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雯珍
論文名稱: 「白似白」--繪畫創作探討
指導教授: 陳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白似白渾沌過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8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摘 要

「白似白」的創作風格是筆者十多年的創作方向,一直很沉浸在如此的創作中,不管創作內容在「抽象-半抽象」之間擺動,或創作素材在油畫、水彩、水墨、複合媒材的嘗試中,「白似白」是堅持的表現方式。
筆者分析自己的根本創作理念,也就是「為何創作」時,與信仰之間有著非常類似的經驗,也為筆者的心靈找到依歸。再以生命的「原型」中,不同角色的轉換來看筆者創作與成長應證的歷程,創作如同「治療」般出現在筆者的生命中,生命的原型角色的轉換是循環不已的,經由如此的探討似乎可以預測未來的方向,也有應付未來人生起起浮浮的大波小浪之能力!
有關「白似白」的風格探討,筆者由探討「白似白」美感的發展脈絡開始,因為是以研究者的角度來探討美術史「文本」,所以以「新歷史觀」的方法進行。「白似白」在美術史的發展過程中,筆者以色彩的演變說明:「色彩解放-明度和諧-單色畫-『白似白』」。接著筆者探討視覺生理理論與視覺心理理論上對白色與高明度色彩的看法。特別是時下流行的色彩能量治療中白色的功效之整理與介紹,最後再就「白似白」視覺中動勢原理進行探討。
而有關「白似白」的創作內容與表現,筆者探討在「白似白」的創作表現中可以引證的學理,有「渾沌原理」中對不能控制的「隨機性」畫面構成探討,並對「渾沌原理」中的「碎形」與「渦形」中複製與繁複的特性之表現說明;再就「女性主義」中關於「大地之母」、「陰性書寫」中說明自己創作形式與動機,特別是「生命樹」的意涵探究與表達;最後以「簡單哲學」的角度來分析筆者畫面注重「過程」,沒有張力、主題的構圖方式;探討「一與多,多而一」中「一」與「多」在筆者創作意涵中的辯證關係。「一」與「多」不是二元的對立狀態,而是在「一而多,多而一」的反覆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著,在如此的循環中不斷成長。這樣的過程中,使筆者找到畢生遵循的美感方向,並在「白似白」的創作方向中「擇美固執」,堅持「白似白」的美感,繼續創作之程。

目 次 摘 要 ……………………………………………………………… i 目 次 ……………………………………………………………… ii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7 第三節 文獻探討……………………………………………… 9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創作歷程………………………………… 12 第一節 繪畫創作是「信仰」 …………………………… 15 一、創作時「忘我」的情境 ……………………………… 17 二、創作是「靜心」的儀式 ……………………………… 21 三、創作是「觀照」存在 ………………………………… 27 第二節 繪畫創作是「治療」(創作歷程) ………………… 32 一、創作是自我治療 …………………………………… 32 二、創作歷程與治療 …………………………………… 39 第三章「白似白」的風格探討 ……………………………… 60 第一節 藝術史中的「白似白」 ……………………………… 65 一、 色彩解放 ………………………………………………67 二、明度和諧 ……………………………………………… 68 三、單色畫 ………………………………………………… 72 四、白似白 ………………………………………………… 80 第二節 視覺理論中的「白似白」………………………… 85 一、視覺生理上的「白似白」 ……………………………… 90 二、視覺心理上的「白似白」……………………………… 96 三、「白似白」的視覺動勢 ……………………………… 100 第三節 「白似白」的創作歷程……………………………… 105 一、 「白似白」的發現期 ………………………… 105 二、 「白似白」的線條期 ………………………… 108 三、 「白似白」的材質期 ………………………… 111 四、 「白似白」的渾沌期 ………………………… 112 第四章 「白似白」的創作內容與表現………………………… 113 第一節 渾沌原理的「白似白」 …………………………… 113 一、碎形 ………………………………………………… 116 二、渦形 ………………………………………………… 122 第二節 女性主義的「白似白」……………………………… 128 一、蓋婭的力量 ………………………………………… 133 二、陰性書寫……………………………………………… 139 第三節 簡單哲學的「白似白」……………………………… 144 一、「一而多」與「多而一」 …………………………… 149 二、過程 …………………………………………………… 153 第五章 結論-「擇美固執」…………………………………… 163 參考書目 ………………………………………………………… 169 圖 錄 ………………………………………………………… 175 附 錄:游雯珍創作簡歷 ……………………………………… 17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籍

