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尤思怡
Yu See Yee
論文名稱: 族與國、國與國之間—大馬華族人才外流至新加坡之國家認同
National Identities of Tertiary-educated Chinese Malaysians as Foreign Talents in Singapore
指導教授: 吳龍雲
Goh, Leng-Hoo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7
中文關鍵詞: 馬來西亞華人國家認同族群認同新加坡外流人才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Malaysians, National Identities, Ethnic Identities, Singapore, Brain Drai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在過去50年來面臨人才外流問題。自優惠土著的新經濟政策於1970年代被制度化後,大馬的人才外流問題即呈現種族化(華、印族)傾向,且以地理上鄰近、具相同歷史文化淵源、經濟高速發展、積極吸納大馬人才的新加坡為最大移居國。本研究藉由訪談34位於1990年代後被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南洋理工大學錄取,並從教育移民轉化為技術移民的大馬(或原籍大馬)華族青年,探討這群外流人才的國家認同內涵及國籍選擇趨向。由於“認同”是與所處社會互動的結果,筆者亦依循他們在兩國的生活經歷,探討其現階段國家認同的形成軌跡。訪談於2011年9月至12月進行,正值大馬國內在野黨及民間反政府聲浪高漲、新加坡移民政策收緊之際,國籍選擇問題在此一特定時期更具張力。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國家”所賦予的主觀定義決定他們的國家認同及國籍選擇傾向。重視制度層面國家認同勝於文化層面國家認同者,往往無法在主觀意識上認同於馬來西亞。能成功調適政治化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兩者的衝突者,傾向以家庭、鄉土、族群文化等文化層面的認同做為對馬來西亞的國家認同基礎。新加坡的生活經歷讓這群大馬華族青年對新馬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的差異有深刻體會,促使他們反思身為“馬來西亞人”的政治及文化意義。全球化的衝擊亦削弱了部分受訪者對於國家的忠誠感。這類受訪者傾向於以公民權利及義務關係決定其國籍。
2008年起新加坡政府明確區別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所能享有的社會福利,部分永久居民的居留權亦不獲更新,以吸引永久居民歸化為公民。基於政治制度因素無法認同於馬來西亞者,傾向於歸化為新加坡籍。對馬來西亞具文化認同的受訪者,出於現實生活中的就業、家庭及經濟考量,不少亦表示會在必要時更換國籍,但情感上仍歸屬於馬來西亞。有家庭的馬來西亞移民多採取配偶中一方歸化為新加坡籍的身份策略,以享有兩國公民權利。另有一類受訪者表示不會更換國籍,他們大部分將身為“馬來西亞人”視為自我認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加坡社會對於馬來西亞移民的接受程度因其他新移民的湧入而提高。筆者認為針對這群馬來西亞移民之國家認同研究,仍要回到新馬關係的歷史背景中探討。

For the past 50 years, Malaysia has been facing the serious issue of human capital flight. Ever since the Pro-Malays New Economic Policy was constitutionalized in the 1970s, this issue has been more prominent among particular races such as the Chinese and Indian. Most of these immigrants have chosen Singapore due to her geographical location, simila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ast growing economy and the government’s open-door immigration policy.
The aim of the thesis is to identify and investigate the key factors behind this growing issue. 34 Malaysians had been interviewed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1, amidst a period of political tension with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s tightening of her immigration policy. All interviewees share the similar profile of being alumni from the two Singapore universit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since the 1990s and are current skilled immigrants in Singapore. The interview mainly focuses on their defini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reasons behind their leaving of Malaysia an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ir social experience in both Singapore and Malaysia.
