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圓惠
論文名稱: 自我探索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 陳李綢
Chen, Li-Ch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自我探索自我效能生活適應
英文關鍵詞: self exploration, self efficacy, life adap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4下載:1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我探索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適合國中生之自我探索課程,並探討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之影響效果。研究方法採取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臺北市某國中62名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共30名學生,控制組共32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十一週,每週一節課(45分鐘),共十一節課(共495分
    鐘),控制組則接受原綜合活動課程。
    本研究以「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及「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課程進行前與進行後分別進行前、後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教學省思札記」及「學生訪談大綱」為質性的輔佐資料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
    主要發現如下:
    一、自我探索課程具有可行性。
    二、自我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生自我效能,包括「人際效能」、「生涯效能」及「學習表現效能」層面,但無法有效提升國中生「體能表現效能」及「正
    向心態」層面。
    三、自我探索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生生活適應,包括「自我定向」、「社會適應」、「學習適應」、「自我意識」、「工作適應」及「自我勝任」層面,但無法有效
    提升國中生「家庭適應」及「人際關係」層面。
    四、實驗組學生對自我探索課程的看法持正向且肯定的態度,喜歡多元、有趣的教學內容與上課方式,覺得教學內容有趣且能幫助自我了解,給予每個單元很高的評價及滿意度,並表示課程對自我瞭解與生活適應很有幫助,因此喜歡上此課程。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教育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Effect of a Self Exploration Curriculum on Self Efficacy and Life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Yuan-Huei Chi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ign a self exploration curriculum which was suitab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on students’ self efficacy and life adjustment. The design of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a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There were totally 62 seventh students from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participating in this study, 30 of which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2 of which to 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nt through 11 sections self exploration curriculum for 11 weeks, 1 section(45 min), per week,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the original integrative activities curriculum.
    The quantitative instrument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is study were ” Self Efficacy Inventory” and “Life Adaptation Inventory”, which were administered at before and the end of the curriculum.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one-way ANCOVA. The qualitative data including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 data from students”, “teacher’s reflective journals” were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The findings were presented as the following:
    1. Self exploration curriculum is feasible.
    2. Self exploration curriculum could improv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 efficacy,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interpersonal efficacy”, “career efficacy”,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competency”, but couldn’t improve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competency”, and “positive mindset ”.
    3. Self exploration curriculum could improv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fe
    Adjustments,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self orientation ”, “social adaptation, “learning
    adjustments”, “self awareness ”, “task adjustments ”,and “self competence”, but
    couldn’t improve the aspect of “familial adjust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4.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positive and affirm attitude toward self
    exploration curriculum. They liked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interesting contents. They consider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are interesting and practical. They were satisfied with every unit of the curriculum and considered that it is helpful for self-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 life adjustment. Therefore they
    liked to attend the curriculum.
    Base on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also discussed and provided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目 次 目次 Ι 表次 Ⅳ 圖次 Ⅵ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內涵 9 第二節 自我探索課程的理論基礎 18 第三節 自我效能之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4 第四節 生活適應之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4 第四節 實驗課程 48 第五節 研究程序 54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9 第一節 自我探索課程之分析 59 第二節 自我探索課程對自我效能之影響 74 第三節 自我探索課程對生活適應之影響 78 第四節 學生個別改變分析 85 第五章 討論 95 第一節 「自我探索課程」分析之探討 95 第二節 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效能」的提升效果之探討 100 第三節 課程對國中生「生活適應」的提升效果之探討 102 第四節 個別學生改變結果分析 10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5 中文部份 115 英文部份 119 附錄 123 附錄一 生活經驗量表 123 附錄二 課程單元回饋表 127 附錄三 自我探索課程總回饋表 136 附錄四 學生訪談大綱 137 附錄五 教學省思札記表 138 附錄六 自我探索課程教學設計 139 附錄七 前導性課程教學大綱 169 附錄八 單元回饋表統計結果 170 附錄九 課程總回饋表統計結果 174 附錄十 教學省思札記彙整表 176 表 次 表3-1-1 實驗設計表 42 表3-2-1 研究對象人數分配表 44 表3-4-1 自我探索課程方案教學目標一覽表 50 表3-4-2 自我探索課程方案大綱一覽表 50 表3-4-3 對照組所進行之課程大綱一覽表 51 表4-1-1 各單元之課程內容及安排方式平均數一覽表 60 表4-1-2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一)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1 表4-1-3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二)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2 表4-1-4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三)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2 表4-1-5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四)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3 表4-1-6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五)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4 表4-1-7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六)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4 表4-1-8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七)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5 表4-1-9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八)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6 表4-1-10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九)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6 表4-1-11 實驗組學生於單元回饋表(十)之心得與建議整理摘要一覽表 68 表4-1-12 實驗組學生課程總回饋表之單元內容滿意度一覽表 69 表4-1-13 實驗組學生課程總回饋表之課程收穫滿意度一覽表 70 表4-1-14 實驗組學生於自我探索總回饋表之開放式問題(一)彙整一覽表 70 表4-1-15 實驗組學生於自我探索總回饋表之開放式問題(二)彙整一覽表 75 表4-2-1 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兩組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74 表4-2-2 青少年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兩組之後測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75 表4-2-3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人際效能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76 表4-2-4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體能表現效能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76 表4-2-5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正向心態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77 表4-2-6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生涯效能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77 表4-2-7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學習表現效能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78 表4-2-8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自我效能總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78 表4-3-1 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兩組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79 表4-3-2 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兩組之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80 表4-3-3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自我定向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1 表4-3-4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家庭適應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1 表4-3-5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社會適應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2 表4-3-6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人際關係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2 表4-3-7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學習適應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3 表4-3-8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自我意識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3 表4-3-9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工作適應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4 表4-3-10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自我勝任分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4 表4-3-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生活適應總量表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85 圖 次 圖2-1-1 自我概念來源圖 13 圖2-1-2 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發展因素圖 16 圖2-2-1 課程設計理念圖 19 圖2-2-2 周哈里窗圖 21 圖2-3-1 自我效能判斷和反應結果判斷對行為和情意反應的交互作用圖 27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1 圖3-5-1 研究程序圖 54

