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彥廷
論文名稱: 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及學習發展成果之相關研究 -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s of the Internet Use, Campus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Outcomes: Using PTT Users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張雪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4
中文關鍵詞: 大學生批踢踢實業坊校園經驗網路使用行為學習發展成果
英文關鍵詞: college students, PTT, campus experience, behaviors of the internet use, learning outcom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5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現況。以及了解大學生不同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差異情形。進而以多元逐步迴歸的預測方法,分析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對學習發展成果的預測力。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大學生、學生事務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以網際網路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並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中600位大二以上在學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學習發展成果量表」進行調查,並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以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每日上網「4小時以上未滿6小時」者同儕關係顯著優於每日上網「8小時以上」者。。
    二、大學生在學校宿舍使用網路者其社團參與程度顯著高於自宅使用網路者。
    三、大學生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娛樂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低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四、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同儕關係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大學生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社團參與程度與同儕關係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五、大學生資訊性活動與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各面向學習發展成果提昇程度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六、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中之同儕關係、資訊性活動與學術投入能預測大學生整體學習發展成果。其中同儕關係對整體學習發展成果預測力最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s of the internet use, campus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study also aimed to explore different students’ behaviors of the internet use, campus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n, the researcher use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significant predictor that affects the internet use, campus experience, learning outcomes. Finally, a conclusion was drawn based on the findings followed by sugges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 , administrators of student affairs,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An internet questionnaire was utilized to collect data in this study. The subjects were 600 college students except for freshmen who were PTT users. A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s of Internet Using, Campus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outcomes” was used as the instrumen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chi-square test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were adopt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peer relationship of the students using internet “over 4 hours and under 6 hours” every da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using internet “over 8 hours” every day.
    2.As for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ent clubs, the students using internet in student residence hal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tudents using internet at home.
    3.The students who were engaged in information activities more frequently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involved in academic learning than those were engaged in information activities less frequently. However, the students who were engaged in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more frequently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volved in academic learning than those were engaged in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less frequently.
    4.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 peer relationship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engaged in information activities more frequentl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were engaged in information activities less frequently. Moreov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udents who were engaged in social activities more frequentl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on both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ent clubs and the peer relationship, comparing to those less frequently who were engaged in social activities.
    5.With regard to every a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earning outcomes, the students who were engaged in both information and social activities more frequentl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less frequently users.