Through the research findings, one factor that was revealed as a key reason was interviewees’ definition on ‘nation’ and ‘state’. Many interviewees defined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based on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se identities consist of both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The interviews produced the following main findings – 1) Those who valued political identity above cultural identity were less inclined towards Malaysia. 2) Despite being marginalized by Malaysia's new economic policy, there is still a group who perceive family and cultural roots as the main determining factor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3) Their personal social experiences in Singapore have brought about a comparison m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politics, economy, social and culture aspect. Thus pushing them to re-look at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4) Globalis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pragmatic attitude in another group of immigrants, who acknowledge individual’s welfare as the key factor for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Since 2008, Singapore nationality policies have been modified to provi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benefits between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PR) and Singapore citizens. As a result, quite a number of PR re-entry permits were not renewed so as to persuade some of these residents to convert to citizens. Due to pragmatic considerations such as career development, standard of living etc., many of these Malaysian immigrants eventually opt to change their citizenship despite their sense of rootedness in Malaysia. There are also Malaysian couples whom one still hold onto their Malaysia citizenship so as to enjoy dual citizenship benefits. Of course, there is a group who perceive their nationality as part of their self-identity and thus unwilling to simply change their citizenship.
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Singaporeans and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ve once again adopted a more open attitude towards Malaysian immigrants due to a surge in numbers of other foreign immigrants during recent years. This thesis will be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ingapore and Malaysia to further discuss on this issue.

目錄 VI 表目錄與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概念界定 1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27 第四節 研究方法、研究流程與研究限制 2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3 第一節 國家認同相關論述 33 第二節 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的關係 37 第三節 全球化與後現代背景下的國家認同 39 第四節 馬來西亞國族建構 44 第五節 馬來西亞華人的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 56 第三章 族群與國家之間 64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人-族群政治背景下的華族身份認知 65 第二節 馬來西亞人-國族認同、文化認同與制度認同 98 第三節 身兼馬來西亞人與馬來西亞華人-族、國認同共存類型 136 第四節 小結 145 第四章 原生國與移居國之間 147 第一節 新馬關係 147 第二節 在新加坡當“馬來西亞人” 157 第三節 在新加坡永久居民與公民之間 173 第四節 小結 200 第五章 結論 202 參考文獻 206 附錄一、訪談大綱 i 附錄二、訪談知情同意書 iii 附錄二、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v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Lent, A.編(1998/2000)。《當代新政治思想》(初版,蔡永文等譯)。臺北:揚智。
Nash,K.(2000/2004)。《全球化、政治與權力:政治社會學的分析》(初版,林庭瑤譯)。臺北:韋伯文化。
