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雯
Wen Chang
論文名稱: 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探討--看一位卑南族婦女的生命經驗
Urban Aboriginal Cultural Transmission Research Based o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Looking through a Puyuma Woman's Life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詹棟樑
Jan, Dun-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都市原住民教育人類學卑南族田野研究法文化傳承教育民族誌
英文關鍵詞: Urban Aborigines,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Puyuma, Field Research Method, cultural transmission,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從教育人類學的研究觀點切入探討一位移居到都市的卑南族婦女之生命經驗,藉以瞭解都市原住民處於這樣的多元文化環境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從個人的生命經驗中探討教育歷程與文化環境對於個體的影響。
    選擇一位移居到都市之卑南族婦女為報導人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因卑南族的社會組織傾向母系社會;另一方面亦因它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人口中是較少的一個民族,在都市叢林中更顯其孤立的狀態,本文嘗試從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遷移到都市的族人如何面對這樣的情境,他們以如何的方式去教導下一代的子裔。
    研究者嘗試透過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的方式,對於個人之生涯發展史做一整體性的瞭解,以個人、家庭、文化之間的聯繫面作為主軸,從而思考個人因應模式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並嘗試從部落社會田野記錄中呈現文化傳承歷程。
    越來越多的原住民對於過去漢人對於原住民的片面描寫,產生不諒解的情緒,原住民怒吼著並拒絕人類學者繼續披著「研究者」身份的羊皮,使得許多田野工作難以順利進行,一方面從事人類學相關研究者必須在方法上做整體上的檢討與改進;另一方面,亦希望台灣原住民意識的抬頭不代表學術研究的死亡,繼之而起的是更多元的發聲與見解,作為提供所有原住民思考所屬族群文化未來的文化傳承問題的參考。
    研究者從研究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在繁華的都市叢林中,原住民父母必須有意識地突破外在環境的干擾,用心地傳承祖先珍貴的遺產給下一代,將族群文化中最重要的價值與意義等觀念在日常生活中裡逐漸內化到原住民孩子的生命當中。雖然時空不斷變遷,但是原住民各族文化中所呈現的特質仍然存在,必須真正瞭解原住民文化存在的意義,才不致於在一代一代的傳承中失去了本真。
    從瑞納阿姨的生命經驗中,可以瞭解到「文化認同」是傳承文化的主要動機,透過都市原住民成人的文化認同,使得原住民子裔經由家庭教養的管道,學習族語,在放假時與父母一起回到部落參與部落活動,透過整個生活教育的薰陶,升起對部落文化的認同感與尊重感,這樣都市原住民才有可能一代一代回到祖先生長的部落找尋自己文化的根,否則久居於都市的原住民在經歷兩代之後,可能面臨文化失根的危機。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對於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問題的建議:
    1. 原住民族人可透過合理解讀尊重與面對過去傳統文化,使原住民子女們能以自己身為原住民而感驕傲,進而產生瞭解本族文化的興趣。
    2. 對於傳統祭儀觀光的開放,應尊重原住民各部落的意願,以免在文化傳承上失去了原來的祭儀內容,形成了失真的傳承,日後若要恢復原有方式將更為不易。
    3. 期望透過本論文申明傳統祭儀之重要,教育部能鼓勵都市原住民學生請公假回部落參與部落活動,使得下一代都市原住民能有機會與部落溝通的機會,以免成為失根的一代。
    4. 可多記錄值得引介的都市原住民成功奮鬥生命史。
    二、對未來學術研究方向的建議
    1. 對於宗教對於原住民文化傳承的影響應可做進一步研究。
    2. 可做其他散居都市原住民現況與文化傳承研究。
    3. 對於都市原住民「家庭」研究的方式仍須做進一步探討。
    4. 可探討移居都市的原住民回流原鄉以及他們對原鄉之影響。
    5. 在性別議題研究中,加入「文化」觀點可加深性別研究的深度。
    6. 對於戶籍仍保留於原鄉的都市原住民,即一些暫時離鄉為生活打拼而非永久居住的都市原住民之下一代子裔之教養問題亦需重視。
    7. 對於都市原住民的次級團體可做進一步研究,並探討其對文化傳承的影響。
    8. 英美的教育人類學是用來對照其本國文化而存在的,而德俄的教育人類學也是為了培養其自己國民為中心思想所建立的學科,那麼台灣的教育人類學又是建基於什麼思考脈絡下呢?這是學者所應共同思考的問題,並可繼續發展教育人類學的整合研究。
    9. 在教育民族誌方面,台灣原住民各族群的教育系統與養育子女的觀點應作更多詳盡的紀錄,以利泛文化觀點的建立。
    10. 建立原住民與學者之間互相尊重的空間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Urban Aboriginal Cultural Transmission Research Based o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Looking through a Puyuma Woman’s Life Experience
    Wen Chang
    Abstract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life experience of a Puyuma woman migrating to metropolis from a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persp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urban aborigines living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an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proces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an individual in her life experience.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a Puyuma woman migrating to a city as an informant are, on the one hand, that the Puyuma social structure is a matrilineal society and, on the other hand , that Puyuma is one of the less populated tribe among Taiwanese aborigines. They are comparatively more isolated than other tribes in metropolis. This study tries to understand a Puyuma’s woman how to face such situations and how she educates her younger generations from daily life.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 life development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culture are taken as the main theme.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 adjustment patterns and culture is considered. And the processes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re shown through field research records.