    6.Peer relationship, using frequency of information and activities, and academic involvement of behaviors of internet using and campus experience can predict the whole learning out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 toward the whole learning outcomes was peer relationshi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大學生校園經驗理論及相關研究 31 第三節 大學生學習發展成果理論及相關研究 38 第四節 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及學習發展成果相關研究 58 第五節 批踢踢實業坊概況與相關研究 6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1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 7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5 第一節 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現況分析 9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之差異性分析 112 第三節 不同網路使用行為的大學生校園經驗之差異性分析 125 第四節 不同網路使用行為的大學生習發展成果之差異性分析 134 第五節 不同校園經驗的大學生習發展成果之差異性分析 146 第六節 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對學習發展成果之 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對學習發展成果之預測力分析 151 第五章 結果與建議 1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75 參考文獻 179 中文部份 179 西文部份 192 附錄 197 專家效度專家學者名單 197 專家效度問卷 198 專家效度修正彙整 207 預試問卷 215 正式問卷 220

    一、中文部份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2010)。第2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0年6月10日,擷取自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63531336d1752.html
    文化一周(2006)。大學生新聞媒介使用。文化一周新聞網。2010年6月1日,擷取自http://jou.pccu.edu.tw/weekly/opinion/1057/1057.htm
    尹文新(2000)。網路色情管制與國際合作。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宜寧(2005)。國小學童網路遊戲使用行為與資訊素養能力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王秀槐(2009)。研究型大學大學部教育的重新定位:美國卡耐基金會博爾委員會報告的啟示。臺灣高教研究電子報,40。2010年6月1日,擷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p=400
    王柏鈞(2006)。部落格的異想世界─使用者人格特質與使用動機行為之關聯性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2,57-85。
    王鍾和(2001)。網路交友。學生輔導,77,72-77。
    王麗雲(2010)。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97 學年度高等教育師生問卷調查 - 大三學生【調查分析報告】。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白育甄(2003)。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台灣青少年網路使用計畫(2011)。網站成果資源 : NetYouth 台灣青少年網路使用。台灣青少年網路使用。2011年9月13日,擷取自http://netyouth.nctu.edu.tw/xoops2/
    朱峰誼(2005,7月)。網路過度使用與使用者人際敏感度、敵意與妄想意識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高中生為例。亞洲數位傳播內容與科技研究生研討會,台北。
    交通部統計處(2007)。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2010年4月13日,擷取自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4&xq_xCat=12&pagesize=100
    行政院主計處(2004)。93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統計結果。2010年4月10日,擷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3955&ctNode=2803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9)。98 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10年4月12日,擷取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91215101202.pdf。
    江苡瑄、陶振超(2011)。「喜新」還是「念舊」?從動態網絡觀點探討Facebook與友誼之間的選擇和影響效果。論文發表於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學術研討會,嘉義。
    朱朝煌(2007)。大學生領導能力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大學生校園參與、領導態度對領導實踐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行政業務研究發展計畫案期末報告。2010年6月1日,擷取自http://www.ncku.edu.tw/~plan/chinese/Report/97/9602.pdf
    批踢踢實業坊(2011)What is Ptt?。2011年10月5日,擷取自http://www.ptt.cc/index.html
    沈中愷(2006)。台灣大學生使用網路新聞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育逢(2010)。大學身心障礙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表現及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秋英(2006)。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麗君(2010)。解讀「數位原生世代」的行為與心理。教育研究月刊,193:5-14。
    李麗君、游家政(2012)。大學學生學習成果評量機制與實例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大學品質保證機制—學生學習成效之提升」國際研討會,台北。
    谷玲玲、張惠蓉(2002)。網路社群的人際互動:以玉山虛擬航空公司為例。新聞學研究,72,55-83。
    邱雅芳(2009)。大學生到底在忙什麼。載於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209-238。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汪昱緹(2000)。網路上MP3 音樂著作權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宜臻(2009)。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瑗(2008)。從遙控器到滑鼠-以生活型態取向探討網民對「網路電視」、「影音網站」的使用。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周文卿(2007),台灣網拍成功關鍵因素分析,資策會研究報告。
    周芊、陳東園 (主編) (2008)。網路中的危機。台北:空大。
    周倩,蘇芬媛(1997)。台灣MUD使用者動機、行為與遠距臨場感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年會,台北。
    林宇玲(2007)。偏遠地區學童的電玩實踐與性別建構—以臺北縣烏來地區某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新聞學研究,90,43-99。
    林玉婷(2007)。電腦中介的新人際溝通型態:MSN Messenger暱稱之呈現與溝通策略。傳播與社會期刊,4,103-135。
    林育妃(2004)。網路一夜情族群網路之使用對其性態度、性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育昇、許富盛(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微網誌意圖之因素─以噗浪〈Plurk〉為例。論文發表於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學術研討會,嘉義。