王逢振,《女性主義》,台北,揚智,1995。
王國維,《人間詞話新註》,滕咸惠校注,台北,文學,1986。
王頌婉編著,《善用色彩美化人生》,台北,大唐,1991。
王靜蓉,《把神秘喝個夠—靜心者體嘗的愛與狂喜》,台北,生命潛能,2002。
江足滿,〈「陰性書寫」與「圖象」的互文閱讀〉,《女性心/靈之旅》,台北,女書,2003。
李長俊,《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雄獅,1979。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台北,雄獅,1987。
呂樸石,〈自序〉,《呂樸石.廖德政雙人展》,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何政廣,《歐美現代藝術》,台北,藝術家,2001。
何懷碩,〈藝術的簡樸之美與未來趨勢〉,《自求簡樸》,台北,立緒,1996。
佟景韓、易英編,《造型藝術美學》,台北,洪葉,1994。
沈柔堅等編著,《中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
余培林註譯,《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1978。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台北,蒲公英,1986。
徐小虎、張惠蘭編,《內太空的星星》,新竹,清華大學藝術中心,1992。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台北,桂冠,1991。頁95。
高千惠,《當代藝術思路之旅》,台北,藝術家,2001。
陸雅青,《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五南,2000。
盛正德,《以畫療傷-一個藝術家的療傷之旅》,台北,心靈工坊,2002。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宋官窯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楊智,1995。
陸蓉之,《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藝術家,2002。
博田茶,《好色人生--色彩魔術師》,台北,婦女與生活社,2000年。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台北,麥田,1995。
廖雯,《女性主義作為方式—女性藝術》,吉林美術出版社,1999。
廖雪芳,《完美.心象.陳夏與》,台北,雄獅,2002。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台北,台灣書店,2000年。
劉千美,〈單純樸拙的美感境界〉,《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立緒,1997。
鄭石岩,《禪與空人心》,台北,遠流,1988。
鄭國裕、林盤聳,《色彩計劃》台北,藝風堂,1991。
滕守堯,《道與中國藝術》,台北,揚智文化,1996。
滕守堯,《過程與今日藝術》,台北,生智,1997。
蔡志忠,《莊子說-自然的簫聲》,台北,時報,1987。
蘇美玉整理翻譯《馬諦斯畫語錄》,台北,藝術家,2002。
謝東山,《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帝門,台北,1997。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市美館,1996。
簡瑛瑛,《女兒的儀典》,台北,女書文化,2000年。
顏娟英,《廖德政》,台灣美術全集第18卷,台北,藝術家,1995。
嚴明、樊琪〈中國女性文學的審美理想〉,《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台北,洪葉,1999。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

