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雅琪 |
---|---|
論文名稱: |
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對國中資優生創造力、領導才能之成效研究 Research on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for Gifted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潘裕豐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5 |
中文關鍵詞: | 探索教育 、體驗活動 、創造力 、領導才能 |
英文關鍵詞: | adventure education, experience, creativity, leadership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4 下載:7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依據編製的「探索教育活動方案」作為實驗教材,探討此方案對提升國中資優生的創造力和領導才能的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研究樣本取自台北市某兩所國中七年級數理資優學生共63人為研究對象,測驗工具為「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領導技能問卷」和「陶倫斯創造思考活動圖形版甲式」,分析探討接受「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十二次的實驗組共29人,與未接受方案的控制組共34人,在實驗結束後,根據兩組測驗結果所得資料,進行T檢定及共變數分析,以了解實驗組在創造力表現的情形;進行T檢定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了解兩組受試在「領導技能問卷」的表現。並輔以實驗組參與方案的質性資料,佐證實驗結果,為前、後測的不等組實驗設計。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在創造力的成效:實驗組學生在「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與「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之流暢力與獨創力分數與控制組學生未達顯著差異,但是在開放性、精密力、標題與總分分數與控制組學生達顯著差異。
二、 在領導才能的成效:實驗組學生在「領導技能問卷」之領導基本概念向度、書寫溝通技巧、團體動力技巧、個人特質的分數與控制組學生未達顯著差異,但是在口語溝通技巧、價值澄清、做決定技巧、問題解決技巧、計畫技巧的向度和總分的分數與控制組學生達顯著差異。
三、 在學生滿意度及教師省思:實驗組學生能提出正向回饋和滿意度,教師則提出七項個人省思成長。
根據本研究發現及省思,研究者提出建議,作為及後續研究、教學者之參考。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making an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for promoting the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of 63 gifted students in math and science of two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e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are used to test all the students, including 29 of them accepting the program for 12 times and 34 of them not accepting any of the program. After the program, T-test and ANCOVA analysis are used to find out the result of creativ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test and ANCOVA analysi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result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of the two groups of the students. The result is also explained due to the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Creativity Efficiency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ose of the controlled group are not significant in fluency and originality, but the scores are significant in openness, delicacy, title, and total scores.
2. Leadership Efficiency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ose of the controlled group are not significant in dimension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leadership, writing communicative skills, group dynamic skills, and personal traits, but the scores are significant in oral communicative skills, value clarification, skills of making decisions, and skills of making plans.
3.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and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The feedback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the students are positive, and they feel satisfied. The teacher produces some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the later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一、中文部份
