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小婷
Tsai, Hsiao-Ting
論文名稱: 大學通識教育的潛在課程分析:以兩所大學的兩門通識課程為例
A Study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General Education Based on two Selected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Two Taiwan Universities
指導教授: 陳伯璋
Chen, Bo-Z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9
中文關鍵詞: 通識教育課程潛在課程再製
英文關鍵詞: general education, hidden curriculum, reprod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大學通識教育中的潛在課程,由大學通識教育制度與課程決定歷程,以及正式課程的課堂經驗兩大層次瞭解影響通識教育落實的潛在因素為何。
    為深入瞭解潛在課程,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以課堂觀察、訪談與收集文件等方式獲取資料;研究對象方面,則在一所公立大學與一所私立大學中挑選通識教育課程進行上述資料收集工作,其中前者屬於合開課程,後者由教師單獨開課。根據資料詮釋與分析的結果,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
    (一)大學的通識教育制度隱含工具理性、教授核心、科系本位的規則,將通識教育整合至專業科系體系之下,維持專業科系的優勢地位。合開的通識課程的課程決定歷程中蘊含了行政科層結構、學術位階結構與各系所教師教學權威平衡等潛在課程運作;而教師獨自開課的通識課程則延續了教授核心、科系本位的潛在規則。
    (二)課堂經驗中,教師實施的教學行動、學生面臨的「權力—支配」關係,以及疏離的課堂氛圍等潛在課程,形成零碎的知識論、工具理性的方法論,以及形式主義的價值論的通識教育。
    上述之潛在課程的運作,最後造成通識教育在大學中「低階知識化」的結果。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re are two parts in the study :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crea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tent analys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courses,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review are adopted as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The two courses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targets, one from public university and the other from private one The form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ety, is taught by a team of teachers; the later on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by one teacher. There are two major findings in the study::
    1. Generally speaking,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two universities show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faculty-centered and discipline-oriented are adopted to maintain the disciplinary leadership in the design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hile integrating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o general education.. Moreover,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by a team of teachers contains the institutional and academic bureaucratic operation in university and the faculty power from all programs in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only . In addition, , faculty-centered and discipline–oriented features are implemented i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
    2. In the two course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in class embracing hidden curriculum as pedagogical action, “power-contro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ulty and students, and atmosphere of alienation in classroom result in fragmentation in epistemolog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f methodology, and formalism in theory of valu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 7 第四節 研究步驟.......................................................................................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通識教育的緣起、發展及其意涵.............................................. 11 第二節 潛在課程的意涵......................................................................... 35 第三節 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發展、現況與評析.................................. 54 第四節 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潛在課程分析........................................ 7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85 第二節 研究實施...................................................................................... 91 第三節 資料處理...................................................................................... 99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信實度...................................................................... 102 第五節 研究倫理...................................................................................... 106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109 第一節 制度層面的潛在課程................................................................. 109 第二節 課堂經驗的潛在課程................................................................. 153 第三節 綜合討論...................................................................................... 2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31 第一節 結論............................................................................................... 231 第二節 建議............................................................................................... 236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243 英文部分......................................................................................................... 251 表 目 次 表2-1-1: 哈伯瑪斯的三種「知識構成趣向」............................................... 