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炳閔
Wang, Ping-Min
論文名稱: 八0年代台北市黨外市議員對黨外勢力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act of non-KMT party Taipei city council members on the non-KMT party in the 1980’s.
指導教授: 陳延輝
Chen, Yen-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黨外台北市議會民主化威權轉型民進黨
英文關鍵詞: DPP, Democratization, Taipei city council, non-KMT par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7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民主化過程有許多學者由不同的角度,包括由經濟、政治文化、國會、選舉、地方派系等等因素做過探討,而本文試圖以1980年代的台北市黨外市議員作為探討對象,找出他們與當時台灣的黨外勢力的互動關係,並分析其中與台灣民主化有關的部份,架構出黨外勢力發展與黨外市議員的關連。
    台灣在1980年代黨外勢力的發展,剛剛經歷過「美麗島」事件的挫敗,不過卻也重新站起來,但是黨外陣營又面臨著更多的難題,對內黨外同志間存在著從「美麗島」時期即開始的路線之爭,對外還須抵抗國民黨對黨外勢力的壓制,在這種窘迫的情境下,黨外勢力仍然持續的增長,黨外份子與新興的群眾運動也有了與以往不同的互動模式;「路線之爭」、「組黨運動」、「群眾運動」,此三項即是本文挑選出來作分析的主要變項,分析黨外市議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與作用。
    而在議會內部黨外市議員面臨著國民黨壓倒性的多數,雖然黨外市議員人數少,卻也發揮了少數制衡的作用,替台北市議會的問政帶來了新的面貌。而黨外市議員的問政效果,也影響了一般民眾對黨外的觀感,以及一般民眾對現代民主政治的觀念、擴大了民眾對黨外的認同,對於黨外勢力的發展也具有正面的效果。
    黨外市議員在上述─議場內、外的言行作為,對於黨外勢力有何影響,發掘出其中的答案,這就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various aspects of Taiwan's democratic process including the economy, political culture, Congress, elections, local factions and so on. Bu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non-KMT party city council members of Taipei in the 1980’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aiwan's non-KMT party, analyze its relationship to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deduce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n-KMT party expansion and the non-KMT party council members of Taipei city.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non-KMT party in the 1980’s has been frustrated by the “Kaohsiung Formosa Incident Event”, and has only recently recovered. However, the non-KMT party camp currently faces even more difficult problems.
    Ever since “Kaohsiung Formosa Incident Event”, the the non- KMT party had to contend with exceedingly different internal points of view while externally resisting suppression from the Kuomintang. In this difficult situation, the non-KMT party influence maintained unabated growth and continued to progress towards becoming an organized party. And the non-KMT party individuals contributed new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the emerging mass movements of the time. “Debates about internal points of view,” “the movement to organize a party”, and “mass movements,” were there factors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also attempts to discover the effects of the non-KMT party city council members of Taipei on these three factors.
    Non-KMT party council members of Taipei city have faced suppression from the Kuomintang majority. Although the non-KMT party council members of Taipei city are few in number, they still managed to function well as checks and balanc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have brought a new appearance to the Taipei city council. The effect of the non-KMT party Taipei city council members’ political debate was a change in the public impression of the non-KMT party,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common populace’s political knowledge of modern democracy, as well as the expansion of the approval level of the non-KMT party. They also positive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n-KMT party.