丁興祥與邱惟真(2005)。 當代台灣傑出企業家的創業發展研究:一種傳記資料分析。載於教育資料集刊之創造力教育專輯,30,299-322。
中華資優教育學會(2006)領導才能訓練研習手冊。台北:中華資優教育學會。
王千倖(2000)。提升教師教學創造力—「以學校為中心的」教師在職進修。中等教育,51,3,60-71。
王文中與鄭英耀(2000)。創造力發展量表之編制與試題反應分析。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7,1,153-173。
王振德(1996a):國民中小學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況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07-227。
王振德(1996b):資優教師的師資培育。教育資料集刊,21,125-143。
王振德(1997)。領導才能教育之課程發展。資優教育季刊,65,8-15頁。
王振德(1998)。領導才能教育實施意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427-442。
王振德(2000a)。資優教育課程發展及其相關問題,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358。 台北:心理。
王振德(2000b)。領導才能教育之課程發展與實施。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465。 台北:心理。
王振德(2001):領導才能優異學生鑑定工具之編訂初探。資優教育研究,1,29-39 頁。
王振德(2004)。領導才能教育融入課程之試驗研究。資優教育研究,4,2。
王曼娜、劉貞宜與顏靖芳(2001)。領導才能專刊,資優教育簡訊,6,2。
王思峰與陳凱銘(2002)。實務社群對創造力的理論影響與政策意義。社會教育學刊,31,235-266。
王精文與洪瑞雲(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對管理者問題解決過程的影響。交大管理學報,23(1),183-208。
王精文、洪瑞雲、范凱棠及陸佳瑩(2006)。創造力訓練及群體決策支援系統對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交大管理學報,26(2),1-20。
尹萍與韓敦瑋(1997)。堤河邑冒險學校。台北:天下文化。
毛連塭(1989)。資優學生課程發展。台北:心理。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及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方美珍(2007)。教師對學生創造力的影響和啟發,國小特殊教育,44,50-55。
田振榮、湯誌龍、陳金茂、周碩樑及蕭源都(1999)。影響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創造力相關因素之研究。全國技術及職業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14屆,182-188。
古德拉John I Goodlad著(2008)。梁雲霞譯注,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 望。臺北市:麥格羅希爾,聯經。
包國慶(2002)。創造思考與班級管理。創造思考教育,12,28-33。
朱芷君(2007年)。你也可以教出有創意的孩子。康健雜誌,101,取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2&id=435。
朱麗葉(2009)。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活動領導在職專班,台北市。
江新合(1997)。邁向廿一世紀的科學教育。物理教育,1,2,110-120。
汪金英譯(1991)。Barbara Clark主講:九十年代的智慧增長。資優教育季刊,40,1-8。
呂亞蘋(2005)。拓荒之旅:探索教育引導人員生涯重心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李元墩與陳璧清(合譯)(2006)。領導者該做什麼。(原著:Warren Bennis)。台北:大是文化。
李如仙(1992)。六年級學童領導潛能及其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李如玉(2010)。資優班「領導才能訓練」課程設計 。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rDK19nqREQe05BB0Fwg9HLDfvmEzSlXa /article?mid=123
李弘暉與湯雅云(2005)。轉換型領導、創造力技能與創造力關係之探討—以LMX為干擾變數,輯於2005年第三屆『管理思維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李育嘉(2003)。國小自然科師生互動行為與學童科學知識、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昀臨、魏廷軒與張燕寧(2005年5月)。培養創意思維容入教育事業。創造力雙月刊,10,3-4。
李義男(1993)。戶外教育發展與趨勢。童軍戶外活動設計與實施(一)。台北:師大公民訓育學系。
李義男(1999)。從探索活動之設計到經驗學習之反思。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究會論文集,p416-427。
李義男(2000)探索教育之超越心理功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9,63-80。
李義男(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台北市:水牛。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台中市。
吳木崑( 2005 )。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吳兆田(2006)。探索學習的第一本書-企業培訓時實務。台北:五南。
吳武典與洪有義等人著(1984)。如何進行團體諮商。台北:張老師。
吳武典(2000)。我國資優教育政策分析與檢討,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台北:心理。
吳武典(2002)。新時代的領導風格。領導才能夏令營學員手冊,9-10。
吳武典主編(2006)。新/心教育的追尋-諾基亞CQ工程創意教學模組彙編。台北:心理。
吳昆壽(1998)。資優學生領導才能教育之探討,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1-14。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9)。耐住孤寂 激勵成員 分享榮耀。台北市教育e週報,390,取自http://etweb.tp.edu.tw/epa/paper_show.aspx?EDM=EPS20090325165409JUD