    More and more aboriginals showed their anger towards the unilateral prejudiced reports written by the Han people. They blame on anthropologists and refused to be studies by in the disguise of “researchers”, which made research work getting more difficult. Anthropologists have to make holistic reexamination and improvement on methodolog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rising consciousness of Taiwanese aboriginals does not entail the death of academic researches. There is going to be more insights and voices to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all aboriginals to consider about their opinions to preserve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searcher learns from the research process that aboriginal parents have to consciously cope with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ass their cultural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to gradually internalize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s and concepts in their children’s lives. Although there are great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various aboriginal tribes are still exists. The ultimate meaning should be understood so that the distinctiveness would not be los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From the life experience of informant (Aunt Rena), we may understand that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major motivation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boriginal children learn their native languages by way of family education through urban aborigines’ cultural identity. They go back to tribes and join tribal activities with parents on holidays. These life experiences arouse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respect on their tribal cultures and that urban aborigines may search for their cultural roots even after many generations. Otherwise the aboriginals living in the city might lose their original culture after only two generations migrating into cities.
    Future Suggestions:
    I. For cultural transmission:
    1. urban aboriginal parents may understand the core meanings of their culture and try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by rationally interpret and respect past traditional culture, feel proud about their identity and have interests in learning their own cultures.
    2. As for the promotion of tourism using memorial ceremonies, the intent of aboriginals themselves should be respected. It is hoped that the ceremonies would remain its original form and not distorted or it would be more difficult to go down to the future generation.
    3. This thesis also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memorial ceremonies to aboriginals. It is hoped tha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ould encourage aboriginal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such activities by allowing them official leaves.
    4. More successful stories of urban aborigines should be recorded.
    II. For academic research:
    1.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s on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aboriginals may be further explored.
    2.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aboriginals scattered in places of metropolis may be further explored.
    3. The methods for aboriginal “family” researches may be further studied.
    4. The coming back to their home villages of urban aborigin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ir home villages may be studied.
    5. The incorporation of “cultural” perspective may help the quality of studies on gender issues.
    6. The education problems urban aborigines of those who “ temporarily ” migrating to cities for jobs should be noticed.
    7. The subgroups of urban aborigines and the influence 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may be studied.
    8. British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ies exist to contrast their own cultures. German and Russia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ies also exist to cultivate their own cultures. What contexts is Taiwan’s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based on then? This should be an issue for researchers to work on and continue develop integrated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ies.
    9. On educational ethnographies,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of all Taiwanese aboriginal tribes should be carefully documen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pectives on cross culture.
