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瑞槿
Chang, Jui-Chin
論文名稱: 相遇、相識、相珍惜—原鄉青少年參與大專生山地服務之經驗
When Aboriginal Adolescents Encounter College Volunteer Groups for Aborigines
指導教授: 陳秉華
Chen, Ping-Wh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山地服務服務學習教育優先區
英文關鍵詞: education priority zone, Service-Learning, volunteer group for aborigin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4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原鄉青少年參與大專生山地服務之經驗與觀點,研究目的包括:(1)了解原鄉青少年參與大專生山地服務活動的歷程與經驗;(2)探討原鄉青少年與隊員的互動關係;(3)了解原鄉青少年對大專生舉辦山地服務的觀點;(4)探討原鄉青少年參與大專生山地服務之影響、觀點與建議。以立意取樣邀請六位曾參與過大專生山地服務活動的青少年接受半結構式訪談,以質性研究中的主題分析進行資料歸納與分析。
    本研究的結果以四個部分呈現:
    1. 呈現政大某服務社與花蓮角落國小的相遇與互動歷程:描繪政大某服務社之起源,及其在花蓮角落國小舉辦活動的歷程與形式規劃。
    2. 呈現原鄉青少年活動參與歷程及經驗:將其參與活動之歷程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新活動的第一次接觸」,包含(1)接收活動相關訊息、(2)參與活動的動機、及(3)參與活動決策的產生;二是「參與活動的經驗」,包含(1)印象中的活動內容、(2)對活動內容的觀感與偏好、與(3)對整體參與經驗的解讀;三是「舊活動的再續前緣」,包含:(1)參與活動的階段性、(2)再次參與活動的考量、(3)不同的參與型式、及(4)類似活動的出現與參與。
    3. 原鄉青少年與大專生彼此生命的交會與互動關係分為四部分:一是「在說說笑笑中逐漸熟悉」,包含:(1)踏出互動的第一步、(2)多互動而變得熟悉;二是「視之為家人、手足的互動關係」,包含:(1)親近又熟悉的關係;(2)有些陌生的關係、(3)隊員眼中的自己、(4)因為關心、在乎而靠近、及(5)樂於接受管教;三是「有點近又不會太近的相處方式」,包含:(1)日常的互動與對話、(2)願意分享,同時仍保有自己;四是「說再見與再一次相會」,包含:(1)分離的難受與想念、(2)活動結束後的聯絡、(3)喜歡與珍惜再一次的相聚機會、與(4)在時光中移動的情誼變化。

    4. 原鄉青少年參與大專生山地服務之影響、觀點與建議分成六個部分:一是「參與活動所帶來的影響與改變」,分為:(1)為生活增添加新的回憶與支持、(2)新事物與態度的學習、(3)自身的成長與變化、(4)嚮往成為大哥姊那樣的人、及(5)個人的生涯規劃;二是「孩子眼中的山地服務」,分為:(1)舉辦各種活動與服務、(2)有意義、讓孩子快樂的事情;三是「孩子所看見的大哥姊」,分為:(1)良善的個性、(2)和孩子互動時的樣子、及(3)看見大哥姊的辛苦;四是「沒說出口的想法」;五是「文化、族群的交流與教導」,分為:(1)一視同仁的相處與對待、(2)能有一些交流與互動、與(3)樂於教導隊員族語;及六「給大哥姊的建議與留言」,分為:(1)營隊的時間、(2)營隊的內容與隊員的態度、和(3)想對隊員說的話。
    最後研究者依據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山地服務、服務學習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eriences of aboriginal adolescents when they encounter college volunteer groups for aborigines.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explore aboriginal adolescents in course and experience of college volunteer groups for aborigines; (2)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riginal adolescents and team members; (3) to understand the view that aboriginal adolescents hold ; (4)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boriginal adolescents in the college volunteer groups of service, and to understand expectation and suggestion that aboriginal adolescents serve to college volunteer groups. Six aboriginal adolescents were invited for semi-structured deep interview in this study.Thematic Analysis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d four parts:
    1.The stories of college volunteers in NCCU developed relationship with aboriginal adolescents in Hualien.
    2.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f aboriginal adolescents were presented as follows:"the first contact "includes (1) received information, (2)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and (3) decision-making; the second is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on", included:(1) the impression of active content,(2) perceptions and preferences about activities,and (3) the overall experience ;the third is "old activities again ",comprised:(1) the stage of participation, (2) participate again, (3) the particip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and (4) similar activities.
