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雅慧
YA-HUI,LEE
論文名稱: 第二個學校第二個家:新北市慈輝班中介教育實施情形之研究
A Second School, A Second Home: Investig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zu-Hui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陳佩英
Chen, Pe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慈輝班中介教育
英文關鍵詞: Tzu-Hui Classes, alternative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88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係以新北市慈輝班中介教育措施作為研究重點,期望透過對慈輝制度變遷的完全理解,探究中央及地方政府對於慈輝班的看法及投入的資源;同時,透過慈輝生的闡述及慈輝班相關工作人員的真實感受,嘗試勾勒出慈輝班的具體運作情形,包括慈輝生課程、教學、輔導措施等,從中分析對慈輝生的教育效果及社會效用;最後,在推動慈輝班的具體實施上,針對其組織定位、行政管理、資源與人力運用、課程及教學等方面所遭遇的挑戰與困境,提出討論與建議,作為未來教育政策改善之重要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中央教育部對慈輝班的資源投入仍係以「實驗計畫」及「總量管制」為主要政策,然新北市地方教育局則視慈輝班為「中輟預防」的設立理念,並確立「中介」教育之政策定位,鼓勵學生穩定就讀於慈輝班至畢業;再者,慈輝生認為自己擁有第二個「家」的照護,且慈輝生在慈輝班中多數能讀完國中、受到老師較多的注視、展現自信、得到支援繼續讀書或穩定生活,達到學校教育的效果;此外,新北市慈輝班的入學機制已建置完善,慈輝班與原籍學校的責任歸屬亦逐漸明朗,且教育輔導運作趨於穩定,唯校內仍存在「慈輝經費嚴重滯延」、「慈輝人力約聘不易」及「學生學習普遍低落」的困境。

    基於本研究之發現,研究者針對中央教育部提出建議,期待政府能協助確立慈輝制度的法源、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教育工作、及重視資源的「投入」,讓慈輝人員得以獲得支援;對地方教育局建議,期望相關人員能在學生入學安置會議上擬出具體的排序篩選指標,並在鄰近社區內開設「小型」慈輝班,使學生可以由鄰近社區就近照顧;最後對慈輝班的建議是「教學正常化」,並為學生提早擬定「離校計畫」,以利後續的生涯規劃。