    10. The establishment of mutual respect between aboriginals and researchers is an important issue.

    謝誌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壹、 緒論 5 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5 二、 研究目的 9 三、 名詞釋義 10 四、 研究限制 11 貳、 文獻探討 13 一、 教育人類學研究 13 (一) 英美國家對於「教育人類學」的研究 13 (二) 德國與俄國的教育人類學研究 24 (三) 德俄系統與英美系統的比較 27 (四) 兩種理論體系的整合 29 二、 都市原住民研究 32 (一) 關於遷移之相關研究 33 (二) 關於適應的問題 37 (三) 在族群認同方面 38 (四) 都市原住民文化與教育問題 40 三、 卑南族社會文化概述及家庭與親屬研究 42 (一) 卑南族的親族組織 42 (二) 會所與年齡階級 47 (三) 歲時祭儀 48 (四) 傳統與再生 48 (五) 婦女角色 49 參、 研究方法 54 一、 口述歷史研究法 55 二、 田野研究法 60 (一) 研究倫理 61 (二) 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 63 肆、 關於瑞納阿姨 66 一、 瑞納阿姨的自述 67 二、 天主教教友與志工生活 71 三、 生命史 73 四、 二女兒的採訪記錄 80 五、 參與觀察記錄與田野日誌 84 伍、 分析與討論 97 一、 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 99 二、 母系社會與性別議題 102 三、 對田野的反省 107 陸、 結論與建議 110 一、 對於都市原住民文化傳承問題的建議 111 二、 對未來學術研究方向的建議 112 柒、 引用書目 114 一、 中文部分 114 二、 英文部分 122 附錄一:關於卑南族研究的相關參考書目 126 附表目次 表格 1:卑南族的二部組織 43 表格 2:卑南族村社系統表 43 表格 3:賓朗村卑南族男子學習歷程 47 表格 4:南王卑南族的年齡階級 49 表格 5:瑞納阿姨的一週生活 72

    引用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82)。多元文化教育。北市:臺灣書店。
    王小芬(民85)。多元文化諮商的理論與技術。教育資料與研究。12:64-70。
    王文科編譯(民86)。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幸慧等譯(民86)。解釋過去,瞭解現在。台北:麥田出版社。
    王淑娟(民87)。麗水國小國小五年級學生次文化的人種誌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溢嘉編譯〈民76〉。文化與心靈。中和:野鵝出版社。
    王慧群(民85)。歷史變遷中泰雅人兩性關係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甘陽譯,恩斯特.卡斯勒著,〈民79〉。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出版社。
    石 磊〈民65〉。台灣土著血族型親屬研究--魯凱排灣卑南三族群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二十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石 磊〈民74〉。卑南族的親屬制度。國際中國邊疆學術會議論文集。1403-1422。
    朱元鴻(民86)。背叛/洩密/出賣:論民族誌的冥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29-65。
    江文瑜編(民84)。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出版社。
    江雪齡著(民86)。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何育真(民86)。國小音樂科任教師角色之探討--一個人種
    誌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睿思著,于嘉雲譯〈民83〉。我類—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往何處去?。台北:時報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7) Michael Quinn Patto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宋龍生(民84)。南王村卑南族的宗教信仰。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41-118。
    宋龍生〈民53〉。台東平原的卑南族調查簡報。考古人類學刊。23/24:67-81。
    宋龍生〈民54〉。南王村卑南族的會所制度。考古人類學刊。25/26:112-144。
    李亦園(民81)。人類學與現代社會。台北:水牛書局。
    李茂興、藍美華合譯,Howard 著〈民86〉。文化人類學。台北:弘智文化出版。
    李其龍等譯,O. F. 博爾諾夫著(民88)。教育人類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瑛(民89)。台灣原住民轉化學習歷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卑南族傑出人士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瑛、孫大川〈民86〉。推展都市原住民成人教育芻議。成人教育。37:39-44。
    周德禎(民88)。教育人類學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周曉虹、李桃軍譯,瑪格麗特.米德著(民79)。薩摩亞人的成年—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江義〈民85〉。談都市原住民形成與一般生活概況。於蔡中涵編,原住民現代社會社會適應〈二〉。台北:教育廣播電台。690-701。
    林志興(民85)。花環(inupiDan) 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志興(民86)。慶典中的文化再現:卑南族聯合年祭的回顧與省思。載於第三屆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林秀美(民84)。學校教育與文化傳承之探討--以烏來社區之教育民族誌研究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金泡(民85b)。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親職教育。社教雙月刊。75:23-27。
    林金泡〈民70〉。北區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台灣省政府民政廳贊助出版。
    林金泡〈民85a〉。原住民的都市情境。人類與文化。31:178-184。
    林徐達〈民83〉。儀式的理解與詮釋--以南王卑南族之「大獵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論文〈未出版〉。
    林勝義(民84)。原住民成人教育社區化。成人教育。25:32-36。
    林憲德〈民86〉。母系社會的性生活與姑娘房文化。山海文化。16:81-96。
    林耀華著,宋和譯〈民87〉。金翅-傳統中國家庭的社會化過程。三版。台北:桂冠出版。
    邱怡薇〈民87〉。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縣市阿美族為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應用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麗瑜(民77)。值得重視的跨文化諮商。諮商與輔導。33:9-12。
    胡幼慧主編(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
    胡婉雯〈民83〉。移居台中都會區原住民社會服務資源使用與服務需求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大川〈民84〉。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文化。
