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宸安 Lin, Chen-an |
---|---|
論文名稱: |
評價副詞「並」、「又」、「才」的歷時研究 The Diachronic Studies of Evaluative adverbs Bing, You and Cai |
指導教授: |
王錦慧
Wang, Jin-Hu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評價副詞 、情態副詞 、語法化 、並 、又 、才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29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評價副詞「並」、「又」、「才」為研究對象,探討三者的歷時演變以及使用上的異同。根據本文觀察,當三者在否定的語境中,最顯著的同質性在於「預設的否定」。
我們將「並」、「又」、「才」統稱為「並」類評價副詞,且將它們歸屬於評價情態系統之下。三者在傳達說話者對於預設的否定之外,可以依據預設類型的不同加以探討。我們歸納出:評價副詞「並」涉及的預設,既可以是根據客觀邏輯推衍而得,也可以是根據聽話者言行而推定的;評價副詞「又」則只能涉及反映客觀邏輯的預設;評價副詞「才」則與前者相反,只能用於否定由聽話者言行而得的預設。除了情態意義與預設類型,若將「並」類情態副詞放在語篇對話中進行對比,則可發現三者有更顯著的差異:「並」與「又」同樣用於反映並否定「根據客觀邏輯而得的預設」,相異處則在於「又」含有較為有標的語用功能,以及情感色彩的強弱;「並」與「才」同樣用於反映並否定「根據聽話者言行而得的預設」,相異處在於情感色彩的強弱以及「才」擁有相對有標的句法結構特徵;「又」與「才」所涉及的預設類型雖然不同,但重合處為「強烈的情感色彩」。而種種不同,可從歷時演變的角度探察其原由。
本文第二到四章探討研究對象的演變過程,認為「並」、「又」、「才」除了初期與動詞用法有所牽連外,主要都是副詞內部的發展,且遵循著語法化程度序列「概念功能>語篇功能>人際功能」進行演變。「並」由動詞、情狀副詞與範圍副詞等概念功能,發展為表示人際功能的評價情態副詞;「又」由動詞、累加副詞等概念功能,發展為表示語篇及人際功能的關聯副詞與評價情態副詞;「才」則是由範圍副詞、時間副詞等概念功能,演變為含有語篇功能的關聯副詞,再發展為表示人際功能的評價情態副詞。「並」、「又」、「才」三者的演變途徑,雖然中間未必經過語篇功能的階段,但基本上仍反映出由具體到抽象的趨勢。由表達具體動作及其情狀、空間、時間範疇等概念,發展為語篇中的邏輯範疇,再更進一步往人際中的情態範疇發展。
一、 徵引文獻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58/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日)香坂順一(1987)《《水滸》語彙の研究》,東京都:株式会社光生館。
(美)Hopper, Paul.J., and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著),張麗麗(譯)(2003/2013),《語法化》(第二版),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王力(1958),《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力(1982),《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明華(2001),〈用在否定詞前面的”並”與轉折〉,《世界漢語教學》,2001.3:19-24。
王倩、馬貝加(2013),〈漢語副詞“重複—語氣”語義演變模式初探〉,《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102-105。
王景萍(1999),〈“並”的語意分析及其與“並且、而且”的異同〉,《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9.3:96-100。
史有為(1992)。《呼喚柔性──漢語語法探異》,海南:海南出版社。
史金生(2005)〈“又”、“也”的辯駁語氣用法及其語法化〉,《世界漢語教學》2005.4:52-60。
石毓智(1992),《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淑貞、王錦慧(2010),《華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何樂士(1994),《左傳語言研究文集》(第一分冊:左傳範圍副詞),長沙:岳麓書社。
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吳福祥(2004),〈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36.1:18-24。
吳福祥(2004),《《朱子語類輯略》語法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吳福祥(2004),《敦煌變文12種語法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1981),《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2/1992),《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呂叔湘(1985),《近代漢語指代詞》,上海:學林出版社。
呂瑋(2007),《現代漢語申辯性口氣研究》,山西:山西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
巫雪如(2012),《先秦情態動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李君、殷樹林(2008),〈副詞“又”的語氣用法〉,《求是學刊》35.6:115-119。
李宗江(2002),〈漢語重複副詞的演變〉,《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五輯,成都:巴蜀書社,頁11-27。
李泉(1996),〈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收錄於胡明揚編著《詞類問題考察》,364-390。
李泉(2001),〈從分布上看副詞的再分類〉,《語言研究》2002.2:85-91。
沈家煊(1993),〈“語用否定”考察〉,《中國語文》1993.5:321-331。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17-24。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33.4:268–275。
沈家煊(2004),〈語用原則、語用推理和語義演變〉,《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36.4:243–251。
谷峰(2008a),〈西方語法化理論概覽(上)〉,《南開語言學刊》2008.1:140-146。
谷峰(2008b),〈西方語法化理論概覽(下)〉,《南開語言學刊》2008.2:43-49。
谷峰(2010),《先秦漢語情態副詞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屈萬里(1969/2005),《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房玉清(2008),《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易孟醇(2005),《先秦語法》(修訂本),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
林吟聯(2011)《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宸安(2014),〈情態副詞「並」之來源擬探〉,第十屆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韓國:韓國外國語大學。
林碧華(2006),《漢語副詞「又」之語義及語用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峰(2012),〈副詞“並”的語法化〉,《商邱師範學院學報》28.1:136-140。
