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偉仁
Chen, Wei-Ren
論文名稱: 文學的閱讀,死亡的敘說~資優兒童死亡世界的展露
Reading Literature, Narrating Death ~The Exposure of Gifted Children’s Death Worlds
指導教授: 陳昭儀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資優兒童死亡感知少年小說文本詮釋
英文關鍵詞: gifted children, death perception, young-adult fiction,, interpre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這是一個關於資優兒童死亡感知的研究,我以少年小說的閱讀,作為探看八名國小六年級資優兒童思索死亡的視框。小說文本的詮釋界乎現實與想像之間,開拓一個聚焦在「不死可能性」與「死亡必然性」的對話空間;並輔以作業單的填寫、圖畫的創作,細緻地呈現資優兒童的死亡感知。研究有如下的發現:

    一、語境:資優兒童對生死的感知
    透過社會事件的解讀、媒體文本的詮釋,以及個體經驗的思索,資優兒童呈現出情感發抒、評價分析、狀態觀察等多元的思維風貌。細究八名資優兒童的死亡感知,有幾點共通特質:年幼時對死亡終極性的「問」;洞察事物,進行評價分析;交織訊息,延展死亡敏覺力;意識死亡的恐懼與不安,進行選擇性的表露。

    二、故事:資優兒童詮釋少年小說
    我將兒童的生死感知視為故事的語境脈絡,從脈絡中粹取出的兩個焦點,讓四本少年小說登場。兒童對「不死可能性」的存活狀態有著豐富的論述,顯現出生態韻律法則與個體想望的掙扎痕跡,其間交錯著擺盪過程中的相對性思考。漸入現實境遇,「死亡必然性」的詮釋中,以虛擬的情境凝視真實的死亡,生活經驗成為主要的詮釋脈絡,一則則鮮活的勸慰與比喻,是資優兒童敘事智慧的展現。

    三、隱喻:故事在情境中顯義
    資優兒童對少年小說的詮釋是一個「意向所指」的世界,我將它讀成一個個故事,探究故事可能的隱喻。兒童敘說「不死可能性」的故事,彷彿兩端的拉鋸戰,我歸納出三種思維辯證:眷戀的依存是迫近的考驗,生態韻律抗衡生死控制/選擇權,不死狀態顛覆形貌相符。「死亡必然性」是在隱諱氛圍中訴說的故事,兒童的想像猜疑接軌的向死存在的生命,就在與文本相遇之際,浮現出對生命的省思。研究並選擇三名資優兒童,以過度激動、心靈敏感度、創意直覺等資優特質,進行個案式的剖析。

    整體而言,閱讀歷程中資優兒童展露了對死亡的感知,建議以生活經驗建構一個對話式的生死教育課室,提供寫實與虛構的文學閱讀,延展死亡的思索。在後續研究方面,可從取信結構深究兒童的感知,並重視思考傾向與表徵形式的探究,並從研究互動的歷程,考量方法的多元性。

    This is a study concerning gifted children’s death perception. Reading young-adult fiction (YA fiction) was the frame to explore how eight sixth-grade gifted children perceived death. When they interpreted the text from reality to imagination, the dialogue focused on the topics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and ‘the possibility of on-death’. Through interpreting YA fiction, writing worksheets, drawing, children’s death perception was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What follows are some major findings about the study.

    1. Context: gifted children’s death perception
    Gifted children showed three perception dimensions (feeling, analyzing, observing) to considerate social events, media text, and self-experiences. Furthermore, the eight gifted children’s death perception shared some common traits: quest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gaining insight to analyze events, combining information to expand the sensibility of death, realizing fear and tension from death to disclose some aspects of their death perception.

    2. Story: gifted children interpret YA fiction
    When children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no-death’, they presented a variety of ideas and viewpoints. However, their interpretation oscillated between ecological rules to individual wishes. By contrast, when children discussed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the life experiences became the main 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 Items of meaningful metaphors about death revealed their narrative wisdom, though.