29 表2-2-1: 課程中知識社會組織之不同面向................................................. 43 表2-2-2: 潛在課程的意涵、來源與探究觀點.............................................. 45 表2-2-3: 台灣潛在課程研究博碩士論文概覽表........................................ 47 表2-3-1: 台灣通識教育發展記事簡要表..................................................... 59 表2-4-1: 大學各學院共同必修科目表(1992年以前)............................... 77 表2-4-2: 大學共同必修科目表(1992年教育部修訂版)........................... 77 表2-4-3: 大學思想類課程變遷表.................................................................. 79 表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94 表3-2-2: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97 表3-3-1: 受訪者之代碼說明.......................................................................... 100 表3-3-2: 資料代碼說明................................................................................... 100 表4-1-1: 良辰大學94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概覽表.......................... 113 表4-1-2: 良辰大學一般通識課程每週上課時間分佈表........................... 114 表4-1-3: 良辰大學系所必/選修課程兼通識課程者每週上課時間分佈表........................................................................................................ 114 表4-1-4: 良辰大學通識課程時段分佈表..................................................... 115 表4-1-5: 良辰大學通識課程班級人數限制表............................................ 116 表4-1-6: 良辰大學通識課程授課教師資歷分佈表..................................... 116 表4-1-7: 良辰大學各學院所屬領域表.......................................................... 122 表4-1-8: 美景大學各學院(系)所屬領域表.............................................. 122 表4-1-9: 美景大學94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概覽表........................... 123 表4-1-10: 美景大學通識課程領域與時間分佈表....................................... 123 表4-1-11: Bernstein課程型態分類表............................................................ 130 表4-1-12: 良辰大學社科通識教師課程講授分配表.................................. 142 表4-1-13: 美景大學社會學通識每週授課大綱........................................... 151 表4-3-1: 兩門課程的潛在課程差異............................................................... 225 圖 目 次 圖1-4-1:研究步驟圖................................................................................... 9 圖2-2-1:學校課程的結構........................................................................... 35 圖2-2-2:潛在課程於社會與學校教育中的定位....................................... 36 圖3-1-1:研究架構圖................................................................................... 90 圖4-1-1:良辰大學共通教育委員會組織與課程架構............................... 111 圖4-1-2:良辰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開課流程............................................... 112 圖4-1-3:良辰大學通識教育學分修習規定............................................... 117 圖4-1-4:美景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表................................................... 119 圖4-1-5:美景大學通識教育開課流程....................................................... 121 圖4-2-1:良辰大學社科通識教室平面圖................................................... 162 圖4-2-2:美景大學社會學通識教室平面圖............................................... 163 圖4-3-1:潛在課程的滲透歷程................................................................... 223 附 錄 附錄一 各校通識教育概況.......................................................................... 254 附錄二 各大學通識教育負責單位簡表................................................. 260 附錄三 各大學通識教育領域劃分方式....................................................... 261 附錄四 教師訪談大綱................................................................................... 263 附錄五 學生訪談大綱.................................................................................. 265 附錄六 訪談細節與編碼表........................................................................... 269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1990)。廿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台北:師大書苑。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1997)。我國大學院校通識教育訪評結果報告。2005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ncu.edu.tw/~cage/learning/plan03.htm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D. L. Jorgenson著。參與研究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台北:弘智。
    王連生(1978)。啟蒙運動時代教育的文化背景之分析。國教之友,433,3-8+8。
    王瑞賢(1999)。從Code Theory到Pedagogic Device:一個難纏的巨人—B. Bernstein(上)。南華教育社會學通訊,16。
    王瑞賢(2000)。從Code Theory到Pedagogic Device (四):伯恩斯坦之階級理論與文化再製。南華教育社會學通訊,19。
    王麗雲(2005)。艾波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173-204)。台北:冠學文化。
    王麗雲(譯)(2002)。M. W. 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台北:桂冠。
    台東師範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編)(2001)。從通識教育的理想談理想的通識教育:2000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台東師範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台灣大學文學院(編)。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無日期)。歷史沿革。2007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ed.ntnu.edu.tw/