Guibernau. M.(1999/2002)。《無國家的民族: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初版,周志傑譯)。臺北:韋伯文化。
Thompson, S.(1998/2000)。〈後現代主義〉。載於Adam.L.主編《當代新政治思想》(初版:葉永文等譯)(171-197頁)。臺北:揚智。
Tomlinson, J. (1999/2001)。《全球化與文化》(初版,鄭棨元、陳慧慈譯)。臺北:韋伯文化。
Waters, M. (1995/2000)。《全球化》(初版,徐偉傑譯)。臺北:弘智文化。
文平強(2009)。〈宏觀視角與馬來西亞觀點下的“國家”與“民族”〉。載於文平強主編,《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上冊)(1-38)。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王國璋(1997)。《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1955-1995)》。臺北:唐山。
王賡武(1994)。〈東南亞華人的身份認同之研究〉。載於王賡武著,《中國與海外華人》(234-262)。臺北:商務。
王賡武(2002)。〈再論海外華人的身份認同〉。載於劉宏、王堅立編,《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及新方向》(97-116)。新加坡:八方文化。
王賡武(2006)。〈東南亞新興國家中的華人族群性〉。載於李元瑾編,《新馬印華人:族群關係與國家建構》(中文版)。(13-30)。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Konrad-Adenauer-Stiftung。
石之瑜(1999)。《後現代的國家認同》。臺北:世界書局。
卡斯提爾(1997/2002)。《認同的力量》(初版,夏鑄九譯)。臺北:唐山。
伍爾利希‧貝克(1997/1999)。《全球化危機》(初版,孫治本譯)。臺北:商務。
全國華團領導機構(1983)。〈國家文化備忘錄〉。載於林木海主編,《國家文化備忘錄特輯》。(12-26)。吉隆玻:馬來西亞15華團領導機構聯合出版。
吐司工作坊(2001)。《新新關係─看柔佛巴魯人如何新加坡》。吉隆玻:大將事業。
安東尼‧紀登斯(1991/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初版,趙旭東、方文譯)。新店:左岸文化。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
艾瑞克‧霍布斯邦(1990/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初版,李金梅譯)(21-62)。臺北:麥田。
何啟良(1995)。〈試析1991-2000年《經濟展望綱領》對大馬華社的衝擊〉。載於何啟良著,《政治動員與官僚參與》(131-140)。馬來西亞南方學院、柔佛巴魯中華公會教育委員會及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
何啟良(2001)。〈陳修信〉。載於何啟良主編,《匡政與流變: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人物(政治篇)》(93-144)。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計畫。
何啟良(2006)。〈論新加坡──馬來西亞關係〉。載於何啟良、祝家華、安煥然主編,《馬來西亞、新加坡社會變遷四十年(1965-2005)》(235-249)。馬來西亞南方學院、柔佛巴魯中華公會教育委員會及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
何啟良(2007)。〈當前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公民社會困境的思考〉。載於祝家華、潘永強主編,《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203-224)。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吉隆玻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聯合出版。
何國忠(2009)。《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主義》(27-51頁)。臺北:業強。
李志賢、黃賢強(2006)。〈寬柔中學畢業生的留學動向〉。載於夏誠華編,《新世紀移民的變遷》(209-226)。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桂冠。
杭亭頓(1997/2006)。〈全球政治與文化重組〉。載於《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初版,黃裕美譯)(165-213)。臺北:聯經。
林勇(2005)。《馬來西亞華人與馬來人經濟地位變化比較研究(1957-2005)》。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林信華(2003)。〈後現代社會的認同現象〉。載於黃瑞祺主編,《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127-169)。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林若雩(2010)。〈馬哈迪主政下的馬來西亞政經關係〉。載於蕭新煌主編,《東南亞的變貌》(523-560)。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
林開忠(1999)。《建構中的“華人文化:族群屬性、國家與華教運動”》。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
林開忠(2007)。〈國家‧文化─重新評估馬來西亞國家文化與國家認同〉。載於祝家華、潘永強主編,《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363-378)。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南方學院、吉隆玻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聯合出版。
林聚任、劉玉安主編,泥安儒副主編(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山東:人民出版社。
邱家金(2009)。〈馬來亞的形成,1946─1955:族群合作的成果〉。載於文平強主編,《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上冊)(113-133)。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查爾斯‧查爾斯‧泰勒(1989/2001)。《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初版,韓震等譯)。南京:譯林。
