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趙韻婷 Yun-ting Chao |
---|---|
論文名稱: |
與自然相愛—一個解說員生命經驗的吉光片羽 Love with Nature—Some Precious Moments in An Interpreter’s Life |
指導教授: | 陳雪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85 |
中文關鍵詞: | 解說 、解說員關係 、體驗 、愛 、風格 、自然 、重要生命經驗 |
英文關鍵詞: | interpret, interpreter, aware/experience, love, style, nature,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6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荒野保護協會是極具草根性的民間保育組織,處事低調,但隨時日推移,卻有著說不完的動人故事;我試圖述說的,便是其中一位資深解說員阿孝老師的故事。
在觀察、訪談、文件分析過程,瞭解阿孝老師帶領的一場戶外結合室內解說活動歷程,及解說員養成重要經歷—學習過程的改變與成長;藉以探索阿孝老師的解說理念與技巧,及其如何習得此理念技巧、又如何將之付諸實踐?此處所謂理念,係指涉阿孝老師對自然、對解說和解說員的角色認知,以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態度和信念。
藉由參與觀察,發現阿孝老師在活動中展現了某種傾向親和、感知兼具、節制的解說風格。解說內容含括自然與人文,有美感的體會與倫理的反思,並著重在聯結人與環境、與他人的關係。大量運用提問並營造正向愉悅氣氛,促參與者的主體現身。
對阿孝老師來說,解說員同時扮演了多重角色:是理性的設計者,具親和力的引導者,快樂的參與者,冷靜的觀察者,以及具批判反思力的學習者。而自然則是朋友、是家人,是信仰;同時,人也是自然的一部份。
至今無悔走上自然之路的阿孝老師,在學習成為一位解說員歷程中,個人特質、過往經歷、社會潮流、書籍、良師、友伴、保育組織、政府政策、工作、寵物、負面經驗、對自我的瞭解、以及長期接觸自然習慣等,均於其解說技巧、自然知識、解說觀念的增進和啟發上,扮演要角。而阿孝老師認為,解說是愛,沒有對自然的熱愛、對人的深層關懷,解說將空無一物;這呼應了他在實務帶領中所展現的特色。此外,阿孝老師強調「關係」的連結,並將解說態度和實務融入生活與工作,呈現了相當的一致性。
研究同時發現,成為一位解說員,個人風格很重要,而風格的發展,很大部份來自對自己的瞭解、接納和堅持。
從教育角度出發,將解說視為環境教育的一環,但逐漸的,我看見生命如何在自然體驗過程中將自身展現出來—解說員的、以及萬物的;而我也在此過程中學習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或許正如Rogers所說,「當我能接納本然的我自己之後,我才能發生變化。」(宋文里譯,1990:20)研究過程,這樣的意義越來越清晰,終於,這段故事是阿孝老師的故事,也是我走回自然、走向自己的故事。而我同時也發現,解說一如變形蟲,乃自當下而生。
人的思想受外在環境刺激、影響及自身自省不斷變化,現象學提及「存而不論」,無法預測下一刻自己與世界的變化,故事仍在繼續,且容我以截至目前為止的發現與您分享。
阿孝老師和我的經歷穿插其間,我的目的不在提供一個類推或仿效的典範,謹邀請正閱讀的您,或能從中體會解說與自然體驗之妙,並尋繹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
刁筱華譯(1999)。愛,是一個故事(Love is a story)。Robert J. Sternberg原著。北市:遠流。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1999)。有效的成人教學。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編著(2001a)。大安森林公園步道。北市:貓頭鷹。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編著(2001b)。荒野快報(我們正在寫歷史—荒野六週年特刊),106期。北市: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編著(2003)。荒野快報(荒野八週年年刊),141期。北市: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2003)。愛台灣遊戲書:引孩子入自然。荒野快報,143期:18。北市: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王光正(2001)。夜間觀察。荒野快報,106期:荒野六週年特刊,頁50。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王光正(2003)。運用天賦創造禮物—21世紀的解說趨勢。荒野快報,138期,頁16-17。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王世綸(2001)。給實習解說員。荒野快報,107期,頁15。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王秀玲(1998)。主要教學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頁117-183。北市:師大書苑。
王育英、梁曉鶯譯(2000)。體驗行銷(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伯德‧史密特(Bernd H. Schmitt)原著。北市:經典傳訊文化。
王佩蓮(1998)。知性兼具休閒的自然體驗活動,教師天地,93,頁28-34。
王秋絨(1997)。成人教育的思想與實務:現代、後現代的論辯。北市:心理。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北市:巨流。
王家祥等譯(1994)。與孩子分享自然(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Joseph Cornell原著。北市:張老師文化。
王喜青(2002)。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專業發展需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曉朝譯(2003)。柏拉圖全集:卷一。柏拉圖原著。北縣:左岸文化。
王鑫(1989)。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系統規劃研究報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王鑫(1995)。戶外教學發展史及思想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511-S-002-002-Z。台大地理學系執行。
五股濕地工作小組(2003)。打造台北濕樂園 生態新體驗。荒野快報,144期,頁18-19。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方潔玫譯(1994)。共享自然的喜悅(Sharing the joy of nature)。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原著。北市:張老師。
石之瑜(2003)。超越主客二元對立—理論與實踐相互構成的知識觀。理論與政策,十六卷四期,1-14。
