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炳宏
Ping-Hung Lin
論文名稱: 爭議性政治議題的新聞文本框架分析---以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為例
指導教授: 胡幼偉
Hu, Yu-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框架新聞組織消息來源媒介真實建構
英文關鍵詞: frame, news organization, social rea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為探討爭議性政治議題的新聞文本框架分析,以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相關新聞文本為研究對象,此個案屬於個人層次的爭議性政治議題,在框架研究上有別於以往以社會議題或抽象的意識型態概念等為主的探索。
    由於新聞角色個人的獨特性與複雜性,豐富且深化了整個事件的意涵,甚至將議題從單純的奔喪事件延伸、拓寬為國家認同符碼的激盪與交錯,研究對象身上所具備的多重符碼,使得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詮釋上是否呈現多元面貌,亦或依循統獨光譜而有意識型態的解讀,藉此探討呈現出何種思考價值,同時作為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府所面對的爭議性個案,正可作為新聞媒介的測試紙,了解新聞媒介是否因政治立場差異在新聞文本詮釋上有不同的詮釋。
    本研究透過Tankard框架取向的內容分析法檢閱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中央日報
    及青年日報等五報有關林毅夫「返臺奔喪」的新聞文本及深度訪談法訪問五報各一名資深新聞記者,以回答研究者所欲探討的四點問題:1.探討新聞媒體報導爭議性政治議題時,呈現的框架特徵為何?2.探討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在報導爭議性政治議題時,在框架特徵上是否呈現差異。3.探討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對於新聞文本詮釋上是否呈現不同的框架特徵。4.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及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框架及解讀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的原因為何,呈現何種意義?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與訪談內容,有以下幾點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在新聞媒體報導上的框架特徵:
    新聞報導主題則忠實地反映了此事件集合的主要社會行動者;在消息來源立場方面,除新聞無明顯立場外,以「對林返臺一事持負面態度」及「林需面對法律責任才可返臺」為最多。新聞主體框架則以「國軍士氣/尊嚴」及「法律/司法責任」為最多:行動者角色詮釋框架大都以「叛國/賣國者」為最多。
    二、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對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的框架差異:愈與政治有關的議題會產生與媒介立場有關的傾向。中國時報以較多「人道立場/關懷」框架報導此一事件;聯合報在報導框架上呈現較為多元的框架解讀;「法律/司法責任」框架為五報皆較常使用的新聞主體框架;自由時報較重視「社會正義/公道」框架;中央日報與青年日報皆較為強調「國軍士氣/尊嚴」框架。在消息來源立場與行動者角色詮釋框架上並無明顯的差異,不論標榜本土化的自由時報、國民黨下的中央日報及軍系的青年日報,對於林毅夫事件皆呈現負面的詮釋。
    三、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對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的框架差異: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對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在消息來源立場及行動者角色詮釋框架上皆以負面詮釋或「叛國/賣國者」為最多;在新聞主體框架上面,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會採取自身立場框架來看待此一事件,不論傾向統派的籃軍與獨派的台聯在主體框架上皆以「社會正義/公道」為主要報導框架;民進黨以「人道同意/考量」框架居多;「軍方/國防部」經常以「國軍士氣/尊嚴」來詮釋林毅夫事件;「新聞機構與記者」則以「政治考量/問題」框架為最多。
    四、統獨雙方的交集來自於台灣利益、安全/政黨利益、政治效益?