二、外文書籍

安海姆(Arnheim),《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譯,台北,雄獅,1982。
Anna Moszynska,《抽象藝術》,黃麗絹譯,台北,遠流,1999。
歐拉索瑪、艾玲.黛莉喬與麥可.布斯(Aura-Soma、Irene Dalichow、Mike Booth),《靈性彩油》Pipasi與張文譯,台北,奧修,1997。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在藝術終結之後》,林雅琪、鄭慧雯譯,台北,麥田,2004。
沙蓀(Donald Sasson),《蒙娜麗莎五百年》,黃中憲譯,台北,貓頭鷹,2003。
大衛‧派柏(David Piper),《世界藝術百科全書》,佳慶編輯部編譯,台北,佳慶,2001。
大衛.鈴木(David Suzuki),阿曼達.麥康納(Amanda McConnell),《神聖的平衡—重尋人類的自然定位》,何穎怡譯,台北,商周,2000。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心靈深戲》(Deep Play),莊安棋譯,台北,時報,2000。
黛安.歐斯本(Diane K. Osbon),《坎伯生活美學》,朱侃如譯,台北,立緒,1997。
E.H. Gombrich,《藝術的故事》,雨芸譯,台北,聯經,1980。
Ellen Winner,《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陶東風等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7。
Eugen Herrigel著,《射藝中的禪》,顧法嚴譯,台北,慧炬,1999。
Francis Crick,《驚異的假說》,劉明勳譯,台北,天下,1997。
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內在革命》(Revolution from Within),羅勒譯,台北,正中書局,1992。
余伯特.達彌施(Hubert Damisch),《雲的理論-為了建立一種新的繪畫史》,董強譯,台北,揚智,2000。
James Breslin,《羅斯科傳》,張心龍、冷步梅譯,台北,遠流,1997。
James Gleick,《渾沌一不測風雲的背後》,林和譯,天下,台北,1991。
Jeanne Siegel編,《藝聞錄:八○年代早期藝術對話》,王元貞譯,遠流,台北,1996。
John Briggs,F.David Peat,《渾沌魔鏡》,王彥文譯,台北,牛頓,1993。
John Briggs and F. David Peat,《亂中求序一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姜靜繪譯,台北,先覺,2000。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神話》,朱侃如譯,台北,立緒,1995。
喬瑟夫.坎伯(Josep Campbell),《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朱侃如譯,台北,立緒,1997。
卡蘿‧皮爾森,《影響你生命的十二原型-認識自己與重建生活的新法則》,張蘭馨譯,台北,生命潛能,1998。
康丁斯基,《藝術的精神性》,吳瑪莉譯,藝術家,台北,1985年。
彌爾布雷斯(Lester W.Milbrath),《不再寂靜的春天》,鄭曉時譯。台北,天下,1994。
麗莎.安吉哈德(Lisa Engelhardt),《接納歡喜心》,鄭維莉譯,台北,張老師,1994 。
Mary Bassano,《音樂與色彩療法》,徐文譯,台北,世界文物,1995年。
馬斯洛,《自我實現與人格成熟》,劉千美譯,台北,光啟,1989。
Michel Hoog,《塞尚:強大而孤獨》,林志明譯,台北,時報,1997。
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中國藝術史》,曾堉、王寶蓮編譯,台北,南天,1985。
蜜雪兒.凱梭和史都華.克伯里(Michell Cassou and Stewart Cubley),《靈彩之旅-開啟直觀性靈的創作新境域》(Life,Paint and Passion),李臺芳譯,台北,遠流,1996。
Morton Walker,《色彩的力量》,陳銘宗譯,台北,號角,1995。
紐諾(Nuno),《葛利斯》,許季鴻譯,台北,錦繡,1994。
奧修(Osho),《蘇菲靈性之舞》,沈文玉譯,台北,生命潛能,2003。
奧修,《創造力—釋放你的內在力量》,李舒潔譯,台北,生命潛能,2001。
奧修,《靜心觀照》,謙達那譯,台北:奧修,1993。
奧修,《覺察—品嚐自在合一的佛性滋味》,黃瓊瑩譯,台北,生命潛能,2002。
奧修,《成熟—重新看見自己的純真與完整》,黃瓊瑩譯,台北,生命潛能,2001。
奧修,《禪—活出當下的意識》,陳明堯譯,台北,生命潛能,2003。
奧修,《正是那朵玫瑰》,金暉譯,台北,方智,2001。
奧修,《喜悅—從內在深處湧現的快樂》,陳明堯譯,台北,生命潛能,2004。
派特‧亞倫(Pat B﹒Allen),《彩繪心靈-從內在影像創作中了解自己》(Art is a way of Knowing),江孟蓉譯,台北,生命潛能,1998。
Peter France,《隱士》,梁永安譯,台北,立緒,2001年。
斐妣莆婼,(Phoebe Pool),《印象主義》,李長俊譯,台北,大陸書店,1982。
Radmila moacanin,《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心理分析曼荼羅》,江亦麗、羅照輝譯,台北,臺灣商務,1992。
Robert L.Solso,《視覺藝術認知》,梁耘瑭譯,台北,全華,2003。
霍普克(Ropert H. Hopcke),《導讀榮格》,蔣韜譯,台北,立緒,1997。
Robert Heghes,《新世界的震撼》,張心龍譯,台北,遠流,1992。
羅思瑪莉.佟恩,(Rosemarie Tong),《女性主義思潮》,刁筱華譯,台北,時報,1996。
塞莫‧薩基(Semir Zeki),《腦內藝術館》,潘恩典譯,台北,商周,2001。
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失落的一角》與《失落的一角會見大圓滿》,林良譯,台北,自立晚報,1994。
溫蒂.貝克特修女(Sister Wendy Beckett),《繪畫的故事》,李惠珍、連惠幸譯,台北,麥克,1998。
西蒙.波娃,《第二性》,歐陽子、楊美惠、楊翠屏譯,台北,志文,1992。
Suzi Gablik,《現代主義失敗了嗎?》,滕立平譯,台北,遠流,1991年。
Suzi Gablik著,王雅各譯,《藝術魅力的重生》,台北,遠流,1998年。
秦德‧安德魯斯,《色彩能量你的身‧你的心》上官昭儀譯,台北,自然風,2003。
梵谷著,艾文史東編,《梵谷書簡全集》,雨云譯,台北,藝術家,1990。
崔默(Willam Calloley Tremmel)著,《宗教學導論》,賴妙淨譯,台北,桂冠,2000。
讓.紀沃諾,《種樹的男人》,金恆鑣譯,台北,時報,1992。
大智浩(Hiroshi Ohchi),《設計的色彩計劃》,陳曉冏譯,台北,大陸書店,1985。
山中俊夫,《色彩學的基礎》,黃書倩譯,台北,六合,2003。
太田昭雄、河原英介,《色彩與配色》台北,北屋,1981。
重田紬美子,《用對色彩好運天天來》,王蘿潔譯,台北,世茂,2003。
杉浦康平,《造型的誕生》,李建華、楊晶譯,台北,雄獅,2000。
朝倉直已編著,《藝術.設計的色彩構成》林品章、陳慶章審譯,台北,1999。
朝昌直巳,《藝術與設計的平面構成》,呂清夫譯,台北,梵谷,1985。

