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秉貞
論文名稱: 三蘇史論研究
指導教授: 黃慶萱
Huang, Qing-X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97
中文關鍵詞: 史論三蘇蘇洵蘇軾蘇轍散文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9下載:2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北宋蘇洵(1009-1066)、蘇軾(1037-1101)、蘇轍(1039-1112)父子三人,並稱「三蘇」。三蘇父子不但在文學史上同時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又以豐厚的學養基礎,傳承發揚傳統的學術文化,建構出具有獨特風貌的思想體系。在學術史上,建立了三蘇蜀學,與荊公新學、溫公朔學和二程洛學等各大學派分庭抗禮。三蘇蜀學最常被提到的特色就是對於史學的重視,從各家的評論和三蘇的實際創作表現,都能看出史論在三蘇文章創作中的代表性。
    身為三蘇史論的讀者,總是為他們出人意表的見識和精妙的文辭所折服,同時也不禁產生許多疑問:到底三蘇是如何「博於古」?他們確實涉獵了哪些典籍?他們閱讀的方式和閱讀的過程對於他們寫作史論又有何影響?三蘇的史論是如何「宜於今」?他們討論了哪些宜今之事?又是否真的「宜今」呢?三蘇史論中的古、今的成分是如何分配的?他們用來以古證今、以史論世的論證方式為何?三蘇能文的長處,如何發揮在史論的寫作上?又對史論的意義生成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為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因此決定以「三蘇史論」作為研究對象。透過直接閱讀三蘇的史論作品,與三蘇進行「對話」,嘗試著去詮釋他們對於歷史的詮釋,並試圖建構出他們藉由史論所要建構的意義。
    本論文共分八章,約三十萬字,茲將各章內容簡介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和研究方向。主要釐清史論在史學思想和文學形式方面的流變,並且說明本論文在思考史論應該如何研究時,所遇到的難題。之後因為受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理論、新歷史主義、形式主義文論和中國文章學等各樣理論的啟發,建立起本論文對於三蘇史論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三蘇史論「詮釋立場」之建立〉。所謂詮釋立場,是人們據以理解傳統和現實意義的基點,是史論作者賴以詮釋歷史傳統的出發點,在詮釋過程中主導著「意義生成的方向」。本章探討成學背景、知識傳統、時代背景等,如何影響三蘇史論詮釋立場之建立。
    第三章〈三蘇史論之歷史觀〉。分別由「天人關係論」、「勢論」、「中庸論」三個範疇,探討三蘇史論對於歷史變動的原因以及人在因應時空流轉的變化時,應該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四章〈三蘇史論之人物論〉。分別由「人性論」、「修養論」、「人物心理論」和「群己關係論」四個範疇,探討三蘇史論對於歷史人物的思考。對於歷史人物心理狀態的思索和重視,可說是三蘇史論「人物論」最大的特色。
    第五章〈三蘇史論之政治制度論〉。分別由「政權傳承與分配制度」、「財政與經濟制度」、「軍事與國防制度」三方面,探討三蘇對於制度的思考和主張,看他們如何用歷史性的眼光論述政治制度之後,轉化為具有現實性的各項主張,以求「有用於當世」。。
    第六章〈三蘇史論之取材與論證方式〉。材料的選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章意義的走向。組合、排列材料的方式(論證方式),更是凸顯文章意義的關鍵。史論除了要合乎議論性文章的一般要求之外,其論史目的,使得史論的作者必須更注重古、今材料的選用和安排,因此本章分別從三蘇史論的取材和論證方法兩方面,來探討三蘇史論意義生成的方式。
    第七章〈三蘇史論之文學美感〉,本章探討三蘇史論因為運用了怎樣的表現形式,所以形成了「生動之美」、「凝鍊之美」和「氣勢之美」。另外,透過三蘇的自述以及他人的評論,我們可以發現三蘇對於前代議論性散文之文學技巧的取法,偏重於《孟子》、《莊子》、《荀子》、《左傳》、《戰國策》和賈誼政論等六家。因此在分析三蘇史論生動美、凝鍊美和氣勢美之形成的同時,也由這六家作品中舉出相應的例子,藉以說明三蘇史論文學美感的淵源。
    第八章〈結論〉,說明蘇氏父子三人的史論,在思想和文學表現方面所呈現出的關係。並且得到四點結論:
    (一)三蘇史論具有「博古宜今」的特色,是源自三蘇獨特的成學背景。
    (二)三蘇史論呈現出「重史」、「重人情」、「重通變」、「重調和」的特色,是源自三蘇對於「知識傳統」的吸收與創造。
    (三)三蘇史論對於個人和國家的意義建構,呈現出歷史意識與現實態度密切結合的特色。
    (四)三蘇史論不但繼承了文學傳統,並且為史論的表現力開創出新的局面。總而言之,三蘇創作了「史論」,「史論」也成就了三蘇。

    目 次 1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動機 6 第二節 史論流變概述 8 一、從史學思想方面看 8 (一)先秦時期 8 (二)秦漢時代 9 (三)魏晉南北朝 11 (四)隋唐五代 13 二、從文學形式方面看 15 (一)春秋筆法 15 (二)史書論贊體 16 (三)議論文體 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向 21 一、三蘇史論之界定 21 二、研究方向 22 第二章 三蘇史論「詮釋立場」之建立 31 第一節 成學背景與詮釋立場 31 一、以古為師 31 二、廣博涉獵 34 三、務出己見 38 四、適於實用 43 第二節 知識傳統與詮釋立場 45 一、重禮輕法 45 二、明勢通變 52 三、經史互證 59 (一)「經史互證」觀的建立 59 (二)「經史互證」觀的落實 62 (三)「經史互證」觀的延伸發展 70 第三節 時代背景與詮釋立場 74 一、三蘇之求用時期 74 二、蘇軾、蘇轍之任官時期 78 (一)神宗熙寧年間 79 (二)哲宗元祐年間 82 三、蘇軾、蘇轍之貶謫時期 84 (一)神宗元豐年間 84 (二)哲宗紹聖之後 86 第四節 小結 91 第三章 三蘇史論之歷史觀 93 第一節 天人關係論 93 一、三蘇對於「天」的概念 95 (一)「天」的概念之一:自然萬物 95 (二)「天」的概念之二:天道 97 二、三蘇對於天人關係的主張 99 第二節 勢論 103 一、由「天人關係」到「勢」的討論 104 二、三蘇論勢之始:蘇洵〈審勢〉 104 三、三蘇論勢的目的 107 四、「因勢權變」的提出和做法 108 五、「順勢權變」的提出和做法 111 六、「事勢」和「理勢」的涵義 113 第三節 中庸論 114 一、由「勢」到「中庸」的討論 114 二、理想的歷史發展原則 114 三、對「中庸」的定義 116 四、追求中庸的目的 117 五、達到中庸的原則和做法 119 第四節 小結 122 第四章 三蘇史論之人物論 124 第一節 人性論 124 一、「性」與「道」的關係 125 二、人性本質:「性」的內涵 126 三、人性實踐:「習」的內涵 127 第二節 修養論 129 一、「修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29 二、個人修養的原則和方法 132 (一)第一個層次:知 