    3.The 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and team members were divide into four parts:first, "familiar with gradually chatting and laughing",included: (1) the first step to know each other, (2) interactive becomes more familiar; second,"regard it as family and siblings",included:(1) close relationship; (2) strange relation relationship (3) oneself in team member's eyes,(4) near because of caring, and (5) glad to accept discipline; third,"a little close but not too close",include: (1) daily dialogue,(2) would like to share,but still protect oneself;fourth,"say goodbye and meet again",included:(1) miss members, (2) contact after separation, (3) cherish meeting chance,and (4) the relationship moved during time.
    4.The suggestions that aboriginal adolescents serve to college volunteer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six parts:first,"participated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activity", divided into:(1)new memory and support, (2)learn new things , (3)one's own growth and changing , (4)yearn for becoming person,and (5)the personal career plan;second , service in child's eyes",divided into:(1)hold various activity,(2)meaningful thing;third,"the team members in the eyes of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1)kind character,(2)appearance for interactive,and (3)see the working hard of team members; fourth, "the idea not explained"; fifth,"cultural exchanges", divided into:(1) Treat equally without discrimination, (2)exchange and interdynamic, (3)glad to teach team language; sixth, "suggestions and message", divided into:(1) stay a little longer, (2)content and team members' attitude, and (3)want to say to memb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discus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e end.

    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政策的發展與變遷 9   第二節 大專生社會服務的起源與發展 18   第三節 大專院校中的志願服務與服務學習 22   第四節 山地服務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質性研究取向與訪談法 5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3   第三節 訪談關係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7   第五節 研究步驟的實施與流程 62   第六節 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63   第七節 研究可信性之檢核 66   第八節 研究倫理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9   第一節 背景說明 69   第二節 原鄉青少年活動參與歷程及經驗 73   第三節 原鄉青少年與大專生彼此生命的交會與互動關係 94   第四節 原鄉青少年參與大專生山地服務之影響、觀點與建議 112 第五章 綜合討論 135   第一節 相遇、相識、相關懷-彼此生命的交會 135   第二節 在地性發聲 142   第三節 服務的後現代視野 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57 第七章 反思 161 參考文獻 164   中文部分  164   西文部分  176 附錄........ 178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178   附錄二、訪談大綱  179   附錄三、訪談札記  181   表次 表2-1-1 同化融合時期重大原住民政策與措施 11 表2-1-2 威權轉型時期重大原住民行政措施與法規 13 表2-1-3 主體發展時期重大行政措施與法規 15 表2-3-1 大學具備的四種「服務-學習」之模式 26 表2-3-3 青年參與志願服務推廣計畫 33 表2-3-4 大專校院實施服務學習成效 34 表2-4-1 99-104年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寒暑假營隊活動成果表 49 表3-2-1 前導性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54 表3-2-2 正式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54 表4-1-1 營隊活動內涵說明表 71 表4-2-1 「接收活動相關訊息」內容一覽表 74 表4-2-2 「參與活動的經驗」內容一覽表 81 表4-2-3 「舊活動的再續前緣」內容一覽表 88 表4-3-1 「原鄉青少年與大專生彼此生命的交會與互動關係」內容一覽表 94 表4-4-1 「原鄉青少年對於大專生山地服務之觀點與建議」內容一覽表 112   圖次 圖2-3-1 Kolb(1984)經驗學習模式 29 圖3-5-1 研究步驟的實施與流程圖 60 圖4-2-1 參與活動歷程圖 73 圖5-1-1 學童與大專生關係發展運作模式 13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文忠蓮(2010)。大學服務學習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燕(2011)。與制度對話-居家式照顧服務供給者與使用者的服務輸送體驗。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王雪娥(2014)。你是我的眼?!視覺障礙工作者運用視力協助員之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新閔(2008)。大學生海外教育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慈濟大學2006年海外志工服務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2010)。災後重建中的助人關係與原住民主體─原住民要回到誰的家?。台灣社會研究,78,437-449。
    王慧禎(2011)。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與社會關懷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富蓮(2011)。山地服務現象的反思與現形-以耕莘青年山地學習工作團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富蓮(2012年1月)。帶著龍蝦上山去:我的山服經驗。李宜澤(主持人),田園將蕪胡不歸:當地台灣農村議題的另類組織與行動。蕪土吾民: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台灣大學。
    瓦歷斯.尤幹(1993)。溫柔的箭-主辦山服座談的源起。刊於瓦歷斯‧諾幹(主編),山服的過去、今日、未來(82-85頁)。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夷將‧拔路兒(1993)。我們為什麼選擇「臺灣原住民族」這個稱呼?。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187-190頁)。台北:業強。
    夷將‧拔路兒(主編)(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朱美珍(2005)。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及服務學習現況調查。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專題研究委託報告(編號:9789860015966)。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江冠明(1993)。不要讓我在祖先的土地上跌倒-從「開山撫蕃」到「山地服務隊。刊於瓦歷斯‧諾幹(主編),山服的過去、今日、未來(75-78頁)。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羊正鈺(2013年11月17日)。一個國際志工的反思:我們的「付出」有幫助嗎?【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tnl-elb-1958963123.ap-northeast-1.elb.amazonaws.com/post/12539/。