朱光潛(1988)。自然美與自然醜—自然主義與理想主義的錯誤。載於文藝心理學,第九章,頁132-145。北市:台灣開明書局。
伍振鷟主編(1988)。教育哲學。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69。北市:巨流。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北市:商鼎文化。
余建志(1998)。國民中學校外教學推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文婷(1997)。幼兒扮演遊戲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振中(1999)。老鷹觀想錄。基隆市:基市野鳥學會。
汪惠玲(民90)。荒野向前走。荒野快報,111期,頁2-3。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卡爾‧羅哲斯(Carl R. Rogers)原著。北市:桂冠。
宋偉航譯(1999)。孤獨世紀末(Contemporary solitude:the joy and pain of being alone. 1996)。Joanne Wieland-Burston原著。北縣:立緒文化。
吳忠宏(1999a)。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歷史發展比較。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教中心(承辦):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吳忠宏(1999b)。解說專業之建立。台灣林業雙月刊,第25卷第6期。
吳忠宏譯(2000)。 21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Larry Beck and Ted Cable原著。北市:品度。
吳忠宏(2001)。解說在自然保育上的應用。自然保育季刊,36期:6-13。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Patton, M. Q.原著。北縣:桂冠。
吳崑玉(2001)。酒神文化與體驗行銷—體驗行銷大師在台演講記實。突破雜誌,191=263:128-129。
李心瑩譯(2000)。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Howard Gardner原著。北市:遠流。
李青峰(1987)。解說服務效果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春芳(1998)。教學技術。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頁185-254。北市:師大書苑。
李美枝(199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北市:大洋。
李偉文(1997)。荒野遊俠列傳序。一個牙醫師的荒野之旅:荒野內部刊物:23。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李偉文(1998a)。尋找知識與體驗之間的平衡—自然解說教育的實施與反省。荒野快報,41期:頁19-20。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李偉文(1998b)。做事的人。荒野快報,43期:頁16。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李偉文(2001)。尋找自己的秘密花園—荒野定點組織的理想與實際。荒野快報,第96期,頁6-7。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李偉文(2003a)。賴榮孝。網路資料:荒野遊俠電子報第十一期。同文見李偉文(2004),我的野人朋友—16個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頁12-23。北縣:野人文化。
李偉文(2003b)。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一個牙醫師的荒野大夢。北市:正中。
孟祥森譯(2002)。回歸心靈本質—創造21世紀新世界(The Healing of America)。Marianne Williamson著。北市:方智。
金恒鑣譯(2003)。傾聽自然(LISTENING TO NATURE)。Joseph Cornell原著。北市:張老師文化。
林秋萍(1998)。台北市野鳥學會協助國小戶外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1988)。社會哲學與教育。收錄於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北市:師大書苑。
林淑貞譯(1996)。探索大地之心(Journey to the heart of nature)。Joseph Cornell、Michael Deranja原著。北市:張老師。
林朝欽(1989)。解說原則及其理論基礎。台灣林業,15:7,頁15-21。
林朝欽(1995)。解說理念與實務。台灣省林業試驗所發行。
林靜伶、周儒譯(1989)。環境教育的教學模式。台灣教育,461期,28-36。
周國平譯(1998)。尼采美學文選—純潔的知識。尼采(F.W. Nietzsche)原著。北市:萬象。
周順軍、賴榮孝等編撰(1998)。察言觀色—大安森林公園步道解說手冊。北市: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周儒(1993)。環境教育的規劃與設計。環境教育,16期,17-25。
周儒(1993)。解說的技巧。環境教育,18期,7-11。
周儒、黃淑芬譯(1994)。戶外教育的精義。Thomas J. Rillo原著。環境教育,20期,52-63。
周儒(1995)。民間團體與環境教育的推展。臺灣教育,532期,37-46。
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Teaching in the Outdoors.1994)。Donald R. Hammerman‧William M. Hammerman‧Elizabeth L. Hammerman原著,北市:五南。
周儒、張子超(1997)。民間團體推動環境教育模式之研究(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同文節錄見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1998,43(1),27-45。
南方朔(1987)。另一種英雄—反體制的思想與人物。北市:久大。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北市:巨流。
胡秀芳(民85)。探索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初創時期推展環境教育工作的狀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美惠姐、蘇崧稜(民92)。EROT:有主旨的解說模式,「中美澳解說實務工作坊」取經記。荒野快報,第133期,頁8-9。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洪懿妍(2003)。貼近自然,開發感受力—進入美學世界的基本功。美育,132期,頁14-21。
