。
教育部(2004,5月)。教育小辭典-課外活動vs.社團。教育部電子報,27。2004年5月7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27/dic.htm。
張火木(2004)。課外活動與通識潛在課程關係之探討。載於東吳大學教務處出版組(主編),高等教育潛在課程(頁171-178)。台北:東吳大學。
張壯熙(2001)。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的意義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337-358)。台北:東吳大學。
張郁文(1985)。我國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黃淑芬(1982)。大學教育環境與大學生自我統合形成關係的初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31-46。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3)。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工作嗎?當前學生事務工作提升的策略與展望。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38-54)。台北:東吳大學。
張雪梅(2003)。介入或放手-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問題與輔導對策。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350-366)。台北:東吳大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貴(1996)。變遷中的大學生心態與學生事務工作。訓育研究,35:1,23-30。
陳昭雄、費吳琛(2004)。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35-347)。台北:東吳大學。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義明、廖滄洲 (1998)。社團與人生。台中: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
曾慧敏(1984)。自我統整、性別角色與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黃玉(2001)。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35-80)。台北:東吳大學。
黃玉(2003)。從環境中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37)。台北:東吳大學。
黃克仁(1992)。大專青年如何從事於社會服務。訓育研究,31:2,7-8。
黃春枝(2002)。大學生價值觀與學校服務性社團經驗之相關研究。學生事務,41:2,62-75。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筱慧(2000)。大學中的文化陶成與社團人的生命歷程。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5-9。台北:東吳大學。
黃鳳嬌(1996)。大學社團經驗之影響。訓育研究,35:3,33-36。
黃慧玲(2001)。非營利組織與大學服務性社團推展社會服務合作模式之探討。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95-111。台北:東吳大學。
楊極東(197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活動現況調查研究。台北:正中。
楊極東(1992)。社團活動與民主教育。訓育研究,31:3,1-6。
楊國賜(1992)。校園活動的社會學分析。訓育研究,31:3,7-16。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趙婉君(譯)(2002)。Light, R. J.著。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 : students speak their minds)。台北:立緒。
劉維群(1992)。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之探討。訓育研究,31:2,19-22。
潘正德(1995)。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4)。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 : 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賴科位(2003)。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負責人之經營管理能力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鄭心雄、周震歐、廖榮利(1976)。青年領導概念及領導能力調查研究。台北:幼獅。
鄭瑞隆(譯)(2004)。Robert. C. B. & Sari K. B.著。實地工作。載於黃光雄(主編),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頁105-156)。台北:濤石文化。
顏妙桂(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31-33。
謝海平、龔充文、黃世埩(1992)。我國大學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現況之探討。訓育研究,31:3,39-56。
蕭詠琴(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志明(1988a)。如何推動社團活動。載於周甘逢、蔡武志、羅志明(合著),社團理念(頁156-158)。高雄:復文。
羅志明(1988b)。社團活動的內涵如何提昇。載於周甘逢、蔡武志、羅志明(合著),社團理念(頁143-155)。高雄:復文。
羅麗雲(2001)。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蘇家瑩(2001)。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顧瑜君(譯)(1998)。Wolcott, H. F.著。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 297-307.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ster-Magolda, M. B. (1992). Cocurricular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203-213.
Chickering, A. W. (1969).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Copper, D. L., Healy, M. A. & Simpson, J.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s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8-102.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nyne, R. K. (1983). Models for conducting studen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2), 394-397.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vans, N. J. (2003). Psychosocial, cognitive, and ty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tudent development.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th ed., pp. 179-20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ray, M. (1952).Student club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36, 80-93.
Hycner, R. H. (1985).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Human studies, 8, 279-303.
Hunt, S., & Rentz, A. L. (1994). Greek-Letter social group members’ involvement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4), 289-295.
Kuh, G. D. (2003). Organizational theory.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th ed., pp. 269-29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assey, W. R. (1976).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 La Jolla, CA. : University Associates.
Miller, T. K. & Winston, R. B. (1990). Assessing development from a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In D. G. Creamer (Ed.),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1990s (pp.99-126).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Moustakas, C. E. (1994).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scarella, E.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or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eisser, L. (1995). Revisiting the Seven Vect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6(6), 505-511.
Whitt (1996). Assessing student cultures. In M. L. Upcraft & J. H. Schun(Eds.), Assessment in student affairs: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pp.189-21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