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如樺
Shih, Ju-Hua
論文名稱: 多元入學方案與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及學習滿意度關係研究-以北部地區四所綜合大學為例
Students’ Campus Experiences and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for Multiple Entrance Program–Tak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Taiwan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3
中文關鍵詞: 大學生多元入學方案校園投入經驗學習滿意度
英文關鍵詞: college students, Multiple Entrance Program, campus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7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其校園投入經驗及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探討不同入學管道與個人背景變項學生對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的關係,並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學校針對不同背景變項學生提供不同的輔導服務方案。本研究以九十九學年度北區四所綜合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共計864名學生進行研究,問卷回收率71.5%。以自編之「多元入學方案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主要發現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校園投入經驗,整體平均得分為3.35分,各構面由高至低依序
    為:「同儕互動」、「學術投入」、「課外活動」、「師生互動」。
    二、研究對象之學習滿意度,整體平均得分為3.43,各構面由高至低依序為:「教師教學」、「學習成果」、「學習環境」、「課程規劃」。
    三、不同背景變項在校園投入經驗的差異:
    (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在「學術投入」構面,以繁星計畫入學管道顯著高於
    個人申請及考試入學分發入學管道。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中「轉校經驗」、「轉系經驗」、「學校類別」、「性別」、「學門類別」、「打工經驗」、「參與社團經驗」、「每天上網休閒活動時間」、「每天準備課業時間」在校園投入經驗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四、不同背景變項在學習滿意度的差異:
    (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在「學習成果」、「課程規劃」、「教師教學」、
    「學習環境」四個構面之學習滿意度皆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中「轉校經驗」、「學校類別」、「就讀學門類別」、
    「每天投入課業時間」、「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在學習
    滿意度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五、不同背景變項及校園投入經驗對學習滿意度之預測結果:
    在「整體學習滿意度」、「學習成果」、「課程規畫」、「教師教學」、「學習環境」階層迴歸,解釋力在模式三分別達31.5%、30.8%、20.6%、26.1%及14.4% 。在不同背景變項中「入學管道-申請入學」、「轉校經驗」、「就讀學校類別」、「就讀學門類別」、「打工經驗」、「準備課業時間」、「父親教育程度」雖然與學習滿意度有相關,但校園投入經驗四構面:「學術投入」、「師生互動」、「同儕互動」、「課外活動」才是主要預測學生習滿意度的因素。不同入學管道不能預測學習滿意度。
    本研究根據以上發現,對高等教育有關人士建議包括(一)改善大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以提高學習滿意度、(二)須重視學生事務工作含師生互動、同儕互動、課外活動,以強化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三)注意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投入並給予適切的輔導、(四)應大規模研究繁星計畫等入學管道在校園投入經驗的差異並有預防性的輔導措施。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ampus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also to discuss how different channels of entering colleges and various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ssociate with students’ campus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further offer som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to schools regarding students’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is study, 864 participants in total joined the research in school year 2010-2011 from four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the north region of Taiwan. The four universities we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oochow University, and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he main research instrument utilized in this study was “Students’ Campus Experiences and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for Multiple Entrance Program Questionnaire,” which was made by the researcher. The response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achieved 71.5%. The ke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
    I. The overall average score of participants’ campus experience was 3.35 points; the order from high aspect to low aspect was “peer interaction,” “academic involveme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he overall average score of participants’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was 3.43 points; the order from high aspect to low aspect was “teacher instruction,” “learning results,”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II. Differences of campus experience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 In terms of the aspect of “academic involvement,” students entering colleges with Multi-Stars Project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students who applied for colleges via channels such as College Admissions through Application and College Entrance through Examination and Allocation.
    B.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experience of transferring schools,” “experience of changing majors,” “category of schools,” “gender,” “category of majors,” “working experience,” “school club experience,” “recreational time spent online every day,” and “time spent on studying every da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participants’ campus experience.
    III. Differences of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 In terms of the four aspects of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which were “learning results,”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er 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rticipants who chose different ways to enter colleges.