吳清基(2006)。台北市教育年鑑。臺北市:北市教育局。
吳靜吉等人(2002)。國際創造力教育發展的趨勢。資優教育研究,2,1,2-26。台北:中華資優教育學會。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市。
何琦瑜(2008年8月)。親子天下創刊源起-慢慢來,比較快。親子天下雜誌,1,10-11。
沐桂新(1995)。休閒活動與休閒治療,救國團團務通訊,第568 期,7-15 。
杜明城(譯)(1999)。創造力。(原著:Csiksentmihalyi)。台北: 時報。
林妙玲(2004)。創造力訓練方案對企業人士提昇創造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 : 杜威(John 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秉賢(2007)。體驗式學習團體對非行少年自我調節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林錚、王儀旭、黃美瑤及陳宗麟(2006)。北體學報,14,24-35。
周玉秀(2005)。談體驗活動到體驗教育的理論。國民教育,45,4,2-6。
周鳳琪(2001)。國中適應不良學生參與探索諮商團體之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市。
周鴻騰(2007)。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動戶外體驗學習的意義與實例。科教館學刊,2,44-73。
竺定宇(2004)。探索教育對企業團隊效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台北市。
邱皓政(2005)。創造力的測量與共識衡鑑。教育資料集刊之創造力教育專輯,30,267-298。
侯劭旻與施立芹(2005年11月)。創意智庫-知識E化時代。創造力雙月刊,13,3。
洪榮昭(1998)。創意媽媽教室。台北:師大書院。
洪榮昭、康鳳梅與林展立(2003)。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造特質分析-以機器人競賽為例。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8(2),239-254。
洪蘭(2005)。生命教育須實地體驗。康軒通訊,4,1。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台北市。
胡忠信(2004)。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原著:Mill, J.G.)。陳正芬(譯)台北:遠流。
南方朔(2006)。替未來呼喚領導者。載於李元墩、陳璧清(合譯)領導者該做什麼。(原著:Warren Bennis)。台北:大是文化。
柳秀蘭(1995)。資優學生、普通學生、山地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連德元(2005年11月)。創新與創造力研習營。創造力雙月刊,13,13-14。
俞懿嫻(2005)。《易經》與懷德海的創造思維。教育資料集刊第三十輯,21-45。
馬英九、蕭萬長(2008)。馬英九、蕭萬長教育政策。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2 。
泰瑞莎艾默伯、穆克提凱爾(2008)。哈佛商業評論遠見雜誌,26,取自天下文化 www.hbrtaiwan.com
高強華(1994)。教師人文素養與創造思考。創造思考教育。6,15-17。
徐強(2006)。創造卓越的領導者。載於李元墩、陳璧清(合譯)領導者該做什麼。(原著:Warren Bennis)。台北:大是文化。
徐仲欣(2006)。探索教育活動帶領者休閒效益與自我實現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救國團(2000)。救國團專任幹部研習實錄。台北:救國團。
陸宛蘋(2001)。以體驗學習為基礎建構青少年休閒系統-以project adventure為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實務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康自立、張瑞村、陳怡君(2001)。中國式領導之實證研究-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工業教育學刊,25,7-11。
許士軍(1995)。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琇粧(2008)。談成功領導者的領導技術。師說雙月刊,207,19-22。
莊婉妮(2005)。高雄市國中資優班學生父母的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玉樹(2008)。創造力訓練課程成效分析:準Solomon四組設計,課程與教學季刊,11(4),p187~212。
陳世文(2007)。神經性統整訓練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多元才能、生活適應與感覺統合功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宗麟(2004)。體育課學習歷程價值取向對國中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探索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昭儀(1991)。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心理。
陳昭儀(1992)。創造力的定義及研究。資優教育季刊,44,12-17。
陳昭儀(1996)。父母─資優生的最佳輔導者。資優教育季刊,61,13-18。
陳昭儀、吳武典與陳智臣(2003)。我國創造力教育發展史。載於教育資料集刊之創造力教育專輯,30,97-111。
陳貞蓉(1994)。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陳皆榮(2000)。冒險性挑戰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自我實現的影響之研究。台北:立昌。
陳根旺與莊瑞飛(2001)。探索活動的意義與實施。參閱時間97年11月7日。
陳嘉雯(2005)。國小資優班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學志(2004)。從「哈哈」到「啊哈」:統整知、情、意、行的幽默課程對創造力培養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5(4),393-411。
陳學志與徐芝君(2006)。幽默創意課程對教師幽默感及創造力的影響。師大學報:教育類,51,71-93。