三、 期刊、論文

田覺民,〈視知覺中的空間感和移動性應用於平面設計的研究〉《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朝陽科技大學出版組。
高秀蓮,〈單色畫的冥思〉,《雄獅美術》,254期。
胡澤民,〈論中國傳統色彩的象徵意義〉,《色彩與人生》,熊宜中總編,台北,台灣藝術館,1998。
黃于玲,〈呂璞石的人生-鋼鐵化作菊花〉,《台灣畫》4,台北,南畫廊,1993。
黃逸民,〈法國女性主義的貢獻與盲點〉,《中外文學》,二十一卷,九期,二月,1993。
黃真真,《後現代碎形觀-美國新表現繪畫體現之社會心理》,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碩士論文,1998。
陳瀚凱,《渦旋造形之象徵意義與其在視覺動勢上的應用創作研究》,中原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2003。
傅嘉琿,〈袋子與子宮‧管子與陽具-談女性藝術與女性意象〉,《雄獅美術》,253期,1992年3月。
張淑麗,〈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中外文學》二十七卷,十期。1999,3月。
楊素月,〈李玉,《一捧雪》研究〉,徐信義指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6月。
馮慧瑛,〈自然與女性的辨證:生態女性主義與台灣文學/攝影〉,《中外文學》二十八卷,五期。1999年10月。
劉千美,〈再重立差異的藝術語言裏尋覓女性的蹤跡〉,《哲學雜誌》,33期,台北,業強,2000。
蔡振興,〈法國女性主義:伊莉佳萊論他者〉,《中外文學》,二十一卷,九期,二月,1993。
Carter Ratcleff,〈單色畫〉,賴純純譯,《雄獅美術》,1981,5月。(原文Carter Ratcleff,《Art in American》)
謝里法,〈藍天裡的一顆流星-記紐約克萊因展〉,《雄獅美術》,1983,3月,145期。
謝耀輝,〈「渾沌」的視覺意象研究〉,《1999商業設計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中商業專科學校,1999。
謝寶泰,〈「碎形」宜成為基礎設計課程之要項〉,《設計:教育、文化、科技》,台北,亞太,1997。
謝鴻均,〈撥游於「陰性空間」的妊娠紀錄〉,http://www.aerc.nhctc.edu.tw。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