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柏誠
論文名稱: 高爾夫推桿之握桿位置研究
指導教授: 張家豪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
中文關鍵詞: 身高運動學初學者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22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1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的:探討身高與握桿位置之相關,期找出最佳握桿位置,成為未來球友與選手在選購球桿與製作客製化球桿之參考依據。方法:招募20名高爾夫球初學者(24.4±2.1歲),握於5個標準化高度進行推桿5次,共25次,利用動作捕捉系統與高爾夫推桿訓練儀器,擷取人體運動學以及推桿桿頭參數。統計使用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受試者在標準長度下的進洞百分率、推桿桿頭參數以及運動學參數,若達顯著再以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統計水準α=.05。結果:進洞百分率表現沒有差異,長度19%擊球速度的穩定性小於17%與21%、長度18%與19%擊球Lie角小於20%與21%、桿頭擺動角度長度17%、18%、19%小於21%,左手肘關節角度變化量在擊球期時長度17%、18%、19%小於長度20%,右手肘關節角度變化量在上桿期時長度17%、18%、20%小於19%,人體質心位移量在上桿期與送桿期時垂直方向變化量長度21%小於其他長度,在前後方向擊球期時長度21%變化量小於其他長度。結論:各長度間桿頭參數以及人體運動學皆有差異性,但進洞百分率各標準長度下表現相同,可看出在2公尺距離,握桿長度不會影響擊球表現。建議未來可以增加擊球距離,或是加入訓練,比照專業選手成績來找出最佳握桿位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位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2 第四節 研究假設 2 第五節 研究範圍 2 第六節 研究限制 3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3 第八節 研究的重要性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推桿桿頭影響成績之因素 6 第二節 球桿長度對於擊球表現 7 第三節 高爾夫球推桿運動學與動力學探討 8 第四節 文獻總結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9 第二節 實驗地點 9 第三節 儀器設備 9 第四節 實驗方法 12 第五節 實驗步驟 15 第六節 資料分析 15 第七節 統計方法 17 第肆章 結果 18 第一節 進洞百分率 18 第二節 球桿運動學分析 18 第三節 肘關節角度與人體質心位移分析 21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27 第一節 討論 27 第二節 結論與建議 29 引用文獻 30

    馬義傑 (2003)。不同性質之高爾夫推桿與高爾夫球在快、慢果嶺推桿距離的影響分析。大專體育學刊,5(1),217-229。
    王錠堯、王順正、余奕德 (2004)。不同距離高爾夫推桿的球桿運動學分析。大專高爾夫學刊,2,100-111。
    王順正 (2003)。高爾夫推桿練習器測驗與果嶺推桿比賽之相關。大專高爾夫學刊、1,121-129。
    王美雲、黃彥均 (2005)。如何正確選擇高爾夫球桿桿身。大專高爾夫學刊,3,91-100。
    杜錦豐 (2003)。高爾夫推桿心理與力學技巧的結合練習。大專高爾夫學刊,1,88-103。
    林錫波 (2000)。影響高爾夫推桿表現的因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4(3),129-136。
    楊珺如、郭亞涵、宋定衡、湯文慈 (2011)。高爾夫推桿握把尺寸對推桿表現與握壓之影響。體育學報,44(1),29-44。
    戴延諭、涂瑞洪 (2009)。高爾夫球推桿介紹。屏東教大體育學報,12,310-316。
    劉玉仁、周有禮、羅世忠 (2000)。高爾夫揮桿動作之運動學與動力學分析。體育學報, 29,179-188。
    馬義傑、陳培季 (2012)。提升高爾夫推桿技巧之探討。運動與遊憩研究,7(2),30-39。
    馬義傑 (2007)。如何選擇正確的球桿桿身-以一般高爾夫球友為例。大專高爾夫學刊,4, 82-90。
    藍于青 (2001)。高爾夫球桿桿身與球頭在不同揮桿速度對球速度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詹智能、鄭景文 (2012)。優秀高爾夫選手推桿節拍與節奏之特徵分析。台灣體育論壇,4,21-28。
    黃嘉笙、楊梓楣、黃嘉君(2009)。器物慣量與操作方式引致長度及環境賦使知覺。體育學報,42(4),55-70。

    英文部分
    Pelz, D.T. (2000). Dave Pelz’s Putting Bible. New York: Random House.
    Richardson, A., Hughes, G., & Mitchell, A. (2012). Center of Pressure Excursion During the Golf Putting Stroke in Low, Mid and High Handicap Golf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olf Science, 1, 127-139.
    J. Karlsen (2010). Performance in golf putt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PhD Thesis). The Norwegian School of Sport Sciences.
    G. Paradisis and J. Rees. (2000). Kinematic Analysis of Golf Putting for Expert and Novice Golfers.Proc. of the XV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ISBS 2000). HongKong.
    Karlsen, J., Smith, G., & Nilsson, J. (2008). The stroke has only a minor influence on direction consistency in golf putting among elite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6(3), 243–250.
    Schmidt, R.A., Zelaznik, H.N., Hawkins, B., Frank, J.S., & Quinn, J.T. (1979). Motor-output variability: A theory for the accuracy of rapid motor acts. Psychological Review, 86(5), 415–451.
    Sim, M., & Kim, J.U. (2010).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 in kinematics and accuracy of golf putting. Human Movement Science, 29(6), 932–946.
    MacKenzie, S. J. & Sprigins, E. J. (2005). Evaluation of the plumb-bob method for reading greens in putting. Annual Review of Golf Coaching 2007, 101-120. Brentwood, UK, Multi-Science Publishing.
    Hurrion, P. D., & Hurrion, R. D. (2008). An investigation into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kinematic parameters during the putting stroke. Crews, D., & Lutz, R., editors. Science and golf V: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Scientific Congress of Golf. Mesa, Arizona: Energy in Motion; pp. 223-238.

    Beasley, D,Lemons, L.D.,Stanczak, M. B.,A.J. Cochran, M.R. Farrally (Eds.) (1999). Science and Golf Ⅲ: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Scientific Congress of Golf. London:E & FN Sp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