    This study focuses on alternative education measures represented by Tzu-Hui Classes (THC) in New Taipei City. It aim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troduced by Tzu-Hui, while exploring the views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resources invested. Through student opinions on Tzu-Hui Classes and the responses of staff, the research displayed specific situations and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guidance measures for THC students, and analyzed THC educational impacts and social utility. Finally, whe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zu-Hui classes, the study focused on organizational positioning, administration, resources and manpower utiliz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other challenges encountered. Discus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utilized to serve as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future education policy improvement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tha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ersistently took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and “Total Quality Control” as the key policies toward the resource inputs of Tzu-Hui classes. However,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New Taipei City viewed THCs as “dropout prevention” and positioned the policy as “alternative” education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ake Tzu-Hui classes until graduation. Furthermore, many THC students consider the classes to be a second “home.” Most students in THCs completed junior high school, received greater attention from teachers, demonstrated self-confidence and obtained support to continue studying or stabilize their lives in order to improve school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admission mechanism for Tzu-Hui classes in New Taipei City has already been completely restructured. The attributes of Tzu-Hui classes and the schools of origin have gradually become clearer and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operations more stable. However, schools still experienced “serious fund delays in THCs,” “difficulties in recruiting employees for THCs” and “generally low student learn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s have mad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assist in establishing sources of regulations and laws for THCs, emphasize that “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in teaching and focus on the “investment” in resources to provide support to Tzu-Hui personnel. There are two main points of recommendations to the local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First, a deliberate organizational screening index should be clearly drawn up to admit the most needed students into THCs; and secondly, the restructuring of “Small” Tzu-Hui classes to be established in nearby communities, so students can be taken care of by the local community. Finally, the recommendation for THCs is to “normalize teaching” and develop a “school leaving plan” in advance for well-preparing students through follow-up career planning.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台灣中介教育措施的發展9 第二節 慈輝班的成立與發展14 第三節 慈輝班中介教育措施之相關研究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37 第二節 研究場域39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42 第四節 研究流程49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53 第六節 研究倫理54 第四章 第二個學校第二個家57 第一節 新北市慈輝班的素描57 第二節 慈輝畢業生及在校生在慈輝班的學習經驗65 第三節 新北市慈輝班中介教育措施之實施情形73 第四節 新北市慈輝班對學生的影響88 第五節 新北市慈輝班執行之困境94 第五章 「中介」不再是中介103 第一節 新北市慈輝班運作之比較103 第二節 慈輝班之政策定位、實施困境與學校對策112 第三節 「床位」決定慈輝生入學機會119 第四節 新北市慈輝班待解決之問題124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127 第一節 綜合討論與結論127 第二節 建議13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反思 136 參考文獻 141 中文部分141 外文部分144 附錄147 附錄一 101年度各地方政府辦理多元型態中介教育措施設置情形一覽表147 附錄二 臺灣省國民中小學慈輝專案試辦實施計畫153 附錄三 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籌設中途學校實施要點155 附錄四 新北市慈輝班學生復學輔導實施要點157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159 附錄六 訪談大綱161 表次 表2-2-1 國中階段中介教育措施與中途學校類型之對照表18 表2-2-2 各類型中途學校比較表19 表2-2-3 各慈輝班設置類型一覽表22 表2-3-1 香港群育學校提供服務之理念架構33 表3-2-1 新北市慈輝班基本資料42 表3-3-1 受訪慈輝班相關工作人員的基本資料及編號45 表3-3-2 B校慈輝班受訪學生的基本資料及編號46 表3-3-3 輔助訪談逐字稿的符號意義表46 表3-3-4 資料編號表47 表3-4-1 研究流程進度甘特圖52 表6-1-1 新北市各慈輝班學校具體內涵之比較128 圖次 圖3-4-1 研究實施流程圖51 圖4-1-1 慈輝生與學校和政府人員之關係連結圖63 圖4-2-1 馬斯洛(A.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65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恩祥(1999)。教育部推動多元形式「中途學校」專案報告。福利社會,70,1-4。
    王翠娥 (2002)。慈輝班學校學生教學輔導對其生活適應及教學成效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麗雯(2001)。國民中學中輟生復學模式之分析研究-以中途學校與高關懷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齡慶、江家欣、何縕琪、廖婉吟(2004)。中輟復學生的學校適應:社區資源運用的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找回斷線的風箏:中輟預防網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北大學。
    朱若蘭(2004.08.06)。每年7000中輟生流落街頭。聯合報,B8教育。
    何雪鳳(2000)。國中中輟生接受社會福利服務過程之因應行為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昌期(2001)。國中中途輟學學生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適應與升學意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縣:濤石。
    吳美菊(2006)。慈輝班學校班級氣氛、教師教學效能及學生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瑞興(2006.06.08)。無法源依據+經費不足:中輟生避風港慈輝分校將走入歷史。東森新聞報,2013年7 月7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6/06/08/91-1951391.htm
    李曉晶(2001)。台灣慈輝班學生在校生活狀況及學校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愫嫻(2004)。92年中輟學生復學多元型態中介教育現況與分析。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2013年7 月7日。取自http://dropout.heart.net.tw/
    尚華(1993)。他們為何「出走」校園?--中途輟學問題追蹤。師友月刊,314,25-28。
    林天佑(2002)。APA格式第五版。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編),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頁111-134)。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哲寧(2001)。中輟少年家外行蹤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文(2005)。中途輟學防治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32,154-155。
    林裕雄(2009)。台南縣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邵在晉(2009)。慈輝班學生一般課程與技藝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以南部某國中慈輝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唐惠珠(2002)。解決國中生輟學問題之行動研究:以花蓮縣秀林國中慈輝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徐禮知(2012)。慈輝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涂靜宜(2000)。台北市自願中途輟學國中少年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慧圓(1995)。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宇人(2007)。戲劇治療技巧運用於國中中輟生之研究---以苗栗國中慈輝班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英陣、彭淑華(1999)。台北市青少年服務網路之建構。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書玲(2011)。國中慈輝班經營運作與學生學習及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梅楨(2001)。中輟復學生與一般生在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朝忠(2005)。分布式慈輝專班對中輟生在一般課程、技藝課程及家庭觀念影響之質性研究---以台南縣永仁國中慈輝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1999)。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籌設中途學校實施要點。台北市法規查詢系統,2013 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laws.taipei.gov.tw/lawsystem/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3)。我國處遇中輟生復學之各類中介教育設置實施 現況及成效評估報告。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全國中輟防治諮詢研究中心。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主編(2004)。不信春風喚不回-中輟學生輔導。台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04)。「多元型態中介教育措施」之定義。教育部電子報,67。2013年7月8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67/dic.htm