陳龍安(1988、1991、2004a)。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龍安(1990)。「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龍安(2002a)。創造力訓練課程設計與實施。創造力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185-214。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印。
陳龍安(2002b)。創造力上課日誌(一)。創造思考教育,12,50-52。
陳龍安(2004)。創造力個案研究。台北:教育部顧問室專案計畫。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創造力月刊,30(9),p203~261。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台北:心理。
梅靜宇(2001)。探索教育活動對非行少年及一般國中生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台北市。
郭俊賢與陳淑惠(譯)(2003)。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原著:Sternberg,Robert J.& Williams,Wendy M)。台北:心理。
郭奕龍、鄒小蘭與丁怡(2007)。Csikszentmihalyi創造力理論在資優教育之應用。資優教育季刊,103,19-28。
郭雅惠(2004)。「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郭靜姿(1994)。資優生與普通生學習動機、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差異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319-348。
曾志朗(2005)。原創力之探源,猶如摸象?科學人雜誌,45,12-13。
曾令芩(2009)。青少年參與探索教育活動之體驗過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天瑞、周鳳琪與陳穆瑩(2001)。探索教育在台灣發展之初探,公民訓育學報,10,179-209。
傅佩榮(1994)。人生問卷。台北:洪健全基金會。
黃一元(2008)。戶外冒險教育效益與價值探討-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先鋒營美國山徑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武雄(1995)。我們希望孩子長大成什麼樣子,載於培養創造力的主題教學-日本御茶水大學附小課程模式。(原著:御茶水女子大學附屬小學兒童教育研究會),蕭志強(譯)。台北:光佑。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清欣(2008)。試論以轉換型領導提升司法效率。網路社會學通訊,69。
黃堅厚(1983)。我國資賦優異兒童身心發展之研究。中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瞭解與支持特殊兒童,38-55。台北:師大特殊教育中心。
黃湘媛(2005)。談創意教學與創意教師。國教天地,160,36-42。
黃煜烽與雷靂(1995)。國中生心理學,載於林崇德主編,39-44。台北:五南。
黃榮棋(譯)(2005)。釋放創意精靈。(原著:Ulrich Kraft)。科學人雜誌,45,46-52。
詹志禹(2002a)。影響創造力的相關因素―從小學教育環境與脈絡來考量。學生 輔導,79,32-47。
詹志禹(2002b)。台灣地區中小學創造力教育的實況條件與政策推展,創造能力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2002年10月17-18日。
詹秀美(1989)。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變項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詹秀美(2003)。國小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張玉成(1994)。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台北:一品事業文化有限公司。
張世慧(1988)。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案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性問題解 決能力、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國振(2008)。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對國中資優班學生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班,台北市。
教育部(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康淑惠(2006)。探索教育在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運用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淡江大學童軍團編譯(1994)。世界童子軍運動中文版。(原著:SCOUTING ´ROUND THE WORLD)。台北:中國童子軍文物供應中心。
彭瓊慧(2008)。實施探索教育課程對國中生欺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葉香汝(2003)。國民小學校長轉換型領導方式對軍訓教官服務士氣之影響-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班,彰化市。
葉惠芳(2008)。國小資優生領導才能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楊國賜(1995)。社會教育的理念(3版)。台北:師大書苑。
楊慶欣(2004)。探索教育活動引導者技能與特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的意涵與發展。載於張秀雄、沈六主編,童軍探索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台北:翰林。
廖炳煌(2007)。探索教育課程目標與內容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齊若蘭譯(2002)。從A到A :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秘。(原著:Good to Great: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and Others Dont)。台北:遠流。