    孫秀女、孫瑞納(民88)。卑南尋根—卑南族的Misahor。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雙月刊。4:37-40。
    徐宗國譯、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 著(民8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翁妙齡(民84)。卑南族的猴祭與大獵祭。中央月刊。28(2):87-90。
    袁汝儀(民84)。荷蘭視覺藝術教育與師資訓練:一個西方案例的教育民族誌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高進來〈民85〉。都市原住民成人教育需求與規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張丕介譯,宋巴特著〈民68〉。人學。台北:天華出版社。
    張芬芬(民79)。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珮珍、鄭文越、張敏鰲譯、康.德.烏申斯基著〈民82〉。人是教育的對象--教育人類學初探〈上下冊〉。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雯(民89)。立志作原住民終身義工的楊進福先生。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6:27-28。
    張樹倫(民84)民主社會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人文及社會學會科教學通訊。6(2):23-35。
    許惠子(民83)。教學態度與師生互動:國小四年級一個班級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禎祥(民84)。多元文化藝術之研究以台灣排灣族藝術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譯(民83)。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陳文德〈民74〉。卑南族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狀。載於劉斌雄編「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現狀」第五章。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77-109。
    陳文德〈民78〉。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53-74。
    陳文德〈民82〉。南王卑南族「人」的觀念:從生命過程的觀點分析,於黃應貴主編「人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447-502。
    陳文德〈民86〉。祖先、起源和歷史:南王卑南族人對發祥地的爭議。載於「時間、歷史與記憶學術研討會」。
    陳文德〈民87〉。「親屬到底是什麼?」--一個卑南族聚落的例子。載於「親屬研究--小型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文化組主辦。
    陳枝烈(民83)。從多元文化教育分析小學社會科的原住民內涵。教師天地。70,67-73。
    陳枝烈〈民86〉。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單德興譯,許烺光著(民86)。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臺北:南天書局。
    曾建次(民87)。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台中:晨星出版社。
    曾振名(民72)。南王卑南族的遷移及其回饋。考古人類學刊。43:17-47。
    曾維宗譯,P.Berger, B. Berger, H.Kellner等著〈民77〉飄泊的心靈--現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台北:巨流出版社。
    曾慶豹著(民87)。哈伯瑪斯。台北:生智出版社。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編〈民85〉。卑南巡禮--由獵季出發。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黃宣衛、劉容貴合譯,Ioan M. Lewis 著〈民74〉。社會人類學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政傑主譯(民86)。多元文化課程。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等(民8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出版社。
    黃淑貞(民85)。教學內容知識之人種誌研究--以一位高三國文老師為例。台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道琳譯,露斯.潘乃德著〈民82〉。文化模式。台北:巨流出版社。
    黃鴻文(民87)。泛文化比較之反思性訪談。社會教育學刊。27:113-138。
    詹棟樑〈民77〉。教育人類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詹棟樑〈民82〉。教育人類學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廖弘源、黃美英〈民85〉。從部落到都市;台北縣汐止鎮身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台北:文建會。
    劉秀娟、林明寬譯,Susan A. Basow著(民85)。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劉秀娟著(民86)。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劉紹華(民83)。去殖民與主體重建——以原住民三份文化刊物為例探討歷史再現中的權力問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組。〈未出版〉。
    劉蔚之(民8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蔚之(民83)。多元文化教育的實地探究--以一個山地學校為例。教育研究資訊。2(2),72-88。
    歐用生(民84)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英海〈民81〉。文化的詮釋者--葛茲。載於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台北:正中出版社。378-413。
    潘英海〈民81〉。教育人類學。載於莊英章、許木柱、潘英海、胡台麗、陳茂泰、盧蕙馨、黃智慧、黃維憲編著〈民81〉。文化人類學〈上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蔣斌(民69)。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兼論人類學田野方法的特性。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未出版〉。
    蔡政良〈民85〉。綿延不斷的卑南山--從教學科技的觀點看台東縣賓朗村卑南族的男子傳統教育。視聽教育。38:31-38。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民54)。卑南族。「卑南族」台灣省通志稿。8:365-395。
    衛惠林、陳奇祿、何廷瑞(民43)。田野工作簡報—台東縣卑南鄉南王村民族學調查簡報。考古人類學刊。3:14-26。
    衛惠林〈民51〉。卑南族的母系制度與世系制度。考古人類學刊。19/20:65-82。
    鄧淑慧(民82)。學校圍牆外的教室--礁溪鄉桂村的「安親班」之教育人類學民族誌報告。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秀智〈民85〉。台北縣市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泊芬、張見維〈民87〉。卑南普悠瑪的前世今生--南王「都市原住民社會與空間的變遷。山海文化雙月刊,18:33-39。