    3. Metaphor: Stories in the context
    What gifted children interpreted YA fiction was ‘the intention world’, such as stories full of metaphors. The stories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no-death’ were featured by conflicts of death, including three dimensions: the attachment to life vs. the approaching trial, the ecological rules vs. the right of life-and-death, and the state of no-death vs. the agreement of form and structure. They told the story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in the obscure atmosphere. When they guessed death to follow the life of being to death, their mind emerged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life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present research also analyzed in terms of case study three gifted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 by the traits of over-excitability, spiritual sensitivity, and creative intui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ctice include constructing the dialogue life-and-death curriculums based on real-life experiences and using realistic and fictitious literature to expand the considerations of death.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consist of investigating the belief structu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hinking styles and the presentations of death perception, and employing the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where possible.

    第一章、 故事的開端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焦點 ……………………………………… 6 第三節、重要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前人敘說的死亡故事 …………………………… 9 第一節、兒童的死亡感知 …………………………………… 9 第二節、資優特質與生死思索 ………………………………… 22 第三節、死亡主題兒童文學及其詮釋 ………………………… 29 第三章、 故事脈絡網 ……………………………………… 41 第一節、研究取向 …………………………..……………… 41 第二節、初步的理解,試探的研究 ………..……………... 43 第三節、研究參與者及研究焦點 …………………………. 57 第四節、研究者的角色 ……………………………………. 64 第五節、資料蒐集歷程與整理 ………….………………… 68 第六節、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 77 第七節、研究效度的建立 ………….………………………. 81 第四章、 資優兒童敘說的死亡故事 ……………………… 83 第一節、資優兒童的生死感知 ……….………………… 85 一、擴視:高年級資優兒童對生死的感知 …………………… 85 二、聚焦:八名六年級資優兒童對生死的感知 …………… 110 第二節、「幻想」與「寫實」之間:資優兒童對少年小說的詮釋 145 一、現實與慾望的糾纏:《永遠的狄家》 …………… 146 二、科技挑戰死亡:《陶威爾教授的頭顱》 ……………. 163 三、惦念著的鄉愁:《渴望》 ……………………………… 180 四、含情的呼喚:《奶奶與我》 ……………………………… 197 第三節、再思資優兒童對少年小說的詮釋 ……………… 219 一、焦點議題:文本詮釋與死亡感知的對話 ………………… 220 二、個案分析:文本詮釋與資優特質的對話 ………………… 263 第五章、 說不完的故事 …………………………………… 279 第一節、暫時告一段落的故事 ……………………………… 279 第二節、關於故事的省思 ……………………………………… 282 第三節、期待故事再續的契機 ………………………………… 289 參考文獻 …………………………………………………… 295 附 錄 附錄一、兒童文學作品的選擇 ………………………………. 302 附錄二、閱讀討論會討論題綱 ……………………………….. 307 附錄三、生死相關經驗作業單 ………………………………. 312 附錄四、家長同意函 ……………….…………………………. 314 附錄五、研究工作一覽表 ………………………………….. 315 附錄六、訪談轉譯稿範例 …….…………….……….………… 318 附錄七、觀察省思札記範例 …………………………………… 319 表 次 表2-1-1 兒童死亡概念分析 ………………………………11 表2-1-2 兒童死亡概念發展 ………………………… 14 表2-1-3 國內外兒童死亡概念實徵研究 …………………… 15 表2-1-4 國內外兒童死亡態度實徵性研究 ………………… 20 表3-2-1 試探性研究訪談心得摘要表 …………………… 45 表3-2-2 兒童文學描寫手法及資優兒童反應 ……………… 50 表3-3-1 在陳老師的研究中,我想用的新名字 …………… 63 表3-5-1 閱讀討論會進行概況 …………………………… 73 表3-5-2 八名資優兒童參與研究概況 ……………………… 74 表3-5-3 資料文件代碼與意義 ……………………………… 75 表3-5-4 轉譯符號表 …………………………………… 76 表3-6-1 「生死相關經驗作業單」的題目與向度 …………… 78 表4-1-1 社會事件的解讀 …………………………………… 90 表4-1-2 媒體文本的詮釋 …………………………………… 94 表4-1-3 對死亡的好奇或疑問 …………………………… 98 表4-1-4 對死亡/生命的切身經驗 ………………………… 102 表4-1-5 家中宗教信仰的經驗 ……………………………… 103 表4-1-6 「死亡/生命的定義」與「死亡/生命對人的意義」 107 表4-1-7 高年級資優兒童的生死感知 ……..……………… 109 表4-2-1 《永遠的狄家》死亡成份分析 ………………….. 147 表4-2-2 資優兒童是否想喝長生不老泉 ………………… 152 表4-2-3 《陶威爾教授的頭顱》死亡成份分析 …………… 164 表4-2-4 「實體知覺」與「生命存在」 ……………….. 169 表4-2-5 《渴望》死亡成份分析 …………………………….. 181 表4-2-6 「提早結束的生命」與「壽終正寢」的比較 ……… 186 表4-2-7 《奶奶與我》死亡成份分析 ………………… 198 表4-2-8 生活中死亡的「訴說」與「傾聽」 ……………. 208 表4-2-9 「人終究會死」的比喻 ……………………………… 216 表4-3-1 想像可能不死的世界 ……………………..…... 231 表4-3-2 不同版本的生命延續型態 ……………………….. 239 表4-3-3 文本中死亡的「訴說」與「傾聽」 …………….. 244 表4-3-4 文本與現實間的「訴說」與「傾聽」 …………… 246 表4-3-5 「人終究會死」的比喻敘事結構分析 ………… 257 圖 次 圖3-2-1 故事討論的歷程 ……….…….…..…………….. 55 圖3-6-1 資料的詮釋循環 ………………..……………….. 80 圖4-1-1 高年級資優兒童對生死的感知 ………………... 87 圖4-2-1 〈費資本〉的「可愛的頭顱」……………………….. 168 圖4-3-1 籠罩在隱諱氛圍的訴說機 …..………………... 243

