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叔鍵
論文名稱: 抗戰前中國國民黨統治正當性基礎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有土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儒家化三民主義統治正當性文化霸權知識社會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3下載:1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知識社會學為研究途徑,以政治社會學的統治正當性、文化霸權概念為基本概念,對抗戰前中國國民黨政權的統治正當性進行分析。本論文以為,就人類政治史而言,政權的運作型式可能有民主、共和、獨裁等許多種,執政者產生的方式,也可能有世襲、選舉、革命等不一而足的方式。但無論政權運作的形式為何、執政者產生的方式為何,政權不會因存在即獲得永久穩固的保障,政權的鞏固,有賴於社會的文化及心理意識認同其統治正當性;若缺乏此正當性,則縱政權有合法性,亦難保其穩固。因此,所有的統治者都會選擇一套有利於其鞏固政權的道德與文化論述,經由各種手段教化人民,使他們相信政權的正當性。但夏蟲不能語冰,人的意識亦受其[所處環境的制約,因而統治者的道德與文化論述不能產生於真空之中,必須產生於既存社會環境中,否則將難被社會接受。例如傳統中國社會視皇帝為「天子」,君主的統治正當性來自上天的賦予,因而每當改朝換代之際,競逐政權者必然要假造證據,稱天命已變,訴諸神秘力量來創造己身的正當性,元末有名的「銅人一隻眼,挑動天下反」,與洪秀全假托天父天兄,即是顯例,而新政權產生後,也一定會舉行祭天大典,以示新統治者乃受命於天。然而當社會面臨重大危機而導致社會文化及心理意識轉變時,統治正當性的來源與形式將會改變,執政者若不能體察此種改變,提出新的正當性論述,其政權也將陷於權威危機中,甚至崩解。此時執政者所面臨的,不僅是統治能力下降而導致的改朝換代危機,更是國家社會的文化與心理意識轉型的危機。而為因應危機,各種新的道德與文化論述將會出現,爭奪成為新社會的文化與心理意識主流,最後誰能勝出,端視其解決危機的能力。新政權能否鞏固,亦視其能否選擇最能解決危機、符合當時環境需求的道德與文化論述,作為新政權的文化霸權。而中國歷史上有兩次國家社會大轉型,一是春秋戰國時代,其時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崩解,各國兼併不己,終出現秦漢以降的專制皇權統一大帝國,另一是鴉片戰爭迄今,在不現代化即亡國的危機下,所開始的浩大轉型工程。

    儒家學說產生於春秋戰國的亂世,先秦儒家想要恢復的是三代的封建秩序,其思想本身即有反變遷的秩序情結,由於不能切合春秋戰國社會變遷的趨勢,故不為各國執政者所接受。但進入漢代後,天下一統,執政者所需要的,是有助於穩定政權的思想。具有濃厚秩序情結的儒家思想,在與法家尊君思想結合後,成為最有利於專制皇權的思想,遂脫穎而出,成為專制皇權欽定的文化霸權。在先秦儒家的思想裡,國君的統治正當性主要來自其施政符合仁政或三代封建秩序的標準,西漢以降儒法合流的結果,皇帝自身即是權力正當性的來源。社會為一大家庭,君主即是大家長,固有長者應照顧晚輩(臣民)的責任,但臣民對君主的服從效忠卻是一種絕對的義務。臣民如不對君主效忠,不只是忤逆長上,更是對整個社會賴以存立的尊卑關係之違犯。天子若不行仁政,只能靠知識份子予以道德勸說,然君臣關係既是具倫理道德意義的尊卑關係,則臣民對君主的規勸就只能是一種建言,不具任何約束力。職是之故,當清末列強入侵,中國面臨存亡危機,受傳統儒家教育薰陶的知識份子首先尋求的,是勸說君主發動改革,待改革無效後,方在深沉的危機意識下,轉而思考仿歐日君主立憲例,並由批判西漢以降的儒家傳統著手,甚或由先秦儒家思想著眼,意圖瓦解專制皇權的正當性論述。同時,深受西方近代科學教育影響的孫中山,則意圖以西方的共和體制來代替皇權。

    知識份子對專制皇權與儒家意識型態共生體的嚴厲批判,使兩者的絕對權威產生動搖,最後專制皇權在無能因應危機下,終在辛亥革命後瓦解。但專制皇權的崩解,並不能帶來新興共和政體的正當性。「天地君親師」的儒家倫理秩序雖已逐漸崩毀,支撐新共和體制的社會文化及心理意識基礎卻遲遲不能產生,中國遂進入失序的狀態。

