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蕙璟
Tsai, Huei-Jing
論文名稱: 驗證影片示範教學三級介入由下至上模式:以國小心智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舞蹈為例
Using Bottom-up Three-Tier Video Modeling : An Application on Teaching Adaptive Dancing of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指導教授: 王慧婷
Wang, Hui-T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8
中文關鍵詞: 三級介入模式心智障礙學生影片示範教學適應舞蹈
英文關鍵詞: Adaptive Dance,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Three-Tier Intervention Model, Video Modeling Interven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SE.032.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3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以教導國小心智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舞蹈驗證影片示範教學三級介入由下至上模式。本研究使用影片示範教學三級介入模式(Three-Tier Video Modeling Intervention Model [3TVM])結合介入反應模式、三層級全校性正向行為支持模式,將教學介入重新配置成初級、次級與第三級的三階段介入,按照3TVM模式,在初級介入應為最多學生有反應,依序下來接受第三級介入人數為最少,本研究嘗試了解國小心智障礙學生使用影片示範教學學習適應舞蹈,由初級至第三級的過程,每位學生未必需要相同的教學資源介入。
    本研究為單一受試變更情境設計,研究對象為九位國小二至六年級心智障礙學生。初級教學介入為個人自由觀看示範影片,未成功學會舞蹈步驟者進行次級介入之團體影片示範教學,仍無成效者則進入第三級一對一個別化影片示範教學。維持期資料蒐集分別在學生撤銷介入的一週後和一個月後實施。
    九位研究對象中有三位在初級介入即產生正確且有效反應,減少進入次級教學介入的人數。進入次級教學介入的人數為六位,除一位因個人腳傷狀況退出實驗,其餘學生皆在次級教學介入產生正確且有效的反應,本研究未有學生進入影片示範教學第三級介入。
    根據研究結果,提供現場教學者相關建議以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using bottom-up three-tier video modeling to teach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learning adaptive dance. This study using the Three-Tier Video Modeling Intervention Model [3TVM] (Wang & Koyama, 2014) combined with 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and three- tier model reconfiguring the teaching intervention into tier 1, tier 2 and tier 3. According to the 3TVM model, the tier 1 should be the most students responding, and the number of tier 3 is the least.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use video modeling teaching to learn adaptive dance. From the tier 1 to tier 3, each student does not necessarily need the same teaching resources to intervene.
    This study was a single-subject changing conditions design, and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nin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grades 2-6. The tier 1 is for individuals to watch video freely. Those who have not successfully learned the dance steps are engaged in group video modeling teaching of tier 2. Those who are still ineffective will enter the tier 3 one-to-one video modeling. The maintenance stage data collection is implemented one week after the student withdraws the intervention and one month later.
    Three of the nine subjects produced a correct and effective response at
    the tier 1,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eople entering tier 2. The number of people entering the tier 2 was six. Except for one who withdrew from the experiment due to personal foot injury, the other students all had correct and effective responses in the tier 3. In this study, no students entered the tier 3.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eachers.

    Keywords:
    Adaptive Dance,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Three-Tier Intervention Model, Video Modeling Interven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適應體育的效益與教學元素 7 第二節 心智障礙學生適應舞蹈的教學 9 第三節 影片示範教學三級介入模式實施與應用 1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1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影片示範教學三級介入由下至上模式學生人數減少狀況 44 第二節 適應舞蹈之學習情形 46 第三節 綜合討論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論 63 第二節 建議 63 參考文獻 65 附錄 69 附錄1 家長同意書 69 附錄2 影片示範教學流程表 71 附錄3 影片示範教學資料蒐集表 76 附錄4 觀看影片紀錄表 77 附錄5 研究對象先備能力檢核表 78