    B.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experience of transferring schools,” “category of schools,” “category of majors,” “time spent on studying every day,” “father’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other’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tudents’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IV. The results of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predicted by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campus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learning results,”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er 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reached 31.5%, 30.8%, 20.6%, 26.1%, and 14.4% respectively at model three. Among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College Admissions through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transferring schools,” “category of schools,” “category of majors,” “working experience,” “time spent on studying every day,” and “father’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were related to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but the four aspects of campus experience, which were “academic involvement,”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eer interac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ere the chief factors to predict students’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Different channels of entering colleges could not predict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everal implications can be provided for people involved in higher education. First,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experience should be improve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ir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Second, student affairs includ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eer interac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hould be valu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tudents’ campus experience. Finally, based on the study, in terms of academic involvement, students who entered colleges by Multi-Stars Project outperformed those who did not. This finding is worth noting, and assistance should be provided to students who enter colleges not through Multi-Stars Project. Thir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cademic involvement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who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appropriate assistance. Finally, large-scale research is needed to study the different campus experience resulted from various ways of entering colleges such as Multi-Stars Project, and assistance with preventive effect should be offered as wel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現況 15 第二節 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理論與相關研究 33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理論與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5 第五節 研究步驟 7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現況 77 第二節 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現況 8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差異分析 102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學習滿意度差異分析 128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及校園投入經驗對學習滿意度之預測力 1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1 第一節 結論 171 第二節 建議 178 參考文獻 182 附錄一專家效度學者名單 193 附錄二專家修正意見與建議表 194 附錄三多元入學方案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正式量表) 200

    一、中文部分
    大考中心 (1992)。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一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 (2000)。十年辛苦不尋常-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十週年紀念文集。
    大考中心。
    大考中心 (2010)。選才文摘-大學入學考試制度類。大考中心。
    王文科 (1989)。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市:五南。
    王秀槐 (2008)。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下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科系選擇學習成果與未來發展之研究第二年成果報告及論文發表彙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 97-2410-H-002-037-MY2)。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王秀槐、黃金俊 (2010)。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從自我決定理論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生科系選擇與學習效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1-27
    王如哲 (2006)。大學學術排名的國際現狀和未來展望。教育政策論壇,9 (4),1-20。
    王紀青 (2002,11月13日)。民調6成要聯考:公平省錢。聯合晚報,3版
    甘桂貞 (2010)。大一新生不同入學管道及背景對其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教學取向。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朱朝煌 (2011)。大學生領導力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育逢 (2010)。大學身心障礙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宜臻 (2009)。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秋芬 (2004)高中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與大學入學後學科學習績效之相關性研究
    -以中國文化大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林文瑛、楊國樞 (1993)。教育研究資訊,1(6),91-110。
    林清山 (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山 (1996)。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淑芬(2003)。我國技專校院商業類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義男(1983)。我國大學師生非正式互動與學習成果關係。輔導學報,6,125-148。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28。
    林佑儒(200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愛鈴 (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 (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李岳樺 (2012)。不同入學管道是否會影響北部私立大學財金科系學生入學後表現。銘傳大學系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心懿 (2010)。大學國際學生校園經驗與成功轉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玥玲 (2005)。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基 (1986)。我國高級中學教學情況調查-兼論大學聯考對高中高中教學的影響。師大學報,31。
    吳清基 (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初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婉如 (1992)。台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春美、沈健華 (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頁39-47。
    柯淑芬 (1986)。大學畢業男女所得差異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良方 (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
    馬芳婷 (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姚霞玲 (2007)。推薦甄選入學面試類型與其評量方式研究報告。台北市:大
    考中心。
    姚霞玲 (1997)。漫淡申請入學制,選才,36,(1)。
    姚霞玲 (2007)。甄選入學與繁星計畫的實施成效與檢討建議,考試學刊,3,
    81-109。
    秦夢群 (2004)。大學多元入學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2) 77-87
    孫敏芝 (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 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承偉 (2010)。多元入學管道大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圖之研究。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志漢 (2003)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專業科目學業成就與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國立
    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二技生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國恩(1997)。空中大學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滿意、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揚琳 (1983)。大學招生大變革:三十年的沿革,三方案選擇。聯合月刊,21,82-87
    陳舜芬、張傳琳 (2004)。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1-2413-H-007-003)。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陳靜慧 (2009)。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不同入學管道學習成效之研究。實
    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生玉 (2001)。大學聯考對高中教育的影響 / 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編 ; 郭生玉主持研究;梁恆正等研究。
    曹亮吉 (1995)。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教改通訊,6,5-7。
    教育部 (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網址: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90.07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pdf
    教育部 (2011)。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網址: http://nsdua.moe.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9&Itemid=78教育部網頁,教育部統計處 電子公佈欄 2010.06.24 大專院校招生報考及錄取人數
