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瀅
論文名稱: 衛星電視綜合性頻道定位與轉型研究 - 以緯來育樂台黃金時段節目策略為例
指導教授: 關尚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頻道定位頻道轉型節目策略緯來育樂台綜合性頻道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2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電視產業環境競爭激烈,綜合性頻道為數最多相較於其他分眾頻道擁有明確定位,在培養觀眾收視習慣上較困難,緯來育樂台前身為緯來洋片台,2005年變更執照加入綜合頻道戰局,2009年播出節目類型由洋片大幅轉移至大陸資訊節目與戲劇,五年內三次的頻道經營轉變引起本研究探討頻道定位與轉型的動機。

    本研究分析該台節目類型、節目策略與觀眾輪廓,以及透過深度訪談、電視收視調查與文獻等資料,描繪緯來育樂台2007年至2010年的頻道定位與轉型,期許能為綜合性頻道定位與轉型研究有所啟示與貢獻。

    研究發現緯來育樂台2007年為轉型醞釀期,節目規劃洋片與育樂競賽兩區塊,執行帶狀、無縫隙與區塊編排策略,觀眾輪廓為45-54歲工作男性。2008年至2009年為定位混亂期,頻道經營之財務預算的考量凌駕於其他因素導致整體經營缺乏策略思維,但觀眾輪廓仍以45-54歲、工作男性為主要收視族群。2010年頻道定位以大陸、育樂競賽為區塊,以帶狀、區塊、無縫隙策略做節目編排,分眾經營市場區隔清楚,承襲45-54歲工作男性並開拓55歲以上的穩定收視族群。