    自由時報(民100年2月21日)。「大學生山區服務像白痴」李家同又惹議【即時新聞】。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65636。
    何亞竹(2011)。國際志工服務隊團隊發展之研究-以北區三個教育服務國際志工服務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何亭嫻(2008)。小手牽大手-大學生擔任弱勢家庭課輔志工之實踐與成長。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福田(1991)。大專院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委託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七十四。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余偉婷(2013)。東南亞國家來台留學生之求助諮商經驗及其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穎(2011)。早期療育非自願個案家庭服務接受歷程研究。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吳依軒(2012)。逢甲大學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吳孟珊(2013)。臺東大學教育學系學生服務學習與核心就業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國君(2008)。大學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南區大學院校志工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君(2008)。大學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南區大學院校志工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五南。
    呂佩薰(2010)。在長期照顧服務中服務使用者自主權與選擇權之探討。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呂宛珈(2012)受督導者諮商督導正向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呂朝賢(2002)。對我國志願服務法的若干反思與建議。臺大社工學刊,7,203-241。
    宋文里(譯)(2014)。成為一個人:一個助人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原作者:C. Rogers)。(原著出版年:1961)。台北:桂冠。
    志願服務法(2014年6月18日)。
    李永涵(2012)。全職實習新手諮商師重要督導經驗及其助益性與衝擊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明政、莊秀美(2001)。原住民社會工作倫理。載於徐震(主編),社會工作倫理。台北:五南。
    李欣翰(2006)。東南亞裔配偶識字教育志工參與服務之學習經驗研究─以新竹市三所社區大學志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李法琳(2003)。大台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羿葶(2012)。大專院校學生志願服務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領導風格為調節變項。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章賜(2008)。志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志工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增祿(1993)。八十年度大專學生社會服務對象之意見調查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輔會。
    汪淑娟(1996)。大專生山地服務隊的發展階段與族群關係的變遷-以輔大港安山地友團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2013年弱勢學童暑期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032。
    卓紋君、黃進南(2003)。諮商實習生接受個別督導經驗調查:以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8,179-206。
    周惠民(2010)。臺灣社會變遷下的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黃樹民、章英華(主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259-296頁)。臺北:中央研究院。
    周學雯(2002)。大學生參與運動志工動機與意願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大偉(1993)。座談發言記錄。刊於瓦歷斯‧諾幹(主編),山服的過去、今日、未來(41-43頁)。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林欣薇(2014)。優勢中心取向生涯諮商經驗之敘說研究-以專科生為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林果顯(2009)。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南宏(2013年12月16日)。自以為是的「服務」只是在消費弱勢【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7531/。
    林盈君(2005)。兒童虐待施虐者接受諮商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興(2007)。大學諮商學習者受輔經驗之調查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6,1-21。

    林真夷(2011)。大學生參與不同類型之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編印。臺北: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林慧貞(2006)。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意願初探。通識研究集刊,10,171-192。
    邱筱琪(2014)。臺灣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發展脈絡之研究。朝陽學報,19,1-16。
    邱韻芳(2012)。服務、學習與觀光:當人類學家遇見大專山地服務團。華人應用人類學刊,1(1),89-115。
    阿棟.優帕司(1993)。山服的限制與可能的方向。刊於瓦歷斯‧諾幹(主編),山服的過去、今日、未來(28-30頁)。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洪文滿(2010)。獨居長者接受關懷訪視服務經驗之初探—長者與志工交會下搭起人情的橋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玉珊(2015)。智能障礙者雙老家庭使用居家服務經驗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洪玉雪(2007)。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服務經驗探討-以輔大2007年菲律賓海外服務方案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洪健晃(2014)。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使用者滿意度與主觀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洪貴蘭(2014)。我國大專校院青年國際志工之人格特質、動機與自我期許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靖婷(2009)。大專學生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洪慕倩(2013)。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之轉化學習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2012)。原住民族主權與國家主權。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2,1-56。
    施正鋒(2013)。民進黨執政八年族群政策回顧與展望。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4,85-120。
    胡憶蓓編輯(2008)。大專校院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臺北:教育部。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文化。
    孫大川(1993)。山服與原住民社會的互動關係。刊於瓦歷斯‧諾幹(主編),山服的過去、今日、未來(7-16頁)。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孫俊彥(2014)。原住民的音樂接觸與交融--以馬蘭阿美為例(1880-1990)。關渡音樂學刊,19,7-42。