    The main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find the answer to how the non-KMT party city council members of Taipei influenced the non-KMT party’s development in and out of the city counci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名詞界定與文獻探討‥‥‥‥‥‥‥‥‥‥‥‥‥‥‥9 第二章 台灣的國內外環境(1949-1980)‥‥‥‥‥‥‥‥‥‥19 第一節 國際情勢‥‥‥‥‥‥‥‥‥‥‥‥‥‥‥‥‥‥‥‥19 第二節 國民黨的威權統治‥‥‥‥‥‥‥‥‥‥‥‥‥‥‥‥24 第三節 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與開放‥‥‥‥‥‥‥‥‥‥‥35 第三章 台灣反對勢力的發展(1949-1986)‥‥‥‥‥‥‥‥‥43 第一節 從《自由中國》雜誌到《大學雜誌》(1949-1972)‥ 43 第二節 台灣本土政治菁英的崛起到「美麗島事件」(1973-1979)‥48 第三節 「美麗島事件」後至解嚴前(1980-1986)‥‥‥‥‥ 57 第四章 台北市議會與反對運動‥‥‥‥‥‥‥‥‥‥‥‥‥‥ 65 第一節 台北市議會的歷史沿革與法源依據‥‥‥‥‥‥‥‥‥65 第二節 直轄台北市的議會運作(1967-1980)‥‥‥‥‥‥‥ 70 第三節 直轄台北市黨外市議員的問政(1981-1987)‥‥‥‥ 74 第四節 市議員問政對反對運動的影響‥‥‥‥‥‥‥‥‥‥‥83 第五章 八0年代台北市黨外市議員與黨外運動‥‥‥‥‥‥‥‥87 第一節 台北市黨外市議員與黨外的路線之爭‥‥‥‥‥‥‥‥87 第二節 台北市黨外市議員與群眾運動‥‥‥‥‥‥‥‥‥‥‥103 第三節 台北市黨外市議員與民進黨的組成‥‥‥‥‥‥‥‥‥112 第五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5 第二節 研究展望‥‥‥‥‥‥‥‥‥‥‥‥‥‥‥‥‥‥‥‥129 參考書目 ‥‥‥‥‥‥‥‥‥‥‥‥‥‥‥‥‥‥‥‥‥‥‥‥133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Ceoffroy, Claude,(黃發典譯)(1997),《台灣獨立運動》(初版),台北市:前衛。
    Dahl, Robert A.,(李柏光、林猛譯)(1999),《論民主》,台北市:聯經。
    Gold, Thomas B.,(艾斯明譯)(1987),《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灣經濟奇蹟》,台北市:洞察。
    Ranney, Austin,(胡祖慶譯)(1992),《政治學》。台北市:五南。
    Taylor, Jay,(林添貴譯)(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
    八十年代(1986),〈社論 蔣經國說:從前我對黨外只有怨〉,《八十年代》,122:4。
    丁仁方(1999),《國家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市,時英。
    天下編輯(1994),《土地.財團.選舉》(初版三十五刷),台北市:天下文化。
    王 真(1984),〈黨外公職人員大集合─黨外公政會會館開張大吉〉,《前進週刊》,
    24:52。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
    文崇一(1989),〈中國知識份子的類型與性格〉,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P69-108),台北市:中國論壇。
    丸山勝,(楊鴻儒譯)(2001),《陳水扁時代》(初版),台北市:凱侖。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1977),《台北市改制十年》(初版),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印行。
    ────(1988),《台北市改制二十年》,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印行。
    台北市議會秘書處(1981-1985),《台北市議會第四屆大會議事錄》,台北市:台北市議會秘書處印行。
    田弘茂,(李晴暉、丁連財譯)(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
    田秋堇(1983),〈永不停止的辯護!「美麗島辯護律師」的昨日、今日、明日〉,《前進週刊》,14:5-13. 。
    古淑芳(1999),《台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玉樹圖書印刷有限公司編印(1997),《台灣重大事件紀實》,台北市:玉樹圖書印刷有限公司。
    水龍生(1983),〈第一滴血─黨外市議員的杯葛事件〉,《深耕》,27:21-22。
    艾伯特,(卡爾增訂,涂懷瑩論述)(1960),《英國國會制度》,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艾琳達(1985),〈再造黨外民主運動 尊重民族立場 異中求同〉,《前進時代》,30:9-11。
    ────(1997),《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市,前衛。
    成荷生(1990),〈記一場拉風的座談會(上)〉,《新聞天地》,2200:10-12。
    江斌玉(1980),《台北市議會常設委員會之研究》,台北市:政治大學公行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 南(1995),《蔣經國傳》(初版),台北市:李敖出版社。
    江寧靜(1985),〈吾愛市長,吾更愛市民,台北市七位黨外市議員拒絕質詢始末〉,《前進時代》,17:22-25。
    江水流(不詳),〈是要不斷茁壯,還是自我萎縮?─一個外省新生代對黨外民主運動的諍言〉,載於程福星、蘇多、劉一德(主編),《黨外搭錯車 在野評論叢刊4》(P1-24),台北市:程福星出版。
    宋江村(1985),〈黨外政治體質的蛻變─黨外運動的反省與整合〉,載於彭懷恩(主編),《透視黨外勢力》(三版)(P15-19),台北市:風雲論壇。
    朱志宏(1981),〈政治參與與現代立法〉,載於台大政研所(主編),《民權主義與政治建設》(P63-99),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蕭新煌(主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P139-160),台北市:台灣研究基金會。