    統獨雙方的交集不在於取得意識型態上的共識,而是取得政治效益上的共識。從樂觀角度來看,統獨交集乃在於台灣全體的安全與利益,說明當複雜的政治議題發生之後,統獨標尺並不是檢驗結果最佳的標尺,應有更高的意念信條能涵括雙方的意識型態,例如「愛台灣」、「追求台灣利益」等政治符碼存在於複雜的政治性議題當中。。
    五、新聞媒體在議題論述上未必與消息來源具有相同的詮釋框架:
    新聞記者在報導爭議性政治議題時,經常以政治考量/問題框架來詮釋,與消息來源所詮釋的包括人道、國軍尊嚴、社會公道等角度有明顯的不同,說明新聞媒體在議題論述上未必與消息來源具有相同的詮釋框架。
    六、統獨符碼在此事件的意識型態包袱:
    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對此爭議性政治議題皆具有包袱,源於行動者具有國家認同上的多重符碼,造成意識型態光環無從涵蓋,各有各的「歷史鄉愁」與「情感包袱」。
    七、框架的涵蓋面向愈大,愈能取得交集並得到民眾的支持:
    框架的文化共鳴 ( culture resonance ) 說明框架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自然的」及「理所當然的」,在人們可理解的情況下,行動者透過文化或傳統信條下的深層概念汲取素材,以不同的框架訴求社會大眾,「社會正義/公道」不僅大於既定的統獨意識型態,也使得統獨意識型態在此議題上失焦,讓新聞記者在文本寫作上失去了著力點,少了政治認同符碼的框限,而能取得共通的交集。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問題---------------------------------------------------------------------------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媒介的社會真實建構-----------------------------------------------------------10 第二節 消息來源與新聞媒體的關係-------------------------------------------------17 第三節 框架分析與研究取向-----------------------------------------------------------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使用-----------------------------------------------------------------41 第二節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經過----------------------------------------------47 第三節 資料蒐集---------------------------------------------------------------------------50 第四節 資料處理---------------------------------------------------------------------------67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 第一節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整體新聞則數、面積與比例分佈--------72 第二節 不同報導方式在報導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上的框架特徵-----83第三節 不同立場的新聞媒體對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的框架特徵-----94 第四節 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對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的框架特徵----107 第五節 受訪者訪談資料內容----------------------------------------------------------11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12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參考文獻--------------------------------------------------------------------------141 二、 英文參考文獻--------------------------------------------------------------------------148 附錄一 本研究編碼類目表--------------------------------------------------------------------151 附錄二 受訪者個人基本資料與採訪摘要-------------------------------------------------153 圖3-1 本研究架構圖-----------------------------------------------------------------------------45 圖3-2 本研究相關類目表-----------------------------------------------------------------------46 表3-1 林毅夫「返台奔喪」事件經過-------------------------------------------------------49 表3-2 類目訂定與研究問題一覽表----------------------------------------------------------55 表4-1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報紙新聞則數與面積分佈表------------------73 表4-2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報導方式新聞則數與面積分佈表-------------74 表4-3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新聞主題新聞則數與面積分佈表------------75 表4-4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新聞主體框架新聞則數與面積分佈表-------------77 表4-5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行動者角色詮釋框架新聞則數與面積分佈表----79 表4-6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消息來源身份新聞則數與面積分佈表-------80 表4-7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消息來源立場新聞則數與面積分佈表-------81 表4-8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報導方式與新聞主題新聞則數與百分比分 佈表----------------------------------------------------------------------------------------84 表4-9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報導方式與新聞主體框架新聞則數與百分 比分佈表---------------------------------------------------------------------------------86 表4-10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報導方式與行動者角色詮釋框架新聞則數 與百分比分佈表------------------------------------------------------------------------88 表4-11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報導方式與消息來源身份新聞則數與百分 比分佈表---------------------------------------------------------------------------------89 