    中文部份

    丁振博(2000)。國二學生之社會比較類型及其與理化實驗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紫薇(1986)。青少年自我統整發展暨價值澄清小團體諮商對高一女生自我統整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發展與問題及指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田耐青、張家碧、張雅惠、高禎苑、王德慈、劉瓊宜(2004)。帶領學生認識自己的多元智慧:綜合活動「自我探索與了解」指定內涵之課程發表。國民教
    育,45(2),75-84。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江玉卉(2003)。實施休閒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紫瑛(1999)。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佳霓(2001)。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自我發展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研究。南
    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孟錞(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武典、洪有義編(1991)。心理衛生。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吳慧玲(2004)。單親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屏東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麗娟(1985)。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心瑩(譯)(2000)。H.Gardner著。再建多元智慧(Intelligence Reframed)。
    臺北市:遠流。
    李佩玲(2002)。國中少年生活風格、父母參與與其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偏遠地區國中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茂興(譯)(1998)。G.Corey,& M.S.Corey著。追求未來與過去(I never Know
    I had a choice)。臺北市:揚智文化。
    李娟慧(2000)。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周愫嫻(2001)。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學報,32,375-396。
    林文正(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林邦傑(197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測驗年刊,27,72-78。
    林宜靜(2007,10月23日)。中學生很煩 3人有1個要減壓 。聯合報, C2版。
    林春煌(2002)。成長團體對高中生物理科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邱皓政(2003)。青少年自我概念向度與成分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關因素研
    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85-131。
    邱霓敏(200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俞筱鈞(譯)(1996)。Powell, D. H.著。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周期之常態適應(Understanding human adjustment-normal adaptation through the life
    cycles )。臺北市:揚智。
    柯永河(1980)。心理衛生。臺北市:大洋。
    洪聖陽(2001)。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唐璽惠(2002)。生活適應不良學生輔導策略。學生輔導月刊,83,70-83。
    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學報,14,109-140。
    高申春(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度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臺北市:貓頭鷹。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36,88-95。
    張滿玲(譯) (1999)。E.Taylor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臺北
    市:雙葉書廊。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莊榮俊(200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南華大
    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莊懷義、劉坤輝、曾端真、張鐸嚴(1990)。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臺北市:空中
    大學。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李綢(1983)。國小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0,93-100。
    陳李綢(1998)。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刊,45(1),159-180。
    陳李綢、蔡順良、王貞芸、賴怡妏(2006)。中學生心理與行為表現之發展研究。
    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市:雙葉書廊。

