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姿君 |
---|---|
論文名稱: |
陽明後學對「良知教」之把握偏正研究-依「判教」之可能義理型態分別 |
指導教授: | 莊耀郎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8 |
中文關鍵詞: | 王陽明 、李見羅 、聶雙江 、鄒東廓 、王心齋 、王龍溪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24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7 下載:5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從陽明逝後,王門諸子便對「良知教」宗旨有眾多的議論,這些議論其實是因王門諸子對於「良知教」的體會有所不同而產生。吾人相信施教者陽明的心中有著完整且一貫的「良知教」義理,如何將這些王門諸子的歧異安排在合宜的理論分際,藉以呈現他們與陽明「良知教」的具體差距,這一直是筆者論文的問題意識。牟先生已以「判教」的角度衡定孰為陽明之真傳,然而此種衡定尚未能清楚見出王門諸子與陽明「良知教」義理之親疏遠近;王財貴先生於其博士論文中仿天臺之「判教」,論述儒家心學可以有「道德意識」、「心即是理」、「良知見在」、「性天相即」四種判教的層次,筆者在此獲得靈感與啟發。是以筆者遂援用陽明「良知教」裡的代表性判斷標準,亦即重要的「軌範」,再藉由「判教」的進路,藉以比較、釐清王門內部的良知異見及見出他們與陽明「良知教」的真實距離。至於陽明「良知教」裡的代表性判斷標準為何,此於筆者論文第二章已提挈而出,分別是「心即是理」、「良知見在」、「性天相即」。要進一步說明的是,這三個重要「軌範」的義理並非一體平鋪,而是層層地深化、遞進。最後,能夠通過檢驗,即合於這層層遞進的三種軌範之王門諸子,吾人才可以分判他是陽明「良知教」的真正傳人,以下即是經由檢視省察後所帶來的研究成果。
李見羅經由「良知教」的「軌範」分判後,屬於「心理為二」的義理型態。其義理型態跟聶雙江、鄒東廓、王心齋、王龍溪四個人比起來,離「良知教」最遠,因為從一開始其義理即不合於陽明「良知教」之初始軌範「心即是理」。他覺得陽明的「良知教」應該要修正,因為「心、性有別」,且不應以「致知為本」當以「知止為宗」。這些看法都是見羅「歧出」陽明「良知教」的原因。雙江的「歸寂說」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屬於「良知歸隱」的義理型態。這種義理型態跟前面李見羅的「心理為二」相較,是「良知教」的「轉折」,而非「歧出」。因為他在本體論上仍是肯認「心即是理」,但在修養工夫,其義理即產生轉折,即雙江並不肯認「心即是理」,而是將「心分體用」,並力主「良知本寂」。東廓的「戒懼說」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是屬於「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東廓的義理型態與前述的見羅與雙江一樣,都還沒有到達陽明「良知教」的中心點,但是他門沒有到達的層次不同。見羅的「心理為二」與雙江「良知歸隱」的義理型態,相較於陽明的「良知教」而言,是屬於「異質」的「歧出」與「轉折」,而東廓「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則與陽明「良知教」「同質」但尚未成熟,之所以尚未成熟,關鍵在於他對「心即理」、「良知見在」的體會尚未精熟,故較偏重後天的漸修工夫,而比較不強調直從本體悟入,或工夫之全盤脫化。心齋的良知學義理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是屬於「工夫主悟」的義理型態。這種義理型態跟東廓「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比起來,實又更靠近陽明,因為對於良知本體愈明白愈透澈,便會以「主悟」做為第一義。心齋首先要人「先知中的本體」,接著,心齋啟發、指點吾人「百姓日用是道。」最後,心齋欲人從事一種「不著意思」、「不動於氣」的工夫,此即「不著人力安排」的工夫。由此看來,心齋「工夫主悟」在聖學進境上顯然比「偏修」更進一步。也就因此,心齋「工夫主悟」的義理型態實較東廓「實踐偏修」的義理型態更接近陽明。龍溪的良知學義理經由陽明「良知教」的教內分判,乃屬「悟修兼攝」的義理型態。此種義理型態在「良知教」內的分判裡最切合陽明「良知教」的學問要旨。心齋「工夫主悟」之義理型態,同樣是肯定「心即理」、「良知見在」,心齋也喜以「先天之學」啟發、指點後學,但他最後之所以未能是陽明「良知教」的宗傳,在於其「良知學」對於後天漸修工夫較少強調,如此一來,在道德實踐上,其教法可以點化上根人,卻不能照應中、下根之人。龍溪則不然,自「天泉證道」後,其一再倡導要「頓漸兼備」,最後,也就因著龍溪肯認「心即是理」及「良知見在」,更重要的是,他還強調「悟修兼攝」的修養工夫,這使得龍溪切合陽明「良知教」終極之圓成境地,不但暢達了陽明心中之本懷,亦成為了王門之真傳。
關鍵詞:王陽明、李見羅、聶雙江、鄒東廓、王心齋、王龍溪
參考書目
一、古籍文獻(依作者朝代排序)
(周)先秦諸子著、宋朱熹集註《四書章句集註》 臺北:鵝湖 1984年9月出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1997年8月初版13刷
(春秋)老聃著、西漢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北京:中華 1993年出版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 臺北:廣文 1971年4月初版
(唐)惠能述、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正藏》 第48冊 台北:新文豐 1983年出版
(唐)馬祖道一《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語錄》 《續藏經》 第119冊 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續藏經會編印 1971年出版
(唐)臨濟慧照《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大正藏》 第47冊 台 北:新文豐 1983年出版
(宋)宏智正覺《宏智正覺禪師語錄》 《大正藏》 第48冊 台北:新文豐 1983年出版
(宋)宏智正覺《宏智禪師廣錄》 《佛光禪藏》 高雄:佛光出版社 1994年出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 北京:中華 2004年2月北京第3次印刷
(宋)張載《張載集》 北京:中華 2006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
(宋)胡宏《胡宏集》 北京:中華 2009年2月北京第2次印刷
(宋)朱熹《朱子全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 社 2002年12月第1次印刷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 北京:中華 2008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 上海:上海古籍 1997年8月第3次印刷
(明)王守仁著、 陳榮捷詳註集評《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 臺北:學生 1998年2月修訂版三刷
(明)王守仁著、(民國)束景南輯錄《陽明佚文輯考編年》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1次印刷
