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管珮文
Kuan, Pei-Wen
論文名稱: 記憶與實踐:清帝東巡
Memory and Practice: the Qing Emperors' Journeys to Manchuria
指導教授: 葉高樹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東巡盛京龍興之地集體記憶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集體記憶由許多同代人所擁有共識的故事構成,承載著一群人對其所屬時代,乃至於團體的認知,可以在無形中造就一種凝聚力與歸屬感。但是,集體記憶深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容易因為空間改變,或是分享共同故事的人們的凋零,逐漸消逝於無形。隨著入關時間漸久,滿洲人亦同樣面臨集體記憶失落的困境。本文嘗試以記憶傳承為基礎,觀察東巡諸帝對民族根本和開國史事的認知與運用,對照東巡的行程安排和闡述方式,解讀東巡諸帝如何利用前述工具來「發明傳統」,藉此凝聚滿洲人對本民族的認同,進而維持武力和鞏固政權。本文除第一章緒論與第五章結論之外,共分為三章,以東巡為出發點,解析盛清諸帝對本民族發跡歷史的理解、記憶的傳承,以及利用民族歷史塑造滿洲認同感、歸屬感的企圖。第二章〈清帝對龍興之地的記憶〉,旨在探討盛清諸帝對盛京作為滿洲發源地的區域界定,以及族群歷史意義的解讀。第三章〈記憶於東巡行程的實踐〉,分別從路線意義的建構與盛京宮殿建設兩方面,探討東巡諸帝如何藉沿途特定地點的御製詩文創作,建構路線的意義,以及皇帝如何維護、擴建代表皇權與滿洲文化的盛京宮殿,進而達到「追往事」、「示規模」、教育皇子之目的。第四章〈記憶於敦本睦族的實踐〉,聚焦於乾嘉年間移居宗室和京旗至盛京的政策,及其後續引發的爭議,探討乾、嘉二帝如何透過東巡對旗人進行安撫與籠絡,試圖在改善旗人生計、維護本俗,與維持族群團結之間尋求平衡,凝聚對皇權的向心力。為求脈絡的一致,本文關注的焦點以清帝東巡活動及其訴諸滿洲歷史記憶的部分為主,至於涉及謁陵儀式、對鄂羅斯邊防以及蒙古外藩交流的部分,則暫不討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7 第二章 統治者對龍興之地的記憶 21 第一節 帝眷東顧:滿洲龍興根本的故土認同建立 21 第二節 紹統傳心:開國創業勳蹟的歷史記憶整理 38 第三章 記憶於行程規劃之實踐 53 第一節 匪勤於巡:東巡行程與創業記憶的再現 54 第二節 故宮赫赫:帝業規模的展示與滿洲舊俗的傳承 79 第四章 記憶於敦本睦族的實踐 111 第一節 畋田宅宅:旗人移居故土與風俗生計的維繫 111 第二節 聚我宗盟:清帝東巡對團結旗人的經營 125 第五章 結論 155 徵引書目 157

    一、史料
    甲、檔案資料
    馮明珠主編,《滿文原檔》,臺北:沈香亭企業社,200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內閣藏本滿文老檔》,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神田信夫等譯,《舊滿洲檔:天聰九年》,東京:東洋文庫,1972。
    《內閣大庫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軍機處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2009。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聯經書局,200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帝起居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起居注冊‧道光朝》,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198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乙、官書典籍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元〕脫脫等,《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清〕《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收入《故宮圖書季刊》,1:1,臺北,1970。
    〔清〕《清實錄‧滿洲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清聖祖敕編,《太祖高皇帝聖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411。
    〔清〕《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清聖祖撰,《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冊348。
    〔清〕清聖祖撰,《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二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冊348。
    〔清〕清聖祖撰,《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冊349。
    〔清〕清聖祖撰,《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冊349,
    〔清〕伊把漢等編,《盛京通志》,康熙二十三年刊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大清聖祖仁皇帝滿文實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清世宗撰,《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240。
    〔清〕《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上諭八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清〕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上諭內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清〕王河等編,《盛京通志》,乾隆元年刊本,收入《中國邊疆叢書‧第一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清〕鄂爾泰等奉敕撰,《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清〕鄂爾泰等奉敕撰,《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瀋陽:遼瀋書社,1989。
    〔清〕清高宗,《御製文初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1301。
    〔清〕清高宗撰,《御製詩初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1302。
    〔清〕允祿奉敕撰,《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高宗敕撰,《大清會典則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624。
    〔清〕清高宗撰,《御製詩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冊1303-1304。
    〔清〕清高宗撰,《御製詩三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1035-1036。