    林東泰(2004)。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志成(2007年4月17日)。44%大學生網路成癮 宅男宅女求救。中國時報,A10版。2009年7月9日,擷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fsj/6836121
    林芳志(2007)。「大學生你上網都在做什麼?」—淺談大學生網路使用概況。數位島嶼電子報,16。2009年7月9日,擷取自http://content.ndap.org.tw/main/epaper_detail_print.php?doc_id=1119&epaper_id=35
    林奐名(2008)。你淪陷了嗎?網路色情面面觀:談網路色情內容對青少年的涵化效果。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琬馨(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情形及其性態度、性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柯珮婷(2007)。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以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波仕特線上市調網(2007)。Blog使用大調查。波仕特線上市調網。2009年7月9日,擷取自http://www.pollster.com.tw/report/20070720/index.htm
    柯慧貞,邵揮洲(2005)。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型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教育部九十三年度補助計畫期末報告。2009年7月9日,擷取自http://www.edu.tw/MOECC/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5286。
    保真(1999)。大學不是蓋的─大學GUIDE。台北:校園書房。
    施宏諭(2003)。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網路遊戲與資訊能力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徐明珠(2002)。辦出特色就是一流大學。國家政策論壇,2(5)。2010年6月1日,擷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0205/theme-107.htm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2010 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0年6月1日,擷取自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0901all.pdf
    胡文彬(2006)。大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對其生活適應產生的差異性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科技發展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胡玉珍(2010)。大學生網路交友、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宜婷(2011)。「朋友」、「噗友」,你選誰?從微網誌使用行為探討網路社會資本。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書祺(2001)。企業運用網路公關之研究初探-從電腦仲介傳播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涂大節(2007)。大學生網路成癮、身體活動量及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之秀(2010)。探討影響Facebook使用意圖之因素-以理性行為理論為觀點。國立成功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玉佩、呂育瑋(2006)。網路促進女性解放的可能?從線上遊戲談起。中華傳播學刊,9,113-150。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1-45。
    張春興(編)(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雪梅 (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雪梅(2006)。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評鑑:以學生能力及其與大學評鑑結果關係初探。教育政策論壇,9(4),49-76。
    張雪梅(2008)。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及其對學習成果之影響。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257-28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張卿卿(2005)。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 新聞學研究,86,45-90。
    張猷新(2009)。閱聽眾對新聞網站品質需求之探討。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雅苹(2008)。Web2.0社群資訊品質之評估—以PTT股票版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張惠蓉、何玫樺、黃倩茹(2008)。線上社會支持類型探討:以PTT精神疾病版及整型美容版為例。新聞學研究,94,61-105。
    翁書婷(2011)。人與MSN對話代理人的互動:一個符擔性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懿強(2004)。中文色情網站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光華、江玉婷(2006)。學術圖書館學術資源服務的新模式與實作。論文發表於2007年圖書資訊暨傳播學進行中論文發表會,台北。
    陳智華(2010年5月23日)。大學生每天上網5小時 最黏MSN。聯合報。2010年5月30日,擷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87&f_SUB_ID=329&f_ART_ID=249559
    陳瑛琪(2009)。家庭對兩岸青少年網路交友互動意願的影響。論文發表於2009年台灣資訊社會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
    陳姿方(2008)。台灣北部地區私立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流失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映竹(2010)。大學生網路影音檢索之相關判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家慶(2008)。網路成癮傾向影響大學生健康的路徑:壓力、類型、資源與相關維持因子之關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美、彭建文(2003)。網路購物與實體商店購物之競爭分析:以年輕學生的選擇偏好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4(1),1-22。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惠(1998)。上網會上癮。科學月刊,29(6),477-481。
    陳淑惠、翁麗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陳軼辰(2003)。線上遊戲參與行為─消費者性別角色認同之探討。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新豐、余民寧(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電玩成癮與人際關係之調查研究:以高高屏為例。測驗與評量,5(4),219-244。
    陳專塗(2002)。全球資訊網資源與報告資料搜尋指引。2010年4月16日,擷取自http://www.acc.scu.edu.tw/teacher/ctc/9006.pdf
    陳舜芬(2004)。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91-2413-H-007-003。
    彭森明(2006)。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九十四學年度大三問卷調查描述性統計表分析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教司(2008)。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教育部電子報,296。2010年6月1日,擷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162
    教育部統計處(2012)。大專校院概況。2012年5月10日,擷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01.xls
    郭為藩(2005)。網路對校園文化的衝擊-解析「非校園化」的校園文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6,173-182。