    戴慈慧(民89)。站在離島教育的十字路口~記小琉球之教育人種誌研究報告。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世忠(民76)民族誌道德與人類學家的困境:台灣原住民運動研究的例子,當代,20:20-30。
    謝世忠(民80)學術觀光與人類學田野倫理。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1:78-85。
    謝世忠、李莎莉〈民84〉。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劃報告。台北:內政部。
    謝浩、莫光華。(民74)。卑南族婚喪習俗座談會記實。台灣文獻。36(1):163-168。
    謝劍〈民78〉。應用人類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謝繼昌(民85)。台灣原住民教育:文化的省思。收錄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編「研究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03-112。
    簡志娟(民85)。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一一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譚光鼎〈民87〉。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麗依京.尤瑪主編(民87)。心靈改革、 社會重建、 台灣原住民、 民族權、 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二、英文部分
    Anuradha Rakhit(1998). Researching Racism in Education-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aul Connolly and Barry Troyna (Eds.), Silenced voices: life history as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outh Asian women teachers (pp.55-66).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 Cammilleri(1986).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Paris:Kogan Page.
    Christine I. Bennett(1995).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Third Edition. Needham: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Clifford Geertz(1988). Thick Description: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Paul Bohannan & Mark Glazer(Eds.), High Points in Anthropology (pp.529-552). Second Edition. New York:Alfred A. Knopf, Inc.
    Felicitas Hillmann(1996)EthniCity-Geographic Perspectives on Ethnic Change in Modern Cities. In Curtis C. Roseman & Hans Dieter Laux & Cunter Thieme(Eds.), Immigrants in Milan: Gender and Household Strategies. (pp.187-204). London: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George and Louise Spindler(1987).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 to Do th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In George & and Louise Spindler(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pp.17-26).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George and Louise Spindler(1997) Cultural Process and ethnography: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In George Dearborn Spindler e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pp.56-66) Third Edition. Illinois:Waveland Press,Inc.
    Harry F. Wolcott(1987) 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George Dearborn Spindler e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pp.26-52). Second Edition. Illinois:Waveland Press,Inc.
    J. A. Battlec.(1969).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r the contemporary world. Ohio: a Bell & howell Company.
    J. Amos Hatch and Richard Wisniewski(Eds.).(1995).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London and Wishington : The Falmer Press.
    James A Banks(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 3-28).Second Edition.Needham:Simon & Schuster Company.
    James A Banks(1994). Multiethnic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Third Edition. Needham: Simon &Schuster Company.
    Jerome Bruner(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Leslie Rebecca Bloom and Petra Munro(1995). Conflicts of selves: nonunitary subjectivity in women administrators’ life history. In J. Amos Hatch and Richard Wisniewski(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99-112).London:the Falmer Press.
    Margaret D. LeCompte,Judith Preissle,and Renata Tesch(1993).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Inc.
    Phil Francis Carspecken(1996).Critical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e. New York :Routledge.
    Ruth Fulton Benedict(1988).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In Paul Bohannan & Mark Glazer(Eds.), High Points in Anthropology. (pp.172-181). Second Edition. New York:Alfred A. Knopf, Inc.

    QR CODE