    教育部(2012a)。101年度教育部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設置情形。教育部學生輔導電子報,2013 年7月21日,取自http://guidepaper.edu.tw/?menu=4&subject_sn=398
    教育部(2012b)。100學年度教育部全國中輟統計數據分析。教育部訓委會網站。2013年7月28,取自http://140.111.34.54/DISPL/
    陳玉玫(2001)。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志平(2003)。「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慈輝班學生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秀麗(2003)。我國國民中學中途輟學生處遇模式及其成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叔宛(2003)。國中生中途輟學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高雄、台南縣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昭華(2000)。高雄市國中中途輟學學生家庭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社會組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玲(2007)。對中輟復學實施多元適性課程歷程之研究---以山水國中慈輝分校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富美(2001)。從老師、家長、學生的差異觀點探討阻礙學生中輟問題防治之因素。社會發展季刊,96,302-315。
    陳碧芬(2001)。高職復學學生的學校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程秋梅(2000)。漫漫復學路─中輟生復學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粟惇瑋(2006)。中輟學園帶領中輟生往何處去?論中輟學園的中介教育。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軍義、謝靜琪(2001)。青少年輟學與犯罪行為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99-126。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
    黃德祥(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向天屏(1999)。中輟生形成原因與對策之研究。訓育研究,38(2),16-33。
    黃瀞瑩(2010)。戲劇活動策略運用在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輔導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形成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韻如(2006)。台灣中輟高風險學生社會工作干預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韻如(2007)。中途輟學學生輔導。載於林萬億、黃韻如等著,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合作(頁137-190)。台北市:五南。
    新北市教育局(2013)。學校資料。新北市教育局學校服務,2013 年8月5日,取自http://www.ntpc.edu.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葉哲維(2005)。國中慈輝班之研究:激勵理論之觀點。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上民(2001)。國中學生中途輟學與復學歷程的認知評估與因應策略分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劉秀汶(1999) 。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素妙(2011)。國民中學慈輝班學生行為問題與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寶貴(2000)。香港中途學校之探討及啟示。師友,391,36-3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主編)(2010)。教育研究的途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文瑞(2009)。相互教學法在增進成人學生英文閱讀理解表現上應用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德輝(1992)。犯罪學—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治。台北市,五南。
    鄭崇趁(1997)。中途學校的多元型態與內涵。學生輔導,52,12-15。
    鄭崇趁(1999)。中途學校與中輟生輔導。學生輔導,55,48-56。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台北市:心理。
    賴秀玉(2002) 中輟復學生適應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一學園型中途學校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秋珠(2003)。 國中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碩文,未出版,台北市
    譚玟娟(2011)。中介教育教師處理師生衝突觀點轉化歷程之研究---以民和國中慈輝分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蘇郁嘉(2008)。慈輝班。台北市:新苗文化。

    外文部分

    Dunbar, C. (2001). Alternative schooling for African American youth:Does anyone know we're here? New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Elliott, J. (1992). What is action-research in schools. In Deakin University (Ed.), The action research reader (pp. 121-122).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arshall, C., & Rossman, G. (198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erriam, S. B. (199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shkin,A. (1985). Virtuous subjectivity: In the participant-observer’s I’s. In D. N. Berg, & K. K. Smith (Eds.), Exploring clinical methods for social research (pp. 267-281). Beverly Hills, CA: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