    研究建議緯來育樂台擁有不錯體質,轉型後應以此方向為基礎發展,並注意節目安全存量與穩定。並建議綜合性頻道定位應重視分眾化思維,頻道轉型方向與策略擬定須具理性縝密的思考。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8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14   第四節 研究流程……………………………………………………..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廣電媒體營運策略………………………………..…………17     壹、 市場區隔…………………………….…………………….19     貳、 目標觀眾……………………………………….………….21     参、 頻道定位………………………………………….……….22   第二節 節目規劃策略………………………………………..………24     壹、 節目規劃………………………………………….……….24     貳、 節目策略………………………………………….……….28     参、 節目來源與類型………………………………………..…30     肆、 節目編排策略……………………………………..…....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範圍…………………………………………….39     壹、 研究對象………………….……………………..……..39     貳、 研究範圍……………………..…………………..……..39   第三節 研究方法概述……………………………………………..…40     壹、 深度訪談法…………………………………………..……40     貳、 文件分析法…………………………………………..……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44   第一節 緯來育樂台黃金時段播映之節目類型與來源…………..…44     壹、 轉型前黃金時段播映之節目類型…………………………44     貳、 轉型後黃金時段播映之節目類型………………………….54     参、 分析與討論………………………………………………….66     肆、 小結…………………………………..……………………69 第二節 緯來育樂台黃金時段之節目編排策略……………………………..71     壹、 轉型前黃金時段之節目編排策略…………………………..71     貳、 轉型後黃金時段之節目編排策略…………………………..77     参、 分析與討論…………………………………………………..87     肆、 小結…………………….………………………………………90 第三節 緯來育樂台轉型前與轉型後黃金時段之觀眾輪廓……………..…92    壹、 轉型前黃金時段之觀眾輪廓………………………………….92     貳、 轉型後黃金時段之觀眾輪廓………………………….……..97     参、 分析與討論……………………………………………….……102     肆、 小結…………………………………………………………….106   第四節 緯來育樂台之頻道定位……………………...............107     壹、 轉型前之頻道定位……………….………………………….107     貳、 轉型後之頻道定位…………………………………………108     参、 分析與討論………………………………….………………110     肆、 小結………………………………………………………….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3     壹、 緯來育樂台黃金時段所播映之節目類型與來源……………113   貳、 緯來育樂台黃金時段之節目策略與節目編排………………114     参、 緯來育樂台黃金時段之目標觀眾與核心觀眾………………116 肆、 緯來育樂台之頻道定位………………………………………117   第二節 研究發現討論……………………………………………………119     壹、 洋片購片市場議價能力劣勢與低成本策略催生頻道轉型…119   貳、 轉型後控制因素影響節目取得與穩定………………………119     参、 節目區塊規劃為影響觀眾續留的重要因素…….………...120 肆、 以綜合性頻道為本重視分眾化市場區隔建立頻道優勢……120   第三節 研究建議…………………………………………………………122     壹、 頻道建議………………………………………………………122     貳、 後續研究建議…………………………………………………122   第四節 研究限制…………………………………………………………123     壹、 研究時間限制…………………………………………………123     貳、 資料取得限制…………………………………………………123 參考文獻…………………………………………………………………………124   中文部分……………………………………………………………………124   英文部分……………………………………………………………………128 附錄:深度訪談大綱……………………………………………………………131 表 次 表1-1-1 台灣頻道分類表……………………………………………………….2 表1-2-1 2010年1月全台灣播出大陸製節目……………………………...11 表2-1-1 媒體營運策略……………………………………………………….19 表2-2-1 內外製比較………………………………………………………….30 表2-2-2 節目時間表編排………………………………………………………35 表3-2-1 受訪者名單………………………………………………………….41 表3-2-2 深度訪談題綱與研究問題對應表…………………………………41 表4-1-1 緯來育樂台2007年育樂競賽節目描述………………………………44 表4-1-2 緯來育樂台2007年西洋影片描述……………………………………45 表4-1-3 緯來育樂台2007年西洋影集描述……………………………………46 表4-1-4 緯來育樂台2007年大陸資訊節目描述………………………………47 表4-1-5 緯來育樂台2008年育樂競賽節目描述………………………………48 表4-1-6 緯來育樂台2008年西洋影片描述……………………………………48 表4-1-7 緯來育樂台2008年西洋影集描述……………………………………49 表4-1-8 緯來育樂台2008年大陸資訊節目描述………………………………50 表4-1-9 緯來育樂台2008年大陸戲劇描述……………………………………50 表4-1-10 緯來育樂台2008年國港片描述……………………………………51 表4-1-11 緯來育樂台2008年韓國電影描述…………………………………51 表4-1-12 緯來育樂台2008年印度電影描述…………………………………52 表4-1-13 緯來育樂台2009年大陸戲劇描述…………………………………54 表4-1-14 緯來育樂台2009年大陸資訊節目描述……………………………55 表4-1-15 緯來育樂台2009年育樂競賽節目描述……………………………55 表4-1-16 緯來育樂台2009年西洋影集描述…………………………………56 表4-1-17 緯來育樂台2009年西洋電影描述…………………………………56 表4-1-18 緯來育樂台2009年國港片描述………………………………….58 表4-1-19 緯來育樂台2009年印度電影描述…………………………………58 