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鳳雲
Feng-Yun, Yang
論文名稱: 「在一起」,很簡單也很困難─ 一個漢族社工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行動探究
To be together is simple but difficult: an action inquiry of a Han's social worker in an Urban indigenous community.
指導教授: 劉曉春
Liu, Hsiao-Ch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6
中文關鍵詞: 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專業關係互為主體性影像發聲
英文關鍵詞: social worker, social work practice,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intersubjective, photo-voi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6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去了解其生活脈絡或傾聽他們真正的聲音。而 去了解其生活脈絡或傾聽他們真正的聲音。而 去了解其生活脈絡或傾聽他們真正的聲音。而 我也重新思考所相信的社會 工作樣態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photovoice photovoicephotovoice的方法,讓沒有 的方法,讓沒有 的方法,讓沒有 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都市原住民部落, 嘗試以 photovoice photovoicephotovoice的方式去實踐我所相信社會工作。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photovoice photovoicephotovoice的方法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部落青少年一起參與,給予每個的台相機去拍攝自己日常生 部落青少年一起參與,給予每個的台相機去拍攝自己日常生 部落青少年一起參與,給予每個的台相機去拍攝自己日常生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月的田野蹲點,我意識到影像只是想 月的田野蹲點,我意識到影像只是想 月的田野蹲點,我意識到影像只是想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我要怎樣才可能和這些孩子互為主體的存在。
這段行動探究的歷程,我發現原來一直在持續內外辯證中尋找自 這段行動探究的歷程,我發現原來一直在持續內外辯證中尋找自 這段行動探究的歷程,我發現原來一直在持續內外辯證中尋找自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對話雙方朝向各自的主體, 對話雙方朝向各自的主體,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工作中已漸難以存在。
原來,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其實很簡單卻也困難。

The focus of this inquiry is derived from my confusion and bewilderment about what is social work. First of all, it derives from my reflection on internship experiences in an urban indigenous community during the first summer of this graduate study. I have noticed that social workers always look at the needs of clients through experts’ perspectives, instead of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clients’ lives and listen to their voices sincerely. Besides, I also reconsider what kind of social work is I believe in. After these reflections, I gradually find that the simp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er and client and the "life affect life" process are two elements most attract me when doing social work practice. However, I have also notice that I still make judgment of the person who I’d accompany with by the standpoint of mine, and become a social worker who I do not want to be. Therefore, I decide using this thesis as a chance to inquiry the how and the quality of standing by the side of clients and listening to them.
In looking for ways of recording and collecting data of this attends, I first used the keywords of ethnographic and practice when going through literatures. I’ve noticed some researchers used a method named photo-voice which is quite attractive to me. They give cameras to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and let them voice out past experiences which they did not sound out before. These writings seem to point a way to listen to clients who I am trying to accompany with. As a result, I carried this understanding about photo-voice into my research field, an urban indigenous community, and try to implement the social work practice I believe in.
This inquiry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The first level, I implement a photographic program for youth living in this community following the guideline of photo-voice method. The second level, I reflect on myself, as a social worker and also as a researcher, during this action process through reflexive writing. In the photographic program, I invited youth live in this community as active participants, providing each a camera to shoot their daily life and then invited them to share their photos and related experiences in groups. Through their sharing, I do comprehend more of some children’s living context which I can never know from daily conversation with them. I also realize that the photo-voice is a medium for children and I to listen and dialogu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photographic program and it also provide a chance to explore how to stay together with children as a social worker, and what kind of relations should be maintained between me and children.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rst level inquiry is the second level of inquiry, a reflexive writing process. This writing action is to explore process of becoming intersubjective between children and me.
Through this reflexive writing process, I understand the subjectivity, as a social worker and also a person, is dwelling within ongoing dialectic processes, within oneself and between interpersonal. I need to be a person with subjectivity first then I can become a social worker who can be intersubjective with her clients sincerely. In addition, authentic listening and dialogue between social worker and clients can approach the rich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life for both, and construct the intersubjective being between two of them, the social worker and clients. Finally, this action inquiry not only strengthens my thought about what social work is; make everyone's difference more luminal to me; but also prompt me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everyone’s life and stories. However, I’d regretfully to say that such authentic dialogue and listening are difficult to sustain in busy social work practice life nowadays.
Therefore, I would say that to be together with client is not only simple but also difficult.

自白....................................1 我的反覆行動探究─章節說明..............2 第一章 關於社會工作,自我的看見與困惑..3 第二章 我相信的社會工作...............18 第一節 有「人味」的社會工作...........18 第二節 互為主體的社會工作.............22 第三章 尋找我的社工之路...............28 第一節 行動取徑的選擇.................28 第二節 我的行動歷程...................33 第三節 關於行動的文本.................36 第四節 研究之於我.....................39 第四章 我在社區的行動與探尋...........41 第一節 在部落,我的行動...............41 第二節 在部落,我的體會..............202 第三節 在部落,看見我自己............219 第五章 我的探問與暫時的安身..........227 第一節 我的回觀......................227 第二節 我的探問與理解................231 第三節 我的暫時安身,做為下一段路途的開始.235 後記一 ...............................238 後記二 ..............................239 參考文獻..............................243

