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心炎
Lu, Sin-Yan
論文名稱: 離婚女性舞蹈運動參與歷程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in Dancing of Divorced Women
指導教授: 林伯修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3
中文關鍵詞: 離婚女性離婚適應歷程舞蹈運動參與歷程運動社會化
英文關鍵詞: Divorced Women, Process of Divorce Adaptation,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in Dancing, Sport Socializ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59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8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社會快速地變遷,國內離婚人口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夫妻離異狀況在台灣已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本研究旨在探討離婚女性在舞蹈運動參與歷程中個人的主觀意識與感受,以及在離婚後生活適應之影響。因此本研究以運動社會化與休閒參與理論作為基礎,探討離婚女性的離婚適應歷程以及在參與舞蹈運動之參與歷程,從舞蹈類別的選擇、參與經驗、家人與社會的支持程度、參與過程所遭遇的阻礙,藉以瞭解離婚女性參與舞蹈運動的身體經驗、感受與期待的真實樣貌;並進一步分析其舞蹈運動參與之社會化之情形,提出討論與建議。本研究立意取樣三名參與不同舞蹈類型之離婚女性作為訪談對象進行深度訪談,並與舞蹈參與現場觀察紀錄之資料進行分析討論,再以生命故事呈現她們在離婚後的適應歷程中展現的智慧與韌性、參與舞蹈運動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體驗、審視自己的身體經驗與生命意義。研究結果發現在離婚適應的歷程中,離婚女性能夠藉由舞蹈運動的參與走出失婚的陰霾與困境,獲得生理心理等層面的效益,並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和目標;在舞蹈運動社會化的歷程中也發現離婚女性的社會認同、社會支持以及對自我身體意象有正向的提升,並且出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的概念與深度休閒參與的情形。最後本研究對於離婚女性、後續研究者以及對於協助離婚女性適應輔導之政府機關與相關單位提出具體的建議。

    In Taiwan, the divorce rate is increasing rapidly. How to accommodate themselves to the changed life after divorce is worthy of bei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by the general public and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Socialization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Theory, the study aims to interpret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after divorce and participation in dancing of divorced women. More, the divorced women’s feelings, expectations, and body experience in dancing are presented. Three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d: (1) The divorced women could flee out of the darkness of divorced life, and they also get better and better in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social life. The most importance, they finally found their value and goal by participating in dancing. (2) In the process of sport socialization, the social identity, social support, and body-image have positive promotion for divorced women by participating in dancing. (3)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in dancing, the divorced women aware the importance of significant others. And they involved themselves in leisure exercise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詞解釋…...………..…………………………………………………………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論…...………………………………………………………………12 第六節 研究架構…………………………….………………………………………18 第七節 研究報導人…...………………………………………………………………20 第八節 研究資料分析….……………………………………………………………..28 第九節 研究信實度…...………..…………………………………………………......29 第十節 研究倫理.............................…33 第貳章 文獻分析與探討…...…………………………………....…………35 第一節 離婚與適應理論...……………………………………………………………37 第二節 運動的好處:以舞蹈做為調適的理由………………………………………45 第三節 休閒與生命週期…………….........................60 第四節 運動與休閒參與歷程………………....……………...………………………65 第五節 社會化與運動社會化之相關理論與研究….………………………..…….74 第參章 松雪的故事………………………………………………………….84 第肆章 翠竹的故事...………………………………………………………104 第伍章 冬梅的故事………………………………………………………127 第陸章 舞蹈運動參與歷程之分析與討論………………………………158 第一節 三位離婚女性在離婚適應歷程與舞蹈運動參與之關係……………159 第二節 三位離婚女性在舞蹈運動之參與歷程………………………..…………...164 第三節 三位離婚女性參與舞蹈運動之社會化歷程……………………….………179 第四節 與舞蹈運動有關之分析與討論………….…………………………………186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197 第一節 研究歷程回顧……………………………………………………………….198 第二節 結論………………………………………………………………………….201 第三節 建議………………………………………………………………………….207 參考文獻……………………………………………………………………...210 附錄1 訪談大綱….…………………………………………………………225 附錄2 研究同意書…………………………………………………………229 附錄3 參與觀察記錄 (範例)………………………………………………230 附錄4 研究札記 (範例)……………………………………………………232 表 次 表1-1 研究個案之基本資料表……………………………………………….……...22 表1-2 資料代碼與符號意義說明…………………………………….….…….……..28 表6-1 三位離婚女性在離婚適應過程之情形……………………………………...163 表6-2 三位離婚女性參與舞蹈運動之動機………………………………………...164 表6-3 三位離婚女性參與舞蹈運動之阻礙因素與克服情形……………………170 表6-4 三位離婚女性持續參與舞蹈運動之因素…………………………………...174 表6-5 三位離婚女性參與舞蹈運動之效益………………………………………...177 表6-6 三位離婚女性參與舞蹈運動之社會化情形………………………………...185 圖 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18 圖2-1 休閒阻礙三因子示意圖…………………………………………….…………68 圖2-2 休閒阻礙階層模式…………………………………………………………….69 圖2-3 社會化導入運動與經由運動的社會化概念模式………………………….…78 圖2-4 社會化導入運動之模型…………………………………………………….…79