邵敬敏(1997),〈從“才”看語義語句法的相互制約關係〉,《漢語學習》1997.3:3-7。
邵敬敏、饒春紅(1985/2001),〈說“又”—兼論副詞研究的方法〉,原載於《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2,後收錄於邵敬敏(著)《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78-292。
胡勇(2008),〈語氣副詞”並”的語法功能與否定〉,《語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北京:商務印書館,110-118。
胡勇(2009),〈語氣副詞”並”的語法化〉,《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96-115。
胡澤洪(1996),〈論語用預設〉,《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6:14-19。
唐子捷(2007),《語氣副詞“並”與“又”的對比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
徐晶凝(2008),《現代漢語話語情態研究》,北京:崑崙出版社。
柴森(1999),〈談強調反問的“又”和“還”〉,《世界漢語教學》1999.3:65-69。
馬真(2001),〈表加強否定語氣的副詞“並”、“又”和—兼談詞語使用的語義背景〉,《世界漢語教學》2001.3:12-18。
高子晴(2010),《現代漢語詞類界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凱(1948),《漢語語法論》,上海:開明書店。
高順全(2009)〈“都”、“也”、“又”主觀化用法的異同〉,《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74-79。
高順全(2012),《多義副詞的語法化順序和習得順序研究》上海市 : 復旦大學出版社
高鴻縉(1984),《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
崔立斌(2004),《《孟子》詞類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崔誠恩(2002)《現代漢語情態副詞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
張淑敏(2003),〈漢語副詞與狀語在句法結構上的出現分佈〉,《台灣語文研究》(慶祝曹逢甫六十華誕專號)1.1:147-168。
張誼生 (1999)〈現代漢語副詞“才”的共時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28:45-50。
張誼生(1996),〈現代漢語副詞“才”的句式與搭配〉,《漢語學習》1996.3:10-15。
張誼生(1999),〈現代漢語副詞“才”的共時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45-50。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誼生(2000)〈論與漢語副詞相關的虛化機制-兼論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分類與範圍〉,《中國語文》2000.1:3-15。
張誼生(2002),《現代漢語虛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5),〈副詞”都”的語法化與主觀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56-62。
張曉濤(2011),《疑問和否定的相通性及構式整合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赬(2002),《漢語介詞詞組詞序的歷史演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靜(1961),〈論漢語副詞範圍〉,《中國語文》8:1-14。
張寶林(1996),〈連詞的再分類〉,收錄於胡明揚編著《詞類問題考察》,431-445。
張寶林(1996),〈關聯副詞的範圍及其與連詞的區分〉,收錄於胡明揚編著《詞類問題考察》,391-402。
張寶勝(2003),〈副詞“才”的主觀性〉,《語法研究和探索》(12),北京:商務印書館,頁429-442。
曹煒(2003),〈近代漢語並列連詞“並”的產生、發展及其消亡〉,《語文研究》2003.4:37-39。
莊雅州、黃靜吟(2012),《爾雅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立芬(2003),《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宏(2006),《與否定向無標記關聯的語氣副詞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碩士論文。
陸儉明(1985),《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小川(1999),〈副詞”並、”又”用於否定形式的語義、語用差異〉,《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8.2:54-61。
彭小川、趙敏(2004),〈連詞“並”用法考察〉,《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報)108:107-111。
彭玉琴(2009),《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利貞(2007),《現代漢語情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湯廷池(2000),〈漢語的情態副詞:語意內涵與句法功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1:199-219。
湯廷池(2010),《語言學、語言分析與語言教學》(上),臺北:致良出版社。
馮春田(2003),《《聊齋俚曲》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楊榮祥(2005)《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翠(2006),《語言學中的預設分析》,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楊樹達(1977)《詞詮》,臺北:商務印書舘。
溫鎖林(2009)〈語氣副詞”並”的語法意義〉,《語言研究》2009.3:13-17。
溫鎖林(2010)〈現代漢語的申辯口氣—兼論語氣副詞的研究方法〉,《語言研究》30.1:30-38。
葛佳才(2005),《東漢副詞系統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董秀芳(2008),〈反問句環境對於語義變化的影響〉,《東方語言學》4:1-9。
趙元任(1979),《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齊春紅(2006),〈現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強調轉折功能探源〉,《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138-143。
齊春紅(2008),《現代漢語語氣副詞研究》,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齊滬揚(2002),〈論現代漢語語氣系統的建立〉,《漢語學習》2:1-12。
劉丹青、唐正大(2001),〈話題焦點敏感運算元“可”的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1.3:25-33。
劉月華(2001/20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冠妙(2013),《現代漢語副詞“又”的情態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川(2003),〈語言的主觀信息和漢語的情態標記〉,《語法研究和探索》(12),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17-330。