    羊憶蓉(1991),〈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P133-170),台北市:中研院中山人文社科所。
    李登輝(1987),〈台北市議會第三屆第八次大會市長施政報告〉,載於黃振超(主編),《台北市長例屆議會施政報告彙編》(P267-284),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李念台(不詳),〈黨外沒有省籍矛盾?〉,載於程福星、蘇多、劉一德(主編),《黨外搭錯車 在野評論叢刊4》(P39-44),台北市:程福星出版。
    李國鼎(1979),《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二版),台北市:正中書局。
    李 煥(1990),《一心為國》(初版),台北市:幼獅文化。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1989),〈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P221-285),台北市:中國論壇。
    ────(1993),《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修訂版),台北市:自立晚報,。
    李松林(1993),《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初版),台北市:風雲時代。
    李旺台(1993),《台灣反對勢力(1976-1986)》(初版),台北縣:五千年。
    李永熾(1990),〈市民社會與國家〉,《當代》,47:29-38。
    李永展、廖億美(1998):〈在自決與自救之後─誰來為台灣環境療傷止痛〉,載於歐陽嶠暉、黃勉善(主編),《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P197-213),台北市:厚生基金會。
    李 敖(1982),〈放火的,不要變成放水的〉,《深耕》,11:5-9。
    呂政達(1995),《謝長廷,人生這條路》(初版),台北市:大村。
    呂亞力(1991),《政治學》,台北市:三民。
    何 方(1990),〈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當代》,47:39-52。
    何新居(1982),〈黨外‧制衡‧進步,以跟約堡締姊妹市為例〉,《深耕》,19:29-31。
    沈宗瑞(1994),《台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1950-1992)─國家組合主義角度的分析》,台北市: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吳乃德(1983a),〈選舉的「雞骨頭」效應─現階段黨外民主運動的一個思考〉,《前進週刊》,1:41-44。
    ────(1983b),〈為何黨外後援會命運多乖─一個後見之明的分析〉,《前進廣場》,5:20-22。
    ────(1992),〈反對事業的第二條陣線〉,載於澄社(主編),《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研討會論文集》(P77-102),台北市:自立晚報。
    ────(1988),〈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台灣社會研究》,2-1:145-161。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煬和(1992),《台灣地區解嚴後政黨體系發展之研究》,台北市: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文程(1991),〈中華民國政治菁英結構的轉變:技術官僚和政治民主化〉,載於《中國的民主前途 : 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241-264),台北市 : 民主文教基金會。
    吳輕然(1982),〈把話說在前頭─第四屆台北市議會第二次大會前瞻〉,《深耕》,18:29-33。
    吳釗燮(1998),〈台灣民主化的回顧與前瞻〉,《中山大學社會季刊》,春季刊:1-21
    亞洲人(1986),〈新黨誕生了!─九二八「民主進步黨」成立盛況記實〉,《亞洲人》「民主進步黨專號」:2-4。
    林 洪(1983),〈議會奇談─刪預算‧開黨會‧打官司〉,《前進廣場》,10:30-31。
    林惠萱(2002),《台灣黨外雜誌之研究─以〈蓬萊島〉系列為例》,台中市: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林國風(1984),〈黨外組黨的兩道習題,(1)容忍與壓制、(2)分散與整合〉,《前進週刊》,23:20-21。
    林佳龍(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載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P87-152),台北市:月旦。
    ────(2000),〈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
    政治學刊》4:3-55。
    林小魚(1981),〈草螟弄雞公─訪台北市議會黨外五虎將〉,《深耕》,4:26-30。
    林正峰(1994),《從台灣政治生態論政黨關係與政黨溝通》,台北市:作者自印。
    林正杰(1982),〈體制內改革與改革體制〉,《深耕》,16:7-8。
    ────(1983),〈迷航的政治實力論〉,《前進廣場》,5:18-19。
    ────(1989),《綠手指》,台北市:作者自印。
    ────(1998),《寧為黨外》,台北市:作者自印。
    林世煜(1981),〈台灣政治變遷的軌跡〉,《深耕》,1:35-38。
    林安台(1986),〈蔣經國能突破民主瓶頸嗎?〉,《縱橫週刊》,110:13-15。
    林亞卿(1982),〈選戰傳單的分析─以傳單看黨外如何推銷自己〉,《深耕》,8:55-62。
    杭 之(1990),〈台灣黨外民主運動的初步考察─1975-1985〉,載於杭之(著)《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冊(P45-70),台北市:唐山。
    金 吟(1982),〈法庭‧廟堂‧十字路口─訪台北市議員陳水扁〉,《深耕》,12:30-31。
    邱垂亮(1985),〈一九八三年黨外的路線之爭〉,載於彭懷恩(編)《透視黨外勢力》(三版)(P188-201),台北市:唐山。
    周琇環等編(2000),〈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黨外候選人聯誼會認同聲明〉,載於周琇環等(編)《戰後台灣民主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初版)(P230-235),台北縣:國史館。