    一、中文部分
    王本壯 (2008)。社區總體營造的回顧與展望。府際關係研究通訊,3,18-21。
    王正松 (2005)。性別和運動行為對大學生身體意象的影響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 (1),79-89。
    王宗吉 (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新北:銀禾文化。
    王宗吉、徐耀輝 (2000)。休閒運動與健康管理。休閒活動,15-28。
    王翔證 (2006)。社會化媒介對運動行為的影響之探討。第六屆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古雅誼 (2011)。瑜珈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行為之研究-以大臺中地區瑜珈運動參與者為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平珩,張中煖等合著 (1997)。舞蹈欣賞。臺北:三民。
    江文瑜 (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 (主編),質性研究。臺北:巨流。
    吳永發 (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亮慶 (2009)。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科驊 (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呂美利 (2013)。運動參與動機、運動設施滿意度、休閒效益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嘉義地區運動參與者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
    李力昌 (2005)。休閒社會學。臺北:偉華。
    李天民 (2008)。舞蹈概論。臺北:大卷文化。
    李天民、余國芳 (2001)。世界舞蹈史。臺北:大卷文化。
    李世邦 (1991)。開放男女性參加休閒活動俱樂部之我見。學校體育雙月刊,4,37-3。
    李宗芹 (1996)。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張老師文化。
    李宗芹 (2011)。舞蹈治療發展史中對身體運作理路的回顧與反思。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1。
    李美枝 (1986)。性別與性別角色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雅惠 (2000)。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麗英 (2004)。1991-2002 年國內婦女教育研究學位論文分析:女性主義觀點。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8:155-196。
    杜春治 (1995)。學校體育之社交舞課程所面臨危機與推廣必要性。臺灣省學校體育:12 (6),62-70。
    周平,林昱瑄主編 (2010)。質性/別研究。臺北:巨流。
    周秀華 (2002)。深度休閒者學習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昌熾 (1986)。北部五所大學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參與運動之社會化因素比較。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季力康 (1997)。運動對心理的益處。體育論壇,34,4-7。
    林佑瑾 (2003)。從事高爾夫球者之認真性休閒特質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季樺 (2011)。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高齡者休閒運動動機、涉入與阻礙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冠穎 (2008)。台灣老人休閒參與之轉變:成因及影響。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冠穎 (2008)。台灣老人休閒參與之轉變--成因及影響。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建良 (2005)。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與其社會化媒介之關聯性研究-以宜蘭縣國民小學為例(摘要)。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昭宏 (2005)。體能活動對於老年人認知功能的影響。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30 (6),325-331。
    林晉榮、黃珍鈺 (2005)。青少年憂鬱情緒與休閒運動效益之探討。中華體育,19(4),26-31。
    林衢良 (2007)。撞球參與者參與動機、撞球場館滿意度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70-86。
    邱垂弘 (2007)。運動行為與身體狀況對國小學童體適能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6,227-289 。
    俞國良、辛自強 (2004)。社會性發展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洪國立 (2009)。日月潭環湖馬拉松賽運動參與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洪得惠 (2003)。高雄市中高齡婦女的文化活動參與、阻礙及其身心健康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03。
    洪連進 (2010)。臺北市運動中心參與者休閒運動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以羽球、健身、舞蹈運動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洪煌佳 (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胡幼慧、姚美華 (2005)。一些質性方法的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 (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141-158。
    唐先梅、陳芳茹 (2000)。從性別角色理論看雙薪家庭夫妻休閒生活知差異。生活科學學報,6,75-91。
    高俊雄 (1996)。運動服務管理—理論與實務。桃園:志軒。
    高淑貴 (1991)。家庭社會學。臺北:黎明文化。
    張中煖 (1996)。創造性舞蹈教學與拉邦動作分析要素之運用。臺灣省學校體育,6 (3),45-51。