查爾斯‧查爾斯‧泰勒(1994/2005)。〈承認的政治〉。載於汪暉、陳燕穀主編,《文化與公共性》。(第二版,董之林、陳燕穀譯)(290-337)。北京:三聯。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臺北:巨流。
莊國土(2005)。〈論東南亞華族及其族群認同的演變〉。載於張啟雄主編,《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13-50)。北京:三聯。
班納迪克‧安德森(1991/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於散佈》(初版,吳叡人譯)。臺北:時報文化。
馬丁‧N‧麥格(Marger, M. N)(1985/2007)。《族群社會學》(祖力亞提‧司馬義譯)。北京:華夏。
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2011)。《國民中學歷史課程與教科書的分析與檢討報告》。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馬來西亞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87)。《馬來西亞種族兩極化之根源》。吉隆玻: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張寶成(2012)。《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跨民族視閾下的巴爾虎蒙古人的身份選擇》。北京:人民。
莊華興(2009)。〈馬來西亞華人的內族群關係─一個殖民主義─現代性視角〉。載於鄭文泉、傅向紅編,《粘合與張力:當代馬來西亞華人族群內關係》(7-22)。雪蘭莪: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
許德發(2009)。〈大局與獨立:華人社會在獨立運動中的反應〉。載於文平強主編,《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上冊)(87-112)。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陳丁輝(2005)。〈想像還是真實?獨立後馬來(西)亞國族建構的再思考〉。載於何國忠編,《百年回眸:馬華社會與政治》(251-273)。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陳劍(2005)。〈意識形態與新馬四十年社會變遷〉。載於何啟良、祝家華、安煥然合編,《馬來西亞、新加坡社會變遷四十年(1965-2005)》。(251-278)。柔佛柔佛巴魯:南方學院出版社。
陳鴻瑜(2012)。《馬來西亞史》。臺北:蘭台。
彭偉步(2009)。《新馬華文報文化、族群和國家認同比較研究》。廣州 : 暨南大學出版社。
彭懷恩(主編)(2007)。《新世紀政治辭典》。臺北:風雲論壇。
黃子堅(2009)。〈馬來亞的成立:從殖民主義的熔爐中建構一個民族國家〉。
載於文平強主編,《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上冊)(135-157)。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黃居正(2006)。〈國族建構與國族認同──加拿大的經驗〉。載於施正鋒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319-347)。臺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楊建成(1982)。《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探討 (1957-1978)》。臺北:文史哲。
楊培根(1999)。〈序:爭取廢除內安法令──健全我國公正、民主、法治〉。載於辜瑞榮編,《內安法令(ISA)四十年》(viii-xii)。:朝花企業。
葉乃嘉(2006)。《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從知識管理進入研究工作的遊戲規則》。臺北:五南。
葉至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詹運豪(2004)。《馬哈迪時代風潮》。吉隆玻:燧人氏。
廖小健(2002)。《世紀之交:馬來西亞》。北京:世界知識。 
瑪維斯‧普都哲裡(2010)。〈馬來西亞的“社會契約”:概念的發明和歷史演變〉。載於諾拉妮.奧拓曼、瑪維斯‧普都哲裡、克萊夫‧凱斯勒著《一個馬來西亞,兩種社會契約》(李永傑譯)(7-24頁)。雪蘭莪:策略諮詢研究中心。
蔡英文(2006)。〈公民身份的多重性──政治觀念史的闡述〉。載於許紀霖主編,《公共性與公民性》(80-97)。江蘇:人民出版社。
鄭乃平(2009)。〈馬來西亞華裔人口趨勢與人力資本〉。載於文平強主編,《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上冊)(271-299)。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鄭良樹(2001)。《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三分冊)。吉隆玻:馬 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鄭良樹(2005)。《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柔佛新山:南方學院。
潘永強(2005a)。〈華教人士參政廿年──華教政治化,政治華教化〉。載於潘永強著,《馬華政治散論》(109-111)。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潘永強(2005b)。〈抗議與順從:馬哈地時代的馬來西亞華人政治〉。載於何國忠主編,《百年回眸:馬華社會與政治》(203-232)。吉隆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戴維‧R.迪肯斯、安德列亞‧方坦納(1994/2006)。〈社會學科中的後現代主義〉。載於戴維‧R.迪肯斯、安德列亞‧方坦納主編《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研究》(初版:周曉亮、楊深、程志民譯)(1-28頁)。重慶:重慶。
羅蘭‧羅伯森(1992/2000)。《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初版,梁光嚴譯)。上海:人民。
蘇瑞福(2009)。《新加坡人口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二)期刊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何博(2011)。〈認同的本質及其層次性〉。大理學院學報,1,61-65。
胡愛清(2004)。〈由固打制向績效制轉變:機遇抑或挑戰—馬來西亞教育 政策的轉變及其對華人受教育權利的影響〉。世界民族,1,65-73。
張秀雄(1998)。〈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8,99-122。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49-182。