    郭娉如(2008)。大學生社交焦慮傾向、反芻思考、寂寞感及網路使用時間之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鈺涵(2010)。台南地區大學生 Blog 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世雄(2008)技職大學生校園人際投入與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19。2010 年6 月2 日,擷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40
    黃 玉(2003)。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 003-015)。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 玉(2009)。服務-從服務中學習-服務學習的理論與實施。2010 年4 月 20日,擷取自http://tinyurl.com/cgud48u
    黃有志(2001)。網路上兩性互動的輔導。學生輔導,74,26-33。
    黃國庭(2007)。網路相簿與網絡互動-大學生的網路相簿使用、社會資本及社會參與之關連性研究。論文發表於200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黃致達(2008)。以希望感理論設計案例討論進行大學生網路成癮之研究-以東華大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黃琪皎(2008)。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郁雯(2010)。學生考勤 e 化使用與缺課行為因素及校園整合經驗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珞萍、賴宥霖、駱淳芳、曾宜敏(2009年5月27日)。大學生爆肝不眠 校舍限用網路。台灣醒報。2009年7月9日,擷取自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5696
    黃維仲(2007)。大專院校學生行為特質與身心症狀和網路成癮之關係。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彭 芸(2004)。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79,91-133。
    葉紹國(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高等教育電子報,2。2010年6月1日,擷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2.php?no=3
    蔡志宏、黃偉航、唐可忠(2007)。校園、行動、享受無線新生活。2010年6月1日,擷取自http://www.nsc.gov.tw/eng/public/Attachment/712241652571.pdf。
    蔡宗樺(2008)。從不同性別、科系、年級探究我國國立大學學生擷取與使用網路資訊的行為與觀念。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念中(2003)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揚智。
    蔡清嵐、文德蘭、周宣光(2003)。從資訊科技與大眾傳播理論典範移轉探討網路傳播對傳統傳播之衝擊。中華管理資訊系統,1(1),1-10。
    蔡鴻濱(2008)。網言網語的對話與遊戲:口語、書寫的再省察。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蕙芳(2007)。網路學習過程中問題解決歷程與模式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薛世杰(2001)。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志弘(2000)。寬頻時代網路媒體發展之研究。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八十九年度專案委託計畫研究報告。台北:銘傳大學傳播學院。
    楊凱評(2010)。國中聽覺障礙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楊德宜(2008年9月30日)。中大女舍自治 凌晨禁止上網。聯合報。2009年7月9日,擷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151302
    創市際(2010)。線上影音平台上的分享者比例約三成。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1年1月9日,擷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8_30_10.html
    創市際(2011)。ARO觀察:部落格網站使用狀況。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1年7月3日,擷取自http://www.iama.org.tw/upload/ResourceReport/20110412101020574.pdf
    趙晨帆(2010)。遊戲玩家類型、可玩性與遊戲滿意度、及使用行為之研究─以免費線上休閒類遊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溫婉玉(2008)。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若蘭 (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若蘭(2009)。從大學生對教育過程及學習成果的滿意度談教育品質的提昇。載於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325-34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若蘭、顧乃群(2010)。大學生就業力發展模式之研究-以高等教育資料庫追蹤資料為例。論文發表於2010年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
    劉博中(2007)。YouTube影音分享網站上著作權責任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傳將(2009)。線上遊戲玩家的社會支持對認真休閒與問題性網路使用的影響-以夢幻運動遊戲與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劉鎔毓(2007)。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之研究 -以台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琳蓉(2007)。大學生自我概念和社交焦慮在網路交友行為上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蔣文育(2009)。城、鄉大學生網路購物市場之顧客價值分析。顧客滿意學刊,5(2),103-126。
    蔣崇禮(2004)。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菁英政治態度之研究-以桃竹苖地區二十一所大學院校為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凱弘、楊台恩(2003)。PChome個人新聞台長對網路媒體之認知圖像初探。新聞學研究,76,91-128。
    廖冠淵(2007)。大學生網路使用與其個人主義傾向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科技發展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韓青秀(2007年4月16日)。大學生網路成癮 慘遭退學。聯合晚報。2009年7月9日,擷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64089
    韓佩凌、鄔佩麗、陳淑惠、張郁雯(2007):北部高中職學生網路沈迷模式之徑路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3),355-373。
    譚茜芸(2008)。從MSN 探究友誼互動之質性研究:一種異性友誼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盧宜蔓(2009)。大學生的溝通姿態、自尊與人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秀珍(2010)。大學生的自我落差與網路依賴之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盧沛樺(2010)。網路動員與青年公民參與:以PTT鄉民救災團為例。論文發表於201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學術研討會,嘉義。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羅文輝、吳筱玫、向倩儀、劉蕙苓(2008)。網路色情與互動性活 動對青少年性態度與性行為影響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5, 35-69
    龔慧玲(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網路與多媒體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二、西文部份
    Alexa (2011). Statistics Summary for plurk.com. Retrieved March 21, 2011, from http://www.alexa.com/siteinfo/plurk.com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ACPA & NASPA)(2004). Learning reconsidered: 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author.