    ────(2000),〈生根社論 虛矯的黨外─看「公共政策研究會」〉,載於周琇環等(編)《戰後台灣民主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初版)(P392-394),台北縣:國史館。
    周陽山(1990),〈民主化、自由化與威權轉型─國際經驗的比較〉,載於周陽山(著)《自由與權威》(初版)(P145-171),台北市:三民。
    周武仁(1984),〈火車頭開動─訪林正杰公共政策會〉,《前進週刊》,23:17。
    南方朔(1979),《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初版),台北市:四季。
    胡 佛(1998),〈台灣的選舉競爭與政治民主化〉、〈台灣的選舉競爭與政治民主化〉、〈台灣與南韓民主化過程中的國際面向分析〉。載於胡佛(著)《政治變遷與民主化》(初版),(P35-67、69-100、153-200)。台北市:三民。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初版),台北市:月旦。
    柯喬治(Kerr, George),(陳榮成譯)(1991),《被出賣的台灣》(初版),台北市:前衛。
    侯立朝(1982),〈給議會的公開信〉,《深耕》,20:5。
    前進週刊(1983),〈新聞穿梆〉,《前進週刊》,15:62-63。
    前進時代(1985),〈社論〉,《前進時代》,21:6-11。
    馬若孟(Myers, Romon H.)、蔡玲,(羅珞珈譯)(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初版),台北市:三民。
    高立夫等著(1986),《外國人看台灣政治》,台北市:洞察。
    高承恕(1985),〈台灣四十年來社會結構變遷初探〉,載於台灣省新聞處(主編),《台灣光復四十年專輯─社會建設篇》,台中市:台灣省新聞處發行。
    康寧祥(1983),《危機與轉機》,台北市:八十年代。
    康水木(1998),《黨外二十五年》,台北市:八十年代。
    郝雨凡(1998),《美國對華政策內幕》,北京市:台海。
    秦鳳英(1992),《知識菁英對威權體制民主化之影響研究─台灣「大學雜誌」個案分析》,台北市:台灣師大公訓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秦懷冰(1985),〈風雲再湧看黨外〉,載於彭懷恩(主編),《透視黨外勢力》(三版),台北市:風雲論壇。
    秦孝儀編(1985),《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台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秦時月(1984),〈談人民團體的認定標準─黨外公政會引起的迴響〉,《時報雜誌》,261:26-27。
    徐振國(1990),〈統合主義與經濟發展;台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台北市:民主基金會主辦「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頁1-22)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市:巨流。
    徐永明(2003),〈戰後國會改革與民主發展─一個外來國會的本土化與後果〉,台北市:國史館舉辦「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深 耕(1981),〈社論 黨外要再出發〉,《深耕》革新版,4:2-3。
    ────(1982),〈街談巷議〉,《深耕》,7:18-21。
    ────(1983),〈黨外‧黨外〉,《深耕》,26:26-28。
    陶五柳(1994),《陳水扁震撼》(初版),台北市:大村。
    梁欽堯(1980),《政治發展與政黨轉型:中國國民黨民主化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梁肅戎(1995),《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初版),台北市:天下文化。
    郭廷以(1994),《近代中國史綱》(三版),台北市:南天。
    郭祥瑞(2004),《台北市議會功能運作之研究─以地方治理途徑分析》,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政治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郭世雄(1984),〈黨外運動的雞兔問題─陳水扁V.S王昆和〉,《新潮流》,2:36-40。
    黃富三(2001),《台北市歷屆市長議長口述歷史》,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光國(199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市:巨流。
    黃河水(1986),《黨外隨想錄》,台北市:嵩山。
    黃建勝(1998),《立法院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角色之研究》,嘉義縣: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初版),台北市:詹氏。
    黃嘉樹(1994),《國民黨在台灣1945-1988》(初版),台北市:大秦。
    黃嘉瑜(1985),〈風雲榜〉,載於彭懷恩(主編),《透視黨外勢力》(三版)(P4-14),台北市,風雲論壇。
    黃榮村(1991),〈台灣地區環保與消費者保護運動:特色與互動〉,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P55-78),台北市,巨流。
    莊慕德(1984),〈不要迷戀黨外烏托邦〉,《新潮流》,4:39-43。
    莊福典(1978),〈農業資源及其生產力〉,載於毛育剛(主編):《三十年來台灣之農業經濟》(P44-52),台北市:農復會。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京育(1983),《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台北市:幼獅。
    張俊宏(1989),《到執政之路》(三版),台北市:南方叢書。
    張炎憲(1996),《威權統治和台灣人歷史意識的形成》,台北市:自由時報。
    陳孟元(1996),《台灣一九八0年代黨外運動之研究》,桃園縣: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陳明通(1998),《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市:月旦。
