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湯維玲 TANG,WEI-LING |
---|---|
論文名稱: |
我國中學師資培育專業教育課程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黃政傑
Hwang, Jeng-Jy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畢業學年度: | 7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0 |
中文關鍵詞: | 我國中學 、師資培育 、專業教育課程 、師範生 、中學教師 、課程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中學師資培育階段的專業教育課程,藉以了解課程的演進與現況
以及師範生、中學教師對課程的目標、設計與實施狀況的意見,俾供改進專業教育課
程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採用歷史研究法與調查法。使用歷史研究法分析我國專業教育課程的演進
;運用調查法,以自編的「教育學分實施狀況及意見調查問卷」作為調查工具,選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和政治大學教育系的大四師範生20
0 人,實習教師、正式教師382 人,共計582 人作為代表樣本,並採用百分比比較及
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壹、專業教育課程的演進方面:
一、由單科「教育學」逐漸分化為多門教育專業科目。
二、教育概論、教育心理學、教學法、實習等科目均列入歷年之培育課程中。
三、民國六十六年首次增列選修科,且偏重在教育基礎科目方面。
貳、專業教育課程的現況問題分析方面:
一、具體目標方面檢核結果並不理想,但大多數受試者均肯定教育專業科目的重要性
及其價值,有助於中學教師的培育。
二、需要針對未來工作性質與需要,妥善設計教育專業科目。
三、實習的對象、職務範圍、實習的地區需要擴展。
四、教材內容有更新、和國內實際教學配合的需要。
五、大多數受試者滿意教育專業科目的學習成效與師賢素質。
六、大多數受試者不滿意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與評量方式。
七、影響師範生修習教育專業科目成效的最主要因素是任課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方
法和教學內容。
根據上述之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檢視師範生的專業能力,而且彈性運用評量方式。
二、重視師範院校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態度以及和師範生的關係。
三、培養師範生的人文素養。
四、運用討論小組或研討會的方式教學。
五、嘗試在實習課程中建立反省、探究的理念。
六、充實師範生需要的知識或技能。
七、增列選修科目並提供師範生充分的選修機會;邀請有經驗的中學教師參加座談,
提供多方面的意見。
八、擴大實習的對象、職務範圍、實習地區,並且提前實施參觀、見習的活動。
九、重視師範生的實際需要,考量教學內容的更新並多採實例講解;擬定科目大要,
加強教育各學科的研討、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