132 (二)第二個層次:守 135 (三)第三個層次:樂 138 三、個人修養的推擴 140 第三節 人物心理論 141 一、君主 141 (一)創建方面 142 (二)守成方面 146 二、大臣 150 三、吏胥 154 第四節 群己關係論 160 一、君與臣的關係 160 (一)君對待臣 160 (二)臣對待君 167 二、君與民的關係 174 三、臣與臣的關係 181 第五節 小結 190 第五章 三蘇史論之政治制度論 192 第一節 政權傳承與分配制度 192 一、正統論 192 (一)君統傳延 192 (二)朝代承續 200 二、封建論 207 第二節 財政與經濟制度 213 一、賦役 213 (一)賦稅 214 (二)勞役 222 二、商業 227 第三節 軍事與國防制度 234 一、兵制 234 (一)集兵養兵 235 (二)用兵任將 243 二、國防外交 252 (一)歲幣問題 252 (二)敵情分析 254 (三)自我建設 257 (四)對外策略 261 第四節 小結 267 第六章 三蘇史論之取材與論證方式 270 第一節 三蘇史論的取材 270 一、選取材料的傾向 270 二、材料指涉的典型化 273 (一)正面人物 273 (二)爭議性人物 275 (三)反面人物 277 第二節 三蘇史論的論證方式 279 一、歷代演變 279 二、對比論證 281 (一)用具體事例論證 282 (二)用抽象原則論證 284 三、類比論證 287 (一)以一件歷史事例類比 287 (二)以多件歷史事例類比 288 四、類比、對比合用 289 五、假設性論證 290 第三節 小結 296 第七章 三蘇史論之文學美感 299 第一節 「生動」美的形成 299 一、譬喻法 299 二、對話法 307 三、設問法 310 第二節 「凝鍊」美的形成 313 一、概括法 313 二、警策法 317 三、引用法 319 第三節 「氣勢」美的形成 322 一、排比法 323 二、誇張法 328 三、層遞法 332 第四節 小結 334 第八章 結論 341 參考書目 350 附表一:〈三蘇史論篇目〉 362 附表二:〈三蘇年譜簡表〉 371 附表三:〈三蘇論歷史人物意見簡表〉 379 附表四:〈三蘇史論意見與特色分布表〉 390

    一、書籍:
    (一)三蘇著作
    蘇洵:《嘉祐集》,無錫孫氏小綠天藏影宋鈔本,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
    蘇軾著、郎曄注:《經進東坡文集事略》,烏程張氏南海潘氏合藏宋刊本,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
    蘇軾:《東坡集》,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匋齋校刊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軾:《東坡後集》,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匋齋校刊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軾:《東坡奏議集》,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匋齋校刊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軾:《東坡應詔集》,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匋齋校刊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軾:《東坡續集》,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匋齋校刊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轍:《欒城集》,上海涵芬樓藏明活字本,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轍:《欒城後集》,上海涵芬樓藏明活字本,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轍:《欒城三集》,上海涵芬樓藏明活字本,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轍:《欒城應詔集》,上海涵芬樓藏影宋鈔本,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蘇洵:《蘇洵集》(《嘉祐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10月臺景印初版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第一版,1990年4月二刷
    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第一版,2004年5月三刷
    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11月初版一刷
    (二)古籍文獻
    ◎ 經部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左丘明:《左傳》,《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1986年10月
    《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3月
    《孟子集注》,《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3月
    ◎ 史部
    司馬遷:《史記》,《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9月
    班固:《漢書》,《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范曄:《後漢書》,《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房玄齡等《晉書》,《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11月四版
    沈約:《宋書》,《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六版
    魏徵等:《隋書》,《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六版
    劉昫等:《舊唐書》,《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12月五版
    王溥:《唐會要》,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一版
    脫脫等:《宋史》,《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11月
    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宛委別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10月
    劉向編:《戰國策》,士禮居黃氏覆剡川姚氏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0年9月臺五版