    張育馨 (2014)。運動社會化對職棒女性球迷球隊認同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佩瑜 (2000)。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怡潔、吳聰義、林季燕 (2013)。運動教練科學,3,15-25。
    張青惠 (1996)。八位離婚女性離婚歷程之分析研究-由依賴婚姻走向獨立生活。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春興 (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嘉洲 (2007)。中老年人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太極氣功十八式運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碧玲、林伯修 (2006)。中年婦女地下舞廳舞蹈休閒研究。2006年台灣體育運動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臺北。
    教育部 (1992)。體育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曹勝雄 (2002)。觀光行銷學。臺北:揚智文化。
    梁竹記 (2003)。中年離婚男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章宏智 (2007)。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選手運動價值觀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1 (3),103-118。
    許義忠 (2004)。女性主義對女性休閒研究的影響與貢獻。婦研縱橫,71,52-61。
    許義忠 (2004)。女性休閒研究現況分析:1997-2003。戶外遊憩研究,17 (4),1-21。
    許義雄 (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
    許銘華 (2001)。大學體育課興趣選項桌球學生運動社會化與選項動機對運動參與影響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郭家彰 (2007)。運動社會化媒介對足球運動參與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郭素蓉 (1996)。社會網絡在離婚男性生活滿意狀況中的角色。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郭國良 (1996)。婦女休閒活動參與、人口變項及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進財 (2010)。大學院校學生的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休閒效益、生活品質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高雄:復文。
    陳人豪、嚴崇仁 (2007)。老化之生理改變。載於嚴崇仁 (主編),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訓練手冊。臺北: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研究組。
    陳中雲 (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可宜 (2008)。青少年對不同舞蹈類型態度之研究-以民族舞、芭蕾舞、現代舞、街舞為探討對象。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陳永煌、侍台平 (1995)。離婚與再婚對家庭的衝擊。國防醫學,20(1),13-16。
    陳秀玲 (2012)。六位已婚國小女性校長的社會化歷程研究。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尚彣 (2008)。臺灣微軟公司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現況、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陳建安 (2008)。臺北市綜合公園晨間運動者深度休閒與休閒效益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彥光 (2007)。花蓮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海倫 (2013)。離婚黑皮書。臺北:創意。
    陳素娥 (2007)。國中生課後運動參與行為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芬 (1993)。升大學補習班重考生壓力源、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嘉雯 (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肇男、林惠玲 (2015)。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二十世紀末的台灣經驗。臺北:聯經。
    陳靜誼 (2013)。社區大學運動舞蹈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以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彭懷真 (1987)。婚姻的危機與轉機。臺北:洞察。
    彭懷真 (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洪葉文化。
    彭懷真 (2001)。最近有點煩。臺北:天下。
    曾秀鳳 (2006)。一位國小校長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游美惠 (2001)。性別政治。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93-95。
    鈕則誠 (1996)。護理學哲學:一項科學學與女性學的科際研究。臺北:銘傳,45-109。
    黃宜萍 (2005)。大學女性體保生運動社會化模式之雛型。體育學報,38 (3),75-87。
    黃俊傑 (1996)。離婚的原因與預防。輔仁學誌,27,37-67。
    黃素雪 (1991)。創造性舞蹈在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之研究。臺南家專學報,10,289-313。
    黃瑞琴 (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楊昌雄 (1981)。婦女土風舞活動之現況與展望。體育學報:3,29-31。
    楊登雅 (2003)。休閒阻礙階層模式之驗證—以Crawford and Godbey之休閒阻礙三因子為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雅甯 (2013)。離婚非「水盡山窮」--以四位國小女性教師的故事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葉至誠 (1997)。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葉志偉 (2000)。男性教育人員中年危機相關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179-205。
    董立言,劉振逺主編 (1995)。舞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詹岱霖 (2010)。休閒網球參與者之運動社會化與運動價值觀對運動樂趣的影響。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劉欽發 (2009)。羽化成彩蝶的詩意敘說:四位臺北蘭陽舞蹈團團員的習舞歷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文輝 (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蔡永勝 (2010)。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阻礙、休閒效益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教師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慶國 (2014)。十二年國教對臺南市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和休閒阻礙之影響。康寧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盧心炎 (2016)。你今天運動了嗎?運動深度化現象之初探。休閒與社會研究,13,01-12。