(明)徐愛、錢德洪、董澐《徐愛 錢德洪 董澐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明)鄒守益《鄒守益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明)王畿《王畿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明)聶豹《聶豹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明)歐陽德《歐陽德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明)王心齋《重鐫心齋王先生全集》 明萬曆間耿氏等所刊刻本
(明)王心齋《重鐫心齋王先生全集》 明崇禎四年泰州王秉謙等重刊本
(明)王心齋《王心齋全集》 日本嘉永元年刻本 臺北:廣文 1987 年3月再版
(明)薛中離《薛侃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出版
(明)羅近溪《羅汝芳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明)羅洪先《羅洪先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明)李見羅《見羅先生書》 無錫市圖書館明萬曆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1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出版
(明)李見羅《見羅李先生觀我堂稿》 明萬曆間愛成堂刊本 日本:內 閣文庫影印本
(明)李見羅《見羅李先生正學堂稿》 明萬曆辛丑愛成堂刊本 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微卷
(明)劉蕺山著、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次印刷
(明)查鐸《毅齋查先生闡道集》 清光緒十六年涇川查氏濟陽家塾刻本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次印刷
(清)張廷玉等撰、(民國)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 臺北:鼎文書局 1975年6月初版
二、當代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三島復《王陽明の哲學》 東京:大岡山書店 昭和9年(西元1934年)
山下龍二《陽明學の研究》 東京:現代情報社 昭和46年(西元1971年)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 臺北:文津 1993年2月初版
方祖猷《王畿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1年4月第1次印刷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 臺北:聯經 2003年4月初版
朱秉義《王陽明入聖的工夫》 臺北:幼獅 1990年7月3印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次印刷
任文利《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次印刷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 北京:新星 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吳康《錫園哲學文集》 臺北:臺灣商務 1961年5月初版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次印刷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次印刷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1次印刷
吳光主編《陽明學綜論》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次印刷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 臺北:聯經 1977年出版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庵思想之研究》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05年9月初版
卿希泰《中國道教》 上海:知識 1994年1月第1次印刷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 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1962年3月臺1版發行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 1968年2月初版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臺北:學生 1975年4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 臺北:學生 1984年7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臺北:學生 1990年9月全集版校訂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臺北:學生 1990年9月全集版校訂
唐君毅《哲學概論》 臺北:學生 1991年10月全集校訂版
張祥浩《王守仁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 臺北:允晨 1997年11月初版
張亨《王陽明與致良知》 臺北:中央研究院 2002年12月初版1刷
張衛紅《鄒東廓年譜》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1次印刷
徐儒宗《江右王學通論》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973年出版
《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1989年3月出版
陳來《宋明理學》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5年6月第3次印刷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北京:人民 1997年2月北京第3 次印刷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3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 臺北:正中 1998年11月初版3刷
楊天石《泰州學派》 北京:中華 1980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 臺北:文津 1992年6月初版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 臺北:洪葉 1999年8月初版1刷