    徐碧君(2013)。幼教系學生實施閱讀教育服務學習對偏鄉兒童閱讀習慣之影響。幼兒保育學刊,10,119-136。
    紐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臺北:雙葉書廊。
    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2013)。「FUN暑假做什麼」問卷調查。取自:http://mag.udn.com/mag/world/printpage.jsp?f_ART_ID=46075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高智龍(2009)。男同志當事人諮商經驗的主體敘說。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德義(1996)。臺灣原住民政治建設與政治議題。載於洪泉湖(主編),兩岸少數民族問題(121-149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服務隊(1971)。冬令社會服務工作報告。未出版。
    張火木(主編)(1994)。全國大專青年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手冊。臺北:實踐設計管理學院。
    張有恒、陳明國(2012)。國際志工服務學習與大學生發展之關係-以「朝陽科技大學2012寒假國際志工緬甸服務學習計畫」為例。止善,13,171-189。
    張祐誠(2011)。大學層級認輔志工與育幼院院童間助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張國聖(2005)。「被遺忘的人類」還是「黃昏民族」?──從我國原住民政策的發展看民族平等在現階段台灣社會之實踐。通識研究集刊,8,89-106。
    張添淵(2014)。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和利社會行為之相關。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銀富(1985)。大專學生社會服務活動調查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教育部(2011)。教育部100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補助辦理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活動要點(2006年12月6日)。
    梁碧明、謝靜如(2008)。大學社區服務課程價值的實踐-服務提供者與接受者觀點之探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0,185-202。
    莊曉霞(2009)。原住民社會工作之反思。臺灣社會工作學刊,6,147-168。
    許寬容(2014年1月24日)。牛排,也可以是一種培力【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200。
    連廷嘉、徐西森(2003)。諮商督導者與實習諮商員督導經驗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8,89-111。
    郭怡樺(2007)。流浪者之歌:公益旅行者自我實現的歷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哲宏(2012)。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對公民態度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雅真(2006)。童年期遭受性侵害成年女性倖存者個別諮商經驗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黃明發(2013)。發展心理學。臺北:揚智。
    陳正芬(譯)(2011)。關懷的力量(原作者:Milton Mayeroff)。(原著出版年:1971)。臺北:經濟新潮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永興(1978)。山地服務在霧台。台北:百達。
    陳巧蓁(2008)。大學校院學生之世界公民觀開展—兩個國際志工服務團隊之緬甸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定銘(1999)。非營利組織之志工招募與甄選,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
    陳怡樺(2008)。育幼機構幼兒與志工的互動與分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臺北:揚智文化。
    陳青慧(2006)。從服務學習理念探討大學服務性社團之實施。發表於花蓮慈濟大學2006年「東三再起」教育論壇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慈濟大學,花蓮。
    陳青慧(2010)。從服務學習理念探討大學服務性社團之實施。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杰(1993)。「山服?」應該是「被山服」。刊於瓦歷斯‧諾幹(主編),山服的過去、今日、未來(69-74頁)。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陳南君(2012)。臺灣戰後國語政策—以原住民為中心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昱升(2012)。原住民族群教育在國教體系下的迷失。國教新知,59(1),34-43。
    陳婉寧(2014)。「你會不會再回來?」志工旅行與服務學習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127-133。
    陳淑麗(2012)。國軍遺族對撫卹照護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以臺東留守業務中心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蓮櫻(2004)。台灣原住民運動與原住民教育政策關係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34,27-46。
    陸光(1994)。我國志願服務推展之過去、現在及未來。社區發展季刊,65,4-10。
    彭詠晴(2012)。單親家庭兒童接受臺北市福安兒童服務中心服務經驗之探討。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大千、何思瞇(2009)。從法令規範論臺灣原住民族教育政策之本土脈絡。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41-174。
    曾莉婷(2014)。從服務使用者觀點探討使用家庭托顧經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市:揚智。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2007)。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與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保障。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141-168。
    黃玉(2009)。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
    黃志仁(2013)。遊民接受社會服務經驗之探究。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永明(1999)。大學生參與少年福利志願服務機構之選擇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育智(1986)。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社會服務的回顧與展望。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編,大專學生社會服務論見選輯(頁1-23)。台北市: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黃怡璇(2010)。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與軟技能的關聯研究-以逢甲大學學生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碩士論文。
    黃國超(2014年2月20日)。山地服務是怎麼來的?【台灣立報】。取自:http://myshare.url.com.tw/show/660726。
    黃國超(2012)。1970年代另類「校園歌曲」的喧囂:山地歌曲與救國團康樂歌唱的音樂政治。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25-51。
    黃婉盈(2009)。大專生志工參與課輔服務經驗與動機之研究─以「新住民雙重弱勢家庭課輔計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怡亭(2012)。從志願服務者到社會工作者-助人工作本質的現象學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曉薇(2011)。分手失落當事人知覺賦能經驗之探究-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介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楊青(2004)。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使命之實証研究-以服務學習課程為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哲維(2014年1月5日)。上山服務,給予還是消費【喀報】。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6090?issueID=450。