一、中文文獻
丁惠芳(2000)。同理心、關懷倫理與社會工作。載於何國良、王思斌(主編),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138-150)。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
方永泉(譯)(2009)。受壓迫者教育學(三十週年版)(原作者Paulo Freire)。台北:巨流。(原出版年1970)
方昱(2009)。反思性社會工作:「漂流社工」的社區實踐與社工教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83-100。
方昱(2013)。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台北:時報文化。
王行(2013)。助人很美─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護理雜誌,60(4),14-20。
王佳琦(2008)。徘徊在聽與說之間─一個社會工作學習者在自我與專業間的差異對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甘炳光、莫慶聯(2005)。社區工作的定義與目標。載於甘炳光等人(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1-24)。香港:中文大學。
石佳儀(2013)。踏‧尋「實踐知識」~~社工專業「謎思錄」(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朱志強(2000)。社會工作是甚麼。載於何國良、王思斌(主編),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16-26)。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
朱道凱、蘇采禾(譯)(2005)。社會工作概論(原作者Davies,M.(ed.))。台北:群學。
宋文理(譯)(2001)。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裡治療的觀點(原作者Rogers,C.R.)。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
李雪菱(2000)。面對「縫隙」:一個陪伴者的反省與想像。安寧療護雜誌,5(2),74-79。
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原作者 Highmore,B.)。台北縣: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林耀盛(2006)。聆聽受苦之聲:從「咱們」關係析究慢性病照顧。應用心裡研究,29,183-212。
柯麗評(2009)。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互動過程權力關係之運作。應用心理研究,43,149-175。
范幸玲(2005)。河流與陪伴者互動的故事─一位諮商師的反思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8,203-240。
唐瑜霙(1989)。談話的藝術。台北:中國生產力公司。
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原作者Donald A. Schon)。台北:遠流。
栗筱雯(譯)(2005)。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原作者Mitch Albom)。台北:大塊文化。
翁開誠(2002a)。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16,19-21。
翁開誠(2002b)。覺知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裡研究,16,23-69。
馬洪路,1993)。行路難。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張和清(2003)。專業的確信與後現代視角下的社會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3),9-12。
張和清、張楊、古學斌、楊錫聰等編(2007)。文化與發展的踐行─平寨故事。中國:民族出版社
張英陣、鄭怡世(2012)。再探Jane Addams的社區工作理念。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6(1),87-132。
張慈宜、游賀凱(2011)。與他同行─在關係的涉入中撫慰生命的刻痕。教育實踐與研究,24(1),135-16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陶蕃瀛(2012)。社會工作、證照與專精化反思。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1),65-78。
黃克先(譯)(2009)。泰利的街角(原作者Liebow,E.)。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2003)
黃盈豪(2009)社區產業與泰雅部落~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對社區工作教育的反思。明道通識論叢,6,231-252。
維基百科(2013)。第二型人格。2013年 6月29日上網取自於: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A%8C%E5%9E%8B%E4%BA%BA%E6%A0%BC
劉曉春(2007)。從學校到實務世界:一個社工實務教師的故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香港。
鄧湘漪、陳秋山(譯)(2011)。社會工作與社區─實踐的批判性脈絡(原作者Stepney, p. & Popple, K.)。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8)
鄭呈皇(2006)。傾聽的力量。商業週刊,945。
龍菲、徐大慰(譯)(2010)。人類學家在田野─參與觀察中的案例分析(原作者:Hume,L.&Mulcock,J.)。上海:譯文。(原著出版年:2004)
魏希聖(2012)。從實務者觀點看弱勢青少年工作之價值信念與實踐策略。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4,1-42。
羅秀華、沈曜逸、李柏祥、黃韻潔(2012)。類湯恩比館的實踐取向:社工社群在草根社區的服務學習與推進。台北:松慧。
譚家瑜(譯)(2012)。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修訂版)(原作者Wademan,D.)。台北: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4)

二、英文文獻
Balsano,A.B.(2005).Youth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impediments on positive youth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9(4),188–201.
Ho,W.,Rochelle,T.& Yuen,W. (2011).“We are not sad at all”:adolescents talk about their“city of sadness”through photovoice.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6(6),727-765.
Holland,S.(2011). Child and Family Assess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London:SAG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ommunity and youth development(2008). Activity:photovoices.collective leadership works:preparing youth & adults for community change . Retrieved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theinnovationcenter.org
Perlman,H.H.(1979).Relationship:The Heart Of Helping People.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ierson,J.,Martin,T.(2010). Dictionary of social work:the definitive A to Z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care, 104-106. Retrieved October 19,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 http://lb20.mcgrawhill.libraryandbook.net/FE/search_viewFlashBook.action
Sontag,S.(1977).On Photograph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Twelvetrees,A.(2002).Community Work-third edition. New York:Palgrave.
Wang,C.C.(1999). Photovoice:a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strategy applied to women’s health .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8(2),185.
Webb,T.(2004).“Photovoice-a starting point for social action?” Retrieved April 12 , 2012 .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 http//www.cpe.uts.edu.au/pdfs/starting_point.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