    清末的維新與革命,都是對中國遭受列強侵略下國家生存危機的反應。只是孫中山的革命側重於「驅逐韃虜」的種族革命,以為推翻滿清皇權,建立共和,中國就能因應列強進逼的危機;康有為則著眼於民族精神的重建,欲以先秦孔子原始思想為國教。就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康有為比孫中山先看到重建中國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但康的保皇主張卻和清末中國改革知識份子社群的風向背反,加上錯誤捲入袁世凱、張勳兩次帝制復辟運動中,使其欲以孔教重建傳統社會連帶關係的努力歸於失敗,更因而導致陳獨秀領導的新文化運動的非孔非儒風潮,使儒家學說受到全面的否定。

    洪憲帝制的失敗,象徵重建專制皇權型式的國家權威的努力之失敗,但支持共和政治的社會文化及心理意識卻猶未建立,結果是造成中央權威的無力化與地方權威的興起。孫中山的護法運動既訴諸於無足夠社會正當性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國會,其無能開創統一的中央權威已可預見。

    1919年的五四運動創造了對新統治正當性的需求,群眾政治與復興民族成了新正當性論述的必要元素。受新文化運動非孔非儒風潮影響者遂紛紛引進各種主義,欲以之重建中國的政治,而未參與新文化運動非孔非儒風潮的孫中山,則一向對儒家倫理持尊重的態度,此一態度當他決心以訴求反抗帝國主義作為統一中國的政治號召時,儒家倫理思想作為建構現代中華民族國家中的精神接合劑的作用乃受到正視,孫中山並對於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提出了一定的主張,如八德,他要求將對於君主的效忠改為向人民與國家的效忠,又如他讚揚《大學》所呈現的儒家道德政治哲學主張。

      戴季陶是三民主義儒家化的重要理論家,他為了反共的需要,誇大了孫中山與中國儒家道統思想的關聯,將孫中山描繪成為道統繼承者,強化儒家的仁義道德觀念在孫中山哲學中的比重,以此諷喻與對比陳獨秀創始的共產黨的階級鬥爭主張,戴季陶又鼓吹領袖制,這就終結了中國君主專制時代道統與治統對立的局面,而在國民黨的黨國領袖中得到第一次的統一。

      以軍功起家的蔣中正,在取得國民黨政權內的政治領袖地位後,便依照戴季陶主義的構想,透過他對於儒家化三民主義的詮釋,建立他繼承孫中山道統與政統的地位。在民族主義的時代要求、科學主義與實驗主義的迷思、傳統內聖外王的道德政治觀念、以及對於西方新興的法西斯主義帶來富國強兵的憧憬與誤解下,蔣中正提出了行的哲學,將三民主義與《大學》的道德政治哲學相勾連,而透過尊孔以及新生活運動的道德領導,以及將對於國家的效忠與對於國家唯一正確思想的力行合而為一的意識型態建構,終於使儒家意識型態重新在現代的國民黨一黨專政政權中找到其再生的養分。儒家意識型態從民國初年被視為君主專制與封建保守的象徵形象中脫出,成為中國民族主義的核心力量。

    本論文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回顧三民主義與儒家思想之關係,乃發現在三民主義教義發展的過程中,孫中山視固有儒家道德與道德政治哲學為凝聚中國民族主義的有效力量,可以提高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固結人心,得便展開反抗帝國主義及其扶植的軍閥割據勢力。孫中山正是在這種與中國歷史情境交會的生命體驗中重詁儒家倫理思想的時代價值,開創了三民主義與儒家思想會通的空間,戴季陶則更進一步賦予三民主義儒家化的詮釋,將孫中山與自孔子中絕的中國道統哲學相接合,並以民生哲學加以統攝,蔣中正則站在戴季陶的論述基礎上,從文化意識型態霸權的建構需要,一方面強調三民主義對儒家思想的繼承關係,另一方面則強調三民主義的儒家化詮釋是合於孫中山思想的詮釋典範,前者得藉以對比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民族主義立場的純度,後者則在樹立自身作為孫中山領袖地位的繼承者地位。蔣中正依賴儒家化三民主義論述建立的國民黨黨國領袖的統治正當性,終於在他克服黨內外不同政治勢力間的權力鬥爭而當選總裁時完成。我們也發現,蔣中正對於三民主義的有關詮釋與創述,都是在他以政治與軍事上的表現贏得在國民黨內的權力地位後,用以鞏固其作為黨國領袖之權力需要而展開的,如他在〈訓政時期約法〉通過而出掌大政後,便以戴季陶主義為本,開始他有關革命哲學的理論創造,目的在藉由鼓舞革命黨員投身革命事業的同時,樹立個人作為政治領袖、知識領袖與道德領袖的三重權威。他為訓政時期規劃了建國的工作目標,而當他宣布對日抗戰後,他獲得全民擁戴,躍升成為國民黨繼孫中山之後的第一個獨任黨國領袖,他則進一步以戴季陶主義為基礎,完成自身力行哲學三民主義體系的建構。成為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詮釋者與實踐者,這是他統治正當性的來源。