潘裕豐(1999)。啟發兒童的創意—創造性思考在教學上的應用。輯於1999 年資優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資優教育學會。
潘裕豐(2001)。資優教育的迷思。自由時報,90年4月10日,15版。
潘裕豐(2005)。創造過程論與創造思考的技巧。創造思考教育,15,30-40。
潘裕豐(2006a)。為何及如何做創意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2,38-55。
潘裕豐(2006b)。為何及如何進行領導能力之教學。中華資優教育學會領導才能營,2006/4/22-23。參考時間:971110。參閱網址:
潘裕豐(2007)。創意教學與資優教育研究。台北:心理。取自 http://o2utown.org/pyf001/modules/tinyd1/index.php?id=6
蔡典膜(1997)。充實模式之設計與實驗研究(二)。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蔡典膜(2000)。透過獨立研究培養知識的生產者。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397。台北:心理。
蔡居澤(1995a)。探索教育與心療活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4,409-432。
蔡居澤(1995b)。探索教育活動在童軍教學上的應用,中等教育,46,6,114-120。
蔡居澤(1998)。探索教育課程在青少年犯罪防治的運用,公民訓育學報,7,273-283。
蔡居澤(1999)。探索教育活動在童軍教學上的應用。中等教育,46,6,114-120。
蔡居澤與廖炳煌(2001a)。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台南:翰林。
蔡居澤與廖炳煌(2001b)。探索教育活動參考手冊。台北:翰林。
蔡居澤(2002)。活動課程評鑑的探討---以美國探索教育活動為例。取自
http://www.ccass.edu.hk/cth/ca-evaluate-tw.doc
蔡居澤(2003)。戶外教育的通用模式-經驗學習圈。教師天地,127,23-25。
蔡居澤(2005 a)。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活動課程設計:以探索教育活動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37-56。
蔡居澤與廖炳煌(2005 b)。將探索教育帶回學校:活動教案彙編。桃園: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與廖炳煌(2007a)。將探索教育帶回學校。桃園:社團法人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與廖炳煌(2007b)。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桃園:社團法人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與廖炳煌(2007c)。探索教育引導技巧培訓手冊。桃園:社團法人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2008a)。野外教育理論與實際-探索教育活動領導討論技能之探討。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jutsetsai/3/1281711441/20061215164739
蔡居澤(2008b)。從體驗中知行合一-97學年度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群優良事例暨多媒體教案甄選彙編。教育部:新竹市國小輔導團。
蔡居澤與廖炳煌(2008)。創意探索教育設計與實施。桃園:社團法人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炳綱與吳漢明(2005)。玩好團隊:探索體驗活動。台北:幼獅。
蔡翼擎(2006)。如何培養未來領導人?載於2006-05-31/經濟日報/A12版/觀點http://cw.ie.ntnu.edu.tw/0531.htm
鄭呈皇(2007) 。正面思考的威力。商業周刊,974,56-64。
鄭照順(2007)。企業與教育領導原理。台北:心理。
謝智謀、王貞懿與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桃園:台灣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王玲雅、江婉彝、許淑珍、韓宜玲及黃皇堯(2007)。繩索挑戰課程:安全操作手冊。桃園:台灣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文全(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第13 版。台北:文景。
簡茂發(2000)。資優概念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台北:心理。
蘇育淇(1998年11月)。教育台灣 共築希望大工程。天下雜誌特刊,023, 取自:http://www.cwk.com.tw/cw/enterprise/login.asp。
簡嘉誠(2001)。領導風格型態、創造力人格特質搭配對組織承諾與創新績效影響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欣忠與林靜儀(2000)。領導力21法則。台北:基石。
譚家瑜(譯)(1993)。新領導力。台北:天下文化。
羅虞村(1989)。 領導理論研究 。台北:景文。
羅元駿(2003)。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 Y.: Springer-
Verlag.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995). AEE definition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The AEE Horizon, 15(1), 21.
Bailey,Stephen K.(1976).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Bloomington, Ind: Education,
p.61
Bass, B.M.(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 Free
Press.
Benedek, M., Fink, A., & Neubauer, A. C. (2006). Enhancement of ideational fluency by means of computer-based traini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8(3), 317-328.