    游璧如(2005)。資優生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對於情緒適應之預測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明(1987)。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臺南
    師專學報,20,213-253。
    黃惠惠(1998)。邁向成熟:青年的自我成長與生涯規劃。臺北市:張老師。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齡萱(2004)。臺北市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自尊與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克玲(1982)。社會學習論巨匠-班度拉。臺北:允晨文化。
    廖婉君(2004)。國中學生人格類型與自我概念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榮利(1986)。心理衛生。臺北市:千華。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
    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若蘭(1995)。心理衛生概要。臺北市:匯華。
    劉焜輝(1976)。如何輔導班級內適應不良學生。輔導月刊,12(3),8-11。
    劉焜輝(1985)。師大學生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臺北市:師大學生
    輔導中心。
    蔡恆翠(2003)。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進雄(2004)。校長自我效能感之模式建構及其提升策略。國教學報,16,
    237-245。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
    123-132 。
    賴保禎、張利中、周文欽、張德聰、劉嘉年(1999)。健康心理學。臺北縣:國
    立空中大學。
    謝淑玲(1989)。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高焦慮兒童理性思考、焦慮引發反應、自我概念及內外控信念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英文部份

    Arbor, A. (2007). Re-framing how we see students’ self-concept. The Education
    Digest, 72(8), 36-42.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ach, T. R., & Verdile, R. (1975).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ego identity in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90, 269-274.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an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 Wood, R. E. (1989). Effect of perceived control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self-regulation of complex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 805-814.
    Burns, R. B. (1979). The self concept: Theory,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New York: Longman.
    Byrne, D. (1974). An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Coleman, J. C. (1976). Abnormal psychology and modern life (5th ed.).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Company.
    Coutinho, S.(2008). Self-efficacy, metacognition, and performanc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1), 165-172.
    Engels, Rutger C. M. E.; Hale, III, William W.; Noom, Marc; De Vries, Hein. Substance Use & Misuse. (2005). Self-efficacy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as precursors of smoking in early adolescence. Substance Use& Misuse,
    40(12),1883-1893.
    Feltz, D. L.& Weiss, M. (1982). Developing self-efficacy through sport.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53(2), 24-26.
    Fitts, W. H. (1965). The manual of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Nashville,
    Tennessee:Counselor Recording and Test.
    Larson, B. A. (2007). Adventure camp programs, self-concept, and their effects on behavioral problem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29(3),
    313-330.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Lindgren, H. C., & Fish, L. W. (1976). Psychology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Manning, M. A. (2007). Re-framing how we see student self-concept. The Education
    Digest,72(8),36-41.
    Moeini, B., Shafii, F., Hidrania, A., Babaii, G. R., Birashk, B. & Allahverdipour, H. (2008). Perceived stress, self-efficacy and its relations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tatus in Iranian male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6(2), 257-266.
    Peens, A., Pienaar, A. E. & Nienaber, A. W. (2008).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 programs on the self-concept and motor proficiency of 7-to-9-year-old children with DCD.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4(3),
    316-328.
    Shavelson, R. J. & Marsh, H. W. (1986), On the Structure of Self-Concept. In Schwarzer (Ed.), Self-Related Cognitions in Anxiety and Motivation. NJ:
    Lawrence Erbaum.
    Sonstroem, R. J. & Morgan, W. P. (1989). Exercise and self-esteem: Rationale and model.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1, 329-337.

    Taylor, L. D., Davis, K. P. & Malanchuk, O. (2007). Self-esteem,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ggression at school. Aggressive Behavior, 33, 130-136.
    Wise, J. B. (2007). Testing a theory that explains how self-efficacy beliefs are formed: Predicting self appraisals across recreation activiti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sychology, 26(7), 841-84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