    一、中文部分
    王純琪(民88):重症兒童對死亡的覺察、情緒經驗及其父母的反應之研究~以罹患白血病兒童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靈康譯(Matthews著,民87):童年哲學。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
    朱正琳(民85):畫說哲學~哲學是愛智慧。台北:書林。
    何本三(民84):幼兒故事學。台北:五南。
    何懷宏(民88):畫說哲學---珍重生命。台北:書林。
    余安邦(民85):文化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研究進路:兼論其與心態史學的關係。本土心理學,6,2~60。
    余安邦,薛麗仙(民87):關係、家與成就:親人死亡的情蘊現象之詮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85,1-51。
    余治瑩(民89):嘆息後依然要迎向陽光。國語日報,89年11月5日,第8~9版。
    余德慧(民91):看活的眼睛。中國時報,91年6月9日,39版。
    吳庶深,黃麗花(民90):生命教育概論 ~ 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
    宋文里(民84):「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通識教育季刊,2(4),1~15。
    宋文里(民85):以啟迪探究法重寫碟仙。本土心理學,6,61~143。
    宋文里譯(Bruner著,民90):教育的文化。台北:五南。
    李心瑩譯(Gardner著,民89):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台北:遠流。
    周國平(民87):畫說哲學---對世界的認識。台北:書林。
    幸佳慧(民87):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易之新譯(Freedman & Combs著,民89):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
    林文寶(民89):總論。載於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和蔡尚志著,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林宛宜(民89):從少年小說中的死亡談啟蒙。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烝增(民86):兒童對死亡的認知與情緒之研究---兒童死亡世界的話與畫。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堂譯(Kubler-Ross著,民89):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台北:張老師。
    林綺雲(民89):生死學的領域。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pp.4~37)。台北:洪葉。
    林維箴(民90):維箴塗鴉。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柯倩華(民88):繪本童書中的死亡圖像。聯合報,88年11月29日。
    洪文珍(民87):做自己想做的事,作自己想作的人---談少年小說的意義與價值。載於靜宜大學第一屆兒童文學國際會議論文集(pp.254~256)。
    洪志明(民87):尋找謎面與謎底間那條連接線---談兒童文學的讀者反應。載於靜宜大學第一屆兒童文學國際會議論文集(pp.148~150)。
    夏林清(民91):來時路 ~ 辨識發現的路徑。載於輔仁大學心理學三十週年系慶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二)(pp.11-2~11-11)。
    翁儷綺(民87):幼兒建構故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子樟(民88):未知生,焉知死---淺析少年小說中的死亡敘述。載於張子樟著,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pp.116~153)。台北:天衛文化。
    張子樟(民89):青春記憶的書寫---少兒文學賞析。台北:幼獅。
    張子樟(民90a):勇敢面對死亡---《收藏天空的記憶》。國語日報,90年5月31日,第5版。
    張子樟(民90b):寫實與幻想:外國青少年文學作品賞析。台北:國語日報社。
    張盈堃、林綺雲(民90):基進取向的死亡教育與研究。通識教育季刊,8(1),1~23。
    張淑美編(民90):中學生「生命教育」手冊 ~ 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
    張湘君(民82):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湘君、葛琦霞(民89):生命教育一起來。台北:三之三。
    畢恆達(民85):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p.27~45)。台北:巨流。
    莊雅雲(民90):幼稚園大班幼兒死亡觀念極其影響要因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育光(民89):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題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陳世芬(民88):兒童及青少年死亡概念內涵與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秋娟(民87):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娟(民90):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偉仁、吳青陵、鄒韻淇(民87a):資優兒童看生死~以仁愛國小四年級資優班兒童為例。資優教育季刊,67,17~23。
    陳偉仁、鄒韻淇、吳青陵(民87b):生死教育如何教~理論、課程與應用。資優教育季刊,69,31~39。
    曾秋萍(民89):九二一災區學童於讀書治療中之心理歷程及其對死亡態度之詮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淑燕、劉苓莉(民89):國小兒童如何詮釋童話之研究:以「青蛙和蟾蜍」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79~102。
    黃加如(民88):讀書治療對中等學校教師心靈特質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孟嬌譯(Engel著,民87): 孩子說的故事---瞭解童年的敘事。台北:成長文教基金會。
    黃美雯(民88):不同年齡層學生對童話繪本中友誼概念之詮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娟(民89):國小學童圖畫書導賞教學及其插畫反應探討。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茂秀(民90a):做哲學。毛毛蟲月刊,131,3~6。
