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佩芳
Hsieh, Pei Fang
論文名稱: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專業認同型塑的探究
The explor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s at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指導教授: 劉曉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專業認同社會認同自我認同集體認同
英文關鍵詞: professional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self-identity, collective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6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第一個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於2002年設立,2007年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後,明定各縣市地方法院均須設置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所,並成為台灣社工一新興的工作場所。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的社工,在日常實務中除了提供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也需要與司法、社政、警政等保護網絡成員保持密切的互動合作。研究者認為在契約委託且須與司法體制密切工作的實務場域中,可能會形塑獨特的社工認同。研究者期待透過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服務個案及與重要網絡成員的互動經驗,瞭解社工形塑社會工作專業認同的歷程。
    研究者透過既有文獻的閱讀,認為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專業認同的形塑,實質上是由社工的自我認同、社會認同以及集體認同三者交錯形塑而成。而,本研究訪談了七位現在或曾經在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工作的社工,其中年資最短的為10個月,年資最長的是7年。
    從七位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的實務經驗中,可看到社工的個人認同部分,從個別社工選擇就讀社會工作相關科系的動機、接受社會工作相關教育,並在進入實務後逐漸與社工對社會工作專業的認同融合,原先的個人特質部分反而逐漸模糊。在社會認同部分,社工因職務和職責所需,與網絡成員的互動分為與個案服務直接相關及間接相關兩類。在與個案服務直接相關的互動中,著重相關工作規定和規範,並參照個案的需求和權益為考量,呈現社工以「專業」和「職務」為依歸的社會認同樣貌。在與個案服務間接相關的互動中,社工一方面企圖向法院系統協商爭取資源,另一方面也幫社會工作專業開發更多的個案。在集體想像的部份,社工在一開始懷抱著各自的社會工作助人想像,並在實務中找尋符合社工專業教育所教導的樣貌,一方面補充現有家庭暴力服務網絡的不足,另一方面則期待藉由維護司法而達到社會正義。
    本研究從試圖呈現家庭暴力事件社工專業認同樣貌的研究關懷出發,最終理解社會工作專業認同是個不穩定的概念,此一現況也反應在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專業認同上,社工如何在複雜的實務脈絡中建構多元而複雜的認同,也仍在持續發展的過程。

    The first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was built in Taiwan in 2002. With the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Act in 2007, provided city and County Court for set up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becoming the new service type for social workers. The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social workers, not only have to service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 in the daily practice, but also interact with network members like judicial, social, police.
    Researcher believes in the field of compact and requires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judicial system. It may shape the special social worker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Researcher look forward to social work services of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 with key members of the network,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shaping the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fter researcher rea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o read,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s at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essentially by self-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s, social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are interlaced form.
    This study interviewed seven social workers working at the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whose work the shortest time is 10 months, the longest time is 7 years. I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respondents.The pers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s, which start on social worker’s motivation choose to study social work-related department.
    After they enter to practice. The image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 integrate the social worker’s self-identity. Blur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In part of the social identity, social workers for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teraction with the members of the network divided two types of related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cases work services. In the related directly cases work service, social workers focus the provision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social workers give priority to the interests and needs of the case.The soci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s is “professional” and “Office”. In the related indirectly cases work service, social workers plays a representative role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On the one hand to the consultation of the court system more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help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re cases.
    The collective imagin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s beginning of their respective social work helps people imagine. Social workers looking for in practice with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aught. While complementing the existing family violence network inadequate, on the other hand is looking forward to through the maintenance of Justice and achieving social justic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render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s at the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Finally understand concepts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unstable. This reality is also reflected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 at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ocial worker is a complex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and complex. The Social workers of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 in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謝誌 IV 摘要 VI Abstract VII 第一章 研究緣起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家庭暴力與社會工作 4 一、 社會工作與家庭暴力防治業務 4 二、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及社工工作內容 6 第二節 專業認同 9 一、 國內外關於專業認同的看法 9 二、 跨專業互動下對專業認同的影響 13 第三節 認同的相關概念 15 一、 自我認同 16 二、 社會認同 18 三、 集體認同 20 第四節 研究框架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25 一、 本研究之立足點 25 二、 研究對象的選擇 26 三、 資料收集方式 27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8 一、 資料分析 28 二、 研究倫理考量 29 三、 研究甘特圖 30 第三節 研究嚴謹性 30 一、 確實性 31 二、 可轉換性 31 三、 可靠性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3 第一節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的自我認同 33 一、 現實與理想的抉擇:茉莉 33 二、 看似柔弱,實則堅強:百合 35 三、 社會工作是一份工作:月季 37 四、 在流動中試圖掌握自己的社會工作生涯:鳶尾 39 五、 追求所認定的社會工作:桔梗 42 六、 在實務中生根(深耕):芙蓉 44 七、 追尋專業的意象:鈴蘭 46 八、 小結 48 第二節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的社會認同 51 一、 與個案服務直接相關的互動對象 52 二、 與個案服務間接相關的互動對象 87 三、 小結 92 第三節 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的集體認同 96 一、 集體想像 96 二、 社會工作專業的價值 103 三、 小結 106 第五章 討論與反思 108 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08 二、 研究者的反思與研究限制 115 參考文獻 121 一、 中文文獻 121 二、 英文文獻 124 三、 網路資料 126 附件一、訪談指引 127 附件二、研究參與同意書 128