    劉知幾:《史通》,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10月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國史研究室,1973年4月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一版
    ◎ 子部
    《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10月
    陳啟天:《孫子兵法校釋》,臺北:中華書局,1952年7月臺一版
    《韓非子集解》,板橋:藝文出版社,1974年
    《墨子》,孫詒讓:《墨子間詁》,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
    《莊子集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0月五版一刷
    劉邵:《人物志》,四部叢刊正編.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臺一版
    趙蕤:《長短經》,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12月
    朱熹:《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12月臺三版
    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台一版
    ◎ 集部
    柳宗元:《柳河東集》,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臺一版
    張方平:《樂全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文集》,四部叢刊正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臺一版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4月
    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臺一版
    秦觀:《淮海集》,四部叢刊正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臺一版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10月
    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年3月第一版十刷
    許顗:《許彥周詩話》,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趙令畤:《侯鯖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吳納:《文章辨體序說》、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臺北:泰順書局,1973年9月
    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3月
    劉熙載:《藝概》,臺北:金楓出版社,1981年7月
    (三)三蘇研究類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王水照:《蘇試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四川省眉山三蘇博物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編:《三蘇散論:紀念蘇東坡誕辰九百五十周年》,四川師範大學學報叢刊(第十三輯),1987年9月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7月三版
    胡昭曦、劉復生、粟品孝著:《宋代蜀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3月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徐月芳:《蘇軾奏議書牘研究》,臺北縣:天工書局,2002年5月
    祝尚書:《宋代巴蜀文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6月
    涂美雲:《朱熹論三蘇之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9月BOD一版
    陳正雄:《蘇轍學術思想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雄勳:《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曾棗莊、舒大剛:《北宋文學家年譜》,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曾棗莊:《三蘇傳--理想與現實》,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6月
    曾棗莊:《蘇轍評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6月
    謝佩芬:《蘇軾心靈圖象--以「清」為主之文學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3月一刷
    (四)史學類
    王曉衛、楊林書:《建軍護邦--歷代兵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安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9月
    吳慧:《中國商業政策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2月
    宋昌斌:《中國古代戶籍制度史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1月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
    杜維運、黃進興同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11月
    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8月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周湘斌、趙海琦:《中國宋遼金夏思想史》,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全一百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姜錫東:《宋代商人和商業資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胡昌智:《歷史意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12月