嵇文甫《左派王學》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0年4月初版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 臺北:漢光 1992年2月初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三民 1997年10月增訂9版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5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鄧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學研究》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89年3月第一版
鄧克銘《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0年7月初版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第二卷 臺北:文津 2012年1月1刷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 臺北:東大 1978年出版
錢穆《陽明學述要》 臺北:蘭臺 1991年2月出版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 南京:江蘇古籍 200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錢明《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 北京:人民 2009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錢明《浙中王學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次印刷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臺北:學生 1984年8月增訂再版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 臺北:文津 1990年7月出版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臺北:學生 1990年8月第三次印刷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 臺北:三民 2000年8月再版4刷
蔡仁厚《王學流衍-江右王門思想研究》 北京:人民 2006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 四川:巴蜀書社 2004年11月第1次印刷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 臺北:文史哲 1993年3月初版二刷
鍾治國《鄒東廓哲學思想研究》 北京:中華 2013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龔鵬程《晚明思潮》 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 2001年10月第1次印刷
龔杰《王艮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次印刷
三、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序)
林月惠《王陽明內聖之學研究》 牟宗三指導 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5月
鄭富春《王陽明良知學詮釋》 曾昭旭指導 高雄:高雄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5月
李明漢《陽明「良知」一概念的形成及其意義之探討》 牟宗三指導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6月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 牟宗三指導 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6月
高瑋謙《王門天泉證道研究》 李明輝指導 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
唐經欽《陽明的入聖工夫論》 楊祖漢指導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林惠勝《王陽明與禪佛教之關係研究》 戴璉璋指導 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6年7月
王財貴《從天台圓教論儒家心學建立圓教之可能性》 蔡仁厚指導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6年
蔡家和《王龍溪思想的衡定》 楊祖漢指導 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6月
劉姿君《陽明入聖二變八階研究》 王財貴指導 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6月
吳佳璇《王心齋樂學思想研究》 王財貴指導 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周知本《聶雙江思想析論》 劉錦賢指導 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2006年6月
朱湘鈺《平實道中啟新局-江右三子(鄒東廓、陳明水、歐陽南野)良知學研究》 鍾彩鈞指導 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年2月
張路園《王艮思想研究》 山東: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王新春指導 2007年3月
高瑋謙《王龍溪「見在良知」說研究》 王邦雄指導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年6月
陳儀《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楊祖漢指導 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年7月
侯潔之《晚明王學宗性思想的發展與理學意義-以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庵為中心的探討》 莊耀郎指導 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1年6月
四、期刊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序)
楊祖漢〈王陽明的一體觀〉 鵝湖月刊 第3卷第4期 1977年10月 頁16-20
錢明〈陽明學派分化的思想基礎〉 浙江學刊 1986年 第4期 頁102-108
錢明〈王學流派的演變及其異同〉 泰州學派學術討論會紀念論文集 1986年11月 頁86-105
莊耀郎〈王陽明傳習錄辯朱熹注平議三則〉 孔孟月刊 第26卷 第1期 1987年9月 頁15-19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 漢學研究 第7卷第2期 1989年12月 頁279-300
沈善洪、錢明〈論王陽明早期思想性格的形成〉 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9年7月 頁98-105
楊國榮〈從現成良知說看王學的衍化〉 哲學與文化 第17卷第7期 1990年7月 頁595-604