盧琳(2010),〈副詞“又”預設觸發功能生成探索〉,《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132-135。
謝佳玲(2003),〈華語的情態動詞與情態副詞:語意的分類與歸類〉,世界華文教育學會編《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第一冊:語文分析組》,臺北:世界華文出版社,頁55-73。
謝佳玲(2006a),〈華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21:45-63。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1-25。
魏培泉(1993),〈古漢語介詞「於」的演變略史〉,《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2.4:717-786。
魏培泉(2000),〈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18:199-230。
蘇政傑(2011),〈試論副詞「並」的歷史發展〉,《成大中文學報》33:165–199。
龔千炎(1995/2000),《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北京:商務印書館。
Biq, Yung-O. 1988a. “From Objectivity to Subjectivity: The Text- building Function of you in Chinese.” Studies in Language 12.1: 99-122.
Biq, Yung-O.1988b. “From Focus in Proposition to Focus in Speech Situation: Cai and Jiu in Mandarin Chinese. ”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6.1: 72-108.
Bybee, J., Perkins, R., and Pagliuca, W. 1994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 of the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ine, 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95. Linguistic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2 Vols.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82. “Deixis and subjectiveity: Loquor, ergo sum? In Robert J. Jarvella and Wolfgang Klein (eds.) ” In comedy: Speech, Place and Action: Studies in Deixis and Related Topics, 101-124. New York: Wiley.
Maynard, Senko. K. 1993. Discourse Modality—Subjectivity Emotion and Voice in Japanese Language.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Meillet, Antoine., 1912. “ L’ e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 Scientia (Rivista di Scienza) 12, No. 26, 6. Reprinted in Maillet 1958: 159-174.
Palmer, F. R., 2001. Mood and Modality(2nd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alnaker, Robert C.,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Semantics and Philosophy (Milton K. Munitz and Peter Unger, eds.), New York: New York U. Press, 1974, 197-213. (reprinted in Steven Davis, Pragmatics: A reader,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and n [C]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and Richard B. Dasher., 2002.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Studies in Linguistics 97)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 31-55.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2010. Revisiting Subjectification and Intersubjectification. http://www.stanford.edu/~traugott/resources/TraugottDavidseIntersbfn.pdf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82.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 Some semantic-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 In Winfred P. Lehmann and Yakov Malkiel (eds.),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245-271.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24.) Amsterdam/Philadelphia: Benjamins.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99. “The role of pragmatics in a theory of semantic change. ” Pragmatics in 1998: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6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Vol. 2, ed. by Jef Verschueren, 93-102. Antwerp: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二、 工具書
《漢語大詞典》(2001),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說文解字注》(1976/2006),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2010),余迺永(編),臺北:里仁書局。
三、 電子資源
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http://old_chinese.ling.sinica.edu.tw/
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http://early_mandarin.ling.sinica.edu.tw/
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http://app.sinica.edu.tw/kiwi/mkiwi/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CCL語料庫檢索系統,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