    楊茂秀(民90b):哈利波特的哲學意義。毛毛蟲月刊,134,3~4。
    楊茂秀譯(民89):哲學教室教師手冊。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葉麗莉(民85):希世之聲:文學心理學的一種探索。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苓莉(民87):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和蟾蜍」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惠美(民77):幼兒死亡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鳳芯譯(Nodelman著,民89):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台北:天衛文化。
    劉震鐘,鄧博仁譯(Kastenbaum著,民85):死亡心理學。台北:五南。
    慧開法師(民89):兒童的生死探索及其象徵性語言。載於台灣地區兒童生死教育研討會手冊。
    蔣建智(民90):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敏玲(民83):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社會科學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發表論文(未出版)。
    蔡敏玲(民85):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21~30。
    蔡麗芳(民90):喪親兒童諮商中悲傷經驗改變歷程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鄭志勤(民90):用自己的方式 向生命道別。中國時報,90年12月9日,第34版。
    薛桂文(民86):電子寵物---死亡教育的負面教材?民生報,86年9月30日,第29版。
    二、英文部分
    Clark,B.(1997). Growing up gifted: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of children at home and at school (5th ed.). New York: Merrill.
    Davis,G.A., & Rimm,S.B.(1998).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4th ed.). Needn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Davis,G.L.(1986). A content analysis of fifty-seven children’s books with death themes. Child Study Journal, 16(1), 39~54.
    Fung-shin, Liu (1997). A three-way relation among the adult-writer, the child-reader, and the teacher. 載於靜宜大學第一屆兒童文學國際會議論文集(pp.201~220)。
    Guy,T.(1993). Exploratory study of elementary-aged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death through the use of story. Death Studies, 17, 27~54.
    Huck,C.S., Hepler,S., & Hickman,J.(1979).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response to literature. In C. S. Huck, S. Hepler, & J. Hickma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4th ed.,pp.45~93). Orlando, Florida: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Jones,C., & Tannock,J.(2000).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a reflective account of two examples of practitioner research into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of death and bereavement. In A. Lewis & G. Lindsay(Eds.), Research children's perspectives (pp.86~97).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astenbaum,R.J.(1998). Death in the world of childhood. In R.J. Kastenbaum , Death, society, and human experience (6th ed,pp.271~305).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L’Abate,L., & Bryson,C. H.(1993).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Lovecky,D.V.(1998). Spiritual sensitivity in gifted children. Roeper review, 20(3), 178~183.
    Orbach,I., Weiner,M., Har-even,D., & Eshel,Y.(1994-1995).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death and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to the dead person. Omega, 30(1), 1~12.
    Ordal,C.C. (1980). Death as seen in books for young children. Death Education, 4, 223~236.
    Piechowski,M.M.(1997). Emotional giftedness: The measure of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n N. Colangelo & G. A. Davis (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2nd ed, pp.366~381). Needn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Prichard,S., & Epting,F.(1992). Children and death: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mega, 24(4), 271~288.