    葉巧玉(2011)。以照片引談法促進大學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反思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中麒(2001年2月1日)。大學「山地服務隊」的省思!【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4849。
    趙中麒(2003)。關於臺灣原住民「民族」生成的幾個論證。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1,185-224。
    趙容嬋(2010)。從「忍氣吞聲」到「輕安自在」:自我與人際拿捏困境者之諮商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碩士論文。
    趙慈慧(2012)。成年男性親密關係議題之諮商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劉郁汶(2011)。幼教(保)系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探究—以服務泰北星星小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翠芬(2005)。大專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大專院校諮商中心志工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德明、陳弘裕(1974)。社會服務何去何從─從理智的愛國者出發。台大法言,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學生代表會。
    劉瓊華(2009)。捲動台灣社會力:談服務學習的理念及其在社區參與上的實踐。網路社會學通訊,81。取自http://www.fgs.org.tw:81/gate/gb/www.nhu.edu.tw/-ifbase4-base16-JTdFc29jaWV0eQ~~/e-j/81/81-13.htm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志偉(2011)。從客體到主體:台灣原住民族法制與權利的發展。臺大法學論叢,40(S),1499-1550。
    蔡志賢(2015)。大學生的社會參與。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69-74。
    蔡昕璋(2015)。大學生參與社會行動之反思:以外語相關科系學生參與自發性志願服務與服務學習方案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48-55。
    蔡曉欣(2013)。時間與空間的另類喘息:家庭照顧者使用支持性方案之經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蕭新煌(1982)。服務自己、還是服務別人─談大學生的社會服務與社會變遷。時報雜誌,135。
    賴光真(2013)。大學推動服務學習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86-89。
    賴雨陽(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載於內政部、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共同編印,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臺北市:內政部。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
    謝世忠(1993)。山地服務:一個不可避免地都會行動。刊於瓦歷斯‧諾幹(主編),山服的過去、今日、未來(18-24頁)。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謝欣樺(2011)。大學院校國際志工參與海外服務學習動機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惠菁(2012)。受暴婦女聲請及使用「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服務」歷程經驗之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簡宜君(1999)。志願服務者對低收入單親家庭之兒童服務的影響-以台北家扶中心「大哥姊」方案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鈺青(2008)。大專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以「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嚴秋蓮(2005)。中等學校實施服務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兩所中學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秋蓮(2011)。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
    蘇絢慧(2011)。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臺北市:寶瓶文化。

    英文文獻
    Babbie, Earl R (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 Wadsworth.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yatzis, R. E. (1998).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ematic analysis and code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 CA: SAGE.
    Braun, V., & Clarke, V. (2006).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3(2), 77-101.
    Chrislip & Larson (1994). 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how citizens and civic leaders can make a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unn, P.C. (1995). Volunteer management.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2483-2490).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Jacoby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concepts and practi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evin(1977).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social welfare.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7th ed.,1573-1582),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Lincoln, Y. S., & Lynham, S. A., & Guba, E. G. (2001).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Revisited. In N. K. Denzi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97-128). Thousand oak, CA: SAGE.
    Pennington, J. & T. Knight (2008). ‘Staying Connected: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Volunteers and Older Adults’, Ageing international, 32,298-311.
    Sharan,B.(2009).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Sigmon, R. (1996).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learning. Service-Leaning, 54(4), 307-319.
    Waterman (1997). Service-learning : Applications from the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iechman, M. C. (1996). Investigating urban community needs: from a 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 ,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 28(2), 224–23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