表4-12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報導方式與消息來源立場新聞則數與百分 比分佈表---------------------------------------------------------------------------------91 表4-13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與新聞主題新聞則數 與百分比分佈表-----------------------------------------------------------------------95 表4-14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與新聞主體框架新聞 則數與百分比分佈表----------------------------------------------------------------97 表4-15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與行動者角色詮釋框 架新聞則數與百分比分佈表------------------------------------------------------99 表4-16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身份新聞 則數與百分比分佈表---------------------------------------------------------------101 表4-17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政治立場的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立場新聞 則數與百分比分佈表---------------------------------------------------------------103 表4-18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與新聞主體框架新聞則數 與百分比分佈表---------------------------------------------------------------------108 表4-19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與行動者角色詮釋框架新 聞則數與百分比分佈表-----------------------------------------------------------110 表4-20 林毅夫「返臺奔喪」事件不同屬性的消息來源與消息來源立場新聞則數 與百分比分佈表---------------------------------------------------------------------112 表4-19 受訪者個人基本資料一覽表--------------------------------------------------------117 表5-1 研究問題與研究結果討論對照表--------------------------------------------------125

    一、中文參考文獻:
    Berger & Luckmann原著,鄒理民譯 ( 1991 )。《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臺北:巨流出版社。
    Gurevitch 原著,唐維敏等譯 ( 1994 )。《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臺北:遠流出版社。
    Herbert原著,彭家發譯 ( 1994 )。《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台北:遠流傳播館。
    Wimmer & Dominick原著,李天任、藍莘譯 ( 1995 )。《大眾媒體研究》。臺北:亞太。
    大陸新聞中心 ( 2002年6月1日 )。〈林毅夫:中國人回中國 是很應該的事〉,《聯合報》,第2版。
    中央日報社評 ( 2002年6月3日 )。〈尷尬的鄉愁〉,《中央日報》,第2版
    中國時報社論 ( 2002年5月30日 )。〈林毅夫現象顯現的單純與複雜〉,《中國時報》,第2版。
    中國時報社論 ( 2002年5月31日 )。〈林毅夫和張學良〉,《中國時報》,第2版。
    中國時報社論 ( 2002年6月4日 )。〈迷亂的政治神經〉,轉載於《文化研究月報第16期》,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112.htm。
    王文玲 ( 2002年5月31日 )。〈人道迷思 模糊了社會價值觀〉,《聯合報》,第3版。
    王石番 ( 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綽中、王銘義、楊基山 ( 2002年6月3日 )。〈林毅夫不返台 妻代奔喪讀祭文〉,《中國時報》,頭版。
    艾克思 ( 2002年6月25日 )。〈艾克思:從林毅夫事件看台灣政壇的錯亂〉,《大紀元時報》,http://www.dajiyuan.com。
    自由時報社論 ( 2002年5月31日 )。〈政府豈能以既往不咎禮遇「叛逃軍官」〉,《自由時報》,第3版。
    自由時報社論 ( 2002年11月12日 ),〈「促通」不啻為「通敵」大開方便之門〉,《自由電子新聞》,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nov/12/today-s1.htm。
    何博文 ( 2002年6月4日 )。〈國防部:撫恤金 會連本帶本討回來〉,《中國時報》,第3版。
    何博文 ( 2002年6月4日 )。〈湯曜明:叛逃就是叛逃 沒有模糊地帶〉,《中國時報》,第3版。
    多維周刊總第106期,http://www.chinesenewsweek.com。
    吳明杰 ( 2002年5月31日 )。〈拋親叛國,有何資格談人道〉,《自由時報》,第2版。
    吳明杰 ( 2002年6月4日 )。〈湯曜明:林毅夫叛逃 疏失由我承擔〉,《自由時報》,第3版。
    吳芳如 (2002)。《消息來源、新聞框架與媒介真實之建構:以政黨輪替後之核四爭議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昭隆 ( 2002年6月1日 )。〈林毅夫話題 軍方多負面回應〉,《中國時報》,第2版。
    李明賢 ( 2002年5月31日 )。〈林毅夫返臺奔喪 人道考量傾向同意〉,《中央日報》,第2版。
    李明賢 ( 2002年6月2日 )。〈蔡英文:個案處理不涉政治〉,《中央日報》,第2版。
    李明賢 ( 2002年6月6日 )。〈叛逃大赦?湯曜明:國軍如何打仗〉,《中央日報》,第3版。
    李金山 ( 2000 )。《許佑生同姓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詮 ( 1983 )。《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保華 ( 2002年5月30日 )。〈應該特准林毅夫回國奔喪〉,《大紀元時報》,http:// www.epochtimes.com/b5/2/5/30/n193190.htm。
    林欽銘 ( 2002年5月29日 )。〈林毅夫宜蘭親友盼政府同意他回台奔父喪〉,《蕃薯藤新聞》,http://news.yam.com/can/city/news/200205/200205292010414.html。
    施惠獻 ( 1999 )。《新聞記者與民意代表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議會記者與議員之互動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湘龍 ( 2002年5月30日 )。〈省籍正確 就能推翻叛逃事實?〉,《中時晚報》,第2版。
    夏鑄九 ( 2002年6月2日 )。〈叫叛徒太沉重〉,《中國時報》,民意廣場版。
    翁秀琪 ( 1988 )。〈從兩個實證研究看大眾傳播媒介如何建構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41:125-135。
    翁秀琪 ( 1992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翁秀琪 ( 1994 )。(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48:193-236。