屠承先〈陽明學派的本體功夫論〉 中國社會科學 第6期 1990年 頁125-135
高柏園〈牟宗三先生論儒家的圓教與圓善〉 第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之一 1991年5月 頁55-79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王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 〈嘉義師院學報〉 第6期 1992年 頁275-316
張克偉〈李見羅其人及其「止脩」之學〉 中國國學 第20期 1992年11月 頁153-161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 嘉義師院學報第6期 1992年 頁275-316
陶國璋〈王陽明哲學的體系性分析〉 新亞學報 第16卷(下) 1993年1月 頁248-285
楊祖漢〈王龍溪對王陽明良知說的繼承與發展〉 鵝湖學誌 第11期 1993年12月 頁39-52
唐亦男〈宋明理學對佛道的批判與轉化-特舉陽明出入佛老為例〉 成大中文學報 第二期 1994年2月 頁13-33
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4期 1994年3月 頁425-440
蔡仁厚〈王陽明對心性工夫的指點-《傳習錄‧答陸原靜第二書》〉疏解 中華文化學報 創刊號 1994年6月 頁149-160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5本 第2分 1994年6月 頁333-373
林惠勝〈試論王陽明的萬物一體〉 中國學術年刊 第16期 1995年3月 頁68-77
王崇峻〈明儒鄒守益的講學與論學〉 孔孟學報 第69期 1995年3月 頁219-242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 鵝湖學誌 第14期 1995年6月 頁59-82。
高柏園〈論孟子思想中「逆覺體證」之二義及其發展〉淡江學報 第35期 1996年2月 頁13-28
吳汝鈞〈王陽明的良知觀念及其工夫論〉 哲學與文化 第23卷第4期 1996年4月 頁1484-1495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 中國文哲研集刊 第11期 1997年9月 頁165-188
王財貴〈新儒家圓教理論之特殊性〉 第三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之二 1997年12月 頁45-61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 師大國文學報 第27期 1998年6月 頁147-187
黃文樹〈泰州學派人物的特徵〉 鵝湖學誌 第20期 1998年6月 頁133-178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 中國文化研集刊 第15期 1999年9月 頁337-388
黃宣民〈明代泰州學派的平民儒學特徵-《王艮與泰州學派》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1999年第1期 頁64-66
劉華麗〈王門別支-論聶雙江歸寂之學及其在王學中的地位〉 學術月刊 1999年第2期 頁26-30
吳秀玉〈明中晚期李材的理學思想研究〉 宜蘭技術學報 第7期 2001年 頁109-120
周志文:〈鄒東廓與劉宗周〉 佛光人文社會學刊 第一期 2001年6月頁171+173-196。
趙剛、鄭婷、邱忠善〈試析明儒李材的《大學》改本-兼與朱子《大學章句》
比較〉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第2期 頁38-44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 臺大中文學報 第18期 2003年6月 頁185-222
姚才剛〈論明末清初的王學修正運動〉 第一屆青年儒學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3年9月 頁209-217
余姒倩:〈論王心齋所理解的心體〉 第一屆青年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年9月 頁234-243 。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 鵝湖學誌 第33期 2004年12月
鄧克銘〈王龍溪之虛寂說的特色〉 文與哲 第5期 2004年12月 頁155-174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 臺大中文學報 第22期 2005年6月 頁359-412
林月惠〈再論見在良知〉 第7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2005年9月 頁554-572
鄭宗義〈徘徊在絕對與多元之間—論牟宗三先生的「判教」〉 第七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2005年9月 頁239-257
吳秀玉〈論江右王門學者聶豹良知學說的內涵-從其與王畿的議辯說起〉 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報 第2期 2005年11月 頁145-170
林月惠〈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及其工夫論之意涵〉 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 2005年12月 頁161-202
張崑將〈當代日本學者陽明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2卷第2期(總第4期) 2005年12月 頁251-297
尉利工〈論王畿與錢德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不同詮釋路徑〉 安徽教育學院學報 2006年9月 第24卷第5期 頁9-12
楊祖漢〈王龍溪與季彭山的論辯〉 當代儒學研究 第1期 2007年1月 頁23-49
劉姿君〈鄒東廓「慎獨說」之衡定〉 中國學術年刊 第29期 2007年9月 頁33-52
劉姿君〈李見羅「止修說」析論〉 當代儒學研究 第3期 2008年1月 頁107-131
鍾彩鈞〈聶雙江心體觀探究-以《幽居答述》為中心〉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2卷第4期 2008年7月 頁17-24
吳依容〈王心齋良知學述論〉 鵝湖月刊 第33卷第8期 2008年 頁8-18
陳儀〈聶雙江良知觀析論〉 當代儒學研究 第7期 2009年12月 頁195-230
鍾治國〈明儒鄒東廓的良知學簡述〉 中國哲學史 2010年第2期 頁106-115+123
劉明強〈明季端溪書院創始人李材考〉 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第32卷第9期 2011年9月 頁101-105
鍾彩鈞〈李見羅的止修思想〉 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 2011年9月初版 頁273-321
程學軍〈李材著述考〉 江西圖書館學刊 第41卷第6期 總第166期 2011年11月 頁117-121
王琅〈從「覺民行道」論王艮思想的定位〉 國立臺南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 第46卷第2期 2012年 頁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