    本論文的研究成果,正可證成內聖外王之道的成就路向在孫中山和蔣中正之間的差異,孫中山是以內聖的工夫,具足學術德行之後,再發為外王之事功者,是歷史上「以聖為王」的罕見典型,而蔣中正則係承續孫中山開創出來的格局與思想,力求貫通實踐,而在北伐、抗戰諸事功中後再求學術德行之精進,可說是「由外而內」的成就路向,是「以王為聖」之類型,而後一種類型的存在,則正好說明了蔣中正尋求統治正當性基礎的辛苦。

    但蔣中正是有侷限的,他出身自傳統中國家庭,喜讀儒家經典,具有完全不同於西化的孫中山的氣質。他之所以青睞於戴季陶的民生哲學,絕對與戴季陶獨尊先秦儒家的思想有關,而我們確實也看到,蔣中正力圖克服自身個性上的缺失,追求內聖外王之道的急切感。當我們回顧一個對於現代政治運作一知半解的傳統思維的領袖,欲在一個尚未完成現代化國家組織結構的社會中推展淵源自西方思潮的三民主義的景象,也許會更同情這一幕演出的倉促,也不免會為他的成敗得失感嘆不已。

    1.于國勳,《三民主義力行社與民族復興運動》,台北:自版,民國七十五年。
    2.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五輯,台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四十二年。
    3.王中江,《嚴復》,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四月。
    4.王正華,《國民政府之建立與初期成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
    5.王章陵,〈孫文主義學會成立的經過及影響〉,收於:《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三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一九七三年。
    6.王樹槐,《康有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八年。
    7.向青,《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月。
    8.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維的回應(1914~1924)》,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八十八年。
    9.朱漢國,〈宋慶齡為捍衛新三民義與國民黨右派的鬥爭〉,《學術月刊》,一九八六年第九期。
    10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七七年。
    11.汪榮祖,《康有為》,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12.李守孔編,《民初之國會》,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五十三年。
    13.李劍農,《中國近代政治史》,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七年。
    14.李國祁,〈德國檔案中有關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幾項記載〉,收於:《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四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三年。
    15.李國祈,《民國史論集》,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
    16.李鴻禧,〈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若干病理底探討──國民大會廢除的試析──〉,收於李鴻禧、胡基源、瞿海源著,《解構國民大會》,台北:澄社報導雜誌社。
    17.李鴻禧,《李鴻禧憲法教室》,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
    18.宋文明,〈梁啟超看儒家思想〉,《梁啟超的思想》,中和:宋氏照遠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19.林安梧,〈抽象的感性下的變革論者——康有為〉,張永俊主編,《中國新文明的探索——當代中國思想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八十年九月。
    20.林安梧,〈「黨國儒學」的一個側面思考——以《科學的學庸》為核心的理解與檢討〉,《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21.林有土,《孫文學說之研究》,台北:廣東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四月。
    22.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23.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下冊,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24.邵德門,《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
    25.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十月。
    26.胡春惠編,《民國憲政運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27.胡漢民,《胡漢民先生文集》,第二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28.胡適,<為新生活運動進一解>,鄧維楨編,《獨立評論選集》,第六冊,台北:長橋出版社,一九八○年。
    29.胡禮賢,〈兩湖一瞥〉,蔣永敬編,《北代時期的政治史料──一九二七年的中國》,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年。
    30.郅玉汝,〈袁世凱的憲法顧問古德諾〉,收於《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七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一九七七年。
    31.沈雲龍,《黎元洪傳》,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九六三年。
    32.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33.韋政通,〈梁啟超的早期思想〉,《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三月二十日。
    34.苑書義,〈評恢復「一切國粹」論——從一個側面透視孫中山文化觀〉,《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六期,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35.苗建寅主編,《中國國民黨史(1894-1988)》,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一九九零年五月。
    36.秦孝儀,〈革命黨人的典型——戴季陶先生〉,陳鵬仁主編,《百年憶述——先進先賢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合輯》,第五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37.秦孝儀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民國六十七年。
    38.秦孝儀編,《中國國民黨歷屈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六十八年。
    39.彭明、程潚主編,《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三月。
    40.廖立宇,《國父思想導論》,台北: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十月。
    41.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零年。
    42.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八零年。
    43.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台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
    44.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
    45.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有限公司,一九七三年三月。
    46.高明士,《中國教育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九九年九月。
    47.孫中山,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48.孫中山,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49.孫中山,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50.唐德剛,《晚清七十年》,《袁世凱、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
    51.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下冊,台北:翻版,民國七十五年。
    52.紫夫編,《CC內幕》,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53.馮啟宏,《法西斯主義與三零年代中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54.馮契主編,《中國近代哲學史》,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五月。
    55.馮契主編,《中國近代哲學史》,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五月。
    56.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57.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九八年。
    58.張玉法,《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
    59.張光宇,〈國民黨在大革命時期的演變〉,《武漢大學學報》,武漢:武漢大學。一九八八年第六期。
    60.張永俊,〈有學問的革命宣傳家——章太炎〉,張永俊主編,《中國新文明的探索——當代中國思想家》,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八十年九月。
    61.張雋,《中國本位文化與全盤西化論戰的本質(1934-139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62.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4——文化的道路》,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九月。