    翁秀琪 ( 1996 )。〈消息來源策略研究-探討中時、聯合兩報對婦運團體推動「民法親屬篇」修法的報導〉,《新聞學研究》,52:121-148。
    翁秀琪等 ( 1997 )。《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書局。
    張柏東 ( 2002年6月3日 )。〈他視個人功利重於國家利益〉,《聯合報》,第3版。
    張淑綺 ( 2000 )。《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張瑞昌、王銘義、王綽中、楊基山 ( 2002年6月1日 )。〈我政府准入境 林毅夫:是否返台還需考慮〉,《中國時報》,頭版。
    張瑞昌、王銘義、呂昭隆、蔡慧貞 ( 2002年5月30日 )。〈林毅夫可望週六返台奔喪〉,《中國時報》,頭版。
    張瑞昌、林淑玲、王銘義、蔡慧貞 ( 2002年5月31日)。〈扁游共識 就法論法 今同意林毅夫返台〉,《中國時報》,第2版。
    張聖岱 ( 2002年6月2日)。〈林毅夫:奔喪被泛政治化 傾向不回台〉,《聯合報》,第2版。
    張錦華 ( 1994 )。〈新聞的真實與再現:以李瑞環事件相關報導為例〉。臧國仁主編,《新聞「學」與「術」的對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莊萬壽 ( 2002年6月3日 )。〈林毅夫事件析論〉,《自由時報》,第13版。
    郭恆祺 ( 1999 )。《消息來源與議題類型之關聯性研究----以84年「台中市衛爾康餐廳大火」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一香 ( 1988 )。《電視爭議性新聞之消息來源及其處理方式與訊息導向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 ( 1991 )。《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嘉宏 ( 2002年5月31日 )。〈當統獨兩翼在林毅夫案交會〉,《中國時報》,第3版。
    陳憶華 ( 1996 )。《媒介與消息來源的意識型態建構媒介議題之研究---以報紙報導千島湖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如 ( 1993 )。《新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受眾認知關係之研究----從受眾推論看
    新聞框架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東龍 ( 2002年10月15日 ),〈陸軍中尉攜眷叛逃北京 陸總政戰主任等6人記過調職〉,《ETToday.com》,http://www.ettoday.com/2002/10/15/706-1363692。
    章倩萍 (1993)。《新聞記者的認知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喻靖媛 ( 1994 )。《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志豪 ( 2002年6月3日 )。〈國防部嚴譴叛逃 依法處理〉,《中央日報》,第2版
    黃忠榮 ( 2002年6月1日 )。〈用人道牌討人 反將彼岸一軍〉,《自由時報》,第2版。
    黃忠榮 ( 2002年6月1日 )。〈海基會促中共准李顯斌等返台〉,《自由時報》,第2版。
    黃美惠 ( 2001 )。《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黃郁娟 ( 2000 )。《記者查證之判斷歷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黃傳榜 ( 1997 )。《政府資訊津貼在新聞上的影響---以「廢省」爭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怡珊 ( 1996 )。《新聞記者之社會智能與消息來源互動策略之人際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基山 ( 2002年5月29日 )。〈林毅夫為父祭文 親情流露〉,《中國時報》,第2版。
    楊基山 ( 2002年6月4日 )。〈喪禮網路直播 林毅夫隔海祭文〉,《中國時報》,第3版。
    葉瓊瑜 ( 1995 )。《從媒介策略角度探討消息來源之議題建構---以公視立法爭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 ( 1993 )。《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三民書局。
    臧國仁 ( 1998 )。〈消息來源組織與媒介真實的建構----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觀點〉,《廣告學研究》,11:69-116
    臧國仁、楊怡珊 ( 1998 )。〈新聞記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專家生手研究群成果發表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臧國仁、鍾蔚文 ( 1997 )。〈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析〉,《廣告學研究》,9:99-130。
    臧國仁主編 ( 1994 )。《新聞學與術的對話》。台北:三民書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編印。
    劉添財、吳典蓉、李金山、謝春波 ( 2002年6月1日 )。〈朝野立委:林叛逃行為不能因功能名就合理化〉,《中國時報》,第2版。
    劉蕙苓 ( 1989 )。《報紙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被處理之方式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瑞城 ( 1991 )。〈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媒介近用權〉,《新聞學研究》,45:39-56。
    鄭瑞城、羅文輝 ( 1988 )。〈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呈現方式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黎珍珍 ( 2002年6月4日)。〈戒嚴時期特殊罪刑 陳文茜籲總統大赦〉,《中國時報》,第3版。
    盧德允 ( 2002年6月4日 )。〈湯曜明赤林不忠不孝不義〉,《聯合報》,第2版。
    戴育賢 ( 1994 )。〈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48:169-192。
    聯合報民意調查中心 ( 2002年5月31日 )。〈民眾對林毅夫申請返台奔喪爭議案的看法〉,《聯合報》,第2版。
    聯合報社論 ( 2002年5月31日 )。〈這不是對林毅夫一人的政治恩典〉,《聯合報》,第2版。
    鍾蔚文 ( 1992 )。《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看新聞,怎麼看?看到什麼?》。台北市:正中書局。
    鍾蔚文 ( 1992 )。《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臺北:正中書局。
    羅元君 ( 1999 )。《 媒介建構「精省」議題之框架分析─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台灣新生報」為例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 ( 1995 )。〈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50:1-13。
    羅世宏 ( 1994 )。《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如蘭 ( 2002年6月3日 )。〈國防部長今赴立院完整說明〉,《中國時報》,第3版。
    羅嘉薇 ( 2002年6月1日 )。〈林若入台,難逃法律責任〉,《聯合報》,第2版。
    二、英文參考文獻:
    Adoni, H. & Mane, S. ( 1984 ).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3), 323-340.