    盧俊宏 (2002)。規律運動、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132。
    蕭美玲 (2014)。中高齡婦女參與社區舞蹈運動之休閒效益、心流體驗與幸福感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蕭琮琦 (2013)。臺灣家庭經濟安全探析—生命歷程與貧窮動態觀點的詮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賴怡霖 (2007)。離異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敘說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鍾凱婷 (2002)。運動介入計畫對大學生健康體能與相關變項之研究。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韓貴香 (2000)。離婚婦女之生活資源與適應。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簡春安 (1997)。婚姻與家庭。臺北:空大。
    藍采風 (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幼獅。
    羅明葵 (2001)。持續參與社區舞蹈婦女在休閒滿意、自覺運動利益與社區意識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蘇季玲 (2008)。“大”小姐,妳為什麼還不結婚?未婚幼稚園女性教師婚姻觀之研究。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龔俊旭 (2005)。高雄市桌球俱樂部會員休閒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二、翻譯書籍部分
    Alice Schwarzer (2001),劉燕芬 (譯)。大性別:人只有一種性別。臺北:台灣商務。
    Hooyman, N. R. & Kiyak, H. A. 林歐貴英、郭鐘隆 (譯,2003)。社會老人學。臺北:五南。
    Howard L. Nixon Ⅱ& James H. Frey (1998)。王宗吉 (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文化。
    John J. Ratey (2009). 謝維玲 (譯)。運動改造大腦--EQ與IQ大進步的關鍵 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新北:野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Kelly, J. R. (1990). 趙冉 (譯,2000)。走向自由 Freedom to be: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中國昆明:雲南人民。
    Manuel Castells (2002). 夏鑄九等 (譯)。認同的力量。臺北:唐山。
    P. Abbott & C. Wallace (1995).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 (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臺北:巨流。
    Sharon J. Price & Patrick C. Mckenry (1986/1997). 徐蓮蔭 (譯)。離婚。臺北:揚智文化。
    三、英文部分
    Atkinson, R. (1998). The life stories interview. London: Sage.
    Bertaux, D. (ed.). (1981). Biography and society: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Sage.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 (1), 12-18.
    Chase, S.E. (2005). Narrative Inquiry : Multiple Lenses, Approaches, Voices. In N.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Sage. 651-679.
    Clandinin, D. J.& Connelly.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rawford, D. 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Sciences, 9.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
    Crompton, R. & Sanderson, G. (1986). Credentials and careers: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 increase in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mongst women. Sociology, 20, 24-42.
    Froiland, D. J. & Hozman, T. L. (1977). Conseling for constructive divorc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 524-525.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4th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Havenar, J., & Lochbaum, M. (2007). Differences in participation motives of first-time marathon finishers and pre-race dropouts. Journal of Sports Behavior, 30, 270-279.
    Henderson, K. A., & Bialeschki, M. D. (1994). Women and the meanings of physical recreation. Wome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3 (2), 21-37.
    Henderson, K. A., Bialeschki, M. D., Shaw, S. M., & Freysinger, V. J. (1989). A leisure of one’s own: A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women’s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olmes, T & R. Rahe (1976).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 213-218.
    Iso-Ahola, S. E. (1989). Motivation for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Burton T.
    Iwasaki, Y. (2006). Lei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 China Zheuang Hangzhou.