    左曉斯、張宜生、蕭濱(譯)(1988)。Herbert Marcuse著。單面人(One dimensional man)。台北,谷風。
    各大學大學校務評鑑報告書(2005)。2005年3月30,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EDU4805001/report/old_report.htm?UNITID=264&CATEGORYID=807&FILEID=138491&open
    朱建民(1994)。科學哲學課程在通識教育中的地位。通識教育季刊,1(6),75-89。
    朱建民(2002)。大學通識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通識教育季刊,9(2),143-151。
    牟宗三(1985)。通識教育的意義。鵝湖,126,44-45。
    牟宗三(1985,12月13日)。通識教育的意義與內涵。聯合報。
    何秀煌(1998)。從通識教育的觀點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台北,東大圖書。
    何明修(2003)。布爾迪厄:《學校論述:語言誤解與教授權力》的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46,頁3-10。
    吳大猷(1986)。吳大猷文選三:教育問題。台北:遠流。
    吳大獃(1986)。教育問題。台北,遠流。
    吳永軍(1996)。教學過程中潛在課程的若干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7(1),86-95。
    吳清山、林天祐(2000)。通識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3,78。
    李亦園(1987)。通識教育在清華。載於清華大學(主編),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78-186)。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印。
    李宗派(2003)。論高等教育之社會使命與展望—從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並重觀點。實踐通識教育論叢,1,1-23。
    李曼麗(1999)。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北京:清華大學。
    李章瑋(1994)。國小學自然科學潛在課程之研究:以自然科教師及教學中的科學圖像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
    李詠天(1993)。論潛在課程。現代教育,8(3),117-132。
    李錦旭(譯)(1987)。D. Blackledge與H. Barry 著。教育社會學理論。台北:桂冠。
    沈君山(1982)。創刊詞。通識教育季刊,1(1),1。
    沈君山(1993)。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的展望。載於台灣大學文學院主編,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編印。
    沈清松(1985年9月14日)。我國通識教育之檢討。中國時報,第14 版。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五南。
    周平(2004)。社會科學不「社會」與自然科學不「自然」。載於林本炫、鄒川雄(主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嘉義:南華。
    林永豐(2005)。楊格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137-172)。台北:冠學文化。
    林玉体(1999)。西洋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2)。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台北:高等教育。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林安梧(1999)。對於台灣當前幾個通識問題的哲學理解:「知識」與「權力」:一個哲學治療學的觀點。通識教育季刊,6(2),85-107。
    林安梧、陳德和(2001)。通識與專業之間(上)——離開清華返回台灣師大的對話。鵝湖,26(11),18-26。
    林孝信、黃俊傑(1996)。美國的經典通識教育:經驗、問題與啟示。通識教育季刊,3(4),117-132。
    林志成、劉藍玉(譯)(2000)。兩種文化。C. P. Snow著(The Two cultures)。台北:貓頭鷹。
    林怡君(2003)。Becoming women workers——高職女學生養成過程初探。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實例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51-91)。高雄:麗文文化。
    林威志(2000)。潛在課程之個案探討—以暨南大學因應九二一震災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6),109-131。
    林樹聲(2000)。大學通識教育中科學課程其科目內容之設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科研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林騰蛟、陳淑娟(2003)。高等教育綜合化的發展與省思。技術與職業教育,76,2-16。
    邱天助(2004)。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兆偉(1996)。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邱愛鈴(1992)。標記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文摘,178,117-122。
    金耀基(2005)。大學的理念。台北,時報。
    宣大衛(199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整體價購之策略規劃。通識教育季刊,3(3),197-149。
    洪福財(1998)。潛在課程之意涵分析。國民教育,39(2),71-78。
    紀惠英(2001)。山地國小數學教室裡的民族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心輔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編)(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孫治本(2000)。德國大學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季刊,7(2),141-152。
    張一蕃(2003)。以通識的精神融合專業知識。輔英通識教育年刊,2,1-3。
    張文城(譯)(1999)。通識教育的批判理論。Craig C. Howard著(A Critical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通識教育季刊,6(4),97-112。
    張如慧(200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芬芬(1990)。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235-254。
    張建成(1992)。教育政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83-118)。台北:師大書苑。
    張舜棠(1999)。國小六年級社會科的潛在課程:一個班級之個案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清華大學(主編)(1987)。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印。
    郭丁熒(1992)。教學。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207-250)。台北:師大書苑。
    郭冠廷(1998)。通識教育的理想與實踐。通識教育季刊,5(3),21-28。
    郭為藩(1969)。法國大學教育的危機。教育研究集刊,11。
    郭為藩(1987)。通識教育的實施方式。載於清華大學(主編),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66)。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印。
    郭為藩(2005)。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台北:高等教育。
    陳伯璋(1984)。「潛在課程」研究之評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1987)。潛在課程與大學教育之革新。比較教育通訊,15,18-21。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1)。社會變遷中我國大學教育的「解構」。載於楊瑩(主編),轉型社會中的教育。台北:民主基金會。
    陳伯璋(1993)。社會變遷、課程發展與潛在課程。教育資料文摘,32(5),110-128。