    63.張朋園,〈從民初國會選舉看政治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七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民國六十八年。
    64.張秀碧,《民國二年的國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65.張益弘,《孫學辨歧》,新店:恬然書屋,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67.張瑞穗,〈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約〉,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68.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九月。
    69.黃人傑,〈中國傳統哲學文化與中山思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一卷第一期,台北: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70.黃仁宇,〈中國現代的長期革命〉,《近代中國的出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十四年。
    71.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文化企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
    72.黃俊傑,〈內聖與外王——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73.黃城,《革命時代結束之後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學報》,第十八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74.黃瑞祺編著,《知識社會學:曼海姆》,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
    75.楊碧川,《國共談判》,台北:一橋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76.崔書琴,《孫中山與共產主義》。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77.陳旭慧,《五四以來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78.鄧文儀,《冒險犯難記》,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79.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社史》,台北:實踐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80.葉青(任卓宜),〈中位的文化建設宣售發展經過〉,樊仲雲編,《中國本位文化討論集》,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九年。
    81.馬若若編,《文化建設與西化問題討論集》,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九年。
    82.梁啟超,《飲冰室全集》,上冊,台北:同光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83.梁啟超,《飲冰室全集》,下冊,台北:同光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84.賀麟,《當代中國哲學》,台北:翻版。
    85.國立編譯館主編,《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本》,上冊,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正中書局,民國八十年八月。
    86.賈延詩,《白崇禧先生訪問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
    87.趙叔鍵,《中山先生道德思想之研究》,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88.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一九五六年。
    89.蔣中正著,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一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90. 蔣中正著,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三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91.蔣永敬,〈早期國共關係的研究〉,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八十五年。
    92.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民國六十七年。
    93.羅剛,《國父思想之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幼獅書店,民國五十五年十月。
    94.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三民主義研究重要文獻》,台北:陽明山莊,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95.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年。
    96.劉紹唐主編,《民國大事日誌》,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97.劉健清,〈國民黨內法西斯主義的泛起與蔣介石獨裁統治的建立〉,李敖編著,《清算蔣介石》,台北:李敖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日。
    98.謝早金,〈新生活運動的推行〉,張玉法主編,《十年建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99.謝秉憲,《意志與限制:美國最高法院司法審查權的正當性基礎》。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100.鍾貢勛,〈季師主持中山大學的五年〉,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續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輯委員會,民國六十年。
    101.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102.蕭甡、姜華宣,〈第一次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形成〉,《歷史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103.蕭維宗編,《新生活運動史料》,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民國六十二年。
    104.《論語》。
    105.《孟子》
    106.信夫清三郎著,周啟乾譯,《日本近代政治史〈四〉:走向大東亞戰爭的道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0年。
    107.白魯洵(Lucien Pye)著,艾思明譯,《中國人的政治心理》。台北:洞察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108.井克(Harold Zink)著,羅志淵譯,《現代各國政府》。台北:教育部,民國七十七年。
    109.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支配社會學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三年。
    110.韋伯(Max Weber),康樂等編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
    111.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知識社會學導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112.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九四年。
    113.湯姆斯.戴伊(Thomas R. Dye)著,柯勝文譯,《權力與社會:社會科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二000年。
    114.戴維.賈里與朱莉婭.賈里(David Jary and 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
    115.David Easton,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 Afred A. knopt, 1960.
    116.Samuel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st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117. Antonio Gramsci,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 International Publisers, 1971.
    118.Seymour M. Lipset, Political Man :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Baltimore, MD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119.Karl Mannheim, Ideology and Utopia.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2.
    120.Robert Nisbert,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London : Heinemann, 1972.
    121.Austin Ranney, Governing :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6.
    122..Henry Steele Commager, Majority Rule and Minority Rights. Gioucester, MA: Peter Smith, 1958.
    123.Benjamin I. Schwartz著,劉敬坤譯,〈五四及其後的思想史主題〉,收於費正清主編,《劍橋中國史第十二冊:民國篇(上)1912~1949》。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
    124.Werner Stark,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58.
    125.Arnold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Vol. 1.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126.Martin Wilbur,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