    Jackson, E. L. & Scott, D. (1999).Constraints to leu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 (299-321).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Jackson, E. L.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 10, 203-215.
    Kyle, G. T. & Mowen, A. J. (2005). An examination of the leisure involvement-agency commitmen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7 (3), 342-363.
    Kyle, G., Absher, J., Norman, W., Hammitt, W., & Jodice, L. (2007). A modified involvement scale. Leisure Studies, 26 (4), 399-427.L.(Eds). Understand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pping the past, charting the fut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Levy, S. S. (2002). Women and the personal meaning of competition: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Wome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11 (1), 107-125.
    McCall, M. M. & Witter, J. (1990). The Good News about life history in Becker,H.S.& McCall, M. M. (Ed.),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 Y., & Brown, W. (2005). Determinants of active leisure for women with young children-an “ethic of care” prevails. Leisure Sciences, 27(5), 405-420.
    Moen, P., Fields, V., Quick, H. E. & Hofmeister, H. (2000). “A life-course approach to retirement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edtied by K. Pillemer, P. Moen, E. Wethington and N. Glasgow.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75-107.
    Ollenburger, J. C. & Moore, H. A. (1992). A sociology of women: The intersection of patriarchy, capitalism & colonization. NJ: Prentice- Hall, Inc.
    Patricia A. Stokowski (1994). Leisure in society: a network struc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Mansell Pub.
    Raymore, L., Godbey, G., Crawford, D., & Von Eye, A. (1993). 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 Leisure Sciences, 15, 99-113.
    Settersten, R. A., (2006). “Aging and the life course.” in 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6 ed.), edited by R. H. Binstock and L. K. Georg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19.
    Slade, B.A. (1994). What is body image?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32 (5), 497-502.
    Stebbins, R. A. (2001). New directions in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of serious leisure. New York, Lewiston : The Edwin Mellen.
    Wallerstein, & Blakeslee, S. (1989). Second change: Men, women, and a decade after divorce. New York: Ticknor & Fields.
    White, S. W & B. L. Bloom (1981). Factors related to the adjustment of divorcing men. Family Relations, 30, 349-360.
    Wiley, C. G. E., Shaw, S. M., & Havitz, M. E. (2000). Men’s and women’s involvement in sports: an examination of the gendered aspects of leisure involvement. Leisure Sciences, 22 (1), 19-31.

    四、網路與報刊雜誌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 (2014)。內政統計通報。2014年11月10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9589&page=1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14)。48歲更精彩的人生,獨家專訪Sylvie Guillem。2016年5月1日, 取自http://youtu.be/C5BUppMtGMw
    王雲東 (2007)。對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的現象解讀!2007年6月15日。台灣時報,2版社論。
    李宗芹 (2013)。舞蹈治療中的身體表達。2013年10月25日,取自臺灣心理治療學會http://www.tap.org.tw/arttherapy/at03.html
    吳秀瑾 (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2016年1月2日,取自 http://www.ccunix.ccu.edu.tw/~cyiaace/soc/
    亞洲大學 (2015)。ASIA Hot News。2016年5月8日,取自 http://www.asia.edu.tw/news1_detail.php?no=11587
    國文學科中心 (2016)。「文學與舞蹈的燦爛交鋒~從林懷民舞作《九歌》談起」研習 (臺北、高雄、嘉義、臺中)。2016年5月8日,取自 http://chincenter.fg.tp.edu.tw/cerc/photos.php?id=115
    康健雜誌電子報171期 (2013),2015年11月2日,取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6784&fullpage=true
    康健雜誌電子報83期 (2005)。2015年11月2日,取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3970
    新北市三重區體育會 (2016)。排舞委員會。2016年3月29日,取自 http://www.tcscaf.com.tw/answer.asp?sn=200
    董氏基金會 (2015)。2015年12月2日,取自 http://www2.jtf.org.tw/psyche/sportrelief/more-1.php
    廖慧娟 (2015)。藝人瘋馬拉松 王麗雅掀運動潮。中時電子報。2015年10月31日,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31000997-26030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4)。2015年12月12日,取自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aspx?No=201405260003&parentid=20140526000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