高淑貞譯(2000)。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Garry L. Landreth原著。北市:桂冠。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Joseph A. Maxwell原著。北市:心理。
徐仁修(1996)。思源埡口歲時記—徐仁修的自然觀察與體驗。北市:遠流。
徐仁修主講,陳嘉文、黃淑沁、戴愛珍記錄整理(1999a)。荒野的解說員與自然觀察。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服務手冊,頁4-5。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徐仁修主講,賴榮孝記錄整理(1999b)。荒野解說員的使命。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服務手冊,頁6-9。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徐仁修主講,賴榮孝整理(2000a)。解說員的養成與意義。荒野八期解說員訓練資料。
徐仁修主講,賴榮孝整理(2000b)。我們對自然解說的態度與方法(第二屆解說員研討會理事長致詞摘錄)。荒野快報,第67期,頁2。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徐仁修(2001)。動物記事—徐仁修的自然觀察與體驗。北市:遠流。
徐淑卿(1998)。徐仁修—在蠻荒中看見文明。中國時報:87年12月24日,好書榜人物專欄。載於荒野快報(1999),48期:14。
凌德麟,洪得娟(1998)。使用者之都市公園綠覆地體驗影響因素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1,頁43-64。
孫秀如(1997)。利用都市公園進行環境教育的探討—以大安森林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治本(2001)。疆界毀壞與生活風格—社會學應如何看待「生活風格現象」。當代,168期,頁26-39。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下卷)。北市:東華。
康軒週報(2003)。賴榮孝老師接受康軒週報採編來校採訪書面對話。網址:http://bsd.wkjh.tpc.edu.tw/~heaven/interview.htm - 2003/02/11
張春興(1997)。現代心理學。北市:東華。
張芳瑛(2001)。小荒地裡的幾何數學—賴榮孝。荒野快報,第106期,頁45。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張詩悌(1997)。板橋林家花園解說效果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國(2002)。一顆自然體驗教育的種子—從「自然寫作」與「自然教學」的對話中萌芽。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正(1992)。他山之石—談美國環境教育演變史。市師環教季刊,第六期,頁10-16。
陳佩正(1992),環境教育融入式教學的迷惑。市師環教季刊,第九期,頁4-13。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佩正(2004)。體檢戶外解說教育。未出版文章。
陳俊甫(2001)。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霖(2000)。培訓另一種超級解說員─解說組組織化芻議。荒野內部網路資料。
陳俊霖(2001a)。荒地野趣—荒野保護協會的自然體驗。荒野快報,第96期,頁8-9。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陳俊霖(2001b)。走向夢想的彼端—解說教育委員會的話。荒野快報,第106期(我們正在寫歷史—荒野六週年特刊),頁40。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陳俊霖、林慧年(2003)。荒野解說七年的幾點心得。荒野快報,第133期,頁6-7。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陳雪雲(2000)。經驗、自我與學習。社會教育學刊,29期,57-92。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陳雪雲(2002)。全球風險、知識與終身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1期,19-36。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陳雅雲譯(1998)。夏日走過山間(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約翰繆爾(John Muir)原著。北市:天下文化。
陳詩玫(2001)。自在飛翔的小小蜂。荒野快報,第106期(我們正在寫歷史—荒野六週年特刊),頁63-64。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陳維剛譯(1991)。我與你(I and Thou),卷一。Martin Buber原著。北市:桂冠。
陳瑋鈴、周豔芬譯(1988)。解說技巧(Interpreting for Park Visitors)。William J. Lewis.原著。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譯印。
黃小萍(2001)。汪洋中的舵手—李偉文。荒野快報,106期:荒野六週年特刊,頁27。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期,35-56。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黃宜敏(1997)。一個諮商員的故事—僵局的建構與轉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香萍、黃逵鈺、吳欣榮(2003)。感官遊戲—開啟你的感官之旅。收於荒野保護協會編著,正宗愛台灣的10個遊戲,頁62-71。北縣:正中書局。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Pierre Loisel)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1999)。成人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及教學原則。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1-35。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北市:巨流。
黃慶安(2003)。台北濕樂園,生態新體驗—台北縣二重疏洪道河濱綠地蘊藏豐富多樣生態,明正式啟用提供台北民眾休憩新去處。民生報,B6戶外旅遊版,92年11月22日星期六。
荒野保育部(2003)。荒野對五股濕地的願景。荒野快報,134期,頁4-7。北市: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保護協會編著(2003)。正宗愛台灣的10個遊戲。北市:正中。
莊安祺譯(1993)。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觸覺篇。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原著。北市:時報。