    Bantimaroundis, P. & Ban, H. ( 2001 ). Covering the crisis in Somalia: Framing choices by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In Reese, S. D., et al. (eds.). Framing Public Lif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Berg, B. L. ( 1998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erger, A. A. ( 1991 ). Media Research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Berger, P. L. & Luckmann, T. ( 1966 ).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Berkowitz, D. ( 1994 ). Who sets the media agenda? The ability of policymakers to determine news decisions. In J. D. Dennamer (ed.). Public Opinion, The Press, and Public Policy. Westport, CN: Praeger.
    Claudia, L. M. & Michael, S. ( 1998 ). The power of a frame: An analysis of newspaper coverage of tobacco issues---United States, 1985-1996.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3, 307-325.
    Corwin, R. K. ( 2001 ). The movement and the media: Framing the debate over animal experiment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8, 67-87.
    Entman, R. M. ( 1993 ).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Fishman, M. ( 1980 ). Manufacturing the News.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 1989 ).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 1-37.
    Gamson, W. A., et al. ( 1992 ). Media imag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nual Revie of Sociology, 18, 373-393.
    Gandy, O. H. ( 1982 ). Beyond agenda setting:Information subsidies and public policy. NJ: Ablex Publishing Company.
    Gans, H. J. ( 1979 ). Deciding What’s News. NY: Vintage Books.
    Giber, W. & Johnson, W. ( 1961 ). The city hall beat: A study of reporters and sources rol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8(3), 289-297.
    Gitlin, T. ( 1980 ).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ver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ckett, R. A. ( 1985 ). A hierachy of access : Aspects of sources bias in Candian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2( 2), 256-266.
    Heather, E.B. & Karen, F. W. & Wendy, R. W. ( 2001 ). Media images of the poor.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7( 2), 229-246.
    Karen C. & Frauk S. ( 2001 ). Assessing the democratic debate : How the news media frame elite policy discourse. Policial Communication, 18, 183-212.
    Lang, G. E. & Lang, K. ( 1981 ). Watergate: An exploration of the agenda-building process. In G. Cleveland Wilhoit & Hsrrold de 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 447-468. Beverly Hills, CA: Stage.
    Lofland, J. ( 1971 ). Intensive Interviewing. In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4, 75-93.
    Molotch, H. L. & Lester, M. ( 1974 ). News as purposive behavior: On the strategic use of routine events, accidents, and scanda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9, 101-112.
    Perloff, R. M. ( 1998 ).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olitics, press and public in America.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Schutz, A. ( 1962 ). Collected Papers I: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 1991 ).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 NY: Longman.
    Sigal, L. V. ( 1973 ). Reporters and Officals. Lexington, MA:D. C. Health and Co.
    Smith, C. ( 1993 ). News sources and power elites in news coverage of the Exxon Valdez oil spill. Journalism Quarterly, 70(2), 393-493.
    Staab, J. F. ( 1990 ). The role of news factors in news selection: A theoretical reconside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423-443.
    Stocking, S.H. & Gross, P.H. ( 1989 ). How do journalists think? : A proposal for the study of cognitive bias in newsmaking. NJ: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Tuchman, G. ( 1978 ).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K: Free Press.
    William, A. G.( 1988 ).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