    陳伯璋(2001)。課程結構的知識社會學分析—以大學課程結構為例。載於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頁25-53)。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主編)(2002)。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淑靜(1992)。潛在課程在國父思想教學之應用。台灣師範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舜芬(1995)。一九八0年代初期台灣大學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季刊,2(1),83-106。
    陳舜芬(2000)。東海大學早期實施的通才教育及其啟示。通識教育季刊,7(2)(3),5-46。
    陳舜芬(2001)。台灣地區大學通識教育的檢討與展望。教育研究期刊,47,283-300。
    陳舜芬(2002)。大學課程自主:以共通課程為例。載於潘慧玲(編),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頁480-508)。台北:高等教育。
    陳德和(2001)。通識理想與哲學教育。鵝湖,27(1),33-37。
    陳鏗任、張育嫻、康瀚文、張蕙蘭(2004)。民族誌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53-195)。台北,高等教育。
    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Nel Noddings著。教育哲學。(Philosophy of Education)。台北:弘智文化。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 = Jurgen Habermas。台北:生智文化。
    湯志民(1987)。課程研究的新領域—「潛在課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207-242。
    黃光雄(1992)。潛在課程的概念。南投文教,3,39-50。
    黃坤錦(1999)。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台北,師大書苑。
    黃坤錦(譯)(1994)。羅索斯基論通識教育與核心課程(上)。通識教育季刊,1(1),53-64。
    黃武雄(1993)。自然中的理性。載於台灣大學文學院主編,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編印。
    黃俊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2000)。論大學的知識社群特質。通識教育季刊,7(4),1-17。
    黃俊傑(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大學通識教育的新境界:從普化到深化。通識教育季刊,8(4),49-62。
    黃俊傑(2002)。大學通識經驗探索:台灣經驗與啟示。中壢,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政傑(1986)。潛在課程概念評析。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81。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3)。課程與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1)。大學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1)。大學通識教育改革。載於大學教育改革(頁109-133)。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主編)(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炳煌(1987)。綜合討論。載於清華大學(主編),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46-69)。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印。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瑞祺(1982)。哈伯瑪斯——社會批判理論大師。聯合月刊,9,13。
    黃嘉雄(2002)。課程。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79-206)。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樞、瞿海源(主編)(2001)。新世紀大學教育。台北,前衛。
    葉啟政(1987)。通識教育的內涵及其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載於清華大學(主編),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46-69)。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印。
    詹惠雪(1993)。我國大學通識課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鄒川雄(1998)。我國大學實施不分系暨通識/學程雙元制的教育經濟學分析。通識教育季刊,5(3),29-68。
    鄒川雄(2001)。「現代反思性」觀點論當代大學通識教育之論述——一個初步的構想(下)。南華社會學通訊,31,3-9。
    鄒川雄(2003)。默會知識與大學教育—以經典教育作為貫穿通識與專業教育的中界橋樑。載於齊力、蘇峰山(主編),市場、國家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分析(頁77-97)。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鄒川雄(2004)。從生活世界的默會實踐觀點論今日台灣高等教育改革的迷思—一個高等教育改革歷程的行動社會學分析。載於林本炫、鄒川雄(主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頁19-5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鄒川雄(2006)。通識教育與經典詮釋:一個教育社會學的反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廖仁義譯(1989)。M. Pusey著。哈柏瑪斯(Jurgen Habermas)。台北:桂冠。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 ,44,61-90。
    劉明光(1997)。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之潛在課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劉阿榮(1999)。台灣地區通識教育之變遷:批判與反思。通識教育季刊,6(2),17-37。
    劉阿榮(2002)。通識教育課程的轉型與挑戰—以黨國意識型態為例。通識教育季刊,9(1),21-38。
    劉振維(2004)。通識教育本質芻義。朝陽學報,9,367-393。
    劉振維(2005)。論通識教育之理念與實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2),57-102。
    劉康盛(2004)。學校潛在課程之民族誌研究——資本的差異與實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歐用生(1979)。「潛在課程」概念之探討。師友,141,15-21。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用生(1991)。從「潛在課程」談國民小學民主教育。載於楊瑩(主編),轉型社會中的教育(頁47-23)。台北:民主基金會。
    歐用生(2005)。大學課程與教學的改革。載於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趨勢、課程、治理。台北:高等教育。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蔡惠娟(1998)。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小學教師的性別角色觀及其班級實務。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賴文福(譯)(2000)。David M. Fetterman著。民族誌學(Ethnography: Step by step)。台北:弘智。
    薛曉華(譯)(2004)。Eric Margolis主編。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台北:高等教育。
    謝文英(2001)。通識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謝青龍(1996)。通識教育的整體哲學觀。通識教育季刊,3(4),97-116。
    簡成熙(1998)。技職教育與通識教育二元對立的消解—從技職教育的專業特性來審視。通識教育季刊,5(2),37-50。
    簡成熙(2003)。女性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當代教育哲學(頁209-246)。台北,師大書苑。
    簡茂發(199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進研究計劃報告。載於國立中央大學文學暨共同科學(主編),全國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期刊,40,23-49。
    蘇峰山(2005)。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頁111-140)。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龔放(1997)。現代大學通識教育之由來、使命與形成。教育研究資訊,5(6),52-63。
