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宣如
Chen, Hsuan-Ju
論文名稱: 羅素(Bertrand Russell)論美好人生及其教育蘊義
Bertrand Russell’s Perspectives on Good Lif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林逢祺
Lin, Ferng-Ch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羅素美好人生觀知識
英文關鍵詞: Russell, good life, love, knowled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3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羅素的美好人生觀,透過概念分析與詮釋學的研究方法,瞭解其生平和思想背景,並對羅素的教育思想做詳盡探討,分別從其對「品性教育」和「智力教育」的看法,及其自辦貝肯山學校的實際情況,闡釋其教育工作對於現代教育的啟示。
    本研究先從反面的立場說明不幸人生的樣貌,其次揭示羅素認為美好人生的構成要素,分別是「愛」與「知識」。而在教育上實踐的作法,必須透過自由、紀律、工作、家庭及行善的環境來體現愛;而廣博的知識,則需透過科學的素養、理性的培養、及道德的涵養來培成。
    最後綜合前述探究,透過羅素美好人生觀看台灣教育現況,一方面肯定近來提倡之新興議題多與羅素理念相切合外,一方面也從教育目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提出更臻美好人生的建議與改進之道。

    This study aims at probing into Bertrand Russell’s perspectives on good life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ducation.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hermeneutics, this study first illustrates Russell’s life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Next, the researcher explains how Russell embodied his opinions on the ‘education of character’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into practice through running Beacon Hill School himself, which gave modern education lots of inspiration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states the causes of unhappiness and its opposite, and points out Russell’s ideas on the components of happiness which are ‘love’ and ‘knowledge.’ Teachers shall provide children an environment of freedom, discipline, work, family and charity to cultivate ‘love’; and to develop children’s knowledge through teaching science, rationality and morality.
    In the end, this study not only approves the newly advocates of educational emerging subjects that correspondent to Russell’s points of view on good life, but also points out a few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研究章結架構 10 第二章 羅素思想脈絡 13 第一節 羅素生平 13 第二節 羅素的哲學思想述要 16 第三章 羅素論美好人生 29 第一節 不幸的人生 29 第二節 美好人生的構成要素 34 第三節 美好人生觀與教育的關係 42 第四章 羅素的教育思想及實踐 47 第一節 品性教育 48 第二節 智力教育 52 第三節 貝肯山學校(Beacon Hill School) 55 第四節 小結與反省 61 第五章 羅素美好人生在教育上之實踐 67 第一節 愛在教育場域中的實踐 67 第二節 智識成長在教育場域中的實踐 73 第三節 羅素教育理想的影響 77 第四節 從羅素美好人生反觀台灣教育現況 8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6 參考文獻 99 中文部分 99 英文部分 101