    張分田、蕭延中:《中華文化通志.學術典.政治學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張守軍:《中國古代的賦稅與勞役》,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12月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析》,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29日初版五刷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陳學霖:《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1月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
    章炳麟:《國故論衡》,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4月再版
    章炳麟:《國學略說》,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11月
    喬衛平:《中國宋遼金夏教育史》,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全一百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黃俊傑編:《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12月初版
    楊寬:《戰國史--1997增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10月初版二刷
    葉坦:《大變法:宋神宗與十一世紀的改革運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4月
    廖隆盛:《國策貿易戰爭--北宋與遼夏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趙紹銘:《中國宋遼金夏政治史》,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全一百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趙靖:《中華文化通志.學術典.經濟學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劉佛丁、李一翔、張東剛、王玉茹:《中華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工商制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劉道元:《兩宋田賦制度》,臺北:食貨出版社,1978年12月臺灣再版
    劉慶、毛元佑:《中國宋遼金夏軍事史》,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全一百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諸葛憶兵:《宋代文史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
    魯亦冬:《中國宋遼金夏經濟史》,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全一百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韓震、孟鳴歧:《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史綱》,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9月
    龐樸主編、瞿林東撰:《中華文化通志.學術典.史學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五)文學類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李建盛:《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臺北:宏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3月
    茅盾:《茅盾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崔際銀:《唐宋八大家新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9月
    張高評:《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
    張高評:《左傳之文韜》,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張榮輝:《中國文體通論》,高雄:高職叢書出版社,1977年7月
    許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8月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三刷
    陳柱:《中國散文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章正、馬勝利、陳原:《中國宋遼金夏文學史》,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全一百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曾棗莊、李凱、彭君華編:《宋文紀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4月修訂增補版一刷
    劉師培:《論文雜記》,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0月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六)思想類
    海德格爾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
    伽達默爾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板橋:蒲公英出版社,1986年8月
    張松禮:《人性論》,臺北:幼獅文化,1976年10月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3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1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民85年11月臺初版
    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論語》、《孟子》、《荀子》對古代傳統的解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3月
    盧瑞容:《中國古代「相對關係」思維探討--「勢」「和」「權」「屈曲」概念溯源分析》,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15日