Carol A.Strip,Ph.D、Gretchen Hirsch(2004).Helping Gifted Children Soar:A Practical Guide for Parents abd Teachers,(張毓如與張美貞譯)。協助資優孩子展翅高飛:家長與教師實用教養指南。台北:心理。
Casey, B. M., & Tucker, E.C. (1994). Problem-centered classroom. Phi Delta
Kappan, 76(2),139-143.
Chan,D.W.(2000).Developing the creative leadership training program for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in Hong Kong.Roeper Review,22(2).94-97.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Happiness and creativity. The Futurist, 31(5), 8-12
Davis,G.A.(1986).Creativity is forever(2nd ed.).Dubuque,Iowa:Kwndall/Hunt.
Dewey,J.(1992).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姜文閔譯)。經驗與教育。台北:
五南。(原著1938)。
Dinkmeyer, D., & Dinkmeyer, D. Jr. (1997). Holistic approaches to health.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December, 108-112.
Ellmo, W., & Graser, J.(1995). Adapted adventure activities: A rehabilitation model
for adventure programming and group initiatives. Dubuque, IA: Kendall/Hunt.
Goldenberg, M. A.(2001). A Means-End Investigation of Ropes Cours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2), 208-225.
Guilford, J.P.(1950),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9, pp.444-454
Guilford. J. P.(1977).Way Beyond the IQ. Buffalo, NY: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Inc.
Gardner, H.(2000). Intelligence reframed. New York: The Palmer & Dodge Agency.
Gass, M. A.(1995). Books of metaphors. Kend All / Hunt , Publishing, Iowa.
Gold, J. B., (1981). Developing the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of intermediate
age educable mentally retarded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Ford ham University.
Goldenberg, M. A.(1998). Understanding the benefits of Rope course experiences using
means-end analysis. NIRSA 1998 Presentation. Oxford, OH: Miami University
Office ofRecreational Sports.
Goldenberg, M. A., Klenosky, D, B., O'Leary, J. T., & Templin, T. J.(2000). A means-
endinvestigation of challenge cours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
208-224.
Gowan,J.C.(1981).The use of development stage theory in helping gifted children
become. In J.C. Gowan., J. khatena.,& E. P. Torrance(Eds.), Creativity:It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2nd ed.)(pp. 72 - 88). Dubuque, IA:Kendall / Hunt.
Hamza, M. K., & Farrow, V. (2000). Fastering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 in the
classroom. Kappa Delta Pi Record, 37, 33-35.
Harrison, T.(1992). Creativity in nurse education .British
Henton,M.(1996a) . Adventure in the classroom.Dubuque Iowa:Kendall/ Hunt.
Journal of Nursing, 1,774-777.
Henton, M. (1996b). Adventure in the classroom: Using adventure to strengthen
learning and build a community of life-long learners. Dubuque, IA: Kendall/Hunt.
Hunsaker, S. L. (2005) Outcomes of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 Th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49(4), 292-299.
Isaacs A. F. (1973). Giftedness and leadership. Th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7,
103-112.
James, P. (2000). Fostering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Education, 120(4).744-757.
Kolb,D.A.(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learning and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Ma, H. (2006). A synthet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ingle components and packages in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8(4), 435-446.
Maker,C.J.(1982).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the gifted. Texas:PRO-ED,Inc.
Mayer, R.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1999).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 Pp.449-460.
Meier, J. F. (1978). Is the risk worth taking?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49(4), 32-33.
Maker, C. J.(198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the gifted. Rockville, MD: Aspen
Systems Corporation.
McIntyre, F. S., Hite, R. E., & Rickard, M. K. (2003).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ivity in the marketing classroom: Exploratory insights. 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 25, 143-149.
Miles, J.C., & Priest, S.(1990). Adventure Education. State College, PA :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iner, J. L. (1990).The creation of Outward Bound. In J.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p.55).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Mooney,R.L.(1963).A conceptual model for integrating four approach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reative talent. In C.W.Taylor & Barron(Eds) Scientific
creativity:Its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p331-340p). N.Y. : Wiley and Sons.
