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盛圳
Shin Shing Tsun
論文名稱: 神馳:台灣單車環島旅行體驗之研究
Ecstasy: Th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Biking Around Taiwan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5
中文關鍵詞: 單車環島旅行休閒體驗
英文關鍵詞: Biking Around Taiwan, Leisure experienc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7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單車環島旅行參與者之休閒體驗之研究。藉由研究者於2007年2月親自完成單車環島旅行之觀察開始。透過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以及深度訪談法,對七位訪談者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研究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受訪者對於單車環島旅行認為是一種自由與出走的體驗,展現個人的勇氣與選擇。二、從旅行過程中所遭遇的折磨、苦難、空白時光與超越性,提昇他們的內在心靈與智識,並經由研究者的觀察分析提出「神馳」的深入體驗概念。三、獨一無二隨性行程的單車環島文化,展現個人的休閒體驗風格。本研究歸納,台灣單車環島旅行參與者經由單車環島旅行的休閒體驗,呈現追求自我實現、樂於挑戰、尋求出走與自由的慾望。當旅行歸來,面對社會所呈現的矛盾與失落亦表現在另一次的的休閒體驗中。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over the experiences of Biking Around Taiwan. This research adopts literature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depth interview as research tools in order to discuss how the experiences of Biking Around Taiwan. Researchers applied documental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o collect the data of seven participant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reveal that: first, the leisure behavior of the participants is presented in the courage of pursuing the runaway and freedom. Second, they love suffering during travel, to make themselves more spiritual in mind. And express the special state of ‘ecstasy’. Third, unique trip plants reveal that participants desire personal leisure freestyle. After integrating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the researcher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ipants show self-realization, willing to take risk, wish to runaway from society and pursuit the freedom. But after finished the trip, the contradiction and lost from society will become the reason of next runaway.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目次 viii 圖目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問題 8 第五節 名詞解釋 8 第貳章 研究方法論 9 第一節 休閒與工作的悖論 9 第二節 休閒活動中的體驗 14 第三節 台灣單車議題相關研究 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7 第六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29 第參章 騎望 32 第一節 一切的開始 32 第二節 工作價值的變遷 41 第三節 性向測驗的人生 51 本章小結 57 第肆章 騎歷 58 第一節 再見!我的「安全地帶」! 58 第二節 轉角遇到「礙」! 67 第三節 真空密封狀態下的獨白 83 第四節 不在計畫裡的景點與不在地圖上的路線 89 本章小結 97 第伍章 騎嚮 98 第一節 非常態的回歸 98 第二節 再體驗的慾望 104 本章小結 106 第陸章 結論:回到最初 107 第一節 為什麼要去單車環島旅行? 107 第二節 環島的超越性 112 第三節 尾聲:島內出走 115 參考文獻 119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25 附錄二 訪談稿 126 表目次 表2-1單車環島旅行各階段具體休閒實踐體驗整理 22 表2-2受訪者資料表 26 圖目次 圖2-1 研究流程圖 27 圖2-2 研究架構圖 28

    一、中文書目
    李仲廣、盧昌崇(2004)。基礎休閒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献瑞(2007)。因為這些,我們環島!。誠品好讀,第78期,30-32。
    林季嫻(2007)。台灣人地關係初探。台北:前衛。
    周寂琦(2002)。踏板上的夢想。台北市:稻田。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榮華(1990)。藍馱江山萬里行。台北市:聯經。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與方法。體育學報,第二輯,27-40。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市:淑馨。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台北:世新大學印行。
    陳雅鈴(2007)。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商業周刊,1004,132-166。
    張靜惠(2007年8月8日)。全家鐵馬環島流汗愛台灣。載於黃惠鈴、黃惠如、張小卉(主編),康健雜誌,愛地球Fun Life專刊(20-35)。台北市:天下。
    張人傑(2006)。台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社會現代性。臺北縣:稻鄉。
    張春興(1983)。心理學。台北:東華。
    賀先蕙(2008)。奮起吧!腳踏車。商業周刊,1075,112-144。
    楊明晃(2008)。島內出走 Ride around Taiwan Island。台北市:遠流。
    黃淑君、薛毓屏、林育慧(1999)。遊憩自行車使用者對自行車活動的實質環境偏好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4),43-60。
    劉一民(1995)。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市:天下雜誌。
    劉金標(2007)。我的環台夢-劉金標的73歲自行車環島日記。台北市:天下雜誌。
    潘淑滿(2003)。質性硏究 :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盧蘇偉、盧蘇士(2005)。陪你去環島:一個父親送給兒子的畢業禮物。台北市:寶瓶文化。
    藍麗娟(2008)。就溜吧!拋開一切環島去:女力單車體驗記。台北市:如何。