    二、單篇論文:
    (一)三蘇研究類
    方素真:〈從〈辨奸論〉解讀《嘉祐集》與《臨川集》的情志世界--解析蘇老泉論人的感性向度〉,臺南:《遠東學報》第十九期,2001年9月,頁263-271
    王雲飛:〈蘇軾史學思想述論〉,開封:《史學月刊》1996年第6期,頁45-48
    王慧:〈蘇轍在濟南〉,成都:《文史雜志》2003年第6期,頁26-29
    王瑩:〈聖人之道始於人情--論蘇軾的儒學思想〉,北京:《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3期,頁 75-80
    白清:〈論蘇軾早期的散文創作思想〉,西安:《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卷,1996年第2期(總第8期),頁58-63
    朱根:〈蘇洵散文與「縱橫」之風〉,滄州:《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3期,2005年9月,頁22-23
    朱靖華:〈重評《三蘇全書》〉,黃岡:《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6年2月,頁1-5+29
    何玉蘭:〈略論蘇洵、蘇軾史論散文的藝術特色及價值〉,樂山:《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2006年2月,頁4-9
    冷成金:〈試論「三蘇」蜀學的思想特徵〉,福州:《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71-77
    李山:〈蘇軾熙寧科制變革時的議論〉,太原:《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2004年3月,頁83-87
    李冬梅:〈洋洋鉅制 巍巍豐碑--讀《三蘇全書》〉,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總第118期),頁117-118
    李冬梅:〈蘇轍研究綜述〉,許昌:《許昌師專學報》第21卷第3期,頁111-114
    李希運:〈三蘇與北宋進士科舉改革〉,濟南:《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19-22
    李青:〈蘇軾議論文的寫作特色〉,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年第13期
    李俊清:〈蘇轍役法主張述評〉,太原:《晉陽學刊》1988年第2期,頁53-57
    李悅現、鄒念宗:〈雷簡夫與「三蘇」〉,濟南:《文史哲》1990年第2期,頁33-34
    李凱:〈蘇洵文藝思想散論〉,內江:《內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號,頁48-54
    卓伯翰:〈蘇洵散文特色之研究〉,臺北:《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九期,2002年9月,頁257-281
    周國林:〈評蘇軾的人物史論〉,長沙:《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2001年5月,頁91
    周楚漢:〈蘇洵文章論〉,長沙:《中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3期,頁38-42
    周楚漢:〈蘇轍文章論〉,長沙:《長沙大學學報》第1期,1998年3月,頁33-36
    林秀珍:〈蘇轍崇道思想及其文論〉,臺北:《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十三卷一期,頁162-175
    洪本健:〈蘇洵蘇轍散文創作比較論〉,南京:《江海學刊》1996年第4期,頁162-166
    唐驥:〈浩然之氣,一以貫之--蘇轍散文特色略論〉,長沙:《求索》1997年第5期,頁101-104
    孫虹:〈論蘇轍和他的散文〉,無錫:《江南學院學報》第14卷第1期,1999年,頁64-68
    郝明工:〈蘇氏蜀學之經學考察〉,成都:《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3期,頁43-47
    郝桂敏:〈歐陽修與蘇轍《詩》學研究比較論〉,瀋陽:《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2001年5月,頁10-12
    馬斗成、李希運:〈眉山蘇氏家族教育探析--以三蘇時代為中心〉,長春:《史學集刊》1998年第3期,頁66-72
    馬斗成:〈三蘇與諸葛亮〉,天津:《歷史教學》2004年第4期(總485期),頁71-74
    高克勤:〈蘇洵的「長議論」與「好權術」〉,蘇州:《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44-55
    高煒:〈是借古喻今,還是借古諷今--對蘇洵〈六國論〉寫作意圖和藝術特色的探討〉,延安:《延安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5年3月,頁38-39+73
    張大聯、汪佑民:〈隨意驅遣,姿態橫生--試論蘇軾散文的結構方法與布局安排〉,湘潭:《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6年1月,頁81-83
    張玉璞:〈縱橫上下,出入馳驟--論蘇洵的散文藝術〉,棗莊:《棗莊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頁12-15+37
    張進:〈蘇試論為學之道〉,西安:《唐都學刊》第3期第18卷(總73期),2002年,頁75-79
    張顯生:〈謫瓊三載,遺澤千秋--蘇東坡貶瓊三年的思想和功業〉,五指山:《瓊州大學學報(綜合版)》1994年第1期,頁62-66+83
    許外芳:〈博觀約取,厚積薄發--蘇軾的文學積學論〉,長沙:《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5年6月,頁102-105
    許吟雪、許孟青:〈試論蘇軾的名實思想〉,成都:《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22卷第7期,2001年7月,頁185-189
    陳秉貞:〈莊子藝術精神與蘇軾的書法創作思想〉,臺北:《人文與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1卷第2期(總第62期),2000年8月,頁171-186
    陳秉貞:〈蘇轍《歷代論》的歷史詮釋與意義建構〉,臺北:《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3卷第6期,2003年4月,頁187-206
    陳致宏:〈蘇洵「六經論」次第與經學思想探析〉,臺北:《孔孟月刊》37卷3期,1998年11月,頁25-34
    曾棗莊:〈三蘇合著《南行集》初探〉,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4年第1期,頁101-108
    曾棗莊:〈蘇轍的文藝思想〉,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4期,頁146-152