莊璧菁(1999)。成人教學情境的安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361-379。北市:師大書苑。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北市:明文書局印行,國立編譯館主編。
楊冠政(1999)。邁向全球化的環境倫理。哲學雜誌,30期,4-32。
詹棟樑(1999)。成人教學法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463-481。北市:師大書苑。
廖月娟譯(2003)。我的猩猩寶貝:科學家與第一隻會用手語的猩猩(Next of Kin: What Chimpanzees Have Taught Me About Who We Are)。羅傑‧傅茨(Roger Fouts)、史蒂芬‧米爾斯(Stephen Tukel Mills)原著。北市:胡桃木。
熊鈍生主編(1986)。辭海。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葉闖(1996)。馬爾庫塞的工業社會批判。載於科學主義批判與技術社會批判,頁92-109。北市:淑馨。
趙韻婷(2000)。一次自然體驗活動的觀察。荒野快報,第85期,頁12-13。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趙韻婷(2001)。我的荒野經驗—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實習心得報告。研究生參與社會教育工作實習輔導試辦計畫成果報告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同文節錄見2001,荒野快報,第95期,頁5-7。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7。北市:巨流。
劉克襄(1996)。偷窺自然—新戶外生活指南。北市:迪茂國際。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168期,頁10-25。
劉蘊芳譯(1999)。7 Brains:怎樣擁有達文西的7種天才(How to think like Leonardo da Vinci)。麥可‧葛柏(Michael Gelb:1998)原著。北市:大塊文化。
萬俊人(2000)。佛洛姆 Erich Fromm。香港:中華書局;台灣商務印書館代理。
鄭一青(1998)。留下一片荒野。天下雜誌。文載於荒野內部刊物:荒野,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古老的鄉愁:12。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鄭晃二、陳亮全(1999)。社區動力遊戲。北市:遠流。
賴榮孝(1997)。小荒地的生與死。收於徐仁修等:荒野有情。北市:大地地理。同文亦見荒野快報(1998),44期:12-13。
賴榮孝編撰(1999a)。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服務手冊。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1999b)。荒野的體驗活動。收於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服務手冊,頁15。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1999c)。如何進行荒野體驗活動。收於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服務手冊,頁19-20。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1999d)。我在荒野中成長。荒野快報,第47期,頁12-13。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2000a)。傻瓜吃饅頭。荒野快報,第79期,頁3。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2000b)。「水筆仔」這個家族。荒野快報,第85期,頁6。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等編著(2000c)。與自然做朋友。北市: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2001)。我們一起走過荒野六年。荒野快報,第106期(我們正在寫歷史—荒野六週年特刊),頁41-44。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賴榮孝(2002)。親親自然。公訓報導,第85期。網址:http://www.pstc.taipei.gov.tw/copyright/qualitly/rcont101.htm - 2002/07/16
賴榮孝(2003a)。田洋之戀。週四協會見,演講資料。
賴榮孝(2003b)。生態校園的實現。荒野快報,140期,頁10-13。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黎建球(1999)。愛的智慧。收於沈清松主編,文化的生活與生活的文化,頁99-118。北縣:立緒文化。
蔡敏玲(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卷2期,頁21-30。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4期,頁233-260。
謝智謀、王怡婷譯(2003)。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Lasting lessons: a teacher’s guide to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Clifford E. Knapp原著。北市:幼獅。
鍾聖校(2000)。情意溝通教學理論:從建構到實踐。北市:五南。
蔣勳(2001)。發現自己的存在。天下(教育特刊),2001卷11期,頁80。
鴻鴻,月惠編著(1992)。我暗戀的桃花源。北市:遠流。
顏士傑(2001)。前進荒野的兩隻手—自然體驗活動&荒野守護行動。荒野快報,第95期,頁13。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顏惠雯(2002)。環境學習與實踐歷程之重要經驗探索—以承辦苗栗縣明德水庫環境學習中心教學志工招募暨研習活動之學習過程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絢譯(1998)。生命的價值(The value of life: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human society)。Stephen R. Kellert原著。北市:正中。
薛靜婷(1999)。環境教育遊戲化活動中兒童參與之研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Harry F. Wolcott(1990)原著。北市:五南。
龔小文(2003)。彼拉提斯火紅,新器材課程加強。民生報,A6週末Shopping版,92年11月22日。