表4-1-20 緯來育樂台2009年韓國電影描述…………………………………59 表4-1-21 緯來育樂台2010年大陸戲劇描述…………………………………60 表4-1-22 緯來育樂台2010年大陸資訊節目描述……………………………60 表4-1-23 緯來育樂台2010年大陸綜藝節目描述……………………………61 表4-1-24 緯來育樂台2010年育樂競賽節目描述……………………………61 表4-1-25 緯來育樂台2010年西洋電影描述…………………………………62 表4-1-26 緯來育樂台2010年西洋影集描述…………………………………62 表4-1-27 緯來育樂台2010年國港片描述……………………………………63 表4-1-28 緯來育樂台2010年韓國電影描述…………………………………63 表4-1-29 緯來育樂台2010年日本電影描述………………………………64 表4-2-1 緯來育樂台2007年平日黃金時段節目表……………………………71 表4-2-2 緯來育樂台2007年假日黃金時段節目表……………………………73 表4-2-3 緯來育樂台2007年平日黃金時段編排策略……………………… 73 表4-2-4 緯來育樂台2007年假日黃金時段編排策略……………………… 73 表4-2-5 緯來育樂台2008年平日黃金時段節目表……………………………74 表4-2-6 緯來育樂台2008年假日黃金時段節目表……………………………76 表4-2-7 緯來育樂台2008年平日黃金時段節目編排策略……………………77 表4-2-8 緯來育樂台2008年假日黃金時段節目編排策略……………………77 表4-2-9 緯來育樂台2009年平日黃金時段節目表……………………………78 表4-2-10 緯來育樂台2009年假日黃金時段節目表…………………………79 表4-2-11 緯來育樂台2009年平日黃金時段節目編排策略…………………81 表4-2-12 緯來育樂台2009年假日黃金時段節目編排策略…………………81 表4-2-13 緯來育樂台2010年平日黃金時段節目表…………………………82 表4-2-14 緯來育樂台2010年假日黃金時段節目表…………………………84 表4-2-15 緯來育樂台2010年平日黃金時段節目策略………………………86 表4-2-16 緯來育樂台2010年假日黃金時段節目策略………………………86 表4-3-1 緯來育樂台2007年節目分眾收視率…………………………………93 表4-3-2 緯來育樂台2008年節目分眾收視率…………………………………96 表4-3-3 緯來育樂台2009年節目分眾收視率…………………………………99 表4-3-4 緯來育樂台2010年節目分眾收視率………………………………101 表4-3-5 緯來育樂台轉型前後各節目類型觀眾輪廓………………………105 表4-4-1 緯來育樂台轉型前頻道定位………………………………………111 表4-4-2 緯來育樂台轉型後頻道定位………………………………………111 圖 次 圖1-2-1 緯來育樂台2007年至2010年1月節目播映類型……..………………9 圖1-2-2 緯來育樂台2009/6/17-6/24有中華職棒之收視統計…………..10 圖1-2-3 緯來育樂台2009/6/17-6/24有無中華職棒轉播之收視比較.……10 圖1-4-1 研究流程………………………………………………………………16 圖2-1-1 廣電媒體營運規劃……………………………………………………18 圖2-1-2 媒體產業雙元市場………………………………………………….20 圖2-2-1 節目規劃架構……………………………………………………….24 圖2-2-2 節目策略系統…………………………………………………………25 圖3-1-1 研究架構………………………………………………………………38 圖4-1-1 緯來育樂台2007年各類型節目收視表現……………………………47 圖4-1-2 緯來育樂台2008年各類型節目收視表現………………………….52 圖4-1-3 緯來育樂台2009年各類型節目收視表現……………………………59 圖4-1-4 緯來育樂台2010年各類型節目收視表現……………………………65 圖4-1-5 緯來育樂台2007年至2010年各類型節目播映比例………………..67 圖4-2-1 緯來育樂台2007年平日黃金時段收視表現…………………………72 圖4-2-2 緯來育樂台2008年平日黃金時段收視表現…………………………75 圖4-2-3 緯來育樂台2009年平日黃金時段收視表現…………………………79 圖4-2-4 緯來育樂台2010年平日黃金時段收視表現…………………………83 圖4-3-1 2007年各分眾收視比例:性別………………………….……….92 圖4-3-2 2007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年齡……………………….………….92 圖4-3-3 2007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居住地區……………………….…….93 圖4-3-4 2007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工作狀況………………………………93 圖4-3-5 2008年各分眾收視比例:性別……………………………………95 圖4-3-6 2008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年齡……………………………………95 圖4-3-7 2008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居住地區………………………………95 圖4-3-8 2008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工作狀況………………………………95 圖4-3-9 2009年各分眾收視比例:性別………………………………………98 圖4-3-10 2009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年齡……………………………………98 圖4-3-11 2009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居住地區………………………………98 圖4-3-12 2009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工作狀況………………………………98 圖4-3-13 2010年各分眾收視比例:性別…………………………………100 圖4-3-14 2010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年齡…………………………………100 圖4-3-15 2010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居住地區……………………………101 圖4-3-16 2010年各分眾收視比例:工作狀況……………………………101 圖4-3-17 轉型前後各分眾收視表現:性別…………………………………103 圖4-3-18 轉型前後各分眾收視表現:年齡…………………………………103 圖4-3-19 轉型前後各分眾收視表現:居住地區……………………………103 圖4-3-20 轉型前後各分眾收視表現:工作狀況……………………………103 圖5-2-1 緯來育樂台頻道定位與轉型………………………………………121