    一、中文文獻
    王佩玲(2010)。警察、檢察官、法官對社工認知之探討:以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案件處理為例。台大社工學刊,21,1-54。
    王佩玲、沈慶鴻(2008)。駐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方案研究評估。內政部委託研究。
    王佳琦(2008)。徘徊在聽與說之間-一個社會工作學習者在自我與專業間的差異對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台北市。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社會認同(原作者:Jenkins ,Richard)。台北:巨流。
    王增勇、陶蕃瀛(2006)。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201-224。
    朱政騏(2005)。假面天使:護理人員的認同政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台北市。
    吳秉正(2010)。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會工作者陪同出庭專業角色實踐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屏東市。
    呂勻琦(1995)。社會工作者專業生涯承諾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市。
    李佩玲(2009)。兒少保社工員的自我效能、角色壓力與專業承諾間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市。
    李美珍(1993)。臺灣地區醫院社會工作者之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市。
    李燕、李浦群(譯)(1994)。人際溝通(原作者:Trenholm, Sarah & Jenen, Arthur)。臺北:揚智文化。
    李柏黍、楊爾衢、孫名之、陳澤川、袁軍、張榮華、顧海根、唐本予、李維、李茹、李正雲(譯) (2002)。心理學辭典(第二版)(原作者:阿瑟˙雷伯)。台北:五南。
    杜瑛秋(2004)。婚暴社工員陪同出庭過程的專業角色與功能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新北市。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8)。社會學辭典(原作者:戴維˙賈里、朱莉婭˙賈里)。台北:貓頭鷹。
    林記民(2011)。以敘事取向之自我書寫團體探討大學生自我認同之改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裡學系,花蓮縣。
    林萬億(2011)。台灣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載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第二版)(2-31頁)。台北:巨流。
    姚美華、胡幼慧(2009)。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校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台北:巨流。
    洪佩宜(2010)。早期療癒專業團隊社會工作者專業才能實踐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台中市。
    高智偉(2008)。組織承諾、專業承諾對離職意願與轉業意願的影響-以老人福利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張秀玉(2009)。社會工作者在早期療育團隊中之角色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25,343-355。
    張純子(2010)。幼教工作者專業認同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張淑慧(2007)。司法社會工作概述。社區發展季刊,128,155-168。
    張瑞芬(2002)。台中市社工人員專業承諾、專業繼續教育學習型態與參加意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市。
    張錦麗(2004)。法院「家庭暴力事件聯合服務處」方案的倡導歷程分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103-148。
    現代婦女基金會駐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2009)。98年度現代婦女基金會駐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服務成效評估研究。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延道(2007)。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會工作輸送與處遇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台中市。
    陳金英、湯誌龍(2006)。專業生涯認同:影響社會工作系學生生涯選擇之相關因素。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151-187。
    陳靜宜(2009)。需要保障的助人者:台灣社會工作的非典型僱用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市。
    陶蕃瀛(1999)。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88,190-196。
    傅一勤、魏叔倫(2000)。牛津當代大辭典(新訂版,第四版) 。台北:旺文社。
    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原作者:高夫曼(Erving Goffman))。臺北:群學。
    黃侃如(2007)。大經濟小社工:三位精神社工的生命故事。台北:記憶工程。
    楊培珊(2009)。建構小型老人養護機構社工員之團體身份認同:一個社會認同理論的觀點。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1-26。
    萬育維、賴資雯(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32。
    廖靜薇(2003)。台灣地區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專業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市。
    劉淑瓊(2008)。競爭?選擇?論臺灣社會服務契約委託之市場理性。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67-10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分與權力流動。台北:心理。
    蔡漢松(2000)。文馨當代英漢辭典(第五版)。台北:文馨。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羅曉瑩(2005)。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與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話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市。
    蘇映伊(2005)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工作阻礙與工作成就感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市。
    二、英文文獻
    Adams, K., Hean, S., Sturgis, P.& Macleod Clark, J. (2006). 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first-yea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tudents. Learning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5(2), 55-68.
    Boyer, E. (2008) A student social worker's reflection of the self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llowing the impact of Hurricane Katrina on New Orleans. Traumatology, 14(4) ,32-37.
    Bronstein, L. R.(2003). A Model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ocial Work, 48(3),298-306.
    Bogo, M., Raphael, D., Roberts, R. (1993).Interests, activities, and self-identification among social work identit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29(3), 279-292.
    Brott, P. E. & Myers, J. E. (1999).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ocial Counselor Identity : A Grounded theory. Professional Social Counseling, 2(5), 339-348.
    Jung, B. (2003/2004). Social worker’s identity between critical and rational understanding. Juc Journal of 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7,9.
    Johnson, L. C.,& Yanca, S. J. (2001).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 approach.7th ed. 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
    Lordly, D., & Maclellan, D. (2012).Dietetic students’ 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in preparation for practice. Canadian Journal of Dietetic Practice and Research , 73(1),7-13.
    Miehls, D. & Moffatt, K. (2000).Constructing social work identity based on the reflexive self.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30,339-348.
    Meyer,J.P., Becker,T. E.,& Van dick, R.(2006).Social identities and commitments at work: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5),665-683.
    Payne, M. (2006). Identity politics in multiprofessional teams palliative care social work. Journal of Social Work,6(2), 137–150.
    Stenber, K. (2010).Identity work as a tool for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 Reflective Practice,11(3),331-346.
    Soanes, C.& Hawker, S.(2008). 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third edition, revis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loet,K. (2006). Career learning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narratives in dialogue.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ialogical Self,69-84.

    三、網路資料
    內政統計年報(2012)。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2)。http://dspc.moi.gov.tw/content.asp?CuItem=2033
    司法統計(2012)。http://www.judicial.gov.tw/juds/index1.htm
    立法院法律系統(2012)。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現代婦女基金會(2012)。http://www.38.org.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