    陳敏男(1980),《台北直轄市首屆議會》(初版),台北市:驚聲文物供應公司。
    陳富辛(1983),〈黨外中央後援會成立紀實〉,《生根》,17:15-17。
    陳德禹(1999),〈研究方法(三):社會科學領域〉,載於朱浤源主編《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P179-198),台北市:正中。
    陳列甫(1979),〈論中央民意機構的改造〉,《新聞天地》,1628:13-15。
    陳鼓應(1982),〈台灣新生一代的改革運動(上)〉,《中報月刊》,28:27-35。
    陳鴻瑜(1987),《政治發展理論》,台北市,桂冠。
    陳信傑(2000),《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份子所扮演的角色》,台北市: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陳昭峰(1978),《直轄台北市第二屆議會之研究》,台北市:政治大學公行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陳益倫(2000),《民進黨派系發展之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彭懷恩(1987),《從政治發展看台灣政黨體系》(初版),台北市:洞察。
    ────(1997),《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市:風雲論壇。
    彭琳淞(2003),〈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台北市:國史館舉辦「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彭德富(2001),《台灣地方選舉與民主轉型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初版博士論文。
    馮建三(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
    干變遷》,台北市:唐山。
    費景漢(Fei, John C.H.)等著(1976),《開放雙元性經濟社會過度時期經濟成長— 理論和東南亞國家之經濟研究》(石義行、邊裕淵譯),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
    項昌權(1972),《台灣省議會與地方政府之權責及其相互關係之檢討》(初版),台北市:商務。
    葉柏祥(1994),《黃信介前傳─民進黨永遠的大老》(初版),台北市:月旦。
    游清鑫(1995),〈台灣政黨競爭及體系之變遷〉,《政治學報》,25:181-206。
    ────(1996),〈台灣政治民主化之鞏固:前景與隱憂〉,《政治學報》,27:201-234。
    游國誠(1972),〈中央民意代表改選問題〉,《新聞天地》,1241:22-24。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1999),《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
    新潮流(1984),〈發刊詞〉,《新潮流》,1:1-3。
    葛永光(1989),《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市,幼獅文化。
    趙建民(1994),《威權統治》(初版),台北市:幼獅文化。
    趙 常(1983),〈1983選戰回顧〉,《前進廣場》,18:6-10。
    楊旭聲(1985),〈台灣黨外運動的三大波〉,載於彭懷恩(主編),《透視黨外勢力》(P33-65)(三版),台北市:風雲論壇。
    潘啟生(1991),《台灣政治抗爭之研究 1977-1988》,台北市: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劉進慶(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初版),台北市:人間。
    劉尚德(1982),〈及格一定是有的─第四屆台北市議會首次會期總評〉,《深耕》12:27-29。
    劉阿榮(1986),《民生主義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初版),台北市:正中書局。
    ────(1996),〈戰後台灣政商關係之演變:理論架構與經驗意涵〉,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4:1-42。
    ────(1999)(威權轉型與環境政策─台灣民主化的環境弔詭),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9:95-124。
    ────(2000),《台灣之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觀點》,台北市: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初版博士論文。
    薄慶玖(1964),《台灣省議會》,台北市:政治大學公共行政企業管理中心。
    瞿海源(1989),〈知識份子的現代性與社會現代化〉,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P115-145),台北市:中國論壇。
    鄭牧心(1987),《台灣議會政治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謝長廷(1982a),〈現階段黨外制衡路線的困境與突破〉,《深耕》,18:17-20。
    ────(1982b),〈黨外應該朝柔性政黨發展〉,《政治家》,35:30-31。
    ────(1984),〈黨外標準與標準黨外〉,《民主政治》,1:1。
    ────(1985),《議會運動家》,台北:作者自印。
    ────(1998),《理直氣壯》(初版),台北市:作者自印。
    謝政諭(1990),〈我國政黨政治的發展-台灣地區近20 年來的政黨變遷〉,《東吳政治與社會學報》,1990年3 月:193-231。
    蕭全政(2001),〈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和民間社會〉,載於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P63-88),台北市: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蕭新煌(1991),〈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P21-46),台北市,巨流。