    參考文獻

    王金香、汪成琳(2016):特殊需求學生動作、生活自理能力與心理社會活動之關聯性研究:兼論專業團隊之運作。障礙者理解半年刊,15(2),65-75。
    王慧婷(2013):影片示範教學於教導患有自閉症學生的介紹與應用。特殊教育季刊,126,9-16。
    王慧婷(2016):初級影片示範教學教導自閉症幼兒生活自理技能之研究:以洗手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1(1),33-62。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朱若緁、林威秀(2016):智能障礙者平衡能力與運動訓練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5(3),66-76。
    吳青芳、李湘晴(2016):影片示範教學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校園生活適應能力提升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半年刊,14,1-8。
    吳智東(2006):智能障礙學生之適應體育教學策略及活動設計。學校體育,94,100-104。
    呂定穎、陳麗蓉、吳柱龍(2014):使用影像自我示範教學策略之介紹:包含一個案例。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半年刊,10,31-40。
    宋立婷、葉齡茵、楊皓群、吳柱龍(2016):影像自我示範教學介入國小身心障礙學生生活管理教學之成效。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半年刊,14,9-17。
    李佳蓉(2015):提升教學成效-影片融入教學之探討與策略。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1(4),1-13。
    李忠穎、葉怡成、戴堯種(2014):健走運動對重度智能障礙者身體適能之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8,11-22。
    李偉清、周俊良(2013):適應體育師資之培育與增能。學校體育,135,7-12。
    林大衛(2016):特殊學校適應體育活動實例分享。桃竹區特殊教育,27, 9-12。
    林曼蕙(譯)(2012):適應體育(Joseph P. Winnick著: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臺北市:禾楓書局。(原著出版於1990)
    林智娟(2013):影片示範策略運用在智障學生不適當身體碰觸行為之成效。雲嘉特教期刊,18,41-49。
    邱進興(2013):特教學校學生參與適應體育活動與競賽之概況。學校體育,135,20-27。
    侯堂盛(2008):跑走運動對智障者體適能與運動技能之影響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44-58。
    姚翕雅、高桂足(2013):路跑活動訓練對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及職業體能之影響。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4,1-21。
    姜義村(2016):下一站,以倡導推展適應體育。學校體育,156,7-15。
    柯斐馨(2013):智能障礙因身體活動不足所引發的健康堪慮。臺中科大體育學刊,9,49-56。
    柯鳳娟、許瀞分、涂婷芳(2015):影像自我示範教學對提升特殊幼兒社會技巧能力成效之研究。桃竹區特殊教育,(26),30-37。
    洪儷瑜、何淑玫(2010):[介入反應]在特殊教育的意義與運用。特殊教育季刊,(115),1-13。
    張佑宇、林金定(2008):智能障礙者健康體能活動:促進與阻礙。身心障礙研究季刊,6(4),273-285。
    張芝綺、詹元碩、何金山(2012):知覺動作訓練對於特殊需求兒童身心發展之效益。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1,108。
    張霄亭(2002):教學科技融入領域學習。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曉亭、何茂松(2013):體育教學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個案研究。國教新知,60(2),3-8。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領域。臺北:教育部。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4/pta_16926_9456890_38969.pdf
    莊素貞、尤嘉琳(2011):影片示範策略在自閉症學生教學上之應用。特殊教育輔助科技,7,27-35。
    許珠芬、王明泉 (2014):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教學之探討。雲嘉特教期刊,(20),28-36。
    陳言劼、鄭溫暖、廖盈姿(2013):地板滾球運動介入對腦性麻痺者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學刊,3(15),359-373。
    陳妮葦、林藍萍、林金定(2015):智能障礙者老化對健康與未來照護需求之影響。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3(1),26-34。
    陳姿羽、王敏輯、莊素真(2015):影片示範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加法計算能力提升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13,39-45。
    陳素勤、尚憶薇、蔡育佑(譯)(2001):適應體育。(Sherrill, C.著: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1998)
    陳偉仁、陳明聰(2015):在職身心障礙教育教師專業表現水準之建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4,247-266。
    黃清雲(1994):互動式多媒體的功能及其應用-以體育教學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16,21-26。
    黃詩斐、周俊良、姜筱華(2015):國中集中式特教班適應體育課程實施現況:以生態評量觀點為中心。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8,29-48。
    黃鳳姿、佘永吉(2017):重複閱讀教學結合多媒體文本對國小三年級識字困難學生閱讀流暢能力之影響。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5(4),296-312。
    楊振銘、陳宛辰、趙品灃(2017):數位學習對特殊教育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6,51-60。
    葉重新(2011):教育心理學。第六章學習理論與教學(179-181頁),臺北市:心理。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臺北市:正中書局。
    管麗屏、陳張榮(2016):智能障礙學生的適應體育教學策略。桃竹區特殊教育,27,26-33。
    劉信吾(1994):教學媒體。臺北市:心理。
    潘正宸、林珊如(2012):智能障礙者體適能運動處方之擬定概念。特殊教育季刊,123,18-27。
    潘裕豐(1997):殘障者適應體育運動的演進及發展趨勢。特殊體育季刊,62,1-5。
    鄭麗媛、邱文信、王毅慶(2011):身體活動教學增進智能障礙學生運動能力之研究–以樂樂棒球為例。體育學報,44(2),261-274。
    盧台華(2011):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於認知功能嚴重缺損學生之應用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戴官宇、李永昌 (2016):全校性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實施之成效。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9-230。
    鍾宜橋、龔憶琳、許柏仁、潘倩玉(2014):智能障礙學生身體活動相關研究之探析。屏東教大體育,17。
    闕月清(2002):適應體育教學與課程。教育部九十一年度適應體育種子茲教師研習手冊。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闕月清、游添燈(1998):適應體育的理論與基礎。教育部:適應體育導論(3-51頁)。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研究發展中心。
    蘇瑞陽(2012):從健康促進論健康體適能的教學目標和策略。身體文化學報,15,95-121。
    蘇瑞陽(2013):適應體育。學校體育雙月刊,135,4-6。
    Phaneuf, L., & McIntyre, L. L. (2011). The application of a three-tier model of intervention to parent training.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13(4),198-207.
    Wang, H. T., & Koyama, T. (2014).An 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three-tier video modeling intervention model.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8(7), 746-758.
    Simmons, K. D. (2014). Apps for communication and video modeling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4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