    龔鵬程(1992)。通識教育與人文精神。鵝湖,18(12),1-10。
    英文部分
    Apple, M. W. (1980).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Correspondence theories and the labor process. Journal of Education, 162(1), 47-65.
    Apple, M. W.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Y: Routledge.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Y: Basic Books.
    Brown, P., & Scase, R. (1994). Higher education and cooperate realities: Class,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graduate career. London: UCL Press.
    Brubacher, J. S. & Rudy, W. (1976).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Y: Harper & Row.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1977). Missions of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 contemporary review with sugges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ribb, A. & Bignold, S. (1999). Towards the reflexive medical school: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4(2), 195-209.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2007).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aust, C. H. (1992). The problem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Ed.),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An account of the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p.3-2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ff, J. G. (1983). General education today: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roversies practice and refor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ordon, D. (1982). The concept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6(2), 187-198.
    Graff, G. (2003). Clueless in academe: How schooling obscures the life of mind.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fferty, F. W. (1998). Beyond curriculum reform: Confronting medicine’s hidden curriculum. Acad Med, 73, 403–407.
    Harvard Committee (1945).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ward, C. C. (1991). Theories of general education: A critical approach. London: Macmillan.
    Hutchins, R. M. (1978).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NY: AMS.
    Jackson, P. (1970). Life in classrooms. NY: Teachers College.
    Kerr, C. (2001).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Lucas, C. J. (1994).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 history. NY: St. Martin’s Griffin.
    Macfarlane, B. (1995). Business ethics: Too little, too l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37(5), 32–36.
    Mann, L. R.. (1988). The prospect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I. Westbury & A. C. Purves (Eds.), Cultural literacy and the idea of general education: Eighty-seven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p. 211-230). Chicago, Ill.: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Margolis, E. & Romero, M. (1998). The department is very male, very white, very old, and very conservative: The functioning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graduate sociology department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8(1), 1-32.
    Margolis, E. (Ed.). (2000).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NY: Routledge.
    Martin, J. (1976). 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when we find one? Curriculum Inquiry, 6(2), 135-151.
    McGrath, E. J. (1948). Toward general education. NY: Macmillan.
    Newman, J. H. (1959).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NY: Image Books.
    Portelli, J. P. (1993). Expos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5(4), 343-358.
    Soldatenko, M. (2001). Radic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 How Chicano Studies joined the curriculum. In E. Margolis (Ed.),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pp. 193-212). NY: Routledge.
    Sullivan, T. A. (1991). Making the graduate curriculum explicit. Teaching Sociology, 19 (July), 408-413.
    Svensson, L. (1982). The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 A sociological critique from Sweden.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7(3), p. 295-306.
    Townsend, B. K. (1995, Nov). Is there a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doctoral progra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Orlando.
    Vallance, E. (1983). Hid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justific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ducational reform. In H. Giroux & D. Purpel (Ed.),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 (pp. 1-9). Berkeley: McCutchan.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Young , M. F. D. (Ed.). (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