許德發(2006)。〈民間體制與集體記憶──國家權力邊緣下的馬華文化傳承〉。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9,1-18。
陳美萍(2007)。〈大馬華人與馬來人──族群邊界政策化的塑造〉。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10,1-17。
謝美華(2010)。〈近20 年新加坡的中國新移民及其數量估算〉。華僑華人歷史研究,3,52-59。
黃建如(2001)。〈試析馬來西亞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外國教育研究,28(3),52-56。

(三)雜誌及新聞

林友順(2010a年6月10日)。火車站之爭:馬新創意雙贏。亞洲週刊,24(23),37。
林友順(2010b年12月19日)。大馬新措施吸引海外專才。亞洲週刊(電子版),24(50)。取自:http://www.yzzk.com
張漢維(2007年3月10日)。〈兩所大學增收獨中畢業生:新國大撬本地高材生〉。東方日報,A6版。[剪報]。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收藏。
梁志華(2011年4月28日)。〈百萬人外流三分之一是人才:我國華裔外流情況最嚴重〉。獨立新聞在線新聞網。取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
無作者(1998年3月7日)。〈因經濟陷困留學生獲准回國繼續深造〉。東方日報。[剪報]。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收藏。
無作者(2011年4月30)。〈納吉:馬國政府確定人才外流導致外資流失〉。聯合早報新聞網。取自:http://www.zaobao.com
無作者(2011年9月15)。〈納吉:內安法令廢除‧媒體不須每年更新執照〉。星洲日報新聞網。取自:http://news.sinchew.com.my
無作者(2010年5月27日)。〈依德利斯:若維持現有補貼機制 我國2019年將破產〉。南洋商報新聞網。取自:http://www.nanyang.com
無作者(2011年6月30日)。〈依德利斯:人民須齊心‧提昇經濟省開銷可防破產〉。星洲日報新聞網。取自:http://news.sinchew.com.my
無作者(2011年1月11日)。〈林冠英:百日新政承諾 不會導致國家破產〉。中國報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press.com.my
無作者(2012年6月17日)。〈2011年6月17日頭條回顧.旅遊部180萬設面子書專頁爭議‧黃燕燕解釋未全然接受 內閣僅記錄在案〉。中國報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press.com.my
無作者(2012年12月15)。〈財政部農業部及總檢署會商擬訴養牛公司追討貸款〉。南洋商報新聞網。取自:http://www.nanyang.com
無作者(2013年7月8日)。〈跨種族民眾認同“大馬人海嘯”:民調指華印裔拒承認大選成績〉。當今大馬新聞網。取自:http://www.malaysiakini.com
無作者(2004年2月3日)。〈柔佛擦亮旅遊名堂〉。東方日報,A7版。
無作者〈七萬學子負笈海外:25億教育費外流〉(1994年11月25)。南洋商報,[剪報]。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收藏。
無作者〈新加坡升學〉(1985年12月1日)。南洋商報。[剪報]。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收藏。
無作者〈首相:2004至2007年政府保送6千學生出國〉(2008年5月9日)。南洋商報。[剪報]。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收藏。
詹運豪(2009年6月23日)。〈李光耀掀動大馬人心結〉。東方日報,A36版。[剪報]。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收藏。
謝燕燕、陳穎佳(2008年2月2日)。〈新加坡需要650萬人口才能突破人力瓶頸〉。聯合早報新聞網。取自:http://www.zaobao.com
蘇韻鴒(2011年10月15)。〈95%為工作棄大馬公民權 去年六千人才入籍獅城〉。南洋商報新聞網。取自:http://www.nanyang.com

(四)論文

何秋梅(2009)。《從改制華文中學看國族建構:馬來西亞雪州加影育華國民型中學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芳如(2010)。《“緬甸”與“僑生”:跨國主體的形成與認同困境》(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陳韋樺(2009)。《台灣地區「國家認同」之研究(1949~2009) 》(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楊詩評(2005)。《從後殖民角度探討馬來西亞的國族論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魏嘉男(2003)。《國家認同理論與台灣經驗論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韓建慧(2007)。《全球化下的國家認同──台灣大學生西進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二、英文部分

Abdullah, K. (2009). Johor in Malaysia-Singapore relations. In Takashi Shiraishi. (Eds.) Across the causeway (pp. 125-138).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Abidin, M.Z. (2009). Malaysia-Singapore economic relations: once partners, now rivals. What next?. In Takashi Shiraishi. (Eds.) Across the causeway (pp. 231-249).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Barth, F.(1969). Introduction. In Barth,F. (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 9-38). Massachusett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radley, H. (1996). Fractured Identities: Changing Patterns of Inequality. England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Cambridge:Polity Press.