    Arend, B. D. (2005). New patterns of student engagement. About Campus (July-August) 30–32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rtle, R. (1996). Hearts, clubs, diamonds, spades: Players who suit MUDs. Journal of MUD Research 1(1). Retrieved March 21, 2011, from http://www.mud.co.uk/richard/hcds.htm
    Billson, J. M., & Teny, M. B. (1982). In search of the silken purse: Factors in attrition among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58(1), 57-75.
    Caruso, J. B., & Kvavik, R. B. (2005). ECAR study of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5: Convenience, connection, and control. Boulder, CO: 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Retrieved July 14, 2009 from http://educause.edu/ir/library/pdf/ERS0506/ekf0506.pdf.
    Checkfacebook (2011). Facebook marketing statistics, demographics, reports, and news – CheckFacebook. Retrieved May 1, 2011, fro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nglander, F., Terregrossa, R. A., & Wang, Z. (2010).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ool or toy? Educational Review, 62(1), 85-96.
    Flowers, L. A., Pasearella, E. T., & Pierson, C. T. (20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and cognitive outcomes in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1, 637-667.
    Jones, S., Johnson-Yale, C., Millermaier, S., & Seoane Perez, F. (2008). Academic work, the internet, and U.S.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11(3-4), 165-177.
    Ko, C. H., Yen, J. Y., Chen, S. H., Yang, M. J., Lin, H. C., Yen, C. F. (2009). Proposed diagnosticcriteria and the screening and diagnosing tool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50(4), 378-384.
    Kubey, R.W., Lavin, M.J., & Barrows, J.R. (2001). Internet use and collegiate academicperformance decrements: Early finding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1( 2), 366-382.
    Kuh, G. D., & Vesper, N. (2001). Do computers enhance or detract from student learning?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2(1), 87–102.
    Kuh, G. D., & Hu, S. (200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selected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outcomes, and other colleg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2(3), 217–232.
    Lenhart, A., Madden, M., & Hitlin, P. (2005). Teens and technology:Youth are leading the transition to a fully wired and mobile nation.Washington, DC: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Retrieved March 24, 2006 from http://www.pewinternet.org/PPF/r/162/report_display.asp
    Lloyd, J., Dean, L., & Cooper, D. (2007). Students’ technology use and its effects on peer relationships, academic involvement, and healthy lifestyles. NASPA Journal, 44(3), 481-495.
    Matthews, D., & Schrum, L. (2003). High speed Internet use and academic gratifications in the college residence.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6(2), 125-144.
    Moos, R. (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Procedures, measures,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oos, R. (1986). The human context: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Malabar, FL: Krieg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1987), A perspective on student affairs: A statement issued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 In NASPA (Ed.), Points of view , 1-15, Washington, DC: NASPA.
    Pascarella, B. T.;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 9(5), 1-6.
    Scherer, K. (1997). College life on-line: Healthy and unhealthy internetus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8(6), 655–665.
    Smith, S. D., & Caruso, J. B. (2010). EC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Study, Vol. 6). Boulder, CO: 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Retrieved March 24, 2011 from http://www.educause.edu/Resources/ECARStudyofUndergraduateStuden/217333>
    Tanno, D. V. (2003). When education, media, and technology converge,what do Latino/a students gain? Journal of Latinos and Education, 2(1), 39–46.
    Terenzini, P. T., Springer, L., Yaeger, P. M., Pascarella, E. T, & Nora, A. (1996).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develop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7, 1-22.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he Campus Computing Survey (2008). The 2008 campus computing survey. Retrieved July 10, 2009 from http://www.campuscomputing.net/survey-summary/2008-campus-computing-survey
    Treuer, P., & Belote, L. (1997). Current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to promote student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In C. M. Engstrom & K. W. Kruger (Eds.), Using technology to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today and tomorrow (pp. 17-30).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 7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