蘇朱民(2001)。動中的領悟—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及其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美玲(1998)。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Ashbaugh, B. L. and Kordish R. J.(1971).TRAIL PLANNING AND LAYOUT.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INC.
Beck, L. & Cable,T.(2002).THE MEANING OF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7(1), p.7-10.
Bélanger, Paul(2003).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Hill, L.H.& Clover, D.E.(eds.) Environmental Adult Education: Ecological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Socioenvironmental Change,17-2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abander, C.(2000).What’s in a Name? . Legacy, 11(1), p29-30.
Brochu, L. & Merriman, T.(2002).REDEFINING INTERPRETATION AS A CORE BELIEF FOR CERT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S. Journal of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7(1), p.11-16.
Civitarese, S. R., Legg, M. H. & Zuefle, D.M. (1997). More Thought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egacy, 8(6), p10, 28-29.
Clover, D.(1997).Understanding human-earth relationships through storytelling and memory. In Walter Leal Filho(ed.) Lifelong Learning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49-165. Frankfurt am Main; Bern; New York; Paris; Wein: Lang.
Dirkx, J. M.(2001).The Power of Feelings: Emotion, Imagin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Adult Learning. In Merriam, S. B.(ed.)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o. 89, 63-72. Jossey-Bass, A Publishing Unit of John Wiley & Sons, Inc.
Hewitt, Patricia(1997).GAMES IN INSTRUCTION LEADING TO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pring97, Vol. 28 Issue 3, p35, 3p.
Hill, Lilian H. & Johnston Julie D.(2003).Adult Education and Humanity’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Reflected in Language, Metaphor, and Spirituality: A Call to Action. In Hill, L.H.& Clover, D.E.(eds.) Environmental Adult Education: Ecological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Socioenvironmental Change,17-2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oward, Jonathon(2000). Research in Progress: Does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Influence Behaviour through Knowledge or Affect?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ol. 15/16, 1999/2000,153-156.
Knapp, D. (1997).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egacy, 8(3),10-13.
Knapp, D., Volk, T. L. and Hungerford, H.R.(1997). The Identification of Empirically Derived Goals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8(3), 24-34.
Regnier, K., Gross, M. and Zimmerman, R.(1992).The Interpreter’s Guidebook: Techniques for Programs and Presentations. Interpreter’s Handbook Series. p.22-23. WI: UW-SP Foundation Press, Inc.
Stetski, Wayne review(2000).There Are Only Two Problems in the World: Living with the Earth and Living with Each Other. By Anderson, W. H. Legacy, 11(1), p32-33.
Tilden, F. (1977).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3rd ed.). U.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Trapp, B., Gross, M. and Zimmerman, R.(1994). Signs, Trails, and Wayside Exhibits: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ces. UW-SP FOUNDATION PRESS, INC.
Zuefle, D.M.(1997). Taking Tilden Seriously: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pr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egacy, 8(1):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