    〔清〕阿桂等奉敕撰《皇清開國方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阿桂等奉敕撰,《欽定滿洲源流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弘晌等奉敕繪,《盛京輿圖》,清乾隆四十三年武英殿刊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清高宗敕撰,《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454。
    〔清〕特成額等修,《開國佐運功臣額亦都公家譜》,收入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民族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冊39。
    〔清〕清高宗撰,《御製詩四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冊1307-1308。
    〔清〕阿桂等奉敕撰,《欽定盛京通志》,內府朱絲欄寫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阿桂等奉敕撰,《欽定盛京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冊501-503。
    〔清〕阿桂等奉敕撰,《欽定盛京通志》,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冊26-27。
    〔清〕鐵保等奉敕撰,《欽定八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宋權,《皇清奏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冊473。
    〔清〕《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清仁宗撰,《御製文二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63。
    〔清〕清仁宗撰,《御製詩二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60-461。
    〔清〕清仁宗撰,《御製詩三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61-462。
    〔清〕《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清宣宗,《御製詩餘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539。
    〔清〕穆彰阿、潘錫恩等纂修,《大清一統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長順,《吉林通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清〕《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
    丙、時人著作
    〔清〕橋川時雄著,《異國物語考譯》,收入竹內藤右衛門等著,《異國物語》,東京:三秀舍,1935。
    〔清〕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著,薛虹譯,〈韃靼旅行記〉,收入杜文凱編,《清代西人見聞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清〕高士奇,《扈從東巡日錄》,臺北:廣文書局,1968。
    〔清〕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昭槤,《嘯亭雜錄‧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盛昱,《雪屐尋碑錄》,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冊4,瀋陽:遼瀋書社,1985。
    〔清〕裕瑞,《東行吟鈔》,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500。
    〔清〕裕瑞,《瀋居集詠》,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500。
    〔清〕王履泰,《雙城堡屯田紀略》,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二、專書著作
    丁海斌、時義,《清代陪都盛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王戎笙負責、郭松義主編,《清代全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
    王記錄,《清代史館與清代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任萬平主編,《清史圖典‧太祖太宗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何平立,《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濟南:齊魯出版社,2003。
    李興盛,《東北流人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
    孟昭信,《康熙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定宜莊,《遼東移民中的旗人社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主編,《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1。
    曹連明主編,《清史圖典‧道光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食貨出版社,1981。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馮爾康,《雍正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劉小萌,《清代八旗子弟》,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賴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
    瀋陽故宮博物院編,《盛京皇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魏影,《清代京旗回屯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0。
    羅運治,《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鐵玉欽主審、王佩環主編,《清帝東巡》,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
    園田一龜,《清朝皇帝東巡の研究》,大阪:大和書院,1944。
    哈拉爾德‧韋策爾(Harald Welzer)主編、季斌等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出版社,1999。
    馮亞琳、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等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Chang, Michael G., A Court on Horseback: Imperial Touring &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 Rule, 1680-178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7.
    Crossley, Pamela K.,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9), p.67.