    曾棗莊:〈蘇轍對北宋文學的貢獻〉,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年第6期,頁25-32
    楊雋:〈從「養氣」說看蘇轍的文藝思想〉,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9年第6期,頁298-304
    熊憲光:〈蘇洵與「縱橫」〉,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2年5月,頁148-150
    劉乃昌:〈蘇洵、蘇轍文學簡評〉,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年第23期,頁134-140
    劉宗祥:〈蘇洵《六國論》白璧之瑕〉,合肥:《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頁70-71
    謝建忠:〈蘇軾《東坡易傳》考論〉,北京:《文學遺產》2000年第6期,頁30-36
    顧永新:〈蘇轍佚文兩篇疏證〉,南昌:《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7期,頁33-38
    (二)史學類
    王天順:〈試論宋代史學的政治功利主義〉,鄭州:《中州學刊》1997年第1期,頁135-140
    王德毅:〈中國史學史的研究與展望--宋代篇〉,臺北:《臺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頁485-499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臺北:《文史哲學報》第50期,1999年6月,頁5-21
    王德毅:〈宋代史學的特質及其影響〉,臺北:《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頁349-374
    王曉清:〈宋元史學的正統之辨〉,鄭州:《中州學刊》1994年第6期,頁97-102
    代繼華:〈《論語》歷史評論思想發微〉,重慶:《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2期,頁84-89
    代繼華:〈中國古代史論思想評析〉,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112-121
    吳少珉、張京華:〈《左傳》史論與孔子史學〉,洛陽:《洛陽大學學報》第16卷第3期,2001年9月,頁6-12
    宋馥香:〈賈誼史論對司馬遷史學的影響〉,北京:《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3期,頁66-73
    李弘祺:〈傳統中國的歷史教育--以宋代為中心〉,臺北:《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85年,頁97-117
    房鑫亮:〈評《資治通鑑》的史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61-63
    姜濟為:〈走出「歷史不能假設」的藩籬〉,北京:《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1期,頁124-126
    孫立堯:〈「史者儒之一端」試解--兼論司馬光、范祖禹的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第40卷(總152期),頁137-144
    張子俠:〈品評歷史人物的理論與方法〉,開封:《史學月刊》2004年第9期,頁18-20
    張文生:〈認識人類歷史活動的新視角--心理史學評估〉,呼和浩特:《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81-86
    張秋升:〈陸賈的歷史意識及其文化意義〉,曲阜:《齊魯學刊》1997年第5期,頁66-72
    曹顯征:〈論史評與史考文體的形成及其特點〉,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頁42-46
    陳以鑒:〈略論賈誼的歷史鑒戒思想〉,鹽城:《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4期,2004年11月,頁46-50
    陳其泰:〈漢初史論的時代色彩和主要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3年第6期,頁51-58
    陳峰:〈宋代科舉考試制度〉,天津:《歷史教學》1998年第1期,頁49-50
    陳啟雲文,高專誠譯:〈中國古代歷史意識中的人與時〉,廣州:《開放時代》2002年第3期,頁51-66
    陳潤葉:〈評王安石的史論〉,北京:《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3期,頁62-67+73
    程水金:〈西周末年的鑒古思潮與今文《尚書》的流傳背景--兼論《尚書》的思想意蘊〉,臺北:《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23-45
    程兆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以元祐兩案看宋代朋黨及其對世風的戕害〉,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2年第1期,頁158-165
    馮萬里:〈《史記》中「太史公曰」史評形式初探〉,綏化:《綏化師專學報》第24卷第3期,2004年7月,頁64-69
    黃秀坤:〈宋代《史記》人物史評與詩評之比較舉隅〉,吉林:《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3期,2000年9月,頁38-40
    楊昆:〈宋真宗與北宋興衰〉,哈爾濱:《北方論叢》2005年第5期(總第193期),頁95-98
    雷平:〈在「道」與「勢」之間的抉擇--關於中國古代士人處世原則的讀史札記〉,武漢:《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5年4月,頁9-11
    齊虎田:〈試論歷史思維的方式與特徵〉,忻州:《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6月,頁61-65
    劉復生:〈說北宋中期儒學嬗變與史學的變化〉,北京:《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2期,頁50-56
    鄧鴻光:〈史學評論的內容〉,北京:《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2期,頁15-21
    蕭振宇:〈《史記》論贊議論特點淺議〉,張家口:《張家口師專學報》第19卷第5期,2003年10月,頁1-4
    戴承元:〈試論《三國演義》在「天命」和「人事」之間的兩難抉擇〉,安康:《安康師專學報(綜合版)》1997年第2期(總第18期),頁24-28
    韓震:〈歷史的詮釋性〉,杭州:《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2002年5月,頁12-15+60
    瞿林東:〈史論的藝術--關於歷史評論的評論〉,《文史知識》1991年第10期,頁63-68+125