    一、中文部分
    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網日期:2010/4/15。取自: http://newmops.tse.com.tw/
    中時娛樂。上網日期:2011/3/10。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rank/0,5137,tv,00.html

    王毓芝(2003)。《廣播電台之閱聽人知識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田易蓮(2002)。《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公司媒體大調查。上網日期:2010/06/20,取自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SearchResult/05SearchResultContent.asp?Keyword=媒體大調查&MMContentNoID=61576

    行政院新聞局網站產業調查資料。上網日期:2010/06/20。取自:http://info.gio.gov.tw/lp.asp?ctNode=4542&CtUnit=1086&BaseDSD=7&mp=5

    李秀珠、江靜之(1998)。〈市場競爭與節目多樣性之研究:以台灣三家無線電視台為例〉,《廣播與電視》3。

    谷玲玲(2003)。〈媒介組織經營策略〉。《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台北:雙葉。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

    林若梅(2009年8月3日)。〈首部大陸時裝劇來台《醜女無敵》模式受歡迎〉,《大紀元》。上網日期:2010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9/8/3/n2610371.htm

    林永智(2009)。《電視收視調查於節目規劃運用之研究-以系統回饋與前饋為焦點》。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岳曇(2002)。《台灣有線電視頻道外國節目之經營策略與現況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堯庭(1997)。《有線電視綜合頻道對無線電視在節目策略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偉、陳炳宏(2011)。《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上網日期:2011年3月1日,取自NCC委託研究計畫http://www.ncc.gov.tw/chines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433&is_history=0

    祝鳳岡(1996)。《競爭分析與競爭智慧:技術、系統與個案研究》。台北:雙葉。

    浩騰媒體(2010)。《媒體2010上半年電視收視率回溫?》。上網日期:2011年3月1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NewsContent.aspx?ID=14306

    動腦雜誌編輯部(2005a)。〈台灣媒體廣告營收大調查-電視篇〉,《動腦雜誌》349。

    動腦雜誌編輯部(2005b)。〈媒體圈〉,《動腦雜誌》351。

    動腦雜誌編輯部(2010)。〈2009年台灣總廣告量〉,《動腦雜誌》407。

    黃新生(1995):《電視媒介管理》。台北:廣電基金。

    黃葳威(2002)。《聲音的所在:透視電台節目規劃管理》。台北:道聲。

    張宏源(2002)。《媒體規劃策略與實務》。台北:亞太圖書。

    張宏源(2007)。〈探討三立電視台自製偶像劇之創意行銷策略研究〉。《玄奘大學資訊傳播學報》4。

    張時健(2004)。《台灣節目製作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政治經濟學的考
    察》,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昌(2005年6月9日)。〈緯來洋片台轉型為娛樂台〉。上網日期:2010年11月1日,取自中時資料庫http://vip.tol.com.tw/CT_NS/CTSearchList.aspx

    陳炳宏、王泰俐(2003)。〈媒介內容與產製管例〉,《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台北:雙葉。

    曾文祺(2005年3月11日)。〈轉播大戰 ESPN搶進台灣市場與緯來硬幹〉。上網日期:2010年11月1日,取自中時資料庫http://vip.tol.com.tw/CT_NS/CTContent.aspx?nsrc

    葉文忠(2001)。《台灣引進外國戲劇節目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緯來電視網韓劇經營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廣告雜誌(2003)。〈有線頻道收視輪廓新變化--綜合頻道收視占有率逐年攀升〉。《廣告雜誌》146。

    褚姵君(2009年3月9日)。〈大陸劇來台搶灘民視購得金大班〉。上網日期:2010年10月9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data.com/