    Ho, Ping-ti,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Khaldûn, Ibn, The Muqaddimah: An Introductionto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pp.336-343.
    三、期刊論文
    王成勉,〈沒有交集的對話──論近年來學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收入汪榮祖、林冠群主編,《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社會研究中心,2006),頁57-81。
    王思治,〈洪承疇降清評議〉,《清史研究》(北京,1996.9),1996:3,頁71-80。
    王英鷹、張淑芝,〈清關外福、昭二陵祭祀與東巡〉,《滿族研究》,1999:2(瀋陽,1999.6),頁53-57。
    王鍾翰,〈清代八旗中的滿漢民族成分問題〉,收入氏著《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頁137-174。
    王鍾翰,〈清軍入關與滿族的政治思想文化〉,收入氏著《王鍾翰清史論集‧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813-821。
    白洪希,〈盛京清寧宮薩滿祭祀考辨〉,《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2(北京,1997.3),頁31-36。
    吳兆波,〈清朝皇帝西巡五臺山──清宮藏五臺山檔案史料談起〉,《佛教文化》,1998:4(北京,1998.7),頁15-17。
    李自然,〈清代長白山封禪及其對滿族社會文化的影響〉,《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22(呼和浩特,2000.7),頁44-50。
    李自然,〈試論乾隆朝東北禁邊與八旗生計之關係〉,《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6(北京,2000.11),頁52-55。
    李治亭,〈關於三仙女傳說的歷史考察〉,《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5:2(長春,1985.3),頁73-77。
    李昊天、白洪希,〈對乾隆初年修建盛京皇宮的新知識〉,收入清代宮史研究會編,《清代宮史探析(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頁197-206。
    李鳳民,〈篤恭殿小考〉,《滿族研究》,1987:4(瀋陽,1987.12),頁31-32。
    李鴻彬,〈試論皇太極與大凌河之戰〉,《史學集刊》(長春,1997.3),1997:1,頁12-18。
    杜家驥,〈清入關前的議政處所及八旗亭〉,《北方文物》,1998:4(哈爾濱,1998.11),頁75-78。
    孟森,〈八旗制度考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北平,1936.1),頁343-412。
    孟森,〈康熙重修太祖實錄跋〉,收入氏著《明清史論著集刊(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481-483。
    定宜莊,〈試論清代中葉京旗的雙城堡屯墾〉,《北方文物》,1987:1(哈爾濱,1987.2),頁81-86。
    屈文軍,〈論中國歷史上的北方民族政權:以遼、西夏、金、元四朝為重點〉,《西北民族研究》,2006:2(蘭州,2006.5),頁32-44。
    松村潤,〈滿洲始祖傳說研究〉,《故宮文獻》,3:1(臺北,1971.12),頁51-57。
    松村潤著,敖拉譯,〈清太祖實錄研究〉,《蒙古學信息》,2002:1(呼和浩特,2002.3),頁13-25。
    林士炫,〈中華衛藏:清仁宗西巡五臺山研究〉,《故宮學術季刊》,28:2(臺北,2010冬),頁147-212。
    林吉玲,〈康乾南巡及其對運河區域的影響〉,《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濟南,2000.9),頁65-69。
    韋慶遠,〈論「八旗生計」(續)〉,《社會科學輯刊》,1990:6(瀋陽,1990.11),頁82-85。嚴愛景,〈有關八旗生計措施〉,《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6:6(北京,1996.11),頁45-47。
    韋慶遠,〈論「八旗生計」〉,《社會科學輯刊》,1990:5(瀋陽,1990.9),頁85-90。
    孫建冰、宋黎黎,〈從滿文文獻看三仙女傳說的演變〉,《滿語研究》,2012:1(哈爾濱,2012.6),頁49-56。
    孫靜,〈試論雍正帝對東北地區「滿洲本習」的維護〉,《北方論叢》,2010:3(哈爾濱,2010.5),頁84-88。
    徐秉愉,〈金世宗時期女真民族的危機──金世宗女真政策的背景〉,《漢學研究》,19:2(臺北,2001.12),頁260-262。
    徐秉愉,〈從「內地」到「邊區」──金初至章宗朝上京地位的變化〉,《臺大歷史學報》,39(臺北,2007.06),頁198-202。
    徐凱,〈清初攝政、輔政體制與皇權政治〉,《史學集刊》,2006:4(北京,2006.7),頁33-41。
    常建華,〈新紀元:康熙帝首次南巡起因泰山巡狩說〉,《文史哲》,2010:2(濟南,2010.3),頁147-156。
    常建華〈長安之旅:康熙帝西巡探討〉,《社會科學》,2011:5(上海,2011.5),頁134-146。
    張勉治著,劉文鵬、王珏譯,〈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與文武價值觀念之間的對立〉,《清史研究》,2011:1(北京,2011.2),頁78-90。
    莊吉發,〈清初諸帝的北巡及其政治活動〉,收入蒙藏委員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合編,《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蒙藏委員會,1995),頁105-141。
    莊吉發,〈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檔案與清朝宮廷史研究〉,收入任萬平主編,《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頁33-89。
    許倩倫,〈清代東北封禁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郭成康,〈也談滿族漢化〉,《清史研究》,2000:2(北京,2000.5),頁24-35。
    郭美蘭,〈乾隆初年修建瀋陽故宮史料選譯(上)〉,《歷史檔案》,1997:2(北京,1997.5),頁12-16、54。
    陳捷先,〈從民族問題的處理看清朝政權的建立〉,收入氏著《清史論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頁1-40。
    陳捷先,〈清太宗及其後各朝滿文實錄之修繕〉,收入氏著《滿文清實錄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8),頁101-114。
    陳捷先,〈略論清帝南巡揚州及其功過〉,《故宮學術季刊》,15:4(臺北,1998夏),頁11-32。
    陳捷先,〈論八旗通志〉,《書目季刊》,2:4(臺北,1968.6),頁3-17。
    陳捷先,〈舊滿洲檔與滿洲實錄〉,收入氏著《滿文清實錄研究》,頁55-100。
    陳景富,〈清聖祖巡陝與其經營蒙藏邊疆的方略〉,《中國藏學》,1994:1(北京,1994.2),頁90-96。
    喬治忠、侯德仁,〈《清世祖實錄》的纂修及康熙初期的政治鬥爭〉,《清史研究》,2000:4(北京,2000.11),頁114-119。
    喬治忠〈清朝「敬天法祖」的政治原則〉,《清史論叢(2002年號)》(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7),頁74-85。
    彭嘉楨,〈清代熱河地區之巡幸活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費孝通,〈反思‧對話‧文化自覺〉,《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3(北京,1997.5),頁15-22。