    二、學位論文
    方淑儀(2005)。國小女性教師國外自助旅行之體驗學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余玥林(2003)。單車活動參與者的目標取向、社會支持和休閒型態對休閒效益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侯良憲(2004)。自行車通學之環境行為研究-以花蓮女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花蓮縣。
    陳心怡(2004)。自行車騎乘者專業化程度與場所依戀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大度山區騎乘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台中市。
    張蕙芳(1997)。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市。
    曾煥玫(2000)。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顗芳(2002)。自行車觀光客環境偏好之研究—以新竹縣峨眉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新竹市。
    張光華(2004)。自行車遊客行為特性之研究-以北海岸風景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新竹市。
    黃啟榮(2002)。生活型態需求與附加價值創造關聯發展之研究:以登山自行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彭逸芝(2005)。遊憩自行車使用者之遊憩涉入與地方依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台北市。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中縣。
    廖明豐(2003)。東豐自行車綠廊之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鄭喬月(2008)。鐵騎柔情:臺師大自行車環島活動女性參與者角色衝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鄭育雄(2003)。遊憩專門化衡量指標之研究-以自行車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台中縣。
    謝孟珈(2008)。多元與一體的辯證:台灣環島活動之文化意涵。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妙珊(2005)。台北縣八里左岸自行車道遊客與管理者對環境屬性知覺差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台北縣。

    三、翻譯書目
    小池一介(2009)。華麗的雙輪主義:有自我風格的自行車生活(林錚顗譯)。台北市:博雅書屋。(原著於2006出版)
    木村麻紀(2007)。全球樂活潮(李毓昭譯)。台中市:晨星。(原著於2006出版)
    石田裕輔(2007)。不去會死!(劉惠卿譯)。台北市:西遊記文化。(原著於2003出版)
    David Brooks(2001)。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徐子超譯)。台北市:遠流。(原著於2000出版)
    Jeffery A. Kottler(1998)。旅行,重新打造自己(黎雅麗譯)。台北市:天下遠見。(原著於1997出版)
    John R. Kelly(2000)。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趙冉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原著於1987出版)
    Josef Pieper(2003)。閒暇:文化的基礎(劉森堯譯)。台北縣:立緒文化。(原著於1947出版)
    Godbey G.(1999)。21世紀的休閒與休閒服務(張春波、陸定家、劉風華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原著於1997出版)
    Michel Foucault(200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圖書。(原著於1975出版)
    Patricia A.Stokowski(1996)。休閒社會學(吳英偉、陳慧玲譯)。台北市:五南。(原著於1994出版)
    Robert B.Reich(2002)。賣命工作的誘惑-新經濟的矛盾與選擇(梁文傑譯)。台北市:先覺。(原著於2000出版)
    Viktor E.Frankl(1995)。活出意義來(趙可式、沈錦惠譯)。台北市:光啟文化。(原著於1967出版)
    Viktor E.Frankl(2002)。意義的呼喚(鄭納無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於1995出版)
    Zygmunt Bauman(1992)。自由(楚東平譯)。台北市:桂冠。(原著於1988出版)

    四、英文部分
    Neulinger, J.(1981).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ngfield:Charles C. Thomas.
    Seligman,B.B(1965).On work,alienation,and leisur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24,55-60
    Valberg, J. J.(1992).The puzzle of experience. In Tim Crane(Ed), The contents of experience:Essays on perception(pp.18-47).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silyuk, Fyodor(1992). The Psychology of experiencing.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五、電子網路資料
    台灣自行車環島運動協會。http://www.bit.org.tw/。瀏覽日期:2007.6.5。
    流浪者計畫。http://www.cloudgate.org.tw/wanderer/story.html。瀏覽日期:2008.5.23。
    馬英九的部落格—青春鐵馬向前行。http://mabike.blogspot.com/。瀏覽日期:200710.11。
    單車環球夢。http://www.vickypinky.com/#。瀏覽日期:2008.4.15。
    單車成年禮。http://www.rideadult.com.tw/statement.html。瀏覽日期:2009.4.29
    環島六天~跑得快。http://blog.deray.org/bicycle_tour.html。瀏覽日期:2006.8.1。
    藍色哈士奇。http://www.wretch.cc/blog/huskymomoco。瀏覽日期:2006.3.11。
    Ride around Taiwan Island。http://eyetaiwan.frogfree.com/。瀏覽日期:2007.8.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