Carrington,W. J. & Detragiache. E. (1998). How big is brain drain? (Working Paper No.WP/98/02). Retrieved from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ebsite: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p/wp98102.pdf
Cartier, C. (2003). Diaspora and social restructuring in postcolonial Malaysia. In Ma.L.J.C. & Cartier.C. (Eds.) 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lity, and identity, The why of where (pp. 69-96).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Cheah Boon Kheng (2002). Malaysia: The making of a Natio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Cheam, J. (2010, March 6). New limits on sale of flats to PRs. The Straits Tim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iaone.com
Chin, J (2012). Forced to The Periphery: Recent Chinese Politics in East Malasia. In Lee Hock Guan & Leo Suryadinata (Eds.) Malaysian Chines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pp. 109-143).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Giannoccolo, P. (2009). The Brain Drain: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Università degli Studidi Milano-Bicocca,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Working Paper No. 2006-03-02). Retrieved from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website: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374329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Rutherford. J.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22-237).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Heng Pek Koon (1988). 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sia:A History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ll, M. & Lian, K. F (1995). Housing policy on the nation building process. In Hill,M. & Lian,K.F. The politics of nation building and citizenship in Singapore (pp. 113-139). England, London: Routledge.
Ho Kai Leong (2012). At a Crossroad: Malaysia’s Coalition Politics and Chinese- based Political Parties. In Lee Hock Guan & Leo Suryadinata (Eds.) Malaysian Chinese: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pp. 70-89).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Koh,S.Y. (2010). Towards a Theory of ‘Skilled Diasporic Citizenship’: Tertiary-Educated Chinese-Malaysians in Singapore as Citizens, Diasporas and Transnational Migrants Negotiating Citizenship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Migration Studies Unit Working Papers No. 2010/07)London: Migration Studies Unit. Retrieved from http://www2.lse.ac.uk/government/research/resgroups/MSU/documents/workingPapers/WP_2010_07.pdf
Kok, C., & Tee, L. S. (2010, February 6). Stemming the tide and keeping our talent. The Star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biz.thestar.com.my
Lam,T. & Yeoh.B.S.A. (2004). Negotiating Home’and‘national identity: Chinese- Malaysian transmigrants in Singapore’. Asia Pacific Viewpoint, 45(2), pp.141-164
Lee Hock Guan (2012).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In Lee Hock Guan & Leo Suryadinata (Eds.) Malaysian Chines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pp. 166-192).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Lim Chee Ming (1993). Malaysian Chines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Their dilemmas and copping strategies (Unpublished bachelor’s thesi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Malaysians in Singapore ‘last to be let go’. (2009, February 18). The New Straits Times.Retrieved from http://www.asiaone.com
Mills, L.A.(1966). British Malaya: 1824-1867.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ukherjee.H. & Wong. P. K. (2011).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Common Roots and Different Paths. In Altbach. F. G. & Salmi.J.(Eds.) The Road to Academic Excellence: The Making of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ies (pp. 129-163). [Adobe Digital Editions version].Retrieved from http://web.worldbank.org 
Parsons, T.(1975).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nature and trends of change of ethnicity. In Glazer.N & Moynihan.D.P.(Eds),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pp.53-83).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amsul,A.B. (1995). In search of ‘Bangsa Malaysia’: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multiethnic Malaysia.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27(special issue), pp.57-68.
Shamsul,A.B. (1996). Nations-of-intent in Malaysia. In Tonnesson,S. & Antlov,H. (Eds.) Asian forms of the nation (pp. 323-347). Surrey,England: Curzon.
Stockwell,A.J. (2009). British policy across the causeway, 1941-71: Territorial Merger as a Strategy of Imperial Disengagement. In Takashi Shiraishi. (Eds.) Across the Causeway (pp. 11-26).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The World Bank. (2011). Malaysia Economic Monitor: Brain Drain.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bank.org
Toh Kin Woon (2012). The New Malaysian Economic Agenda: Some Prelimanary Observations. In Lee Hock Guan & Leo Suryadinata (Eds.) Malaysian Chines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pp. 125-143).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on Phin Keong. (2002). Spatial division and ethnic exclusion: A study of ethnic relations in Malaysia. Journal of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5, pp.81-105.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