    楊建林,〈略論康熙第二次東巡與抵禦沙俄侵略〉,《東北史地》,2007:6(長春,2007.11),頁33、77-79。
    葉高樹,〈「參漢酌金」:清朝統治中國成功原因的再思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期(臺北,2006.12),頁153-192。
    葉高樹,〈「滿族漢化」研究上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0期(臺北,2010.12),頁195-218。
    葉高樹,〈深維根本之重:雍正皇帝整飭旗務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4.6),頁89-120。
    葉高樹,〈清雍乾時期的旗務問題:以雍正十三年滿、漢文「條陳奏摺」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臺北,2007.12),頁69-152。
    葉高樹,〈滿洲軍事家族與清初政治:長白山鈕祜祿家族的個案研究〉,《師大歷史學報》,46(臺北,2011.12),頁169-229。
    鄒蘭欣,〈乾隆第一次東巡盛京駐蹕處考──兼析瀋陽故宮鳳凰樓和翔鳳閣之殊異〉,《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3(北京,1993.5),頁92-96。
    管東貴,〈入關前滿族兵數與人口問題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2(臺北,1969.6),頁179-194。
    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6本(臺北,1968.10),頁255-279。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3(臺北,1971.11),頁445-488。
    趙秉忠,〈論清帝東巡〉,《社會科學輯刊》,1994:5(瀋陽,1994.9),頁121-127。
    劉文鵬,〈從內亞到江南──評張勉治《馬背上的王朝》〉,收入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頁354-376。
    劉厚生、陳思玲,〈《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評析〉,《清史研究》,1994:1(北京,1994.3)頁66-70。
    劉肅勇,〈論金朝完顏亮遷都〉,《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7:5(瀋陽,2009.09),頁58-62。
    劉興順,〈秦始皇泰山封禪與身份認同的追求〉,《魯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3(煙臺,2007.9),頁35-38。
    蔡偉傑,〈論清朝前期的滿洲文化復興運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蔣秀丹,〈嘉慶皇帝與避暑山莊──從《嘉慶帝巡幸熱河起居注》談起〉,收入《清代宮史探析(上)》(清代宮史研究會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頁230-238。
    鄧慶,〈從清朝皇子祭謁永、福、昭三陵看清帝東巡盛京「展孝思」之警示教育〉,收入清代宮廷史研究會等編,《清宮史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第十一輯,頁200-205。
    鄭川水,〈清代陪都盛京的建制及其影響〉,《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瀋陽,2005.1),頁70-75。
    盧秀麗,〈清帝東巡與廣寧行宮〉,《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4:2(呼和浩特,1994.3),頁71-74。
    閻崇年,〈清宮建築的滿洲特色〉,收入閻崇年主編,《滿學研究》(北京:滿學研究會,1996),頁184-203)。
    閻崇年〈評校點本《八旗通志》〉,《北京社會科學》,2003:3(北京,2003.6),頁155-158
    戴麗娟,〈譯者導言〉,收入皮耶諾哈(Pierre Nora)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2),冊1,頁7-13。
    戴麗娟,〈譯者導言〉,收入皮耶諾哈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冊1,頁1-13。
    鞠德源,〈清朝皇族宗譜與皇族人口初探〉,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六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頁427-436。
    鐵玉欽、王佩環,〈試論康熙東巡的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1988:4(北京,1988.12),頁3-9。
    皮耶‧諾哈(Pierre Nora),〈記憶與歷史之間──如何書寫法國史〉,收入皮耶諾哈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2),冊1,頁17-36。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導論:發明傳統〉,收入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編、顧杭等譯,《傳統的發明》(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頁2-17。
    柯嬌燕(Pamela K. Crossley),〈中國皇權的多維性〉,收入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0),頁53-70。
    歐立德(Mark C. Elliot)著、華立譯,〈清代滿洲人的民族主體意識與滿洲人的中國統治〉,《清史研究》,2002:4(北京,2002.11),頁86-93。
    魏復古(Karl A. Wittfogel)著、蘇國良等譯,〈中國遼代社會史(九○七~一一二五)總述〉,收入鄭欽仁主編,《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1-69。
    Crossley, Pamela K.,“’Manzhou Yuanliu Kao’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anchu Heritag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4(November, 1987), pp. 761-790.
    Elliot, Mark C., “The Limits of Tartary: Manchuria in Imperial and National Geographi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9, No. 3 (Aug., 2000), pp. 603-646.
    Ho, Ping-ti,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1(February, 1998), pp. 123-155.
    Ho, Ping-ti,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2(February, 1967), pp. 189-195.
    Rawski, Evelyn S.,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4(November, 1996), pp. 829-85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