Mumford, M. D., and Gustafson, S. B., “Creativity syndrome:Integration,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 1988, 27-43.
Mumford, M. D., G. M., Gaddis, B., and Strange, J. M., “Leading creative people:
Orchestrating expertise and relationships,” Leadership Quarterly, 19, 2002,
705-750.
Osburn, H. K., & Mumford, M. D. (2006). Creativity and planning: Training interventions to develop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skill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8(2), 173-190.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Scribner’s.
Passow, A. H. (1988). Style of leadership training and some more thoughts, G\C\T,
11(6), 34-37.
Priest, S.(1990).The Semantics of Adventure Education. In Miles, J. & Priest, S.(Eds.).
Adventure Education.(pp.113-114).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Inc.
Prouty,D.(1990). Project adventure:A brief history, In Miles. J.C. & Priest.S.(Eds.)
,Adventure Education Venture Publishing, Inc. State College, pp. 97-110.
Redmond, M. R., Mumford, M. D., and Teach, R., “Putting creativity to work:Effects
of leader behavior on subordinate creativit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5,1993, 120-151.
Renzulli,J.S. (1977). The enrichment triad model:A guide for developing defensible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enzulli,J.S. & Reis,S.M. (1997).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Mansfield
Center, CT:Creative Learning Press.
Peterson, R. E. (2002). Establishing the creative environment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Technology Teacher, 61(4) 7-10.
Roert J. Sternberg,Wendy M.Williams(2003)作;How to develop student creativity.
(郭俊賢與陳淑惠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臺北市:心理。
Rohnke, K., & Butler, S. (1995). QuickSilver : Adventure games,initiative problems,
trust activities and a guide to effective leadership. Dubuque, IA: Kendall/Hunt.
Rhodes,M.(1961).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42,305-310.
Robbins, S. P. 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Robbins, S.P.(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 Prentice-Hall.
Rookey,T.J.(1973).Pennsylvania Assessment of Creative Tendency.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srvice Princeton.
Rose, L. H., & Lin, H.T.(1985).A metaanalysis of long-term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8,11-22.
Richards,A.(1990)Adventure education.pp.67-74.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Inc.
Schoel,J.,Prouty,D., & Radcliffe,P.(1988). Islands of healing"a guide to based
counseling", Project Adventure, Inc, Hamilton.
Scott, G., Leritz, L. E., & Mumford, M. D. (2004a). The Effectiveness of Creativity Training: A Quantitative Review.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6(4), 361-388.
Scott, G., Leritz, L. E., & Mumford, M. D. (2004b). Types of creativity training: Approache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8, 149-179.
Sosik, J. J., Avolio, B. J., and Kahai, S. S., “Effects of leadership style and anonymity
on group pot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 a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environ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 1997, 89-103.
Sosik, J. J., Kahai, S. S. and Avolio, B. J.,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Dimensions of Creativity:Motivating Idea Gener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Group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1(2), 1998, 111-121.
Stephen M.Shapuro(2005).Innovation Management(徐淑如編審)。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Sternberg,Robert J.(1985).Beyond IQ:A Triarchic Theory of Hn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Robert J.,ed.(1988). The Triarchic Mind:A New Theory of Hnman
Intelligence.New York:Viking.
Sternberg,R..I.(1996).Successful intellingence.New York.NY:Simon&Shuster.
Simonton, D. K. (1984). Geniu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Simonton, D. K. (1988). Creativity, leadership, and chance.
Sisk, D.A.(1987a). Creative teaching of the gifted . New York:Mcgraw-Hill.
Sisk,D.A.,& Rosselli,H.(1987b). Leadership: A special type of giftedness. New York:
Trillium.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R. J.
Sternberg (Ed) ,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43-7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 Brace and Worl.
Webster S.E.(1978). Project Adventure:A trip into the unknow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 49(4).p15-17.
Yukl, G.A.(1998),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Hall, Zaleznik, A.(1977). Management and leaders : Are they
differ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5(5), pp.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