    國立教育資料館 (2006)。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追蹤之研究(第一期)。國立教育資料館。
    莊媖珺 (2005)。台北縣市社區大學電腦課程學員學習現況與學習滿意度情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珮真 (2003)。高中生因應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生涯決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
    黃玉 (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炳煌、劉源俊、林邦傑、曾憲政、黃政傑、蘇清守、秦夢群、顏慶祥 (1991)。我國大學入學制度之研究。大考中心。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台北:心理出版。
    黃政傑、歐陽教主編 (2004)。大學教育的革新。台北:師大書苑發行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2)。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市:
    東華書局。
    張春興 (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理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新堂 (2002)。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挑戰及因應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
    47:126-132。
    張鈿富 (2006)。大學多元入學機會與壓力。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張家宜、高勳芳 (1999)。大學教育品質管理與學生滿意度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032-007)。台北縣:淡江大學教育發展中心教育學程組。
    張雪梅 (1996)。學生發展-學生試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 (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 (1999)。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以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教育政策論壇,9(4),49-76。
    張凱婷 (2011)。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毓凌 (2005)。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森明 (2006)。學習成就評量的多元功能及其相應研究設計。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 (4),21-37。
    彭森明 (2008a)。以學生學習與發展為主軸的大學教育評量:理念與實施。載
    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量與發展中心。
    彭森明 (2010)。大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理論實務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郭生玉 (197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分析。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
    溫紫雲 (2003)。中投區綜合高中商業管理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志輝 (2006)。不同來源入學之科技大學電機系學生學習滿意度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孟昕 (1999)。中英大學入學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紹國 (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高等教育電子報,
    2007年11月27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
    葉紹國 (2005)。大一新生對大學教育的期望與其大學學習經驗之研究。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032-001)。台
    北縣: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
    楊淑娥 (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麗秀 (2004)四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以一所國立科技大
    學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蓋浙生 (1983)。教育經濟學研究。台北市:教育部計畫小組
    劉若蘭 (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
    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若蘭 (2009)大學生對教育的期待、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學校滿意度之關係。
    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36,2009年08月31日,取自http://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41
    劉蘊芳 (1991)。光華雜誌,16,(9),80年9月。
    薛承泰 (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台北市;心理。
    聯和民調廣場 (2002)。大學制度公平性。聯合新聞網。
    魏銀河 (2002)。台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蕭次融 (1992)。推薦甄選入學方式之研究報告(二)推薦方法與甄選辦法之研擬。大考中心。
    蕭佩霖 (2011)。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不同入學背景之學生其對實習課程學習滿
    意度比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南市。
    蘇玉龍、林志忠、陳恭 (2008)。大學甄選入學實施成果追蹤研究(第四期)各類入學途徑之利基分析。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謝小芩 (2005)。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評鑑 大三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探討。通識教育季刊,12,(4),113-140。
    鄭秋霞 (2002)。從教育改革談臺灣地區大學生入學制度之變革(1994-迄今)。華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蕭佩霖 (2011)。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不同入學背景之學生其對實習課程學習滿
    意度比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南市。
    二、西文部分
    Anderson, K. L. (1981).Post-high school experiences and college attri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4: 1-15.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5, 297-308
    Astin, A.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 518-529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ehuniak, P. & Gable, R. (1982). Sex differences in satisfaction with college and
    attitude about future employment for five college maj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3(1), 11-1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257 581).
    Chickering, A.W. (1969).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 : Jossey Bass.
    Cooper, C., & Bradshaw, R. A. (1984). How green is your academic climate check it
    out with MOSS: A monitor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59
    (3), 251-260.
    Boyer, P. (2003). College rankings exposed. United States: Thomson.
    Dessler, G.(1994).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Per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Fullan, M. (1993). Change forces: Probl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London: The Falmer.
    Jessor, R. (1981). The Perceived environment in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Toward a Psychology of Situations: An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 D.Mangnusson (ed.).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Johnson, N.A. (1989,Summer).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ness of schools and principals. Education Candana, 15-16.
    Harvey, C. (1995). Increasing course completion rates, Adults Learning February,
    20-23.
    Mangano, J. A. & Corrado, T. J. (1979). Adult students’ satisfaction at six two-year colleg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0-563)
    Martin, C.L.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 45(4), pp.196-209.
    Ory, J. C. and Braskamp, L. A. (1988). Involvement and growth of students in three academic program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8, 116-129.
    Pace, C. R. (1984).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ace, C. R. (1986).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ce, C. R (1988). CSEQ: Test manual & nor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Pace, C. R. (1990). The undergraduates: 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Pascarella, E. T. (1985). Racial differences 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achelor’s degree completion: A nine-year follow up.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3(4), 351-373.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iscarella, E.T., & Terenzini, P.T.(2005)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New York: Josey-Bass.
    Sandoford. N. (Ed). (1962). The American college : A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gher Learning.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Terenzini, P. T., Springer, L., Yaeger, P. M., Pascarella, E. T, & Nora, A. (1996).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7, 1-22.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89-125.
    Tinto, V. (1987).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ugh, A. M. (1979). Major learning efforts: 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ult Education, 28(4), 253-260
    Tough, A.M. (1982) .The Adult learning Projects. (2nd ed.) Ontari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Weidman, J. (1989). Undergraduate socialization: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 J. Smart (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5). New York: Agathon.
    Wasinger, G. B. (1974). How the group environment affects learning. You can be a
    successful teacher of adult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ubli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