    Rogers,T. (1999). Literary theory and children’s literature: Interpreting ourselves and our worlds. Theory into Practice, 38(3), 138~146.
    Silverman,L.K.(1993a).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counseling the gifted. In L. K. Silverman(Ed.),Counseling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pp.51-78). Denver,CO: Love Publishing.
    Silverman,L.K.(1993b).Techniques for preventive counseling. In L. K. Silverman(Ed.),Counseling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pp.81-109). Denver,CO: Love Publishing.
    Sipe,L.R. (1999). Children’s response to literature: Author, text, reader, context. Theory into Practice, 38(3), 120~129.
    Sisk,D.A., & Torrance,E.P.(2001). Spititual intelligence.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Smith,J.A. (1996). Evolving issues for qualitative psychology. In J. T. E.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for psychology and science (pp.189~201). Leicester: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Speece,M.W., & Brent,S.B. (1984).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a death 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55, 1671~1686.
    Speece,M.W., & Brent,S.B. (1996).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In A. C. Corr & M. C. Corr (Eds.), Handbook of childhood death and bereavement (pp.27~50).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of Company.
    Speece,M.W., Brent,S.B., Lin,C., Dong,Q., & Yang,C. (199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among Chinese and U.S. children 3-17 years of ages: From binary to “fuzzy” concepts? Omega, 33(1), 67~83.
    Stroebe,M.S., Schut,H. (2001). Meaning making in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vement. In R. A. Neimeyer (Ed.), Meaning Reconstruction & the Experience of Loss (pp.55~73).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amm,M.E., & Granqvist,A. (1995). The meaning of death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phenomenographic study of drawings. Death Studies, 19, 203~222.
    van Karryenoord,C.E. ,& Paris,S.G.(1996). Story construction from a picture book: An assessment activity for young learner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1, 41~61.
    White,E., Elsom,B., & Prawat,R.(1978).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death. Child Development, 49, 307~310.
    三、兒童文學部分
    (一)圖畫故事書
    方素珍文,仉桂芳圖(民85):祝你生日快樂。台北:國語日報。
    林海音譯(民86):鐵絲網上的小花(英諾桑提 文/圖)。台北:格林。
    林真美譯(民86):獾的禮物(Varley,S .文/圖)。台北:遠流。
    孫晴峰譯(民87):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湯米.狄波拉 文/圖)。台北:台灣麥克。
    張秀琪編(民88):一片葉子落下來(Buscaglia,L.F.文,丁千珊圖)。台北:經典傳訊。
    張莉莉譯(民88):爺爺有沒有穿西裝(Fried,A. 文,Gleich圖)。台北:格林。
    黃迺毓譯(民88):精彩過一生(Cole,B. 文/圖)。台北:三之三。
    趙映雪譯(民88):我永遠愛你(漢斯.威爾罕 文/圖)。台北:上誼。
    (二)少年小說
    小蜜柑譯(Ralant著,民85):想念五月。台北:雅聯文化。
    小蜜柑譯(民88):畫家阿米哥(Nunes,L.B.文,DeLorenzo,C. 圖)。台北:時報。
    李淑真(民85):弟弟不要怕。台北:幼獅。
    沙永玲改寫(別利亞耶夫原著,民90):陶威爾教授的頭顱。台北:天衛文化。
    林真美譯(民89):夏之庭(湯本香樹實文,楊麗玲圖)。台北:星月書房。
    林薰香譯(Broger著,民84):奶奶與我。台北:允晨。
    郭郁君譯(民90):收藏天空的記憶(Brisson,P.文,Minor,W.圖)。台北:星月書房。
    彭懿譯(民88):閣樓裡的秘密(松谷美代子文,司修圖)。台北:天衛文化。
    董宏猷(民89):渴望。載於班馬,張秋林主編,當代兒童文學賞析~飛行船之夢之四(pp.158~173)。台北:國際少年村。
    漢聲雜誌譯(Babbitt著,民79):永遠的狄家。台北:漢聲。
    漢聲雜誌譯(民79):通往泰瑞比西亞的橋(Paterson,K.文,Diamond,D.圖)。台北:漢聲。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