    ────(1992),〈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剖析台灣經濟:壟斷與剝削》(P127-136),台北市,前衛。
    羅俐雯(2003),《台灣民主轉型(1980-2000年)之研究─以Samuel P. Huntington的理論作驗證》,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初版碩士論文。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的學科定位與研究旨趣〉,載於龐建國(著)《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P 23-38),台北市︰巨流。
    蘇明達(1982),〈謝長廷決定護法到底!台北市議會多數暴力風波始末記〉,《深耕》,13:33-36。

    英文部份
    Ying-lung You (游盈隆)(1993)”Elite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Taiwan Regime Change(1984-1987)”,《東吳政治學報》,2:93-130。
    Cheng, Tun-jen and Haggard, Stepan.(1992)”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Theoretical and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Tun-jen Cheng and Stepan Haggard (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 Lynne Rienner .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1987)“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 Survey,vol.27, no.3,(March):277-299.
    Cohen, Jean. L. and Andrew Arato. (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 The MIT Press.
    Dyke, Vernon Van(1960)“Political Science: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Fei, John C.H. and Ranis, Gustay (1967):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Theory and Policy. ” N.J.
    Germani, Gino ( 1970 )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Youth in Fascist Regimes: Italy and Spain, ” In Samuel H. Huntington and Clement Moore (Eds.),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ies: The Dynamics of One-Party System. New York: Basic Books.
    Huang, Mab .(1976)“Intellectual Ferment for Political Reforms in Taiwan, 1971-1973” Michigan Papers In Chinese Studies. (28: 103-106)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untington, Samuel P. (1965)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Decay,” World Politics, Vol. 17, No.3:386-430.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University.
    Linz, Juan J. ( 1973 ) “Opposition in and under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ase of Spain,” In Robert Dahl (Eds.), Regime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75 )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vol.3(pp. 175-411);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Perlmutter, Amos(1981), Modern Authoritarianis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Riker, William H.(1982). Liberalism Against Populism: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heory of Democracy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Choice. IL: Waveland Press.
    Shils, E. ( 1968 ). “Intellectuals,” In D. L. Sills (Eds.), International Ens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7 )(pp. 399-415). N. Y. :MacMillan.
    ───( 1974 ).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Other Essay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de, Robert(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New Jerc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inckler, Edwin A.(1984),“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China Quarterly 99(September):481-9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