    楊繼群(2005)。《電視收視調查資料於節目編排運用之探討-以綜合頻道週間黃金時段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幼俐(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分配的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劉幼俐(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正中。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O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會。

    劉美琪(1998)。〈廣告代理業如何應對新興廣告媒體-以有線電視為例〉。《廣告學研究》11。

    劉毓雯(2005a)。〈緯來電視網--把二手節目琢磨成收視大熱門 〉,《商業周刊》911:106-108。

    劉毓雯(2005b)。〈中天電視台三年演出大逆轉 〉,《商業周刊》915。

    鄭自隆(2008)。《96年電視事業(含無線、衛星及有線)產業調查研究》。上網日期:2010年8月6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46357&ctNode=4998&mp=5

    鍾起惠(2003)。《節目品質與優質電視-兼論當前台灣電視節目產製的困境及出路》。台北:廣電基金。

    緯來電視網網站。上網日期:2010/5/8取自:
    http://movie.videoland.com.tw/chn/jc.asp

    魏美凌(1995)。《衛視(Star TV)節目策略分析及其中文台與國內三家電視台節目異同比較之研究》。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關尚仁(1992)。〈節目策略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創刊號。

    關尚仁(2004)。〈從媒介經營角度看收視聽率〉。廣電人教育訓練講習。

    二、英文部分
    Adams, W.J. (1993). Program Schedul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New Program Renewal Rate and Rating Chang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7.

    Albarran,A.B. (1996). Media Economics:Understanding Markets, Industries and Concept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lbarran,A.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Belmont, CA: Wadsworth.

    Barban, A. M. & Cristol, S. M. & Kopec, F.J. (1993). Essentials of Media Planning, NTC Publishing Group.

    Carroll, R.L.& Davis, D.M.(1993). Electronic Media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McGraw-Hill.

    Chater, K. (2002). Research of Media Production, 2th Ed. Oxford: Focal Press.

    David L. Morgan (1997). Focus groups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David W. Stewart, Prem N. Shamdaani & Dennis W. Rook (2007) Focus Groups: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Eastman, S. T., Sydney, W. H., Lewis K. (1985). Broadcast/Cabl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2th Ed.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Ellmore, R. T. (1991). NTC’s Mass Media Dictionary, Lincolnwood, IL: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Eastman, S. T. & Ferguson, D. A. (1993). Broadcast/ Cabl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Henry, M, D., & Rinne, H. J.(1984). Offensive versus defensive TV programm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9(2).

    Heeter, C. & B. Greenberg. (1985). Cable and Program Choice. Selective Exposure to Communication, 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lbaum.

    Head, S. W. & Sterling, C. H.(1987). Broadcasting in America: a survey of electronic media, Boaston: Houghton Mifflin.

    Howard, H. H., Kievman, M.S. & Moore, B.A.(1994).Radio, TV,and Cable Programming, IA:Iowa State Univ./Ames.

    Ien Ang (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

    Lin, Carolyn A. (1995). Network Prime-Time Programming Strategies in the 1980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Fall 95, Vol. 39.

    Neuman, W. Lawrence. (2006).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Picard, Robert G. (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London: Sage Publiscation.

    Pringle, P.K. et al. (1991). Electronic Media Management, Boston: Focal Press.

    Pringle, P.K., Starr, M. F. & McCavitt, W.E.(1995), Electronic Media Management, Boston, MA:Focal Press.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10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issors, J.Z. & Bumba, L. (1994). Advertising Media Planning, NTC Publishing Group.

    Sherman, B. L. (1996).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Broadcasting/cable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2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Inc.

    Tiedge, J. T.,& Ksobiech, K. J. (1986). The “Lead-in” Strategy for Prime-Time TV: Does It Increase the Audien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6(3).

    Webster, J. G. & Lichty, L. W. (1991). Rating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einer, R. (1990).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Willian, J. Donnelly (1996). Planning Media, Prentice Hall, Inc.

    Wimmer, R. D. and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Wadworth: Thomson Learnin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