    (三)文學類
    牛殿慶、周采霞:〈文學作品的議論與議論文章的議論區別何在〉,齊齊哈爾:《蒲峪學刊》1996年第3期,頁22-24
    汪受寬:〈《左傳》在歷史文學上的兩大特色〉,北京:《史學史研究》1996年第1期,頁32-37
    李炳海:〈高山瀑布 峽谷激流--論賈誼、賈山政論文的氣勢〉,長沙:《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3期,頁34-37
    李晶:〈論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勢」〉,岳陽:《雲夢學刊》第26卷第2期,2005年3月,頁76-80
    朋星:〈試論《荀子》的寫作模式〉,淄博:《管子學刊》1997年第4期,頁29-34
    邱冬玎:〈賈誼散文風格論〉,南充:《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4期,60-63
    姚愛民:〈議論文中議論語言的文學化淺論〉,武漢:《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6期,頁12-13
    胡如虹:〈論《戰國策》的語言藝術〉,湘潭:《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1999年第1期,頁60-62
    凌晨光:〈歷史與文學--論新歷史主義文學批評〉,南京:《江海學刊》2001年第1期,頁173-177
    徐柏青:〈《左傳》文學成就論〉,黃石:《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9卷第1期,1999年1月,頁1-4
    祝尚書:〈南宋古文評點緣起發覆--兼論古文評點的文章學意義〉,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總第139期),頁74-82
    崔春澤、徐鳳敏:〈文學作品中的議論之我見〉,佳木斯:《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1卷第4期,2003年8月,頁50-51
    郭預衡:〈北宋文章的兩個特徵〉,北京:《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年第19期,頁136-146
    章明壽:〈談古代論說文〉,淮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總第87期),1999年,頁93-95
    曾祥波:〈論北宋前期詩文的議論風氣〉,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106-110
    程保生:〈《戰國策》語言藝術探析〉,鄭州:《河南廣播電視大學》1998年第2期,頁11-14
    項石炎:〈試述文言文表達假設概念的方法〉,南京:《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頁128-129
    趙書勤:〈議論性文體的論證系統〉,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77-83
    趙純偉:〈《荀子》的語言藝術〉,鞍山:《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綜合版)》第17卷第1期,1996年3月,頁35-39
    劉玉璽:〈試比較晁錯與賈誼的政論散文之異同〉,南陽:《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8卷,1998年第4期,頁65-66
    劉暢:〈五情發而為辭章--議論文體寫作的情感因素〉,焦作:《焦作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1期,2003年2月,頁64-66
    謝志禮、王黎靜:〈議論性文章構成要素的再認識--「二元五要素」解析〉,臨汾:《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1999年7月,頁88-91
    謝德俊:〈論《戰國策》中修辭手法的妙用〉,牡丹江:《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總第97期),頁5+7
    黨天正:〈淺說《戰國策》的論理技巧與語言藝術〉,寶雞:《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總第50期),頁62-68
    (四)思想類
    王兵:〈論孔子之後儒家天命觀的發展與演變〉,西安:《陜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5年2月,頁31-33
    成中英:〈中道、中和與時中--論儒家的中庸哲學〉,臺北:《孔孟月刊》第21卷第12期,1983年8月,頁26
    朱嵐:〈論儒家的中庸價值觀〉,蘭州:《蘭州學刊》1995年第6期,頁53-56
    李景林:〈先秦儒學「中庸」說本義〉,長春:《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4期,頁1-8
    周月琴:〈試論宋代的人性探索運動及其歷史評價問題〉,鄭州:《中州學刊》1995年第5期,頁70-74
    孫戈:〈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論韓愈、歐陽修、王安石的天命意識〉,吉安:《吉安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0卷第3期,1999年8月,頁28-31
    袁長瑞:〈孔子思想中的活水源頭--「權」概念之探析〉,《第一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1997年12月),頁1-6
    高楠:〈闡釋的主體性及超越性〉,《中國美學》總第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張玉勤:〈《孫子兵法》「勢」論的美學探析〉,徐州:《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5年7月,頁48-51
    陳正俊:〈「勢」論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3年3月,頁63-73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濟南:《文史哲》1995年第1期,頁3-24
    劉晗:〈論儒學天命觀的歷史演變與倫理內涵〉,濟寧:《濟寧師專學報》第22卷第5期,2001年10月,頁28-30
    盧佑誠:〈論「勢」--體勢、氣勢、理勢〉,北京:《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4期(總6期),2004年12月,頁48-53
    三、學位論文:
    王素琴:《蘇轍古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吳淑樺:《蘇轍史論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2年
    郭宗南:《蘇轍史論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