    中文部分
    王克難譯,Alexander S. Neill 原著(2003)。夏山學校。台北市:遠流。
    于施洋譯,費南多.薩巴特Fernando Savater(2010)。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Ética Para Amador--哲學大師的倫理學邀請:過更好的生活。台北市:漫遊者文化。
    王若璧譯,羅素原著(1977)。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台北市:牧童。
    江燕譯,羅素原著(1998)。真與愛。台北市:志文。
    李寧譯,凱薩琳‧泰著(1989再版)。我的父親—羅素。台北市:水牛。
    李學勤主編(1999)。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孟子卷十一>孟子告子上第四篇,頁296。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火旺(2006)。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台北市:寶瓶文化。
    林倖妃(2010)。恐龍與北極熊陪你玩科學。天下雜誌,460期,366-368。
    林逢祺(1986)。皮德思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75NTNU2331002。
    林逢祺譯,Peter K. Mclanerney著(1996)。哲學概論。台北市:桂冠。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台北市:五南。
    林逢祺、洪仁進主編(2008)。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台北市:五南。
    林衡哲譯,艾倫‧伍德著(1990再版)。羅素傳。台北市:新潮文庫。
    林騰蛟(1994)。羅素的哲學思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卷3期,頁118-137。
    孟祥森譯,佛洛姆原著(2010再版)。愛的藝術。台北市:志文。
    容士毅譯,羅素原著(2006)。羅素的回憶:來自記憶裡的肖像。台北市:左岸。
    孫石譯,佛洛姆原著(2002)。自我的追尋。台北市:志文。
    高宣揚(1991)。羅素哲學概論。台北市:遠流。
    高思謙譯,亞里斯多德著(2006)。尼各馬科倫理學。台北市:商務。
    高義展(1999)。羅素教育思想對學校教育的啟示。初等教育學報,12卷,頁247-270。
    陳之藩、何欣合譯,羅素原著(1956)。科學與社會。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陳德民等譯,羅素原著(1992)。走向幸福。台北市:林鬱。
    張易譯(1956)。世界之新希望。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許麗玉譯,羅素原著(1980)。懶散頌。台北市:牧童。
    單文經(1988)。杜威道德教育理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76NTNU2331006。
    彭仁郁譯,Rollo May著(2001)。愛與意志。台北市:立緒。
    傅佩榮(2007)。哲學與人生。台北市:天下文化。
    溫明麗(2003)。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學術研討會。
    靳建國新譯,羅素原著(1989a)。我的信仰。台北市:遠流。
    靳建國新譯,羅素原著(1989b)。婚姻革命。台北市:遠流。
    靳建國新譯,羅素原著(1992)。論教育。台北市:遠流。
    楊深坑(1988)。教育學科學性之詮釋學分析。載於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8輯,頁33-73。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台北市:三民。
    趙梅如(1997)。羅素之「教育論」在「人的教育」的涵義。教育研究(高師),5卷,頁151-167。
    潘德榮(1992)。當代詮釋學的發展及其特徵。鵝湖學誌,第九期,12卷,頁131-162。
    管韻鈴譯,佛洛姆原著(2002)。逃避自由。台北市:志文。
    蔡伸章譯(1970)。羅素雜文集。台北市:幼獅。
    蔡炳坤(2009,3月28日)。品格、道德與品德教育。2011年3月13日,取自www: //www.ck.tp.edu.tw/~ckplweb/ckpl_files/20090328.doc
    劉秋木(1966)。羅素之哲學與教育思想。載於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九輯,頁64-137。
    劉聖斌譯,羅素原著(1956)。權威與個人。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劉福增主編,羅素原著(1988)。羅素論現代教育。台北市:水牛。
    歐陽教(2003)。〈教育與哲學〉述評。載於教育與哲學述評(頁1-11)。台北市:師大書苑。
    鄭緯民譯,羅素原著(1973)。社會重建原理。台北市:世界文物。
    蕭富元(2008)。父母的兩難抉擇。天下雜誌,435期,194-198。
    蕭紫菡(2001)。誰在霸凌?誰被霸凌?人本教育札記,247期,18-28。
    魏慧美(1995)。羅素之教育思想及其啟示。教育研究(高師),5卷,頁113-128。

    英文部分
    Dewey,J.(1959).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Jespersen, S. (1987). Inside beacon hill: Bertrand Russell as schoolmaster. Educational Forum, v52 n1 p59-67.
    O’moore, A.M. and Kirkham, C.(2001) Self-esteem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bullying behaveior. Aggressive Behavior, 27, 269-283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Retrieved from Feb 18, 2011, from http: //www.oxfordadvancedlearnersdictionary.com/
    Park, J. (1956). Bertrand Russell on educa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Russell, B.(1926/2010). On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Russell, B.(1927/1957).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New York: Touchstone.
    Russell, B.(1928/2008). Sceptical Essays. New York: Routledge.
    Russell, B.(1930/1996).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Russell, B.(1932/2010).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Routledge.
    Russell, B.(1935/2009). In praise of idlenes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Russell, B.(1950/2009). Unpopular Essay. New York: Routledge.
    Russell, B.(1952). New Hopes for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ussell, B.(1967-1969/2000). Autobiography. New York: Routledge.
    Wood, A. (1957). Bertrand Russell: The passionate sceptic.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